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接线端子及电器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3:22: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电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接线端子及电器设备。


背景技术:

2.随着能源产业的不断发展,接线端子在行业中的重要性越来越高。然而,传统的接线端子的接线框采用矩形结构,其体积较大,需要占用较多的安装空间。此外,传统的接线端子通过接线螺钉来压紧导线,其接线能力较弱。故而,提供一种体积小,且接线能力强的接线端子尤为紧迫。


技术实现要素:

3.本技术提供了一种体积小,且接线能力强的接线端子及电器设备。
4.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压块以及施力件。
5.接线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第二侧板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为锐角。
6.压块活动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且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施力件连接在接线框,施力件用于对压块施力,以驱动压块将导线挤压在第二侧板上。
7.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角度设置为锐角,可以使得第一侧板沿靠近第三侧板的方向倾斜。此时,相较于矩形状的接线框的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可以省下一部分体积,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接线框的体积较小,接线框的容置空间较小,有利于接线框的小型化设置。
8.另外,相较于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线的方案,本实施方式通过压块的压线面将导线挤压在第二侧板上,导线与接线端子的连接面积较大,导线不容易从接线端子上脱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能力较强。
9.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既能够在较大程度地减小体积的情况下,还能够较大程度地提高接线端子的接线能力。
1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第二角度为锐角。
11.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角度为锐角时,第三侧板沿靠近第一侧板的方向倾斜。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接线框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接线框的容置空间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有利于接线框的小型化设置。
1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块包括转轴部、压线部以及施力部,压线部固定连接施力部,转轴部固定连接压线部和/或施力部。
13.转轴部转动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施力件用于对施力部施力,以驱动压线部将导线挤压在第二侧板上。
14.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压块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且易于实现。
1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转轴槽,第三侧板设有第二转轴槽,第二转轴槽与第一转轴槽相对设置。转轴部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槽的槽壁,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槽的槽壁。
16.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轴槽和第二转轴槽能够在一定的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压块与接线框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另外,第一转轴槽和第二转轴槽也可以对转轴部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方便压块安装在接线框上。
17.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线部在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一宽度,施力部在第一方向的宽度为第二宽度,第二宽度小于第一宽度,第一方向为第一侧板朝向第三侧板的方向。
18.可以理解的是,由于第一侧板沿靠近第三侧板的方向倾斜,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施力部的第二宽度小于压线部的第一宽度,使得施力部的形状可以较大程度与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之间的空间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保证施力部可以设置于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之间的空间内,且可以较大程度地占满该空间。
1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线部包括压线面,压线面为压线部朝向第二侧板的表面,压线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呈波浪状、曲面状或者阶梯状。这样压线面的粗糙度更大。
2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压线面粗糙化设置,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即导线不容易从接线端子上脱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能力更强。
21.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线部包括压线面,所述压线面为所述压线部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所述施力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施力部朝向所述施力件的表面,所述压块的重心相对所述压线面靠近所述第一面设置。
2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设有第一限位孔,和/或第三侧板设有第二限位孔。
