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与流程

2022-12-31 17:03: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再生聚酰胺材料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聚酰胺俗称尼龙,具有良好的机械性能和加工性能,是一种良好的热塑性工程塑料,能够广泛代替机械设备的耐磨部件、代替铜和合金做设备的耐磨损件。
3.在汽车领域,聚酰胺的用途非常广泛,既可以作为生产汽车尾灯、侧灯等外部的材料,也可以用于制作仪表盘、安全带等汽车内部部件。但聚酰胺的耐光性较差,聚酰胺分子链在长时间光照下会发生链段断裂,因此需要经常跟换老化的零部件,形成大量废旧聚酰胺。而废旧的聚酰胺由于其不可再生性,会对现有的土地与海洋造成污染,破坏生态平衡。
4.因此废旧聚酰胺的回收再利用是当前人们关注的热点,但由于废旧聚酰胺的回收利用过程中,采用物理回收法对聚酰胺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等力学性能造成影响,导致再生聚酰胺的性能无法满足制作汽车部件,例如安全带的使用要求。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解决再生聚酰胺力学性能较差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胺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6.第一方面,本技术提供了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用离子液体对废旧聚酰胺材料进行预处理,得到已内酰胺粉末;s2、将已内酰胺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共混,加入去离子水、己二酸,调节温度至220~250℃,压强130-170kpa下,反应16~20h后干燥得到聚酰胺材料;以重量计,所述己内酰胺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用量比为62~88:1。
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离子液体回收废旧聚酰胺,由于离子液体中含有大量的氢离子,聚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活性较高,可以加速聚酰胺的解聚速度,另一方面离子液体中的阴离子可以减弱聚酰胺大分子之间的氢键作用力,因此在离子液体中,聚酰胺能在较为温和的条件下,进行解聚反应得到己内酰胺,且聚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降解率较高,一般都能达到90%以上;聚酰胺用离子液体回收,无需引入其他化学物质,因此得到的己内酰胺粉末纯度较高,对后续反应再生得到的聚酰胺机械性能影响较少。
8.碳纤维具有较高的机械强度,少量加入就能改善再生聚酰胺的抗拉强度,且碳纤维的化学性质稳定,有着较大的负载表面积,能够较好的完成对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负载,但碳纤维添加过多会导致材料刚性太强,韧性不足,影响聚酰胺材料的弯曲强度。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抗紫外能力,在光照条件下还具有一定的催化能力因此能够降解污渍,能够提高聚酰胺再生后的耐光性以及抗菌性,提高了聚酰胺的使用寿命,通过对二氧化钛进行改性使其带有氨基基团,在负载二氧化钛的过程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能够与碳纤维表面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提高负载的牢度;在聚酰胺合成的过程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能够通过氨基与羧基的酯化反应接枝至聚酰胺上,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与聚酰胺以化学键的方式结
合,使得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聚酰胺的结合牢固,且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分布更加均匀,提高产品的耐光性,进一步提高产品的抗老化能力。
9.优选的,所述预处理包括如下步骤:步骤一、用离子液体浸润废旧聚酰胺材料,加入占离子液体5~8wt%的催化剂,搅拌催化0.5~4h过滤得到滤渣和己内酰胺溶液;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己内酰胺溶液220~260℃微波加热0.5~1h,冷却至室温后萃取,过滤干燥得到已内酰胺粉末。
1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入催化剂加速废旧聚酰胺在离子液体中的解聚速率;使用微波加热控制温度提高解聚速率的同时控制副反应的发生,提高得到己内酰胺的产率及纯度。
11.典型但非限制性的,催化剂为4-二甲氨基吡啶。
12.优选的,所述离子液体为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1-羟乙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和1-羟乙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的一种或几种。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上述的离子液体阳离子中均带有咪唑,咪唑基的离子液体具有较高的反应活性,因此聚酰胺在其中解聚的速度较快,缩短了降解废旧聚酰胺的时间。需要说明的是,离子液体的熔点较低,其在常温下为液体。
