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5 09:06: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互联网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背景技术:

2.多联网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一般包括电源模块与转换器,转换器内部包含有数字信号收发模块、模拟量转换模块、gps模块、处理器模块和通信模块等多个元器件,元器件在工作时容易发热,长时间工作时温度过高极易对内部元器件造成损害,影响装置使用寿命。
3.目前一般通过在装置内部安装风扇对元器件进行散热,由于装置的体积较小,内部元器件众多且连接紧密,装置内部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仅采用风扇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


技术实现要素:

4.为了改善目前一般通过在装置内部安装风扇对元器件进行散热,由于装置的体积较小,内部元器件众多且连接紧密,装置内部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仅采用风扇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
5.本技术提供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6.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外壳,所述外壳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电源接口,所述电源接口一侧的所述外壳上设置有多个功能端口,所述外壳的背面安装有天线,所述外壳的两侧和底部开设有散热孔,所述外壳内腔中安装有多个元器件,所述外壳、电源接口、功能端口和所述天线均与相对应的所述元器件电性连接,所述元器件下方的所述外壳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所述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所述电机上设有扇叶,所述扇叶与所述电机的输出端固定连接;
7.所述外壳内腔中设有多个金属翅片,多个所述金属翅片与多个所述元器件一一对应,所述金属翅片的其中一端与相对应的所述元器件固定连接,所述外壳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所述水箱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水箱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贯穿所述水箱,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均与所述水箱内腔相连通,所述金属翅片远离所述元器件的一端设有盛设球,所述盛设球内腔中盛设有冷却液,所述盛设球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所述连通管与所述盛设球内腔相连通,所述连通管远离所述盛设球的一端贯穿所述外壳和所述水箱,所述连通管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所述连通管位于所述水箱内腔中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冷凝球,所述冷凝球与所述连通管内腔相连通。
8.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使用时,用户首先将电机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电机带动电机输出端上固定连接的扇叶转动,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吸入外壳内部,并将外壳内腔的元器件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对外壳内部的元器件进行初步散热,元器件
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翅片,通过交换空气无法排出热量的元器件能够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上,当元器件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上后,金属翅片能够将热量传输至盛设球上,使盛设球的温度升高,此时盛设球内腔中的冷却液受热汽化,并沿连通管输送至冷凝球内部,由于冷凝球位于水箱内腔中,当汽化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冷凝球内腔中后,在低温环境下迅速凝结成水珠,并沿连通管下滑至盛设球内腔中,如此往复循环,对外壳内腔中的多个元器件进行散热,尽量避免了目前一般通过在装置内部安装风扇对元器件进行散热,由于装置的体积较小,内部元器件众多且连接紧密,装置内部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仅采用风扇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9.可选的,所述外壳的底部两端均设有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与所述外壳的底部固定连接。
10.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支撑座用于将外壳的底部抬升至合适的位置,方便空气通过外壳底壁上开设的散热孔进入至外壳内部对元器件进行散热。
11.可选的,所述电机与所述外壳内壁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所述安装座上设有螺栓,所述螺栓贯穿所述安装座,所述螺栓与所述外壳内壁固定连接。
