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30 21:41: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码放装置,尤其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具体适用于非标零部件产品的码放。


背景技术:

2.在加工生产技术领域,当一种零部件生产完成后,需将其码放整齐,以便于后续的加工制造。若使用人工对零部件进行码放和堆存,其费时费力且效率较低;并且,在零部件的体积、质量较大时,通过人工进行码放十分不便。而在自动化的生产线中,是都采用机械手对零部件进行码放和抓取的,因此需要一种能够有序的码放零部件,并且便于机械手对零部件进行码放及抓取的码放装置。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人工码放零部件费时费力且效率低下的问题,提供了一种能够有序的码放零部件,并且便于机械手对零部件进行码放及抓取的码放装置。
4.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解决方案是:
5.所述零部件码放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所述第一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列第一挡销,多个所述第一挡销沿第一支架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挡销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杆,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限位配合,第一旋转杆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限位配合,第一旋转杆的中部与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旋转销轴铰接,第一旋转杆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的一端相配合;
6.所述第二支架上固定设置有一列第二挡销,多个所述第二挡销沿第二支架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挡销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旋转杆,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限位配合,第二旋转杆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限位配合,第二旋转杆的中部与固定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旋转销轴铰接,第二旋转杆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的另一端相配合。
7.多个所述第一旋转销轴沿第一支架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旋转销轴沿第二支架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8.所述第一旋转杆与第二旋转杆一一对应设置。
9.所述第一旋转杆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挡销之间以第一旋转销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当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端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旋转杆处于水平状态;
10.所述第二旋转杆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销之间以第二旋转销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当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端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相接触时,所述第二旋转杆处于水平状态。
11.所述第一旋转杆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旋转杆的外端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相接触;
12.所述第二旋转杆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二旋转杆的外端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相接触。
13.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端与一个第一斜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斜杆之间进行传动配合;
14.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端与一个第二斜杆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杆之间进行传动配合。
15.所述第一斜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配重螺栓,所述第二斜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配重螺栓。
16.所述第一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一底部挡销,所述第一底部挡销位于第一挡销的下方,第一底部挡销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之间设置有第一底部旋转杆,第一底部挡销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均与第一底部旋转杆的外端进行限位配合,第一底部旋转杆的中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一旋转销轴下方的第一底部旋转销轴铰接,第一底部旋转杆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一端相配合;
17.所述第二支架的底部固定设置有一个第二底部挡销,所述第二底部挡销位于第二挡销的下方,第二底部挡销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之间设置有第二底部旋转杆,第二底部挡销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均与第二底部旋转杆的外端进行限位配合,第二底部旋转杆的中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二旋转销轴下方的第二底部旋转销轴铰接,第二底部旋转杆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另一端相配合;
18.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与第二底部旋转杆之间的间距始终小于被码放的零部件的长度。
19.当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的外端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相接触时,第一底部旋转杆处于水平状态;
20.当所述第二底部旋转杆的外端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相接触时,第二底部旋转杆处于水平状态。
21.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的外端与第一底部斜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部斜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底部配重螺栓,第一底部斜杆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进行传动配合;
22.所述第二底部旋转杆的外端与第二底部斜杆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部斜杆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底部配重螺栓,第二底部斜杆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进行传动配合。
23.所述第一支架和第二支架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被码放的零部件的感应装置。
24.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为:
25.1、本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中的第一支架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一挡销,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挡销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杆,第一旋转杆能以固定于第一支架上的第一旋转销轴为中心旋转,第一旋转杆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的一端相配合;第二支架上沿其高度方向等间隔的设置有多个第二挡销,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挡销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二旋转杆,第二旋转杆能以固定于第二支架上的第二旋转杆为中心旋
转,第二旋转杆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的另一端相配合,每一对第一旋转杆与第二旋转杆上可码放一个零部件,整个零部件码放装置上可自下而上的堆叠码放多个零部件;机械手可将多个零部件可自下而上的码放于零部件码放装置上,也可自上而下的依次抓取码放装置上的零部件,本设计便于机械手对零部件进行码放及抓取。因此,本设计中一对第一旋转杆与第二旋转杆可用于承托一个被码放的零部件,机械手可将多个零部件可自下而上的码放于零部件码放装置上,也可自上而下的依次抓取码放装置上的零部件,本设计便于机械手对零部件进行码放及抓取。
