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14 14:02: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通风管道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


背景技术:

2.通风管道是工业与民用建筑的通风与空调工程用金属或复合管道,是为了使建筑物内的空气流通,降低有害气体浓度的一种常见的市政基础设施。
3.现有的通风管道应用与方舱或工业等领域空气容易回流造成交叉污染。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上述不足之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用以解决现有技术空气容易回流造成交叉污染等问题。
5.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
6.一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通风管和过滤器,所述过滤器安装于通风管出风口,所述通风管包括进风端、进出风回路、出风端,所述进风端通过进出风回路与出风端至少设有三组,每组所述进出风回路上均设有一根进风管与出风管。
7.在进行方舱通风净化时,室内空气通过通风管向过滤器处排出,过滤器对排出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向外排放有害气体,同时,当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端进入进出风回路向出风端排出后,进出风回路能够有效的防止气体回流以及外部空气由于气压倒灌,使室内外空气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8.进一步的,所述进出风回路上至少设有5组上下交错排列的水滴形回路,所述水滴形回路包括上风道、下风道以及回风道,所述上风道与回风道上端导通连接,所述下风道与回风道下端导通连接。
9.在进行通风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端进入上风道与回风道的连接处,随后空气通过上风道继续进入下风道,当排出空气回流时则会通过上风道回转至回风道,回风道会将回流的空气重新导入下风道,使空气无法回流,避免空气倒灌影响通风效果。
10.进一步的,每组排列在上的所述水滴形回路的下风道均与排列在下的所述水滴形回路的下风道直连,每组排列在上的所述水滴形回路的回风道均与排列在下的所述水滴形回路的上风道导通连接。
11.进一步的,每组排列在下的进出风回路上端的水滴形回路的上风道与回风道的连接处均与排列在上的进出风回路下端的下风道连接。
12.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当设备停止工作时,室外空气通过出风端进入水滴形回路后,水滴形回路的单向通风设计使室外空气从第一组进出风回路进入后马上通过最下面一组的进出风回路的排除,使室内外空气完全隔离,避免室外粉尘等杂质影响室内空气。
附图说明
13.图1为本实用新型一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4.说明书附图中的附图标记包括:通风管1、进风端11、进出风回路12、水滴形回路121、上风道122、下风道123以及回风道124、出风端13、过滤器2。
具体实施方式
15.为了使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进一步说明:
16.需要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附图中相同或相似的标号对应相同或相似的部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若出现术语“上”、“下”、“左”、“右”、“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附图中描述位置关系的用语仅用于示例性说明,不能理解为对本专利的限制,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的具体含义。
17.另外,在本实用新型中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
18.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若出现术语“连接”等指示部件之间的连接关系,该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部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部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19.实施例
20.如图1所示,一种供热通风与空调工程用空气净化装置,包括通风管1和过滤器2,过滤器2安装于通风管1出风口,通风管1包括进风端11、进出风回路12、出风端13,进风端11通过进出风回路12与出风端13导通连接,进出风回路12至少设有三组,每组进出风回路12上均设有一根进风管与出风管。
21.在进行方舱通风净化时,室内空气通过通风管1向过滤器2处排出,过滤器2对排出空气进行过滤,避免向外排放有害气体,同时,当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端11进入进出风回路12向出风端13排出后,进出风回路12能够有效的防止气体回流以及外部空气由于气压倒灌,使室内外空气隔离,避免交叉污染。
22.进出风回路12上至少设有5组上下交错排列的水滴形回路121,水滴形回路121包括上风道122、下风道123以及回风道124,上风道122与回风道124上端导通连接,下风道123与回风道124下端导通连接。
23.在进行通风时,室内空气通过进风端11进入上风道122与回风道124的连接处,随
后空气通过上风道122继续进入下风道123,当排出空气回流时则会通过上风道122回转至回风道124,回风道124会将回流的空气重新导入下风道123,使空气无法回流,避免空气倒灌影响通风效果。
24.每组排列在上的水滴形回路121的下风道123均与排列在下的水滴形回路121的下风道123直连,每组排列在上的水滴形回路121的回风道124均与排列在下的水滴形回路121的上风道122导通连接。
25.每组排列在下的进出风回路12上端的水滴形回路121的上风道122与回风道124的连接处均与排列在上的进出风回路12下端的下风道123连接。
26.当设备停止工作时,室外空气通过出风端13进入水滴形回路121后,水滴形回路121的单向通风设计使室外空气从第一组进出风回路12进入后马上通过最下面一组的进出风回路12的排除,使室内外空气完全隔离,避免室外粉尘等杂质影响室内空气。
27.以上所述的仅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方案中公知的具体结构及特性等常识在此未作过多描述,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知晓申请日或者优先权日之前实用新型所属技术领域所有的普通技术知识,能够获知该领域中所有的现有技术,并且具有应用该日期之前常规实验手段的能力,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在本技术给出的启示下,结合自身能力完善并实施本方案,一些典型的公知结构或者公知方法不应当成为所属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实施本技术的障碍。应当指出,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结构的前提下,还可以作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也应该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这些都不会影响本实用新型实施的效果和专利的实用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