2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侧板设有第一限位孔,从而当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器设备时,第一限位孔可以与电器设备的外壳的第一限位块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与外壳的连接更加稳定,也即接线端子不容易从外壳上脱出。
2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三侧板设有第二限位孔,从而当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器设备时,第二限位孔可以与电器设备的外壳的第二限位块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与外壳的连接更加稳定,也即接线端子不容易从外壳上脱出。
2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线框包括顶板,顶板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顶板与第二侧板间隔设置,压块的一部分位于顶板的底部;
26.顶板设有紧固孔,施力件为紧固件,紧固件与紧固孔紧固配合,紧固件用于穿过紧固孔,对压块施力。
27.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施力件采用紧固件,可以简化接线端子的结构,也即接线端子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且易于实现。
2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均为平板状。这样,接线框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
2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三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接线框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
30.第二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接线端子。接线端子包括接线框、压块以及施力件。
31.接线框包括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第三侧板,第二侧板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相对设置,第一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第一角度为钝角。此时,第一侧板沿远离第三侧板的方向倾斜,接线框大致呈“梯形”状。
32.压块活动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且与第二侧板相对设置,施力件连接在接线框,施力件用于对压块施力,以驱动压块将导线挤压在第二侧板上。
3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侧板沿远离第三侧板的方向倾斜,也即接线框大致呈“梯形”状,从而当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器设备时,两个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可以相对设置,这样两个接线端子可以互相利用第一侧板的一侧的空间,两个接线端子的排布体积较小,两个接线端子占用外壳的内部空间较小。
34.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三侧板与第二侧板之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第二角度为钝角。
3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块包括转轴部、压线部以及施力部,压线部固定连接施力部,转轴部固定连接压线部和/或施力部。
36.转轴部转动连接第一侧板和第三侧板,施力件用于对施力部施力,以驱动压线部将导线挤压在第二侧板上。
37.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方式的压块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且易于实现。
3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设有第一转轴槽,第三侧板设有第二转轴槽,第二转轴槽与第一转轴槽相对设置。转轴部的一端转动连接第一转轴槽的槽壁,另一端转动连接第二转轴槽的槽壁。
39.可以理解的是,第一转轴槽和第二转轴槽能够在一定的方向上起到限位作用,从而使得压块与接线框的连接更加的稳定。另外,第一转轴槽和第二转轴槽也可以对转轴部起到定位作用,从而方便压块安装在接线框上。
40.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线部包括压线面,压线面为压线部朝向第二侧板的表面,压线面的一部分或全部呈波浪状、曲面状或者阶梯状。这样压线面的粗糙度更大。
41.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压线面粗糙化设置,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导线与接线端子之间的连接稳定性,也即导线不容易从接线端子上脱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的接线能力更强。
4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压线部包括压线面,所述压线面为所述压线部朝向所述第二侧板的表面,所述施力部包括第一面,所述第一面为所述施力部朝向所述施力件的表面,所述压块的重心相对所述压线面靠近所述第一面设置。
43.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设有第一限位孔,和/或第三侧板设有第二限位孔。
44.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一侧板设有第一限位孔,从而当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器设备时,第一限位孔可以与电器设备的外壳的第一限位块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与外壳的连接更加稳定,也即接线端子不容易从外壳上脱出。
45.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在第三侧板设有第二限位孔,从而当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器设备时,第二限位孔可以与电器设备的外壳的第二限位块相互配合,从而使得接线端子与外壳的连接更加稳定,也即接线端子不容易从外壳上脱出。
46.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线框包括顶板,顶板连接第一侧板与第三侧板,顶板与第二侧板间隔设置,压块的一部分位于顶板的底部;顶板设有紧固孔,施力件为紧固件,紧固件与紧固孔紧固配合,紧固件用于穿过紧固孔,对压块施力。
47.可以理解的是,本实施例的施力件采用紧固件,可以简化接线端子的结构,也即接线端子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安装方便且易于实现。
48.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以及第二侧板均为平板状。这样,接线框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
