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交通设施门架的制作方法

2022-12-25 03:00: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交通设施的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交通设施门架。


背景技术:

2.门架主要应用于高速公路、市政管理等交通设施,其门架种类较多,有标志门架、信息情报板门架、机电门架。
3.相关技术中,门架主要由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架组件和桁架结构组成,两组相对设置的支架组件分别固定在桁架的两端,支架组件包括两根相对设置的立柱,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均与桁架结构相固定,在需要使用时,操作人员将两组支架组件分别固定在桁架结构上,再将两组支架组件与地面相固定,即可完成门架的安装。
4.针对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发明人发现门架的使用场景多为野外,野外天气环境复杂且较为空旷,在遇到强风天气时,强风直接与门架相接触,而相对的立柱与桁架组成的门架的结构强度较低,易使得相对设置的立柱弯折,从而使得立柱与桁架结构之间分离,故有待改善。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提高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本技术提供一种交通设施门架。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交通设施门架,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交通设施门架,包括桁架组件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所述桁架组件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上,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立柱之间设有腹杆组件,所述腹杆组件包括横向加强件和竖向加强件,所述横向加强件和竖向加强件交叉设置在相对的两根立柱之间。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操作人员将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与桁架组件相连接,再将横向加强件和竖向加强件相交叉后固定在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之间,完成门架的安装,在门架后续使用的过程中,在遇到强风天气时,横向加强件提高了两根支撑杆之间横向的结构强度,竖向加强件提高了两根支撑杆之间竖向的结构强度,且腹杆组件为两根支撑杆提供支撑,使得相对的两根支撑杆不易弯折,降低了立柱与桁架组件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9.优选的,所述横向加强件包括第一加强柱和若干根第二加强柱,所述第一加强柱设置在立柱远离桁架组件的一侧,若干根所述第二加强柱等距设置在第一加强柱靠近桁架组件的一侧;
10.所述竖向加强件包括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所述第一支撑杆沿竖直方向设置在相对的两根立柱之间,所述第一支撑杆的一端与桁架组件相连接、另一端依次穿过若干根第二加强柱后与靠近第一加强柱的一根第二加强柱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的一端与靠近第一加强柱的一根第二加强柱相连接、另一端与立柱相连接,所述第二支撑杆靠近第二加强柱的一端相较于靠近第一加强柱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11.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提高了两根立柱水平方向的结构强度,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提高了两根立柱竖直方向上的结构的强度,同时提高了第一加强柱和第二加强柱的结构强度,在第一加强柱、第二加强柱、第一支撑杆和第二支撑杆的作用下,提高了两根立柱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提高了两根立柱对桁架组件的支撑能力,使得立柱不易与桁架组件分离,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12.优选的,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立柱的一端均通过连接板与桁架组件相连接、另一端均通过底座与地面相连接,相对设置的两根所述立柱均朝向相对的方向倾斜设置。
13.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相对的两根立柱朝向相对的方向倾斜设置,使得相对的两根立柱形成“八”字型结构,提高了相对的两根立柱对桁架组件的支撑能力,降低了立柱与桁架组件之间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门架的整体结构强度。
14.优选的,所述桁架组件的两侧均设有弧形杆。
15.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强风天气时,桁架组件受到强风的冲击力,桁架组件将冲击力传递至弧形杆上,此时弧形杆分散了部分冲击力,降低了桁架组件最终受到的冲击力,使得桁架组件不易变形,同时弧形杆提高了桁架组件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16.优选的,所述底座上设有若干块加强板,若干块所述加强板均与立柱相连接。
17.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加强板为立柱提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立柱弯折的可能性。
18.优选的,所述桁架组件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支撑架,相对设置的两组所述支撑架的两侧均对应设置一根弧形杆;
19.所述支撑架包括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所述第一横杆设置在立柱上,所述第二横杆设置在第一横杆远离立柱的一侧,所述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通过第一连杆相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横杆之间通过第二连杆相连接,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横杆之间通过第三连杆相连接,所述弧形杆的一端与第一横杆的端部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的端部相连接。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桁架组件受到风力冲击时,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受到冲击,此时第一连杆增强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并分散了部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受到的冲击力;第二连杆为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提供支撑并分散了两根第一横杆受到的冲击力;第三连杆为相邻的两根第二横杆提供支撑并分散了两根第二横杆受到的冲击力;同时在弧形杆的作用下,进一步分散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冲击力,在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以及弧形杆的配合下,降低了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之间、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之间和相邻的两根第二横杆之间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21.