14.优选的,所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将钛酸丁酯与无水乙醇混合,然后加入0.1~0.3mol/l的银离子溶液,继续混合,制得反应溶液;步骤2:将乙醇水溶液、冰醋酸、还原剂混合后滴加至反应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凝胶;将混合凝胶晾干,研磨成粉,然后置于氯气环境下煅烧,制得掺银二氧化钛;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掺银二氧化钛与氨基硅烷偶联剂共混后溶解于醇水混合物中,超声振荡20~40min后烘干,获得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所述氨基硅烷偶联剂和钛酸丁酯的重量比为1:2~4。
15.典型但非限制性的,还原剂为nabh4。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纳米银具有优异的光反射性,纳米银与二氧化钛协同下能够提供更好的抗紫外性能,且纳米银与二氧化钛能形成长且致密的晶体结构,能够改善聚酰胺的耐磨性和弯曲强度,进一步提高产品的使用寿命。使用氨基硅烷偶联剂在二氧化钛上引入氨基基团,提高后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与碳纤维的结合牢度,以及及合成聚酰胺时,改性氨基二氧化钛能够接枝至聚酰胺上,提高聚酰胺材料的耐光性及机械性能。
17.优选的,所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1~15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碳纤维。
18.碳纤维具有较好的强度,但过量加入碳纤维会影响聚酰胺材料的韧性及弹性,二氧化钛能够改善聚酰胺材料的韧性及弹性,且过量的二氧化钛会由于过强的光催化性能,反而会加速聚酰胺材料的老化;而在制作安全带等汽车内饰时,需要聚酰胺材料具有较好的弹性和弯曲性能,因此优选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掺入量来满足生产安全带的聚酰胺性能。
19.优选的,所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材料包括重量比为1:4~10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碳纤维。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进一步优化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碳纤维的配比,使得制得的聚酰胺材料具有较好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以及较好的耐光性和使用寿命,从而制得性能较好的安全带。
21.优化的,所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a1、取碳纤维浸入酸溶液,搅拌1~2h后,调节温度至90~100℃水热反应20~24h,取出碳纤维清洗,过滤,干燥得到功能性碳纤维;a2、将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冰醋酸加入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取步骤a1中的功能性碳纤维,浸入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中,调节温度160~200℃,压强150-200kpa,反应24~36h;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碳纤维烘干,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使用酸溶液将碳纤维表面的杂质出去同时在其表面引入羟基基团,提高碳纤维的负载能力,以及后续合成聚酰胺时,碳纤维的羟基能够与聚酰胺上的如羟基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提高制得聚酰胺材料的抗拉强度;在酸性条件下功能性碳纤维负载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比起负载常规二氧化钛,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之间以氢键结合,在碳纤维表面的排列更为紧密,提高了碳纤维单位面积的负载量和耐光性。
23.优选的,碳纤维优选为粗细6~10um,长度1~20mm,抗拉强度为3500mpa-3800mpa的短切碳纤维。
24.典型但非限制性,酸溶液为硝酸溶液。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具有如下有益效果:1.通过离子液体回收废旧聚酰胺,聚酰胺降解率高,反应条件温和且反应迅速,获得己内酰胺粉末含杂质较少。
26.2.通过在己内酰胺聚合过程中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共混,提高再生聚酰胺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以及耐光性,使的聚酰胺材料制得的汽车零件如安全带,能够具有较好的弹性,抗拉性以及较好的使用寿命。
27.3.通过对碳纤维和二氧化钛改性,提高了制得的聚酰胺的抗拉强度、弯曲强度以及耐光性。
具体实施方式
28.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29.原料和/或中间体的制备例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制备制备例0-1,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按照如下步骤制得:步骤1:将3kg钛酸丁酯与1l无水乙醇混合,然后加入1l 0.2mol/l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均匀制得反应溶液;步骤2:将970g乙醇水溶液(水的质量为70g)、20g冰醋酸、10gnabh4混合后滴加至反应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凝胶;将混合凝胶晾干,研磨成粉,然后将粉末置于氯气环境600℃下煅烧2h,制得掺银二氧化钛。
