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与流程

2023-01-02 16:07: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


背景技术:

2.在软件研发的全生命周期中,从需求提出、需求分析、架构设计、编码开发、测试到最终交付落地,这些节点都离不开评审,比如,需求评审、设计评审、代码评审和测试用例评审,特别是在企业的产品研发引入集成产品开发(integrated product development,ipd)流程的情况下,各个环节的评审更是不可或缺。
3.而目前的需求评审、设计评审和测试用例评审,往往都是完全在线下进行,大部分评审人没有统一的途径或者方式去填写评审意见、规范评审检查项、做预评审、记录评审发现问题等等,难以管控每个评审人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无法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难以溯源和跟进,从而导致软件研发质量的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4.基于此,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装置及存储介质,用于提高软件研发质量。
5.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包括: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并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所述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确定所述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所述评审界面提供提交按钮、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按钮以及支持所述任一评审人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填写评审意见和投入时间,所述评审按钮提供查看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详情和检查项;接收到所述任一评审人触发所述提交按钮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所述个人评审结果包括所述任一评审人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检查项填写的评审意见、评审发现以及投入时间;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接收到所述负责人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并将所述最终确认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任一评审人,以及基于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包括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评审历程和是否通过评审状态。
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并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所述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之前,所述方法还包括:
响应于评审发起人通过第三终端发起评审创建请求,获取预先设置的评审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三终端显示所述评审配置信息;所述评审配置信息包括各类评审工作项对应的相关字段信息、评审工作流、评审对象和评审对象关联的评审检查单;接收到所述评审发起人通过所述第三终端提交的评审创建信息;所述评审创建信息包括负责人、多个评审人、相关评审信息、各个目标评审对象及其版本,所述评审创建信息为所述评审发起人参考所述评审配置信息填写的;基于所述评审创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负责人开启评审。
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审界面还包括保存按钮,所述保存按钮支持所述任一评审人在评审过程中保存当前的评审情况;所述评审界面还支持所述任一评审人修改个人评审结果以及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发起问题。
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确定所述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之后,所述方法还包括: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实时获取所述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所述评审情况包括评审进度、评审详情和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已发起的问题;响应于所述负责人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的查看请求,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评审情况。
9.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包括: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还是非会签模式;若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模式为所述会签模式,则基于所述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统计所述评审的最终评审情况,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最终评审情况,以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或者,若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模式为所述非会签模式,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以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
10.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基于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包括:通过内置的流程引擎基于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
1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方法还包括:对所述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和所述最终确认信息进行建模并抽取清洗成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对所述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进行度量分析,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质量,并基于所述评审质量提供所述评审的评审优化意见。
12.第二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包括:响应单元,用于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评审单元,用于:
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所述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确定所述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所述评审界面提供提交按钮、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按钮以及支持所述任一评审人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填写评审意见和投入时间,所述评审按钮提供查看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详情和检查项;接收到所述任一评审人触发所述提交按钮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所述个人评审结果包括所述任一评审人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检查项填写的评审意见、评审发现以及投入时间;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接收到所述负责人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并将所述最终确认信息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发送给所述任一评审人,以及基于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包括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评审历程和是否通过评审状态。
1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响应单元还用于:响应于评审发起人通过第三终端发起评审创建请求,获取预先设置的评审配置信息,并通过所述第三终端显示所述评审配置信息;所述评审配置信息包括各类评审工作项对应的相关字段信息、评审工作流、评审对象和评审对象关联的评审检查单;接收到所述评审发起人通过所述第三终端提交的评审创建信息;所述评审创建信息包括负责人、多个评审人、相关评审信息、各个目标评审对象及其版本,所述评审创建信息为所述评审发起人参考所述评审配置信息填写的;基于所述评审创建信息通过所述第一终端通知所述负责人开启评审。
1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审界面还包括保存按钮,所述保存按钮支持所述任一评审人在评审过程中保存当前的评审情况;所述评审界面还支持所述任一评审人修改个人评审结果以及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发起问题。
1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审单元还用于:通过所述第二终端实时获取所述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所述评审情况包括评审进度、评审详情和针对所述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已发起的问题;响应于所述负责人通过所述第一终端发起的查看请求,通过所述第一终端显示所述评审情况。
1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审单元具体用于: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还是非会签模式;若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模式为所述会签模式,则基于所述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统计所述评审的最终评审情况,并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最终评审情况,以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或者,若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模式为所述非会签模式,则向所述第一终端发送所述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以通知所述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
17.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审单元具体用于:通过内置的流程引擎基于所述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
18.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所述评审单元还用于:对所述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和所述最终确认信息进行建模并抽取清洗成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对所述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进行度量分析,确定所述评审的评审质量,并基于所述评审质量提供所述评审的评审优化意见。
19.第三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和至少一个处理器;所述至少一个存储器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当所述一个或多个程序被所述至少一个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涉及的方法。
20.第四方面,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所述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当所述至少一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第一方面任一种可能设计所涉及的方法。
21.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如下: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并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任一评审人进入该评审;确定任一评审人进入该评审后,通过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接收到任一评审人触发评审界面的提交按钮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接收到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并将最终确认信息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给任一评审人,以及基于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从而可以通过统一路径填写评审意见以及通过统一方式规范评审检查项,可以便于后续做预评审、记录评审发现问题等,有助于管控每个评审人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以及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
22.为了更好地理解和实施,下面结合附图详细说明本发明。
附图说明
23.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评审对象与评审发现之间的关联关系的示意图;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评审过程中发起问题“需求变更工作项”的示意图;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的流程示意图;图5为本发明提供的一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另一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本说明书中提到或者可能提到的上、下、左、右、前、后、正面、背面、顶部、底部等
方位用语是相对于其构造进行定义的,它们是相对的概念。因此,有可能会根据其所处不同位置、不同使用状态而进行相应地变化。所以,也不应当将这些或者其他的方位用语解释为限制性用语。
