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31 21:04:54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二次能源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


背景技术:

2.氢能是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二次能源,它是通过一定的方法利用其它能源制取的,而不像煤、石油、天然气可以直接开采,氢能是公认的清洁能源,作为低碳和零碳能源正在脱颖而出。
3.现有技术中,公告号cn112877722a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制氢加氢装置,包括壳体、电源组件以及容纳在所述壳体中的制冷模块和电解模块,其中,所述电源模块为所述制冷模块、所述电解模块提供电能,所述制冷模块用于通过空气冷凝获得液态水,所述电解模块用于通过所述液态水电解产生氢气。该制氢加氢装置运行时不需要外加的水源,独立性强,装置对外的能耗得到降低,装置的布置灵活,可以根据需要进行快速、大规模地布置;
4.虽然上述技术解决了传统的加氢站建设周期长、投资大,而且由于其需要依赖固定的氢气源以及水源等,会存在场地选择以及由此产生的征地、安全等各种问题,但是其内部的储放容器因内外长时间的消耗会导致容器下部壁厚的厚度不同,亦或是容易被侵蚀,当突破压力值后会导致罐壁破损,从而出现氢泄漏引发爆炸损伤,以导致其安全性较低。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以便于在设备启动前、后时均对其进行超声波检测工作,从而探测出是否受伤亦或是存在安全隐患,从而更加有效的保证了设备以及使用的安全性能,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包括箱体和排气扇;
7.用于起到制氢加氢的氢处理加注机构;
8.用于对氢处理加注机构的容器检测机构;
9.用于对氢处理加注机构温差压差的温度压力检测机构;
10.所述氢处理加注机构设置于箱体内腔的下部,所述温度压力检测机构设置于箱体内腔的上部;
11.所述容器检测机构设置于箱体内腔的底部,所述容器检测机构中的电动滑台分别安装于箱体内腔底部的两侧,所述排气扇安装于箱体一侧上部开设的孔洞内。
12.优选的,所述氢处理加注机构包括液态水储罐和电解装置,所述液态水储罐安装于箱体内腔的一侧,所述电解装置安装于箱体内腔的一侧且位于液态水储罐的一端。
13.优选的,所述氢处理加注机构还包括有压缩装置和储氢罐,所述压缩装置安装于箱体内腔底部的另一侧,所述储氢罐安装于箱体内腔底部的另一侧且位于压缩装置的一
端。
14.优选的,所述氢处理加注机构还包括有软管和加氢枪,所述软管连通于储氢罐的一端,所述加氢枪连通于软管的一端。
15.优选的,所述液态水储罐与电解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电解装置与压缩装置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所述压缩装置与储氢罐之间通过管道连通。
16.优选的,所述容器检测机构还包括有支架和连接座,所述支架安装于电动滑台的顶部,所述连接座安装于支架的内壁。
17.优选的,所述容器检测机构还包括有检测头和超声波检测器,所述检测头安装于连接座的内壁,所述超声波检测器安装于箱体的一侧。
18.优选的,所述温度压力检测机构包括plc控制器、温度表和温度传感器,所述plc控制器安装于箱体内腔的顶部,所述温度表安装于电解装置的顶部,所述温度表贯穿安装于电解装置的内部。
19.优选的,所述温度压力检测机构还包括有第一压力表和第一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一压力表安装于压缩装置顶部,所述第一压力传感器贯穿安装于压缩装置的内部。
20.优选的,所述温度压力检测机构还包括有第二压力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所述第二压力表安装于储氢罐顶部的一侧,所述第二压力传感器贯穿式安装于储氢罐的内部。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22.1、本实用新型通过容器检测机构的设置,具有安全性高的优点,以便于在设备启动前、后时均对其进行超声波检测工作,从而探测出是否受伤亦或是存在安全隐患,从而更加有效的保证了设备以及使用的安全性能,利用超声波检测器通过连接座和检测头依次对所需检测的容器进行超声波检测工作,同时再由电动滑台带动其进行位置移动,以便于依次来回进行检测,从而保证检测的准确性和均匀性。