26.2、本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中的第一旋转杆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挡销之间以第一旋转销轴为中心进行转动,第二旋转杆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销之间以第二旋转销轴为中心进行转动,在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中,若第一旋转杆的外端抵住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第二旋转杆的外端抵住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此时该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均处于水平状态,此时该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的间距最小,该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可承托住零部件;在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中,若第一旋转杆的外端抵住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第二旋转杆的外端抵住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此时该第一旋转杆、第二旋转杆均处于自然状态,该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的间距较大,待码放的零部件可从该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通过。因此,本设计中,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可旋转设计,在需要的时候第一旋转杆的内端、第二旋转杆的内端可相互靠拢以承托住被码放的零部件,在不使用时第一旋转杆的内端、第二旋转杆的内端可相互远离使待码放的零部件可从该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通行。
27.3、本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中的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端与一个第一斜杆相连接,且第一斜杆上设置有第一配重螺栓;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端与一个第二斜杆相连接,且第二斜杆上设置有第二配重螺栓,因此,在未被使用时,第一旋转杆的外端在第一配重螺栓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并抵住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第二旋转杆的外端在第二配重螺栓的重力作用下向下转动并抵住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此时第一旋转杆与第二旋转杆均处于自然状态,第一旋转杆的内端与第二旋转杆的内端相互远离,待码放的零部件可从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通过,不使用的旋转杆不会干涉零部件的码放和抓取。因此,本设计中在斜杆上设置配重螺栓,确保被码放或抓取的零部件能从未使用的第一旋转杆与第二旋转杆之间通过,避免未使用的旋转杆与被码放或抓取的零部件之间产生干涉。
28.4、本实用新型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中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的外端与一个第一斜杆的底端相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斜杆之间进行传动配合;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的外端与一个第二斜杆的底端固定连接,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杆之间进行传动配合,当一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之间放置有零部件时,这一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在零部件的重力作用下均旋转至水平状态,该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在旋转至水平状态的过程中通过第一斜杆和第二斜杆带动位于其上方的另一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转动,使位于上方的一组第一旋转杆和第二旋转杆的姿态发生改变并脱离自然状态,脱离自然状态的一组旋转杆的两个内端相互靠拢,下一个零部件即可放置于脱离自然状态的一组旋转杆上。因此,本设计中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一斜杆之间进行传动配合、上下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杆
之间进行传动配合,可确保零部件能自下而上的依次码放。
附图说明
29.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30.图2是第一旋转杆与被码放的零部件相配合的示意图。
31.图3是第一支架上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32.图4是第二支架上局部结构的示意图。
33.图5是零部件码放在零部件码放装置上的示意图。
34.图6是零部件码放在零部件码放装置上的俯视图。
35.图中:第一支架1、第一底部挡销11、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一底部旋转销轴13、第一底部配重螺栓14、第一底部斜杆15、第二支架2、第二底部挡销21、第二底部旋转杆22、第二底部旋转销轴23、第二底部配重螺栓24、第二底部斜杆25、第一旋转销轴31、第一挡销32、第一旋转杆33、第一配重螺栓34、第一斜杆35、第二旋转销轴41、第二挡销42、第二旋转杆43、第二配重螺栓44、第二斜杆45、零部件10。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说明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37.参见图1至图6,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所述零部件码放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一列第一挡销32,多个所述第一挡销32沿第一支架1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挡销3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杆33,所述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限位配合,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限位配合,第一旋转杆33的中部与固定于第一支架1上的第一旋转销轴31铰接,第一旋转杆33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一端相配合;
38.所述第二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一列第二挡销42,多个所述第二挡销42沿第二支架2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挡销42之间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旋转杆43,所述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限位配合,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限位配合,第二旋转杆43的中部与固定于第二支架2上的第二旋转销轴41铰接,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另一端相配合。
39.如图1所示,多个所述第一旋转销轴31沿第一支架1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旋转销轴41沿第二支架2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40.所述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一一对应设置。
41.所述第一旋转销轴31、第一挡销32、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销轴41、第二挡销42、第二旋转杆43的数量均相同。
42.所述第一旋转杆33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挡销32之间以第一旋转销轴31为中心进行转动,当所述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旋转杆33处于水平状态;
43.所述第二旋转杆43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销42之间以第二旋转销轴41为中心进
行转动,当所述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相接触时,所述第二旋转杆43处于水平状态。
44.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均处于水平状态时,该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之间的间距较小,此时零部件10无法自该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之间通过,零部件10可被码放于该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上。
45.所述第一旋转杆3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相接触;所述第二旋转杆4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相接触。
46.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均处于自然状态下时,该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之间的间距较大,此时零部件10可自该组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之间通过。
47.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与一个第一斜杆35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斜杆35之间进行传动配合;