25.以下示例性实施例中所描述的实施方式并不代表与本公开相一致的所有实施方式。相反,它们仅是与本公开的一些方面相一致的实施方式的例子。
26.在本公开使用的术语是仅仅出于描述特定实施例的目的,而非旨在限制本公开。在本公开中所使用的单数形式的“一种”、“所述”和“该”也旨在包括多数形式,除非上下文清楚地表示其他含义。还应当理解,本公开中使用的术语“和/或”是指并包含一个或多个相关联的列出项目的任何或所有可能组合。除非有相反的说明,本公开提及的“第一”、“第二”等序数词用于对多个对象进行区分,不用于限定多个对象的顺序、时序、优先级或者重要程度。
27.为了便于理解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在介绍本发明之前,在首先对本发明中的部分用语进行解释说明,以便于本领域技术人员理解。
28.本发明所涉及的工作项,是指用户可以进行操作处理的对象,其可以分为需求、任务、文本(可编写设计文档)、工作流(问题报告/软件变更)、评审、测试用例这六种类型。
29.本发明所涉及的评审工作项,为工作项的一种,其支持把需求、任务、文本、测试用例作为评审对象纳入评审中,让评审人进行评审,根据检查单填写评审意见,最终由负责人确认评审结果。对于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则可以正式发布进入资产库,并可以进行后续的工作,如分派、规划、纳入基线等等。
30.本发明所涉及的评审对象,是指评审工作项需要评审的对象。比如,需求、任务、文本、测试用例,均可纳入评审作为评审对象。
31.本发明所涉及的评审检查单,单个评审检查单可以绑定一种评审对象,即每种不同类型的评审对象都可以绑定一个评审检查单。其中,一个评审检查单可由多条检查项组成,用于给每个评审对象提供评审依据,让评审人针对检查项逐一考量评审对象是否能通过评审。
32.本发明所涉及的评审发现,是指在评审过程中,针对评审对象发起的问题(工作流),可以在评审详情查看问题的处理情况。
33.本发明所涉及的会签模式,是指评审人具有一票否决权,严格遵守所有评审对象全部通过才能通过,存在不通过的评审对象则该评审不通过。在具体实施时,评审工作项可支持会签模式。
34.本发明所涉及的非会签模式,是指评审人可以进行预评审,填写评审意见,然后结合线下评审,由负责人进行终审,最终确认评审的通过与否。在具体实施时,评审工作项还可支持非会签模式。
35.本发明所涉及的负责人,即为评审工作项的负责人,默认为评审工作项的创建人,负责开启评审和确认评审结果,并结束评审。在非会签模式下具有最终评审结果的确定权。
36.本发明所涉及的评审人,需要在评审过程中,针对每个评审对象进行检查项的检查,并支持填写意见。在发现有问题的评审对象时,评审人可以发起问题(工作流),利于后续的跟踪。
37.请参考图1所示,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在线评审协作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
s11、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并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任一评审人进入评审。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1之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预先设置评审配置信息。其中,评审配置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评审工作项对应的相关字段信息、评审工作流、评审对象和评审对象关联的评审检查单。
39.下面将具体介绍设置评审配置信息的过程。
40.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先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比如,可以根据软件研发的生命周期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即各类评审工作项用于评审软件研发的生命周期中所需要评审的各项信息(如需求、技术方案、测试用例、测试计划等)。其中,各类评审工作项可以为软件研发的生命周期对应的各项评审工作项,如需求评审工作项、技术方案评审工作项、测试评审工作项。比如,在需求设计分析阶段,设置需求评审工作项,用于评审需求的合理性、业务价值。在研发设计阶段,设置技术方案评审工作项,用于评审技术方案的正确性、合理性和扩展性等。在需求评审结束后、测试验收前阶段,设置测试评审工作项,用于让产品、开发、测试人员都参与到评审中,评审测试用例的场景是否合理、是否有覆盖全场景,以及评审测试计划是否合理等,以提高测试的质量。
41.在具体实施时,设置好各类评审工作项后,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先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的相关字段信息,比如设置其有哪些字段信息,这些字段信息可以支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自定义。示例性的,相关字段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评审地点、预计开始时间、预计结束时间和涉及模块等。然后,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再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对应的评审对象,即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支持把哪些工作项类型纳入评审对象,比如,需求评审工作项可以把业务需求、用户故事纳入评审,而不能把测试用例纳入评审,反之亦然,测试评审工作项也不应该把需求纳入到评审中。最后,在线评审协作装置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对应的工作流类型,即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在评审的过程中,能发起哪些类型的工作流,比如,结合图2和图3所示,需求评审工作项才能发起需求变更工作项。
42.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除了需要设置各类评审工作项的相应信息外,还需要设置评审对象的评审检查单。比如,在创建评审检查单的过程中,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设置检查名称,然后在评审检查单中新建各条检查项,如场景描述是否清晰、是否有附件文档、是否有填写市场价值等等。在线评审协作装置设置好并保存评审检查单后,将其与对应的评审对象关联上即可。
43.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线评审协作装置通过预先设置评审配置信息,有助于通过统一方式规范评审检查项,以及有助于评审人通过统一路径填写评审意见,可以便于后续做预评审、记录评审发现问题等,有助于管控每个评审人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以及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
44.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1之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通过评审发起人填写评审创建信息。比如,评审发起人可以通过第三终端发起评审创建请求。相应的,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接收到来自第三终端的评审创作请求。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响应于评审发起人通过第三终端发起评审创建请求后,可以获取预先设置的评审配置信息,并通过第三终端显示该评审配置信息,以便于评审发起人参考。
45.在具体实施时,评审发起人在填写评审创建信息的过程中,可以参考评审配置信息填写评审工作项对应的负责人、多个评审人、相关评审信息,其中,相关评审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预计开始日期、预估工时、会议地点、会议号等;评审人还可以参考评审配置信息选择需要评审的评审对象及其版本(一般默认为最新版本),比如需求、设计文档或测试用例等评审对象。评审发起人填写好评审创建信息后,可以通过第三终端向在线评审协作装置提交该评审创建信息。
