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空气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3-01-01 21:40:5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工业气体生产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空气冷却装置。


背景技术:

2.工业氮气和氧气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其中采用深冷空分的方法得到氮气和氧气是工业生产中常用的方法之一。深冷空分是以空气为原料,经压缩、膨胀和降温,并将空气液化,然后利用氧、氮气化温度的不同,在精馏塔内让温度较高的蒸气与温度较低的液体不断相互接触,使上升蒸气氮含量不断提高,下流液体中的氧含量不断增大,从而实现氧、氮的分离。
3.深冷空分制备氮气和氧气过程中,为了降低进入空气干燥净化器和空分塔前压缩空气的温度,避免空气温度大幅度波动,需要先将空气进行降温处理。现有的冷却装置种类较多,但是其都存在许多问题,如有的装置直接将空气与冷却水接触进行降温,这样会导致降温后的空气中水分含量增加,增加的后序空气净化干燥处理的难度;有的冷却装置虽然不会增加空气中水分含量,但是冷却效率低,空气冷却不均匀,冷却设备体积加大,占地面积较大。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提供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其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提高空气冷却效率。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混合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混合装置进口连通,所述混合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一管体,串联的所述第一管体设置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二管体,串联的所述第二管体设置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沿所述第一管体或所述第二管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上下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弧形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或第二冷却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方向相反。
6.进一步,相邻的两所述第一管体的所述导流片交错设置。
7.进一步,相邻的两所述第二管体的所述导流片交错设置。
8.进一步,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进口端设置有布气板。
9.进一步,所述混合装置为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
10.进一步,所述第二管体内部设置导流绞龙。
11.进一步,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和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
12.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混合装置和第二冷却装置,所述第一冷却装置的出口与所述混合装置进口连通,所述混合装置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装置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一管
体,串联的所述第一管体设置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冷却装置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二管体,串联的所述第二管体设置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沿所述第一管体或所述第二管体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管体和所述第二管体上下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片,所述导流片弧形凸起的方向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或第二冷却装置内部空气流动方向相反。经第一冷却装置冷却后的气体,在混合装置内经过混合使空气温度分布均匀,同时混合装置可使空气中的水分发生离心分离,降低空气中水分含量,然后在第二冷却装置中进一步冷却。本实用新型设计合理,结构紧凑,有利于提高空气的冷却效率。
附图说明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4.图2是图1的俯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局部结构示意图。
16.图4是第二管体局部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说明:
18.1——第一冷却装置,11——第一管体,2——混合装置,21——第一排水口,3——第二冷却装置,31——第二管体,32——导流绞龙,4——导流片,5——布气板,6——第二排水口。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并不是把本实用新型的实施范围限制于此。
20.需要说明的是,当元件被称为“固设于”另一个元件,它可以直接在另一个元件上也可以存在居中的元件,当一个元件被认为是“连接”另一个元件,它可以是直接连接到另一个元件或者可能同时存在居中元件,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垂直的”、“水平的”、“左”、“右”以及类似的表述只是为了说明的目的。
21.除非另有定义,本文所使用的所有的技术和科学术语与属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通常连接的含义相同,本文中在本实用新型的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只是为了描述具体的实施例的目的,不是旨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本文所使用的术语“及/或”包括一个或多个相关的所列项目的任意的和所有的组合。
22.如图1、图2、图3和图4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空气冷却装置,包括第一冷却装置1、混合装置2和第二冷却装置3,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的出口与所述混合装置2进口连通,所述混合装置2的出口与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的进口连通,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一管体11,第一管体11内的冷却介质为经废气冷却的冷却水,第一管体11串联,串联的所述第一管体11设置有第一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一冷却介质出口,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内部设置有若干个阵列排布的第二管体31,第二管体31的冷却介质可以为经废气冷却的冷却水或低温废气,所述第二管体31串联,串联的所述第二管体31设置有第二冷却介质入口和第二冷却介质出口,沿所述第一管体11或所述第二管体31长度方向,所述第一管体11和所述第二管体31上下两侧等间距设置有若干个导流片4,所述导流片4弧形凸起的
方向与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或第二冷却装置3内部空气流动方向相反,导流片4可以增加空气的热交换面积和延长空气流经路线,还可以对空气起到导流作用,有利于空气的分散,使空气在第一冷却装置1和第二冷却装置3中均匀冷却,并提高冷却效率。
23.相邻的两所述第一管体11的所述导流片4交错设置;相邻的两所述第二管体31的所述导流片4交错设置,交错设置的导流片4有利于提高对空气的导流效率,使空气在第一冷却装置1和第二冷却装置3中分布均匀,提高冷却效率。
24.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的进口端设置有布气板5,布气板5有利于使进入第二冷却装置3的空气分布均匀,提高第二冷却装置3的冷却效率。
25.所述混合装置2为旋风分离器,所述旋风分离器的底部设置有第一排水口21,经过第一冷却装置1冷却的空气进入旋风分离器后,空气中的水份在旋风分离器离心力的作用下与空气分离,分离后的空气进入第二冷却装置3中进一步冷却。
26.所述第二管体31内部设置导流绞龙32,导流绞龙32可以延长第二管体31中的冷却介质的流动路径,从而延长冷却介质在第二管体31中的停留时间,有利于冷却介质与空气充分换热。
27.所述第一冷却装置1和所述第二冷却装置3底部设置有第二排水口6,第一冷却装置1和第二冷却装置冷却水可以从第二排水口6中排除。
28.最后应当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本实用新型保护范围的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了详细地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实质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