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注油机用电机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20:12: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动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注油机用电机。


背景技术:

2.目前,多数注油机为电动式,利用电动机作为驱动带动油泵将油液注入到目标中,但是注油过程中管路漏油或操作失误导致油液滴落的事情经常方式,油液一旦滴到电机上会覆盖电机的表面,影响其表面散热能力,因此需要在电机沾染油污后进行清洗,这增加了使用者的劳动量。
3.传统的方式是将电机罩在塑料壳内,虽然保护了电机,但是同样影响电机的散热,不如直接暴露在外的电机散热效率高,同时塑料壳也难以避免被污染,长时间使用其表面洁净度会明显受影响。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兼顾防油和散热能力的注油机用电机。
5.为达到以上目的,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注油机用电机: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在侧面顶部设置有防油罩,所述防油罩与所述壳体的外表面弧度一致,所述防油罩的外侧面光滑并涂覆有疏油层,降低油污的附着力。
6.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油罩可拆卸的安装于所述壳体侧面,所述壳体的侧面底部具有主散热结构,作为壳体暴露在空气中最大的散热结构。
7.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壳体的侧面顶部开设有卡放槽,所述卡放槽为半圆弧状,所述防油罩的圆弧内侧面有加厚部,所述加厚部适于嵌在所述卡放槽内,并通过磁吸力保持稳定,防止防油罩滑动或窜动。
8.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卡放槽的圆弧顶部设置有磁吸环、两侧设置有限位环,所述防油罩才有不锈钢材料制成,所述防油罩的圆弧内顶面开设有吸附槽、两侧开设有与所述限位环对应的限位槽,所述限位环适于与所述限位槽配合,提高防油罩安装后的稳定性。
9.作为一种优选,所述主散热结构包括弧形肋板,所述弧形肋板与所述壳体为一体式结构,所述弧形肋板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所述弧形肋板的轴线与所述壳体的轴线共线,若干所述弧形肋板等距排布,相邻的所述弧形肋板之间设置有散热筋,增加散热面积,提高散热效率。
10.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壳体在与所述主散热结构相同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板,所述连接板有两个分别靠近所述壳体的两端,所述连接板上开设有连接件孔,供连接件穿过将整个电机固定在配置物质。
11.作为一种优选,所述防油罩的两端具有延伸缘,所述延伸缘适于覆盖所述加厚部与所述卡放槽卡合后两端处的间隙,所述防油罩与所述壳体轴线平行的两侧具有滴油缘,所述滴油缘适于覆盖所述加厚部与所述卡放槽卡合后覆盖水平两侧的间隙,避免油滴进入间隙中。
12.作为一种优选,所述壳体的一端具有延伸出来的可活动的输出轴、另一端设置有端部散热辅,所述输出轴上开设有销孔,用于利用销将动力传递给传动机构。
13.与现有技术相比,本技术的有益效果在于:
14.(1)通过电机壳体最容易受到油污的顶部设计具有疏油性的防油罩,大大降低了电机受到油污的概率,延长了电机的清理周期,使用注油机时更加洁净、方便;
15.(2)通过在电机壳体的底部保留惯用的散热结构,散热结构直接与空气接触,保证了电机工作时的散热能力。
附图说明
16.图1为该注油机用电机的整体结构第一视图;
17.图2为该注油机用电机的整体结构第二视图;
18.图3为该注油机用电机的去防油罩后的立体结构第一视图;
19.图4为该注油机用电机的去防油罩后的立体结构第二视图;
20.图5为该注油机用电机的防油罩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1.图6为该注油机用电机的图5的a处局部放大图。
22.图中:1、壳体;101、卡放槽;102、端部散热辅;2、防油罩;201、吸附槽;202、限位槽;203、延伸缘;204、滴油缘;205、加厚部;3、主散热结构;301、弧形肋板;302、散热筋;4、连接板;401、连接件孔;5、输出轴;501、销孔;6、磁吸环;7、限位环。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结合具体实施方式,对本技术做进一步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不相冲突的前提下,以下描述的各实施例之间或各技术特征之间可以任意组合形成新的实施例。