23.2、本实用新型经温度压力检测机构的设置,可使其具备对不同容器内部的温度以及压力进行检测工作,避免因其出现压力不足亦或是温度过高亦或是过低导致发生危险事故,温度表和温度传感器起到温度检测的作用,而第一压力表、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表和第二压力传感器,依次对不同的容器进行压力检测工作。
附图说明
24.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25.图2为本实用新型液态水储罐结构示意图;
26.图3为本实用新型检测头结构示意图;
27.图4为本实用新型储氢罐结构示意图;
28.图5为本实用新型系统框图示意图。
29.图中:1、箱体;2、氢处理加注机构;21、液态水储罐;22、电解装置;23、压缩装置;24、储氢罐;25、软管;26、加氢枪;3、容器检测机构;31、电动滑台;32、支架;33、连接座;34、检测头;35、超声波检测器;4、温度压力检测机构;41、plc控制器;42、温度表;43、温度传感器;44、第一压力表;45、第一压力传感器;46、第二压力表;47、第二压力传感器;5、排气扇。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一种高安全性制氢加氢装置,包括箱体1和排气扇5,排气扇5设置起到排气通风的作用;
32.用于起到制氢加氢的氢处理加注机构2,以便于人们进行制氢和加氢操作;
33.用于对氢处理加注机构2的容器检测机构3,方便对各种容器的下部进行壁厚等缺陷检测工作;
34.用于对氢处理加注机构2温差压差的温度压力检测机构4,可时刻检测各容器内部的温度和压力值的是否处于预设的数值之内;
35.氢处理加注机构2设置于箱体1内腔的下部,温度压力检测机构4设置于箱体1内腔的上部;
36.容器检测机构3设置于箱体1内腔的底部,容器检测机构3中的电动滑台31分别安装于箱体1内腔底部的两侧,排气扇5安装于箱体1一侧上部开设的孔洞内,启动电动滑台31可用于带动连接座33和检测头34一同进行位置移动,从而均匀检测。
37.进一步,氢处理加注机构2包括液态水储罐21和电解装置22,液态水储罐21安装于箱体1内腔的一侧,电解装置22安装于箱体1内腔的一侧且位于液态水储罐21的一端,先由液态水储罐21进行液态水的存储,随后再加至电解装置22内,由电解装置22进行电解工作,当其电解时会产生氢这时再将其排至压缩装置23。
38.另外,压缩装置23安装于箱体1内腔底部的另一侧,储氢罐24安装于箱体1内腔底部的另一侧且位于压缩装置23的一端,由压缩装置23对其进行压缩处理后排至储氢罐24内即可,而储氢罐24起到氢储存作用,以便于后续的加氢操作。
39.另外,氢处理加注机构2还包括有软管25和加氢枪26,软管25连通于储氢罐24的一端,加氢枪26连通于软管25的一端,通过软管25连通的加氢枪26,并且通过开关阀控制开关后即可进行加氢工作。
40.另外,液态水储罐21与电解装置22之间通过管道连通,电解装置22与压缩装置23之间通过管道连通,压缩装置23与储氢罐24之间通过管道连通,方便多组容器之间的连通,以便于进行液气输送工作。
41.优选的,容器检测机构3还包括有支架32和连接座33,支架32安装于电动滑台31的顶部,连接座33安装于支架32的内壁,检测时还启动超声波检测器35,而支架32则用于对连接座33进行安装,且连接座33则用于安装检测头34。
42.其中,容器检测机构3还包括有检测头34和超声波检测器35,检测头34安装于连接座33的内壁,超声波检测器35安装于箱体1的一侧,而检测头34会直接产生超声波进行检测工作,最后超声波检测器35进行显示,以便于人们的查看。
43.更进一步,温度压力检测机构4包括plc控制器41、温度表42和温度传感器43,plc控制器41安装于箱体1内腔的顶部,温度表42安装于电解装置22的顶部,温度表42贯穿安装于电解装置22的内部,首先plc控制器41起着控制的作用,而温度传感器43会对电解装置22
内部的温度进行检测,同时由温度表42显示后传输至plc控制器41。
44.另外,温度压力检测机构4还包括有第一压力表44和第一压力传感器45,第一压力表44安装于压缩装置23顶部,第一压力传感器45贯穿安装于压缩装置23的内部,而第一压力传感器45则用于对压缩装置23的内部进行压力检测,同时由第一压力表44显示后传输至plc控制器41。
45.另外,温度压力检测机构4还包括有第二压力表46和第二压力传感器47,第二压力表46安装于储氢罐24顶部的一侧,第二压力传感器47贯穿式安装于储氢罐24的内部,最后第二压力传感器47会对储氢罐24进行压力检测,同时由第二压力表46显示后传输至plc控制器41,即可知晓内部的温度以及压力是否存在隐患,且上述传感器、表以及控制器之间均通过电连接。
46.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