49.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第一侧板、第二侧板以及所述第三侧板为一体成型结构。这样,接线框的结构简单,成本低,容易实现。
50.第三方面,本技术提供一种电器设备。电器设备包括外壳以及如上的接线端子,接线端子设置在外壳。
51.可以理解的是,由于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的体积较小,使得当接线端子应用于电器设备时,接线端子不容易因外壳的内部体积较小,不容易设置在外壳内,从而保证接线端子的安装可靠性。
52.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接线端子包括第一接线端子以及第二接线端子,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相对设置。
53.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第二接线端子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的侧方空间内,第一接线端子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的侧方空间内。这样,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排布体积较小,也即第一接线端子与第二接线端子占用外壳的内部空间较小,外壳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较高。应理解,通过将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沿靠近接线端子的第三侧板的方向倾斜,使得接线端子可以省下一部分体积,省下的体积就是接线端子的侧方空间的体积。
54.另外,通过将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相对设置,从而使得第一接线端子的接线位置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接线位置错开设置,也即第一接线端子的接线位置与第二接线端子的接线位置没有并排设置。这样,穿过第一接线端子的导线与穿过第二接线端子的导线相距较远,两根导线不容易发生短接。
55.在一种可能的实现方式中,外壳包括隔板,隔板位于第一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与第二接线端子的第一侧板之间。可以理解的是,隔板可以进一步地避免穿过第一接线端子的导线与穿过第二接线端子的导线短接。
附图说明
5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接线端子的结构示意图;
57.图2是图1所示的接线端子的分解示意图;
58.图3是图2所示的接线框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59.图4是图2所示的接线框的俯视图;
60.图5是图2所示的压块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61.图6是图2所示的压块在再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
62.图7是图2所示的接线框和压块在一种角度下的组装示意图;
11的方向为接线端子100的长度方向,也即x轴方向。定义第一侧板11朝向顶板14的方向为接线端子100的厚度方向,也即z轴方向。可以理解的是,接线端子100的坐标系也可以根据具体需求灵活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线框10也可以不包括顶板14。
77.请参阅图4,图4是图2所示的接线框10的俯视图。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均可以为平板状。应理解,在公差以及误差的允许范围内,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局部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弯曲。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a。第一角度a为锐角。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角度a设置为锐角,可以使得第一侧板11沿靠近第三侧板13的方向倾斜。此时,相较于矩形状的接线框10的内部空间,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00可以省下一部分体积,也即图4所示意侧方空间102的体积。这样,本实施方式的接线框10的体积较小,接线框10的容置空间101较小,有利于接线框10的小型化设置。
7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第一角度a可以在45
°
至85
°
的范围内。例如,第一角度a可以等于45
°
、60
°
、75
°
或者80
°

79.在本实施方式中,第三侧板13也可以采用平板状。应理解,在公差以及误差的允许范围内,第三侧板13的局部均可以允许有一定的弯曲。第三侧板13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角度为第二角度b。第二角度b为直角。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角度b也可以为锐角或者钝角。可以理解的是,当第二角度b为锐角时,第三侧板13沿靠近第一侧板11的方向倾斜。此时,本实施方式的接线框10的体积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接线框10的容置空间101可以进一步地减小,有利于接线框10的小型化设置。
80.请再次参阅图4,并结合图2所示,接线框10还包括弧形板15。弧形板15固定连接在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此时,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连接处通过弧形板15 实现圆角连接,从而避免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因采用直角设置而容易刮伤用户。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板件进行连接。
81.示例性地,弧形板15可以与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
82.示例性地,弧形板15的厚度大于第一侧板11的厚度。此时,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 13的连接较为牢固。
83.可以理解的是,第二侧板12与第三侧板13的连接方式、顶板14与第一侧板11的连接方式以及顶板14与第三侧板13之间的连接方式均可以参阅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的连接方式。
84.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2所示,顶板14包括第一板件141和第二板件142。第一板件141层叠于第二板件142。示例性地,第一板件141可以通过焊接或者粘接等方式固定连接第二板件142。这样,顶板14的结构强度更佳。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141也可以不用固定连接第二板件142。