12.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安装座用于增加电机与外壳之间的接触面,采用螺栓螺接的连接方式,不仅连接稳定,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
13.可选的,多个所述金属翅片均呈l状结构,相邻的两个所述金属翅片之间均留设有宽度等于所述盛设球直径的间隙。
14.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金属翅片设置成l状结构,并在相邻的金属翅片之间留设宽度等于盛设球直径的间隙,使盛设球的两侧均能够与金属翅片相贴合,大大提高了金属翅片的散热效率。
15.可选的,所述水箱呈矩形箱状结构,所述水箱的内腔中空,所述水箱内腔中盛设有具有冷却作用的清水。
16.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水箱,并在水箱内腔中盛设清水,使汽化后的冷却液在输送至冷凝球内腔中后,能够迅速降温液化,并回流至盛设球内腔中重复进行降温工作。
17.可选的,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与所述水箱的连接处均设有阀门,所述阀门套设于所述进水管和所述排水管的外表面上,所述阀门的侧壁与所述水箱固定连接。
18.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设置进水管用于将外部冷水导入至水箱内部对冷凝球进行降温,设置排水管用于将温度过高的清水排出,实现水循环,提高降温效率,设置阀门用于控制进水管和排水管与水箱内腔的连通状况。
19.可选的,所述冷却液可为酒精、汽油、丙酮受热易挥发的液体。
20.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采用酒精、汽油、丙酮等受热易挥发的液体作为冷却液,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形态的变换速度,从而提高对元器件的冷却效率。
21.可选的,所述冷凝球呈圆球状结构,多个所述冷凝球之间留设有空隙。
22.通过采用以上技术方案,将冷凝球设置为圆球状结构,能够增加冷凝球与水箱内腔中的清水的接触面,从而提高对冷凝球的降温速率。综上所述,本技术有益效果如下:
23.本技术通过水箱、金属翅片、盛设球和冷凝球等结构间的配合设置,多个金属翅片的一端与多个元器件固定连接,金属翅片的另一端与盛设球相抵接,能够将元器件产生的热量传输至盛设球上,使盛设球内部的冷却液受热汽化,并输送至冷凝球内部进行冷凝,如
此循环,达到对多个元器件进行散热的目的,尽量避免了现有方式采用风扇对元器件进行散热,由于装置的体积较小,内部元器件众多且连接紧密,装置内部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仅采用风扇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附图说明
24.图1是本技术整体立体结构示意图;
25.图2是本技术剖面结构示意图;
26.图3是本技术图2中a处细节放大图。
27.附图标记说明:1、外壳;2、支撑座;3、电源接口;4、功能端口;5、散热孔;6、天线;7、元器件;8、电机;9、扇叶;10、金属翅片;11、水箱;12、进水管;13、排水管;14、盛设球;15、连通管;16、冷凝球。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附图1-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3,一种实现多联网方式接入物联网云平台的装置,包括具有保护作用的外壳1,外壳1的外表面上开设有用于将装置与外部电源连接的电源接口3,电源接口3一侧的外壳1上设置有多个功能端口4,外壳1的背面安装有具有传输信号作用的天线6。
30.外壳1的两侧和底部开设有具有散热作用的散热孔5,外壳1内腔中安装有多个元器件7,外壳1、电源接口3、功能端口4和天线6均与相对应的元器件7电性连接。元器件7下方的外壳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8上设有扇叶9,扇叶9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当将电机8与外部电源连接后,电机8能够带动电机8输出端上固定连接的扇叶转动,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5吸入外壳1内部,并将外壳1内腔的元器件7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
31.外壳1内腔中设有多个具有传输热量的金属翅片10,多个金属翅片10与多个元器件7一一对应,金属翅片10的其中一端与相对应的元器件7固定连接。使多个元器件7在工作时产生的热量能够通过传输至金属翅片10上。
32.外壳1的顶部固定连接有水箱11,水箱1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2,使用户能够将外部的冷水通过进水管12输送至水箱11内部。水箱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用于将温度过高的热水排出的排水管13。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均贯穿水箱11,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均与水箱11内腔相连通。
33.金属翅片10远离元器件7的一端设有盛设球14,盛设球14内腔中盛设有具有受热挥发性能的冷却液。盛设球14的顶部固定连接有连通管15,连通管15与盛设球14内腔相连通。连通管15远离盛设球14的一端贯穿外壳1和水箱11,连通管15与水箱11固定连接。连通管15位于水箱11内腔中的一端上固定连接有冷凝球16,冷凝球16与连通管15内腔相连通。当元器件7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10上后,金属翅片10能够将热量传输至盛设球14上,使盛设球14的温度升高,此时盛设球14内腔中的冷却液受热汽化,并沿连通管15输送至冷凝球16内部,由于冷凝球16位于水箱11内腔中,当汽化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冷凝球16内腔中后,在低温环境下迅速凝结成水珠,并沿连通管15下滑至盛设球14内腔中,如此往复循环,对外壳1内腔中的多个元器件7进行散热。