48.如图3所示,当一个第一旋转杆33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固定于该第一旋转杆33外端的一个第一斜杆35的顶部抵住位于其上方的另一个第一斜杆35,并带动位于上方的另一个第一旋转杆33转动,使位于上方的第一旋转杆33的姿态改变并脱离自然状态。
49.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与一个第二斜杆45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杆45之间进行传动配合。
50.如图4所示,当一个第二旋转杆43旋转至水平状态时,固定于该第二旋转杆43外端的一个第二斜杆45的顶部抵住位于其上方的另一个第二斜杆45,并带动位于上方的另一个第二旋转杆43的转动,使位于上方的第二旋转杆43的姿态改变并脱离自然状态。
51.如图3、图4所示,当第一旋转杆33在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的作用下脱离由自然状态后,第一旋转杆33的内端向内伸出;当第二旋转杆43在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的作用下脱离由自然状态后,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向内伸出。
52.当相对应的一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均脱离自然状态后,该第一旋转杆33的内端、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相互靠拢,该第一旋转杆33的内端、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之间的间距减小,零部件10无法自该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之间通过,此时该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可承托住新放置入零部件码放装置中的零部件10。
53.所述第一斜杆3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配重螺栓34,所述第二斜杆4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配重螺栓44。
54.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在第一配重螺栓34的重量的影响下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抵靠在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上,第一配重螺栓34能使未被使用的第一旋转杆33保持自然状态。
55.在无外力作用的情况下,在第二配重螺栓44的重量的影响下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抵靠在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上,第二配重螺栓44能使未被使用的第二旋转杆43保持自然状态。
56.所述第一支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底部挡销11,所述第一底部挡销11位于第一挡销32的下方,第一底部挡销11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之间设置有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进行限位
配合,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的下表面与第一底部挡销11进行限位配合,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中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一旋转销轴31下方的第一底部旋转销轴13铰接,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一端相配合;
57.所述第二支架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底部挡销21,所述第二底部挡销21位于第二挡销42的下方,第二底部挡销21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之间设置有第二底部旋转杆22,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进行限位配合,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的下表面与第二底部挡销21进行限位配合,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中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二旋转销轴41下方的第二底部旋转销轴23铰接,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另一端相配合。
58.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12与第二底部旋转杆22之间的距离始终小于被码放的零部件10两端之间的距离,因此零部件10无法自第一底部旋转杆12与第二底部旋转杆22之间通过。
59.当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相接触时,第一底部旋转杆12处于水平状态;
60.当所述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相接触时,第二底部旋转杆22处于水平状态。
61.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与第一底部斜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部斜杆1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底部配重螺栓16,第一底部斜杆15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进行传动配合;
62.所述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与第二底部斜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部斜杆2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底部配重螺栓24,第二底部斜杆25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进行传动配合。
63.当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二底部旋转杆22上未放置有零部件10时,在第一底部配重螺栓16的作用下,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抵靠在第一底部挡销11上,此时第一底部斜杆15不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接触;同时,在第二底部配重螺栓24的作用下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抵靠在第二底部挡销21上,第二底部斜杆25不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接触。
64.如图2所示,当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二底部旋转杆22上放置有零部件10时,由于零部件10的重力作用,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向上抵住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此时第一底部斜杆15的顶端向上抵住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使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旋转杆33的姿态改变,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旋转杆33脱离自然状态;同时,由于零部件10的重力作用,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向上抵住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此时第二底部斜杆25的顶端向上抵住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使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的姿态改变,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脱离自然状态。
65.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感应装置5。
66.如图1、图3、图4所示,为了精确的定位码放零部件10,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内端、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内端、第一旋转杆33的内端、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均设置有与被码放
的零部件10相配合的定位销。
67.本实用新型的原理说明如下:
68.当第一个零部件10被放入空置的零部件码放装置时,由于第一底部旋转杆12与第二底部旋转杆22之间的间距小于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长度,第一个零部件10的两端分别被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内端、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内端托住,随后,在第一个零部件10所受到的重力的影响下,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二底部旋转杆22旋转至水平状态。
69.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二底部旋转杆22旋转至水平状态后,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抵住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抵住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与此同时,第一底部斜杆15的顶端向上抵住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使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旋转杆33的姿态改变,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旋转杆33脱离自然状态;第二底部斜杆25的顶端向上抵住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使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的姿态改变,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脱离自然状态。