30.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全部掺银二氧化钛与1kgγ-氨乙基氨丙基三甲氧基硅烷
共混后溶解于1kg醇水混合物(乙醇900g,水100g)中,超声振荡30min后烘干获得改性氨基二氧化钛。
31.制备例0-2,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按照如下步骤制得:步骤1:将4kg钛酸丁酯与1l无水乙醇混合,然后加入1l 0.15mol/l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均匀制得反应溶液;步骤2:将960g乙醇水溶液(水的质量为70g)、25g冰醋酸、15gnabh4混合后滴加至反应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凝胶;将混合凝胶晾干,研磨成粉,然后将粉末置于氯气环境650℃下煅烧1h,制得掺银二氧化钛。
32.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全部掺银二氧化钛与1kg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混后溶解于1kg醇水混合物(乙醇900g,水100g)中,超声振荡40min后,烘干获得改性氨基二氧化钛。
33.制备例0-3,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按照如下步骤制得:步骤1:将2kg钛酸丁酯与1l无水乙醇混合,然后加入1l 0.1mol/l的硝酸银溶液,混合均匀制得反应溶液;步骤2:将965g乙醇水溶液(水的质量为70g)、30g冰醋酸、5gnabh4混合后滴加至反应溶液中,搅拌均匀,制得混合凝胶;将混合凝胶晾干,研磨成粉,然后将粉末置于氯气环境650℃下煅烧1.5h,制得掺银二氧化钛。
34.步骤3:将步骤2中得到的全部掺银二氧化钛与1kg二乙烯三胺基丙基三甲氧基硅烷共混后溶解于1kg醇水混合物(乙醇900g,水100g)中,超声振荡20min后烘干,获得改性氨基二氧化钛。
35.制备例0-4,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制备例0-1的区别在于:钛酸丁酯的加入量为6kg。
36.制备例0-5,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制备,与制备例0-1的区别在于:钛酸丁酯的加入量为0.5kg。
37.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制备例1-1,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按照如下步骤制得:a1、取7kg碳纤维浸入10l 0.5mol/l硝酸溶液,搅拌2h后调节温度至90℃反应24h,取出碳纤维用去离子水和醋酸交替冲洗各三次,过滤后放入烘箱80℃烘干1.5h,得到功能性碳纤维;a2、将1kg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500g乙酸加入10l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取步骤a1中的功能性碳纤维浸入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中,在180℃,180kpa下反应30h;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碳纤维烘干,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
38.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来自制备例0-1。
39.制备例1-2,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按照如下步骤制得:a1、取10kg碳纤维浸入10l 0.5mol/l硝酸溶液,搅拌1h后调节温度至100℃反应20h,取出碳纤维用去离子水和醋酸交替冲洗各三次,过滤后放入烘箱75℃烘干2h,得到功能性碳纤维;a2、将1kg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600g乙酸加入10l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取步骤a1中的功能性碳纤维浸入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中,在200℃,
压强200kpa反应24h;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碳纤维烘干,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
40.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来自制备例0-2。
41.制备例1-3,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按照如下步骤制得:a1、取4kg碳纤维浸入10l 0.5mol/l硝酸溶液,搅拌1.5h后调节温度至95℃反应22h,取出碳纤维用去离子水和醋酸冲洗各三次,过滤后放入烘箱85℃烘干,得到功能性碳纤维;a2、将1kg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500g乙酸加入10l无水乙醇中,搅拌分散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取步骤a1中的功能性碳纤维浸入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中160℃,压强150kpa反应36h;然后冷却至室温后,取出碳纤维烘干,得到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