24.在本技术的描述中,需要说明的是,对于方位词,如有术语“中心”、“横向”、“纵向”、“长度”、“宽度”、“厚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顺时针”、“逆时针”等指示方位和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叙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方位构造和操作,不能理解为限制本技术的具体保护范围。
25.需要说明的是,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第一”、“第二”等是用于区别类似的对象,而不必用于描述特定的顺序或先后次序。
26.本技术的说明书和权利要求书中的术语“包括”和“具有”以及他们的任何变形,意图在于覆盖不排他的包含,例如,包含了一系列步骤或单元的过程、方法、系统、产品或设备不必限于清楚地列出的那些步骤或单元,而是可包括没有清楚地列出的或对于这些过程、方法、产品或设备固有的其它步骤或单元。
27.如图1-6所示的注油机用电机,包括壳体1,内部包裹电机的定子和转子结构,壳体1在侧面顶部设置有防油罩2,滴落的油直接打到防油罩2上,避免了油污与电极的主体部分接触,防油罩2可拆卸的安装于壳体1侧面,方便进行彻底清理,比如冲洗掉防油罩2由于长时间工作而在表面积累的灰尘,壳体1的侧面顶部开设有卡放槽101,卡放槽101为半圆弧状,覆盖率壳体1圆弧侧面几乎一半的面积,防油罩2的圆弧内侧面有加厚部205,加厚部205适于嵌在卡放槽101内,形成限位结构,并通过磁吸力保持稳定,可有效避免防油罩2沿着壳
体1侧面窜动,卡放槽101的圆弧顶部设置有磁吸环6、两侧设置有限位环7,防油罩2才有不锈钢材料制成,不锈钢中包含的铁元素可以与磁吸环6之间产生磁吸作用,防油罩2的圆弧内顶面开设有吸附槽201、两侧开设有与限位环7对应的限位槽202,限位环7适于与限位槽202配合,进一步提高防油罩2贴在壳体1表面的稳定性。
28.防油罩2与壳体1的外表面弧度一致,使得整个电机的外观具有较好的平整度,防油罩2的外侧面光滑并涂覆有疏油层,采用纳米二氧化硅喷涂而成,具有很好的疏油疏水性,油滴落在防油罩2表面附着性很差,很快就会从防油罩2的表面滑落,防油罩2的两端具有延伸缘203,延伸缘203适于覆盖加厚部205与卡放槽101卡合后两端处的间隙,可有效防止油污进入间隙,防油罩2与壳体1轴线平行的两侧具有滴油缘204,滴油缘204适于覆盖加厚部205与卡放槽101卡合后覆盖水平两侧的间隙,同样的也是防止油污进入安装间隙,同时给防油罩2上表面滑落的油滴一个导向作用,避免油滴与电机壳体1接触。
29.壳体1的侧面底部具有主散热结构3,电机工作时产生的多余热量主要从这里散向空气,主散热结构3包括弧形肋板301,在保证壳体1结构强度的同时,提高壳体1的轻量化程度,弧形肋板301与壳体1为一体式结构,通常在铸造时就一体成型,弧形肋板301的数量有若干个,若干弧形肋板301的轴线与壳体1的轴线共线,若干弧形肋板301等距排布,保证壳体1的质量分布相对均匀,相邻的弧形肋板301之间设置有散热筋302,由于散热筋302上具有各种槽结构,因此难以与壳体1一体成型或后期切削加工,通常是最后焊接在壳体1上。
30.壳体1在与主散热结构3相同的一侧还设置有连接板4,连接板4有两个分别靠近壳体1的两端,连接板4上开设有连接件孔401,利用连接件将整个电机固定在配置位置,壳体1的一端具有延伸出来的可活动的输出轴5,输出轴5上开设有销孔501,可通过销结构将动力稳定的传递给下一个组件;另一端设置有端部散热辅102,呈辐条状由壳体1的轴线向外发散,起到辅助散热的作用。
31.该注油机用电机的结构设计原理:电机受到油污最多的部分就是外壳的顶部,因此在电机顶部设计具有疏油性的防油罩2,可以遮挡绝大部分的油污,其他部分保持惯用的设计方式,可以保证电机的散热性能,且防油罩2方便拆卸,在进行清洗时也会更加方便。
32.以上描述了本技术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技术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技术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只是本技术的原理,在不脱离本技术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技术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技术的范围内。本技术要求的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同物界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