46.比如,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通过第三终端显示评审创建信息的填写界面。评审发起人可以在该填写界面中填写评审创建信息,并通过触发该填写界面提供的创建按钮向在线评审协作装置提交填写好的评审创建信息。
47.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接收到来自第三终端的评审创建信息后,可以保存该评审创建信息,并可以基于该评审创建信息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开启评审,比如,向第一终端发送邮件或者短信通知负责人开启评审,由负责人开启评审,否则评审人无法进入评审。
4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评审发起人参考上述评审配置信息填写评审创建信息,有助于通过统一方式规范评审检查项,以及有助于评审人通过统一路径填写评审意见,可以便于后续做预评审、记录评审发现问题等,有助于管控每个评审人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以及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此外,通过选择评审对象的版本,可以便于后续对评审对象的版本进行管理和维护。
49.在一些实施例中,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接收到通知开启评审的消息后,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向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发起评审开启请求。相应的,在线评审协作装置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的评审开启请求后,执行步骤s11,以提醒任一评审人进入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
50.比如,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显示评审开启界面。负责人可以通过触发该评审开启界面提供的开启评审按钮向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发起评审开启请求。
51.需要说明的是,上述第一终端、第二终端和第三终端可以为手机、平板、电脑等终端,本发明实施例对此不做限定。
52.s12、确定任一评审人进入评审后,通过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该评审界面提供提交按钮、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按钮以及支持任一评审人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检查项填写评审意见、评审发现以及投入时间。
53.在具体实施时,该评审按钮提供查看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详情和检查项。该提交按钮用提交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评审发现包括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已发起的问题。
54.在具体实施时,任一评审人可以通过评审界面查看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及其检查项,并填写评审意见。在此期间,任一评审人还可以判断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是否有问题,在发现有问题时,可以发起工作流。任一评审人完成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评审后,可以填写投入时间,并通过触发评审界面的提交按钮提交个人评审结果。
55.在具体实施时,评审界面还可以提供按保存按钮,以支持任一评审人通过该评审界面进行评审过程中,可以保存当前的评审情况,使得任一评审人可以安全退出评审界面,
在后续回到系统重新进入评审界面时,可以继续填写未完成的评审,有助于提升评审人的评审体验。
56.在一些实施例中,在执行步骤s12之后,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支持负责人实时查看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比如,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通过第二终端实时获取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其中,该评审情况可以包括但不限于评审进度、评审详情和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已发起的问题。当负责人想查看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时,可以通过第一终端向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发起查看请求。相应的,在线评审协作装置接收到来自第一终端的查看请求后,可以响应该查看请求,通过第一终端显示该评审情况,比如可以通过第一终端以excel表格形式显示该评审情况,在便于负责人查看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的同时,还可以便于负责人和任一评审人在线下会议针对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进行讨论。
57.s13、接收到任一评审人触发评审界面中的提交按钮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
58.在具体实施时,该个人评审结果包括任一评审人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填写的评审意见和投入时间。
59.在具体实施时,该评审界面还支持任一评审人在提交个人评审结果之前,修改评个人评审结果,比如修改评审意见和投入时间等等,还可以支持任一评审人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发起问题,以便于任一评审人可以根据实际情况修改评审意见和投入时间,有助于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
60.s14、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
61.在具体实施时,在所有评审人确认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自动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
62.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确定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还是非会签模式,比如,评审发起人在填写评审创建信息时,可以设置该评审的评审模式,即该评审创建信息还可以包括该评审的评审模式。
63.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确定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的评审模式后,可以采用相应的方式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
64.比如,若在线评审协作装置确定该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则基于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统计该评审的最终评审情况,并向第一终端发送最终评审情况,以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可以理解为,该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会自动统计该评审的最终评审情况,方便负责人了解任一评审人的评审结果,再根据一票否决权得出最终结果,获取最终确认信息,由负责人确认后关闭本次评审。该最终确认信息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评审历程和是否通过评审状态。