70.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旋转杆33、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均脱离自然状态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相互靠拢,零部件10无法自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之间通过,当第二个零部件10被放入零部件码放装置时,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旋转杆33、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旋转杆43承托住第二个零部件10。
71.当一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上放置有零部件10时,该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均在零部件10的重力作用下保持水平状态,此时该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抵住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该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抵住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同时,该组第一旋转杆33和第二旋转杆43上方的另一组第一旋转杆33和第二旋转杆43在第一斜杆35、第二斜杆45的传动作用下姿态改变并脱离自然状态,当下一个零部件10被放入零部件码放装置时,脱离自然状态的一组第一旋转杆33和第二旋转杆43承托住下一个零部件10。
72.当机械手对零部件10进行抓取时,当一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上放置有零部件10被机械臂取走后,在配重螺栓的影响下,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向下旋转并抵靠在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上、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向下旋转并抵靠在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上,此时该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均回复自然状态,零部件10可从该第一旋转杆33和第二旋转杆43之间通过,回复自然状态后的第一旋转杆33、第二旋转杆43不影响机械臂对位于其下方的零部件10进行抓取,机械手可自上而下的对堆放于零部件码放装置上的零部件10进行抓取。
73.实施例1:
74.一种零部件码放装置,所述零部件码放装置包括相对设置的第一支架1、第二支架2,所述第一支架1上固定设置有一列第一挡销32,多个所述第一挡销32沿第一支架1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第一挡销32之间设置有一个第一旋转杆33,所述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限位配合,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限位配合,第一旋转杆33的中部与第一旋转销轴31铰接,第一旋转杆33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一端相配合;
75.所述第二支架2上固定设置有一列第二挡销42,多个所述第二挡销42沿第二支架2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每两个相邻的第二挡销42之间设置有一个可转动的第二旋转杆43,所述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的上表面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限位配合,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的下表面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限位配合,第二旋转杆43的中部与第二旋转销轴41铰接,第二旋转杆43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另一端相配合。
76.多个所述第一旋转销轴31沿第一支架1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多个所述第二旋转销轴41沿第二支架2的高度方向等间隔设置;
77.所述第一旋转杆33与第二旋转杆43一一对应设置。
78.所述第一旋转杆33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一挡销32之间以第一旋转销轴31为中心进行转动,当所述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相接触时,所述第一旋转杆33处于水平状态;
79.所述第二旋转杆43可在相邻的两个第二挡销42之间以第二旋转销轴41为中心进行转动,当所述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与位于其上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相接触时,所述第二旋转杆43处于水平状态。
80.所述第一旋转杆3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一挡销32相接触;
81.所述第二旋转杆43处于自然状态下时,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与位于其下方的一个第二挡销42相接触。
82.每个所述第一旋转杆33的外端与一个第一斜杆35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一斜杆35之间进行传动配合;
83.每个所述第二旋转杆43的外端与一个第二斜杆45的底端固定连接,相邻的两个第二斜杆45之间进行传动配合。
84.所述第一斜杆3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配重螺栓34,所述第二斜杆4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配重螺栓44。
85.实施例2:
86.实施例2与实施例1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87.所述第一支架1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一底部挡销11,所述第一底部挡销11位于第一挡销32的下方,第一底部挡销11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之间设置有第一底部旋转杆12,第一底部挡销11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均与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进行限位配合,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中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一旋转销轴31下方的第一底部旋转销轴13铰接,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一端相配合;
88.所述第二支架2的底部固定设置有第二底部挡销21,所述第二底部挡销21位于第二挡销42的下方,第二底部挡销21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之间设置有第二底部旋转杆22,第二底部挡销21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均与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进行限位配合,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中部与固定设置于第二旋转销轴41下方的第二底部旋转销轴23铰接,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内端与被码放的零部件10另一端相配合;
89.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12与第二底部旋转杆22之间的间距小于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长度。
90.当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一挡销32相接触时,第
一底部旋转杆12处于水平状态;
91.当所述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与位于最低位置的一个第二挡销42相接触时,第二底部旋转杆22处于水平状态。
92.所述第一底部旋转杆12的外端与第一底部斜杆1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一底部斜杆15上固定设置有第一底部配重螺栓14,第一底部斜杆15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一斜杆35进行传动配合;
93.所述第二底部旋转杆22的外端与第二底部斜杆25的底端固定连接,所述第二底部斜杆25上固定设置有第二底部配重螺栓24,第二底部斜杆25与位于最下方的一个第二斜杆45进行传动配合。
94.实施例3:
95.实施例3与实施例2基本相同,其不同之处在于:
96.所述第一支架1和第二支架2之间设置有用于检测被码放的零部件10的感应装置5。
97.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方式,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以上述实施方式为限,但凡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根据本实用新型所揭示内容所作的等效修饰或变化,皆应纳入权利要求书中记载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