34.使用时,用户首先将电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电机8带动电机8输出端上固定连接的扇叶9转动,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5吸入外壳1内部,并将外壳1内腔的元器件7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对外壳1内部的元器件7进行初步散热,元器件7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翅片10,通过交换空气无法排出热量的元器件7能够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10上,当元器件7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10上后,金属翅片10能够将热量传输至盛设球14上,使盛设球14的温度升高,此时盛设球14内腔中的冷却液受热汽化,并沿连通管15输送至冷凝球16内部,由于冷凝球16位于水箱11内腔中,当汽化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冷凝球16内腔中后,在低温环境下迅速凝结成水珠,并沿连通管15下滑至盛设球14内腔中,如此往复循环,对外壳1内腔中的多个元器件7进行散热,尽量避免了目前一般通过在装置内部安装风扇对元器件7进行散热,由于装置的体积较小,内部元器件7众多且连接紧密,装置内部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仅采用风扇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35.参照图1,外壳1的底部两端均设有支撑座2,支撑座2与外壳1的底部固定连接。设置支撑座2用于将外壳1的底部抬升至合适的位置,方便空气通过外壳1底壁上开设的散热孔5进入至外壳1内部对元器件7进行散热。
36.参照图1和图2,元器件7下方的外壳1内壁上固定连接有电机8,电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电机8上设有扇叶9,扇叶9与电机8的输出端固定连接,电机8与外壳1内壁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有安装座,安装座上设有螺栓,螺栓贯穿安装座,螺栓与外壳1内壁固定连接。设置安装座用于增加电机8与外壳1之间的接触面,采用螺栓螺接的连接方式,不仅连接稳定,而且方便用户进行安装和拆卸工作。
37.参照图2,多个金属翅片10均呈l状结构,相邻的两个金属翅片10之间均留设有宽度等于盛设球14直径的间隙。将金属翅片10设置成l状结构,并在相邻的金属翅片10之间留设宽度等于盛设球14直径的间隙,使盛设球14的两侧均能够与金属翅片10相贴合,大大提高了金属翅片10的散热效率。
38.参照图2,水箱11呈矩形箱状结构,水箱11的内腔中空,水箱11内腔中盛设有具有冷却作用的清水。设置水箱11,并在水箱11内腔中盛设清水,使汽化后的冷却液在输送至冷凝球16内腔中后,能够迅速降温液化,并回流至盛设球14内腔中重复进行降温工作。
39.参照图1和图2,水箱11的其中一端固定连接有进水管12,水箱11的另一端固定连接有排水管13。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均贯穿水箱11,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均与水箱11内腔相连通,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与水箱11的连接处均设有阀门,阀门套设于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的外表面上,阀门的侧壁与水箱11固定连接。设置进水管12用于将外部冷水导入至水箱11内部对冷凝球16进行降温,设置排水管13用于将温度过高的清水排出,实现水循环,提高降温效率,设置阀门用于控制进水管12和排水管13与水箱11内腔的连通状况。
40.参照图1,冷却液可为酒精、汽油、丙酮受热易挥发的液体。冷却液也可为水,采用酒精、汽油、丙酮等受热易挥发的液体作为冷却液,能够增加冷却液的形态的变换速度,从而提高对元器件7的冷却效率。
41.参照图3,冷凝球16呈圆球状结构,多个冷凝球16之间留设有空隙。将冷凝球16设置为圆球状结构,能够增加冷凝球16与水箱11内腔中的清水的接触面,从而提高对冷凝球16的降温速率。
42.本技术的实施原理为:使用时,用户首先将电机8与外部电源电性连接,通过电机8
带动电机8输出端上固定连接的扇叶9转动,将外部的空气通过散热孔5吸入外壳1内部,并将外壳1内腔的元器件7产生的热量通过散热孔排出,对外壳1内部的元器件7进行初步散热,元器件7上固定连接有金属翅片10,通过交换空气无法排出热量的元器件7能够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10上,当元器件7将热量传输至金属翅片10上后,金属翅片10能够将热量传输至盛设球14上,使盛设球14的温度升高,此时盛设球14内腔中的冷却液受热汽化,并沿连通管15输送至冷凝球16内部,由于冷凝球16位于水箱11内腔中,当汽化后的冷却液传输至冷凝球16内腔中后,在低温环境下迅速凝结成水珠,并沿连通管15下滑至盛设球14内腔中,如此往复循环,对外壳1内腔中的多个元器件7进行散热,尽量避免了目前一般通过在装置内部安装风扇对元器件7进行散热,由于装置的体积较小,内部元器件7众多且连接紧密,装置内部空气流通较差,导致仅采用风扇散热的散热效果较差的问题。
43.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