85.示例性地,第一板件141固定连接第一侧板11。第二板件142固定连接第三侧板13。第一板件141可以与第一侧板11为一体成型结构。示例性地,在接线框10的加工过程中,通过将一个待加工板件的一部分弯折。弯折部分可以形成顶板14的第一板件141。非弯折部分可以形成第一侧板11。第二板件142也可以与第三侧板13为一体成型结构。第二板件142 与第三侧板13的设置方式可以参阅第一板件141与第一侧板11的设置方式。
86.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2的位置可以对调。
87.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板14也可以采用其他结构的板件。例如,顶板14只包括第一
板件141或者第二板件142中的一个。
88.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2所示,接线框10还包括第四侧板16。第四侧板16固定连接第三侧板13。第四侧板16位于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之间,且与第二侧板12相对设置。第四侧板16可以起到增强接线框10的强度,从而避免接线框10因挤压而变形。示例性地,第四侧板16与第三侧板13之间也可以通过弧形板连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接线框10 也可以不包括第四侧板16。
89.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2所示,接线框10具有接线孔17。顶板14、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与第三侧板13围出接线孔17。接线孔17连通接线框10的容置空间101与接线框10的外部空间。
90.请再次参阅图3,并结合图2所示,顶板14设有紧固孔18。紧固孔18连通接线框10的内部与接线框10的外部。当顶板14为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2所构成的层叠结构时,紧固孔18贯穿第一板件141与第二板件142。
9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接线框10不包括顶板14时,紧固孔18也可以设置在第一侧板 11或者第三侧板13。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顶板14也可以不用设置紧固孔18。
92.请再次参阅图2,第一侧板11设有第一转轴槽111。第一转轴槽111的开口可以位于第一侧板11的顶面、外侧面和内侧面。其中,第一侧板11的顶面连接在第一侧板11的外侧面与第一侧板11的内侧面之间。
93.示例性地,第一侧板11设有第一限位孔112。第一限位孔112连通接线框10的容置空间 101与外部空间。第一限位孔11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一限位孔112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一限位孔11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图2示意了第一限位孔112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一侧板11的第一限位孔112也可以替换为槽结构,也即将第一限位孔112替换为第一限位槽。
94.请再次参阅图3,第三侧板13设有第二转轴槽131。第二转轴槽131的开口可以位于第三侧板13的顶面、外侧面和内侧面。其中,第三侧板13的顶面连接在第三侧板13的外侧面与第三侧板13的内侧面之间。第二转轴槽131与第一转轴槽111相对设置。
95.示例性地,第二侧板12设有第二限位孔132。第二限位孔132连通接线框10的容置空间101与外部。第二限位孔132的数量可以为一个,也可以为多个。当第二限位孔132的数量为多个时,第二限位孔132的大小和形状可以不一样。在本实施方式中,图3示意了第二限位孔132的数量为两个。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第二侧板12的第二限位孔132也可以替换为槽结构,也即将第二限位孔132替换为第二限位槽。
96.请参阅图5和图6,图5是图2所示的压块20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图6是图 2所示的压块20在再一种角度下的结构示意图。压块20包括转轴部21、压线部22以及施力部23。压线部22固定连接施力部23。转轴部21固定连接在压线部22与施力部23之间。示例性地,转轴部21呈圆柱状。在其他实施方式中,转轴部21也可以固定连接在压线部22上,或者转轴部21也可以固定连接在施力部23上。
97.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块20为一体成型的结构件。这样可以简化压块20的成型工艺,减少压块20的成本投入。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块20也可以由转轴部21、压线部22以及施力部23通过焊接、粘接等工艺固定连接成一个整体。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块20也可以采用其他形状的结构件。具体地本技术不做限定。
98.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压块20的重心相对压线面221靠近所述第一面231设置。
99.请再次参阅图5,压线部22包括压线面221。压线面221为压线部22背向施力部23的表面。压线面221的一部分或全部呈波浪状。这样,相较于平面的压线面221,本实施方式的压线面221的粗糙度较大。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线面221的一部分或全部也可以呈曲面状、阶梯状或者其他形状。
100.示例性地,压线面221也可以设置多个间隔设置的凸块(图未示),或者多个间隔设置的凹槽(图未示)。这样,压线面221的粗糙度可以进一步地提高。
101.请再次参阅图6,并结合图5所示,施力部23包括第一面231以及背向设置的第二面232 和第三面233。第一面231连接在第二面232与第三面233之间。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施力部23的第一面231、第二面232与第三面233也可以为一个整体的曲面。
102.请再次参阅图5和图6,在y轴方向上,压线部22的宽度为第一宽度l1。在y轴方向上,施力部23的宽度为第二宽度l2。第二宽度l2小于第一宽度l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线部 22的宽度和施力部23的宽度不做具体地限制。
103.请参阅图7至图9,图7是图2所示的接线框10和压块20在一种角度下的组装示意图。图8是图7所示的接线框10和压块20在另一种角度下的组装示意图。图9是图7所示的接线框10和压块20在a-a线处的剖面图。压块20活动连接在接线框10上。可以理解的是,压块20可以通过转动、滑动或者滚动等方式连接在接线框10上。本实施例以压块20转动连接在接线框10上为例进行描述。
104.在本实施方式中,压块20的压线部22和施力部23均位于接线框10的容置空间101。压块20的施力部23的一部分位于顶板14的底部。需要说明的是,图9通过虚线示意性地区分压块20的转轴部21、压线部22以及施力部23。
105.另外,压块20的转轴部21的一端设置在第一侧板11的第一转轴槽111内,转轴部21 的另一端设置在第三侧板13的第二转轴槽131内。压块20的转轴部21可以相对第一转轴槽 111的槽壁和第二转轴槽131的槽壁转动。其中,第一转轴槽111和第二转轴槽131的槽壁可以限制转轴部21沿x轴方向滑动。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压块20的转轴部21也可以设置在接线框10的其他位置。