42.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来自制备例0-3。
43.制备例1-4,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来自制备例0-4。
44.制备例1-5,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来自制备例0-5。
45.制备例1-6,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纤维的加入量为15kg。
46.制备例1-7,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纤维的加入量1kg。
47.制备例1-8,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纤维未经过a1步骤的酸化处理,a2步骤中直接将碳纤维浸入改性氨基二氧化钛溶液中。
48.制备例1-9,一种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制备,与制备例1-1的不同之处在于:碳纤维冷却至室温后,经去离子水冲洗后再烘干。实施例
49.实施例1,一种聚酰胺材料,按照如下操作制得:步骤一、用10kg 1-乙基-3-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浸润1kg废旧聚酰胺材料,加入0.65kg的4-二甲氨基吡啶,搅拌催化2h过滤得到滤渣和己内酰胺溶液;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己内酰胺溶液240℃微波加热0.8h,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萃取,过滤后放入烘箱80℃干燥2h得到已内酰胺粉末。
50.步骤三、取75g已内酰胺与1g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共混,加入950ml去离子水、50ml 1g/ml己二酸,调节温度至240℃,压强150kpa反应18h后干燥得到聚酰胺材料。
51.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1。
52.实施例2,一种聚酰胺材料,按照如下操作制得:步骤一、用10kg 1-羟乙基-2,3-二甲基咪唑四氟硼酸盐浸润1kg废旧聚酰胺材料,加入0.8kg的4-二甲氨基吡啶,搅拌催化0.5h过滤得到滤渣和己内酰胺溶液;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己内酰胺溶液260℃微波加热0.5h,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萃取,过滤后放入烘箱120℃干燥1h得到已内酰胺粉末。
53.步骤三、取62g已内酰胺与1g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共混,加入970ml去离子
水、30ml 1g/ml己二酸,调节温度至250℃,压强170kpa反应20h后干燥得到聚酰胺材料。
54.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2。
55.实施例3,一种聚酰胺材料,按照如下操作制得:步骤一、用10kg 1-羟乙基-2,3-二甲基咪唑氯盐浸润1kg废旧聚酰胺材料,加入0.5kg的4-二甲氨基吡啶,搅拌催化4h过滤得到滤渣和己内酰胺溶液;步骤二:对步骤一中的己内酰胺溶液220℃微波加热1h,冷却至室温后用去离子水萃取,过滤后放入烘箱100℃干燥1.5h得到已内酰胺粉末。
56.步骤三、取88g已内酰胺与1g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共混,加入900ml去离子水、100ml 1g/ml己二酸,调节温度至220℃,压强130kpa反应16h后干燥得到聚酰胺材料。
57.其中,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3。
58.实施例4,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4。
59.实施例5,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5。
60.实施例6,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6。
61.实施例7,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7。
62.实施例8,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8。
63.实施例9,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自制备例1-9。
64.实施例10,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质量为2g,即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和己内酰胺的质量比为2:75。
65.实施例11,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与实施例1的不同之处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的质量为0.5g,即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和己内酰胺的质量比为0.5:75。
66.对比例对比例1,一种聚酰胺材料(由物理法回收制备),包括如下制备步骤:将5g废旧聚酰胺材料浸泡在85g cew中24~30h,过滤后用去离子水萃取,于烘箱80℃烘干2h,得到聚酰胺材料,cew的组分包括:12.5% cacl2,82.5%乙醇和5%的去离子水。
