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换电设备及换电站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23:43:3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包括:行走机构(1),所述行走机构(1)可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t型支架(2),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201)和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202),所述第一部分(201)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2)的中部和所述行走机构(1);电池转运机构(3),与所述第二部分(202)可滑动连接,具有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状态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状态,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为所述第二部分(202)在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的两端;电池抓取机构(4),与所述电池转运机构(3)可伸缩连接,具有靠近所述电池转运机构(3)的第三状态和远离所述电池转运机构(3)的四状态。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行走机构(1)包括:底座(101),与所述第二部分(202)固定连接;至少两组车轮组(102),安装于所述底座(101)上,所述车轮组(102)之间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排列;至少两条车轮轨道(103),每一条车轮轨道(103)与一组所述车轮组(102)对应设置,且所述车轮组(102)容置于所述车轮轨道(103)内。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机构(3)包括:框架(301);两组行走轮组,所述行走轮组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列,且所述行走轮组与所述框架(301)的侧壁连接;所述第二部分(202)上设置有与所述行走轮组对应的行走轨道。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机构(3)还包括:第一驱动机构(302),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2)设置于所述第二部分(202)的中部;两组第一滑轮组(303),两组所述第一滑轮组(303)分别与所述第二部分(202)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固定;两组第一绳索,每一组所述第一绳索的两端通过一组所述第一滑轮组(303)连接所述第一驱动机构(302)和所述框架(301)。5.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转运机构(3)还包括:第二驱动机构,所述第二驱动机构设置于所述框架(301)内,包括至少两组输出轴,每一组所述输出轴与一组所述行走轮组中的至少一个行走轮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所述电池抓取机构(4)包括:第三驱动机构(401),所述第三驱动机构(401)设置于所述框架(301)内;吊桥(402),所述吊桥(402)上设置有至少两组安装结构组(4021),且所述安装结构组(4021)之间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或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中的一个方向排列;夹紧装置(403),设置于所述吊桥(402)远离所述第一部分(201)的一侧;至少两组第二定滑轮组(404),固定安装于所述框架(301)上,每一组所述第二定滑轮与一组所述安装结构组(4021)对应设置;至少两组第二绳索,每一组所述第二绳索与一组所述安装结构组(4021)对应设置,且每一组所述第二绳索的两端通过对应的所述第二定滑轮组(404)分别与所述第三驱动机构
(401)和对应的所述安装结构组(4021)连接。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换电设备,其特征在于,每一组所述安装结构组(4021)包括:至少两个安装结构,且所述安装结构之间的排列方向与所述安装结构组(4021)的排列方向垂直。8.一种换电站,其特征在于,包括:车辆停放区(5)、电池存储区(6)和如权利要求1-7中任一项所述的换电设备,且所述车辆停放区(5)、所述换电设备和所述电池存储区(6)沿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依次排列;所述电池存储区(6)沿所述第一水平方向排列设置有多个充电仓(601);所述换电设备的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在所述竖直方向的投影,分别位于所述车辆停放区(5)和所述电池存储区(6)。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停放区(5)还设置有至少一组限位装置组(501);所述限位装置组(501)包括:两条限位装置,所述限位装置的长度方向平行于所述第二水平方向,且两条限位装置之间间隔第一预设距离。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换电站,其特征在于,所述车辆停放区(5)还设置有限位结构,所述限位结构与所述换电设备之间间隔第二预设距离。

技术总结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换电设备及换电站,其中,换电设备包括:可沿第一水平方向移动的行走机构;T型支架,包括: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部分和沿第二水平方向设置的第二部分,第一部分的两端分别连接第二部分的中部和行走机构;电池转运机构,与第二部分可滑动连接,具有位于第一端的第一状态和位于第二端的第二状态;电池抓取机构,与电池转运机构可伸缩连接。通过本申请的换电设备,可实现车辆换电。同时,电池转运机构和电池抓取机构可整体移动,且仅通过控制行走机构、电池转运机构和电池抓取机构动作,即可完成换电,使得换电过程操作简单、换电效率较高。电效率较高。电效率较高。


技术研发人员:孙浪浪 李继明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蓝谷智慧(北京)能源科技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20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