106.请再次参阅图9,压线部22的压线面221朝向接线框10的第二侧板12设置。施力部23 的第一面231朝向接线框10的顶板14设置。
107.请参阅图10,图10是图8所示的接线框10和压块20在b-b线处的剖面图。施力部23 的第二面232朝向第一侧板11设置。施力部23的第三面233朝向第三侧板13设置。施力部 23的第二面232可以与第一侧板11间隔设置。施力部23的第三面233可以与第三侧板13 间隔设置。
108.在其他实施方式中,施力部23的第二面232可以与第一侧板11接触设置。施力部23的第三面233可以与第三侧板13接触设置。这样,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可以限制压块 20沿y轴方向滑动。压块20与接线框10的连接更加稳定。此外,通过施力部23与第一侧板11和第三侧板13之间的摩擦力,可以防止压块20沿z轴方向脱出。在其他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压块20与接线框10的尺寸关系,从而防止压块20沿z轴方向脱出。
109.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第一侧板11沿靠近第三侧板13的方向倾斜,本实施方式通过设置施力部23的第二宽度l2(请参阅图6)小于压线部22的第一宽度l1(请参阅图5),使得
施力部23的形状可以较大程度与第一侧板11和第三侧板13之间的空间的形状相适配,从而保证施力部23可以设置于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之间的空间内,且可以较大程度地占满该空间。
110.请参阅图11和图12,图11是图1所示的接线端子100在c-c线处的剖面图。图12是图11所示的接线端子100在另一种状态下的剖面图。紧固件30可以通过与紧固孔18紧固配合,以与接线框10的顶板14可拆卸连接。这样,当紧固件30穿过接线框10的紧固孔18时,紧固件30可以抵持于压块20的施力部23的第一面231,并挤压第一面231,对施力部23施力。本实施例附图11和图12的紧固件30以螺钉为例进行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图11和图 12均通过虚线示意性地区分压块20的转轴部21、压线部22以及施力部23。
111.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紧固孔18设置在第一侧板11或者第三侧板13时,紧固件30也可以可拆卸连接在第一侧板11或者第三侧板13上。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接线框10未设置紧固孔18时,紧固件30也可以直接与第一侧板11和第三侧板13紧固配合。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紧固件30与接线框10也可以采用不可拆卸连接。
112.可以理解的是,当拧紧紧固件30时,紧固件30可以沿z轴的负方向移动,并穿过紧固孔18,紧固件30可以挤压压块20的施力部23,以对施力部23施力。这样,紧固件30可以驱动压块20相对接线框10转动,压块20的压线部22可以沿靠近第二侧板12的方向转动。压线部22的压线面221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距离减小。当拧松紧固件30时,紧固件30可以沿z轴的正方向移动,紧固件30与压块20的施力部23分开,压块20可以相对接线框10 转动,压块20的压线部22可以沿远离第二侧板12的方向转动。压块20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113.在一种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压块20的重心相对压线面221靠近所述第一面231设置,可以使得压块20较快地回复至原来的位置。
114.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当紧固件30与压块20的施力部23分开时,压块20也可以不相对接线框10转动,也即压块20的状态不变。
115.下文介绍一种接线端子100与导线(图未示)的连接过程。可以理解的是,可以先将接线端子100的紧固件30与接线端子100的接线框10分开。再将导线的一端穿过接线端子100 的接线孔17,并位于接线端子100的压块20与第二侧板12之间。将接线端子100的紧固件 30设置在接线端子100的紧固孔18内,并拧紧紧固件30,以使紧固件30挤压压块20,以驱动压块20相对接线框10转动,压块20的压线面221将导线挤压在第二侧板12上。
116.可以理解的是,相较于通过螺钉固定连接导线的方案,本实施方式通过压块20的压线面 221将导线的一端挤压在第二侧板12上,导线与接线端子100的连接面积较大,导线不容易从接线端子100上脱出。本实施方式的接线端子100的接线能力较强。另外,本实施方式中,通过将压线面221粗糙化设置(例如将压线面221的至少部分的形状设置成波浪状),从而进一步地提高导线与接线端子100之间的连接稳定性。
117.请参阅图13和图14,图13是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电器设备1000的一种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图14是图13所示的电器设备1000在d-d线处的部分剖面图。电器设备1000包括接线端子100和外壳200。其中,电器设备1000可以为断路器、接触器或者继电器等。
118.在本实施方式中,外壳200设有间隔设置的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 以及第四通孔204。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以及第四通孔204均连通外壳200的内部。
119.在一种实施方式中,外壳200可以包括凸块(图未示)。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与第四通孔204可以围绕凸块设置。凸块可以增强第一通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与第四通孔204的周边强度,避免外壳200发生损坏。
120.在本实施方式中,接线端子100包括第一接线端子100a和第二接线端子100b。第一接线端子100a可以用于正极的接线端子100。第二接线端子100b可以用于负极的接线端子100。在其他实施方式中,电器设备的接线端子100的数量不做具体地限定。
121.示例性地,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一侧板11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第一侧板11相对设置。可以理解的是,由上文的图4及相关内容可知,相较于矩形状的第一接线端子100a和第二接线端子100b,本实施方式通过将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一侧板11沿靠近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三侧板13的方向倾斜,使得第一接线端子100a可以省下一部分体积,也即图4 所示意侧方空间102的体积。相同的,通过将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第一侧板11沿靠近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第三侧板13的方向倾斜,第二接线端子100b可以省下一部分体积,也即图 4所示意侧方空间102的体积。这样,当第一接线端子100a和第二接线端子100b设置于外壳200的内部时,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侧方空间102 内,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侧方空间102内。这样,第一接线端子100a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排布体积较小,也即第一接线端子100a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占用外壳200的内部空间较小,外壳200的内部空间的利用率较高。