67.对比例2,一种聚酰胺材料,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用等量的未改性碳纤维代替。
68.对比例3,一种聚酰胺材料,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用等量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代替。
69.对比例4,一种聚酰胺材料,与实施例1-1的区别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采用质量比为7:1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碳纤维的共混物替代。
70.对比例5,一种聚酰胺材料的制备,包括如下步骤:取100kg经过破碎、清洗后的渔网丝聚酰胺以及2kg无水cacl2加入到离子液体1-丁基-3-甲基咪唑三氟甲磺酸盐中,在氮气气氛保护下加热到150℃搅拌1h溶解。然后趁热真空抽滤除去杂质及干燥剂,得到纯净的
聚酰胺溶液。然后再将0.5kg扩链剂adr4400加入到聚酰胺溶液中,氮气保护搅拌溶解,同时升温到180℃。在180℃搅拌30分钟后缓慢降温。待温度降低到80℃以下后,加入到去离子水中,聚酰胺沉淀析出。过滤,再将过滤物用去离子水清洗3次除去表面残余的离子液体,置于烘箱中80℃烘干处理6h,得到回收的adr4400扩链处理的聚酰胺粉末。
71.性能检测试验对实施例1-11、对比例1-5的聚酰胺材料进行性能测试,每个试验平行测试6次取平均值。
72.试验1:抗拉伸屈服强度和断裂伸长率的测试方法采用iso527:2012标准;试验2:弯曲强度和弯曲模量的测试方法采用iso178:2001标准;试验3:按gb/t14522.2008标准附录c表c.1暴露周期类型1,使用紫外光uv340灯管老化96小时后取出,再分别重复试验1和试验2。
73.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结合实施例1-5、实施例6-7、实施例10-11和对比例1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技术的聚酰胺材料对比物理法回收聚酰胺材料的性能有了较大的改善,且本技术可以根据实际制造的需求(比如对于抗拉性能和弯曲强度要求较高的安全带),制得性能不同的聚酰胺材料,原因在于己内酰胺合成聚酰胺的过程中,碳纤维能够提供较好的抗拉强度,而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也能改善聚酰胺的弯曲强度,且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添加赋予了聚酰胺良好的耐
光性,能够延长实际产品的使用寿命。
74.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8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碳纤维未经过a1步骤的处理得到的聚酰胺材料在拉伸强度、弯曲强度以及耐光性上均有所下降,原因在于使用酸溶液将碳纤维表面的杂质出去同时,在其表面引入羟基基团,提高碳纤维的负载能力,以及后续合成聚酰胺时,碳纤维的羟基能够与聚酰胺上的如羟基的活性基团形成氢键,提高制得聚酰胺材料的抗拉强度。性能下降的原因是由于负载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下降,导致聚酰胺材料的弯曲强度和耐光性也都有所下降。
75.结合实施例1和实施例9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得到的碳纤维在烘干前经过冲洗,制得的聚酰胺材料的弯曲强度和耐光性均下降,原因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并非全部以化学键负载在碳纤维上,有些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可能以范德华力、静电作用力相互结合,在后续接枝到聚纤维上的过程中,这部分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也能够改善聚酰胺的性能。
76.结合实施例1、对比例1和对比例5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本技术制得的聚酰胺相比物理法和常规离子液体法回收的聚酰胺,抗拉强度和弯曲强度均有较强的改善,且本技术制得的聚酰胺具有很好的耐光性,原因在于通过在己内酰胺合成聚酰胺的过程中,添加了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碳纤维来改善聚酰胺材料的性能,碳纤维具有较高的强度,少量加入就能改善再生聚酰胺的机械强度,且碳纤维的化学性质稳定,有着较好的导电性和较大的负载表面积,能够较好的完成对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负载。二氧化钛具备较好的抗冲击性能,能够减少碳纤维掺入后聚酰胺抗冲击性能下降的影响,且二氧化钛具有优异的抗紫外能力,在光照条件下还具有一定的催化能力,因此能够降解污渍和细菌,能够提高聚酰胺再生后的耐光性。
77.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2-3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单独添加改性氨基二氧化钛和碳纤维无法平衡聚酰胺材料的抗拉性能和弯曲性能。
78.结合实施例1和对比例4并结合表1可以看出,比起共混,将改性氨基二氧化钛负载于碳纤维上,制得的聚酰胺材料性能更佳,原因在于改性氨基二氧化钛负载于碳纤维上,能够提高改性氨基二氧化钛的分散性,负载后的改性氨基二氧化钛能够与碳纤维之间以氢键结合,结合更加牢固。
79.本具体实施例仅仅是对本技术的解释,其并不是对本技术的限制,本领域技术人员在阅读完本说明书后可以根据需要对本实施例做出没有创造性贡献的修改,但只要在本技术的权利要求范围内都受到专利法的保护。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