65.或者,若在线评审协作装置确定该评审的评审模式为非会签模式,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则向第一终端发送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以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可以理解为,该评审的评审模式为非会签模式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通过向第一终端发送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便于负责人线下召集所有评审人进行会议,结合
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即线上预评审结果,根据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如评审意见或已经发起的问题,挑选出有争议的部分,有目的地进行快速头脑风暴,在基本达成意见统一的情况下,允许评审带问题通过或者不通过,由负责人填写最终确认信息,负责人确认后即可关闭本次评审。
66.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根据评审模式不同采用响应的方式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有助于管控任一评审人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以及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
67.s15、接收到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并将该最终确认信息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给任一评审人,以及基于该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
68.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通过第一终端显示评审确认界面。负责人可以通过触发该评审确认界面提供的确认按钮向在线评审协作装置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
69.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通过内置的流程引擎基于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
70.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负责人提交最终确认信息,可以解决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效果参差不齐以及无法保证任一评审人的投入和对结果负责、评审问题无法统一跟踪的问题。
71.在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将最终确认信息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给任一评审人,使得评审对象不管通过与否,在评审对象的详情页都能回看其评审历程,哪些版本经过怎么样的评审,在评审过程中发起过哪些问题,每个问题的处理进度是怎么样的,便于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由于需求发布后才能支持分派到实施项目并进行迭代规划,通过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可以避免出现未经评审通过的需求提前被安排到开发人员进行设计编码的情况,从而可以减少因为需求质量不佳而导致返工的情况。
72.在本发明实施例提供的一种适用的场景下,结合图1和图4所示,本发明提供的在线评审协作方法还可以包括如下步骤:s16、对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和最终确认信息进行建模并抽取清洗成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
73.由于目前的需求评审、设计评审和测试用例评审多数情况下只有零散的资料数据散落在各个孤岛,无法打通信息、建立统一的数据链路,很难进行研发效能度量,即无法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出瓶颈的所在,进行需求优化、技术优化和管理流程优化。
74.基于此,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在线评审协作装置通过将评审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信息(如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和最终确认信息等),比如通过内置的系统或者人工对评审过程中产生的任何信息进行建模并抽取清洗成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从而可以打通评审过程中的信息以及建立统一的数据链路。其中,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可以包括但不限于各类评审工作项的需求评审率、通过率和评审次数、不同检查项的通过率、评审人的投入工时和参与程度、发起问题情况,即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可以从评审人、评审对象、评审检查项、投入工时等方面做评审指标设计。
75.s17、对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进行度量分析,确定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的评
审质量,并基于该评审质量提供该评审的评审优化意见。
76.在具体实施时,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可以对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进行度量分析,以分析该评审的评审质量,再基于该评审质量提供该评审的评审优化意见,从而可以进行研发效能度量,即可以根据数据统计分析出瓶颈的所在,进行需求优化、技术优化和管理流程优化。
77.比如,某项目(评审工作项)的需求评审率低于70%,考虑为过多需求未经仔细过滤,该项目未按要求执行评审流程,可能存在需求质量问题,需要注意。或者,某产品经理负责的需求的p85评审次数大于3次,考虑为该产品经理输出的需求质量不佳,需要多次评审才能通过,可能是场景不够充分,没有业务价值,产品经理没有做好需求分析。或者,某个评审人平均每次评审填写的评审意见不足1条,考虑为该评审人未有认真参与评审,难以给出具体的意见。或者,如评审检查项“需求场景考虑全面”的通过率较低,考虑该维度下(某部门或某项目或某产品经理)输出的需求存在该短板,需要加强。
78.在本发明实施例中,对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和最终确认信息进行建模并抽取清洗成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再对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进行度量分析,有助于找到其中的短板对症下药,确定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的评审质量,并基于该评审质量提供该评审的评审优化意见,从而可以帮助在软件研发的过程中的各大主要节点(需求发起、设计、用例编写)的前端做好质量把控,有针对性地进行优化,可以保证方向的正确性,减少无用功,有助于产出更有价值的软件。