122.另外,通过将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一侧板11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第一侧板11相对设置,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紧固件30的位置可以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接线孔17的位置并排设置,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接线孔17的位置可以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紧固件30 的位置并排设置。此时,穿过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接线孔17的导线与穿过第二接线端子100b 的接线孔17的导线相距较远,两根导线不容易发生短接。
123.示例性地,外壳200还包括隔板205,隔板205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一侧板11 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第一侧板11之间。隔板205可以进一步地避免穿过第一接线端子100a 的接线孔17的导线与穿过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接线孔17的导线短接。可以理解的是,隔板205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侧方空间102内,隔板205的一部分可以设置在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侧方空间102内。
124.示例性地,隔板205朝向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一侧设有第一限位块(图未示)。第一限位块的数量可以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一限位孔112(请参阅图2)的数量相同。当第一接线端子100a组装在外壳200内时,第一限位块可以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一侧板 11的第一限位孔112内。这样,第一接线端子100a与外壳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125.示例性地,外壳200的边框也可以设有第二限位块(图未示)。第二限位块的数量可以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二限位孔132(请参阅图3)的数量相同。当第一接线端子100a组装在外壳200内时,第二限位块可以设置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第三侧板13的第二限位孔132 内。这样,第一接线端子100a与外壳200之间的连接更加稳定。
126.请再次参阅图13和图14,外壳200的第一通孔201可以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紧固孔 18相对设置。外壳200的第三通孔203可以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紧固孔18相对设置。外壳200的第二通孔202可以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接线孔17相对设置。外壳200的第四通孔204可以与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接线孔17相对设置。在其他实施方式中,外壳200的第一通
孔201、第二通孔202、第三通孔203与第四通孔204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紧固孔18 和接线孔17、第二接线端子100b的紧固孔18和接线孔17的位置不做具体地限定。
127.本实施方式以第一接线端子100a、导线(图未示)以及外壳200的装配过程为例进行描述。可以理解的是,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导线装配在外壳200的过程中,可以先将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紧固件30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接线框10分开。再将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接线框10和压块20固定在外壳200的内部。再将导线的一端穿过外壳200的第二通孔202 和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接线孔17,并位于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压块20与第一接线端子100a 的第二侧板12之间。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紧固件30穿过外壳200的第一通孔201,并在第一接线端子100a的紧固孔18内拧紧,以使导线的一端挤压在压块20与第二侧板12之间。
128.上文具体介绍了一种接线端子100的具体结构。下文再结合相关附图具体介绍另一种接线端子100的结构。与上文介绍的接线端子100的相同技术内容不再赘述,例如压块20和施力件30的设置方式。下文主要介绍接线端子100的接线框10的结构。
129.请参阅图15,图15是本技术的另一实施例的接线端子100的结构示意图。接线框 10包括第一侧板11、第二侧板12以及第三侧板13,第二侧板12连接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第一侧板11与第三侧板13相对设置,第一侧板11与第二侧板12之间的角度为第一角度a,第一角度a为钝角。此时,第一侧板11沿远离第三侧板13的方向倾斜,接线框10 大致呈“梯形”状。
130.可以理解的是,通过将第一侧板11沿远离第三侧板13的方向倾斜,也即接线框10大致呈“梯形”状,从而当接线端子100应用于电器设备1000(请参阅图14)时,两个接线端子100的第一侧板11可以相对设置,这样两个接线端子100可以互相利用第一侧板11的一侧的空间,两个接线端子100的排布体积较小,两个接线端子100占用外壳的内部空间较小。
131.以上,仅为本技术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技术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技术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因此,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