79.通过以上描述可知,相较于现有技术而言,本发明通过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并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任一评审人进入该评审;确定任一评审人进入该评审后,通过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接收到任一评审人触发评审界面的提交按钮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接收到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并将最终确认信息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给任一评审人,以及基于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从而可以通过统一路径填写评审意见以及通过统一方式规范评审检查项,可以便于后续做预评审、记录评审发现问题等,有助于管控每个评审人的参与度和投入程度,以及保证研发过程中的需求、设计和用例的质量,对发现的问题进行溯源和跟进,从而可以提高软件研发质量。
80.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如图5所示,在线评审协作装置20可以包括:响应单元21,用于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评审开启请求,开启软件研发全生命周期的评审;评审单元22,用于:通过任一评审人的第二终端通知任一评审人进入评审;确定任一评审人进入所述评审后,通过第二终端显示评审界面;评审界面提供提交按钮、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按钮以及支持任一评审人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填写评审意见和投入时间,评审按钮提供查看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详情和检查项;接收到任一评审人触发提交按钮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个人评审结果包括任一评
审人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检查项填写的评审意见、评审发现以及投入时间;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接收到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提交的最终确认信息,并将最终确认信息通过第二终端发送给任一评审人,以及基于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最终确认信息包括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的评审历程和是否通过评审状态。
81.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响应单元21还用于:响应于评审发起人通过第三终端发起评审创建请求,获取预先设置的评审配置信息,并通过第三终端显示评审配置信息;评审配置信息包括各类评审工作项对应的相关字段信息、评审工作流、评审对象和评审对象关联的评审检查单;接收到评审发起人通过第三终端提交的评审创建信息;评审创建信息包括负责人、多个评审人、相关评审信息、各个目标评审对象及其版本,评审创建信息为评审发起人参考评审配置信息填写的;基于评审创建信息通过第一终端通知负责人开启评审。
82.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评审界面还包括保存按钮,该保存按钮支持任一评审人在评审过程中保存当前的评审情况;评审界面还支持任一评审人修改个人评审结果以及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发起问题。
83.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评审单元22还用于:通过第二终端实时获取任一评审人的评审情况;评审情况包括评审进度、评审详情和针对各类评审工作项的评审对象已发起的问题;响应于负责人通过第一终端发起的查看请求,通过第一终端显示评审情况。
84.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评审单元22具体用于:在确定收到所有评审人提交个人评审结果后,确定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还是非会签模式;若确定评审的评审模式为会签模式,则基于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统计评审的最终评审情况,并向第一终端发送最终评审情况,以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或者,若确定评审的评审模式为非会签模式,则向第一终端发送所有评审人提交的个人评审结果,以通知负责人进行评审结果的最终确认。
85.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评审单元22具体用于:通过内置的流程引擎基于最终确认信息将通过评审的评审对象设置为已发布状态,入库资产库。
86.在一种可能的设计中,评审单元22还用于:对任一评审人的个人评审结果和最终确认信息进行建模并抽取清洗成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对各个维度的评审指标进行度量分析,确定评审的评审质量,并基于评审质量提供评审的评审优化意见。
87.本发明实施例中的在线评审协作装置20与上述图1、图4所示的在线评审协作方法是基于同一构思下的发明,通过前述对在线评审协作方法的详细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清楚的了解本实施例中在线评审协作装置20的实施过程,所以为了说明书的简洁,在此不再赘述。
88.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在线评审协作装置,如图6所示,在线评审协作装置30可以包括:至少一个存储器301和至少一个处理器32。其中:至少一个存储器31用于存储一个或多个程序。
89.当一个或多个程序被至少一个处理器302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图4所示的在线评审协作方法。
90.在线评审协作装置30还可以可选地包括通信接口,通信接口用于与外部设备进行通信和数据交互传输。
91.需要说明的是,存储器31可能包含高速ram存储器,也可能还包括非易失性存储器(nonvolatile memory),例如至少一个磁盘存储器。
92.在具体的实现过程中,如果存储器31、处理器32及通信接口集成在一块芯片上,则存储器31、处理器32及通信接口可以通过内部接口完成相互间的通信。如果存储器31、处理器32和通信接口独立实现,则存储器31、处理器32和通信接口可以通过总线相互连接并完成相互间的通信。
93.基于同一发明构思,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该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存储有至少一个程序,当至少一个程序被处理器执行时,实现上述图1、图4所示的在线评审协作方法。
94.应当理解,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为可存储数据或程序的任何数据存储设备,数据或程序其后可由计算机系统读取。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的示例包括:只读存储器、随机存取存储器、cd-rom、hdd、dvd、磁带和光学数据存储设备等。
95.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还可分布在网络耦接的计算机系统中使得计算机可读代码以分布式方式来存储和执行。
96.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上包含的程序代码可以用任何适当的介质传输,包括但不限于:无线、电线、光缆、射频(radio frequency,rf)等,或者上述的任意合适的组合。
97.以上所述实施例仅表达了本发明的几种实施方式,其描述较为具体和详细,但并不能因此而理解为对发明专利范围的限制。应当指出的是,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发明构思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变形和改进,这些都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