优选的,所述第二横杆与弧形杆之间设有加固杆,所述加固杆的一端与弧形杆相连接、另一端与第二横杆相连接。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强风天气时,加固杆进一步分散了桁架组件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桁架组件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23.优选的,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一连杆之间、相邻的两根所述第二连杆之间和相邻的两根第三连杆之间均设有支撑柱,位于所述相邻的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相连的两根第二连
杆之间和相邻的两根第三连杆之间的支撑柱均倾斜设置。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柱提高了两根第一连杆、两根第二连杆之间以及两根第三连杆之间的结构强度,且在强风天气时分散了部分第一连杆、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受到的冲击力,提高了第一连杆对第一横杆和第二横杆的支撑稳定性、第二连杆对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的支撑稳定性和第三连杆对相邻的两根第二横杆的支撑稳定性,提高了桁架组件的整体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25.优选的,所述第二连杆上设有支撑板,所述支撑板设置在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之间,所述支撑板上设有用于连接支撑板和地面的爬梯。
2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操作人员需要对桁架组件进行检修时,操作人员通过爬梯移动至支撑板上,此时操作人员即可在支撑板上对桁架组件进行检修,使得门架的强度始终保持在一个恒定的范围内,支撑板为操作人员的移动提供了便利。
27.优选的,所述支撑板上设有避雷针。
2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遇到雷雨天气时,避雷针将雷电导致地面,降低了雷电直接作用在门架上而造成门架损坏的可能性。
29.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30.1.通过设置腹杆组件,腹杆组件使得相对的两根立柱不易弯折,提高了立柱的结构强度,降低了立柱与桁架本体分离的可能性,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31.2.通过设置弧形杆,在桁架本体受到冲击时,弧形杆分散了部分的桁架组件受到的冲击力,降低了桁架组件损坏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32.3.通过设置支撑柱,倾斜设置的支撑柱使得相邻的两根第一连杆之间、相连的两根第二连杆之间和相邻的两根第三连杆之间的结构强度增加,进一步提高了桁架组件的结构强度,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附图说明
33.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34.图2是图1中a部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35.附图标记说明:1、桁架组件;11、支撑架;111、第一横杆;112、第二横杆;12、第一连杆;13、第二连杆;14、第三连杆;15、加固杆;16、支撑柱;17、支撑板;2、立柱;21、连接板;22、底座;23、加强板;3、腹杆组件;31、横向加强件;311、第一加强柱;312、第二加强柱;32、竖向加强件;321、第一支撑杆;322、第二支撑杆;4、弧形杆;5、爬梯;6、避雷针。
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结合附图1-2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7.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交通设施门架。参照图1,一种交通设施门架,包括桁架组件1和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2,桁架组件1设置在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2上,相对的两根立柱2朝向相对的方向倾斜设置,且相对的两根立柱2之间设有腹杆组件3,腹杆组件3包括横向加强件31和竖向加强件32,横向加强件31和竖向加强件32交叉设置在相对的两根立柱2之间;在遇到强风天气时,相对设置的两根立柱2使得两根立柱2呈“八”字型设置,“八”字型具有较高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相对的两根立柱2对桁架组件1的支撑能力,且横向加强件31分散
了两根立柱2受到的水平方向上的冲击力,竖向加强件32分散了两根立柱2受到的竖直方向上的冲击力,使得两根立柱2不易弯折,进一步提高了立柱2对桁架组件1的支撑能力,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38.参照图1,横向加强件31包括第一加强柱311和若干根第二加强柱312,第一加强柱311固定在立柱2远离桁架组件1的一侧,若干根第二加强柱312等距固定在第一加强柱311靠近桁架组件1的一侧,且各根第二加强柱312的长度朝向桁架组件1的方向渐缩设置;
39.竖向加强件32包括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第一支撑杆321沿竖直方向固定在相对的两根立柱2之间,第一支撑杆321的一端与桁架组件1相固定、另一端依次穿过若干根第二加强柱312后与靠近第一加强柱311的一根第二加强柱312相固定,第二支撑杆322设置为两根且均设置在第一加强柱311和最接近第一加强柱311的一根第二加强柱312之间,两根第二支撑杆322的一端均与靠近第一加强柱311的一根第二加强柱312相固定、另一端均与立柱2相固定,两根第二支撑杆322靠近第二加强柱312的一端相较于靠近第一加强柱311的一端向上倾斜设置。
40.在强风天气时,第一加强柱311和若干根第二加强柱312均提高了两根立柱2横向的结构强度,使得两根立柱2不易弯折,同时提高了两根立柱2对桁架组件1的支撑能力,使得两根立柱2不易与桁架组件1分离;且第一支撑杆321和第二支撑杆322提高了两根立柱2竖直方向上的结构强度,同时为第一加强柱311和第二加强柱312提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立柱2弯折以及立柱2与桁架组件1分离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41.参照图1,两根立柱2的一端通过连接板21与桁架组件1相连接、另一端通过底座22与地面相固定,且底座22上固定有若干块加强板23,各个加强板23均与立柱2相固定,连接板21分散了桁架组件1对立柱2的压力,使得桁架组件1的重力不易完成作用在两根立柱2上,进一步降低了桁架

与立柱2分离的可能性;同时加强板23为立柱2提供支撑,进一步降低了立柱2弯折的可能性,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42.参照图1和图2,桁架组件1包括相对设置的两组支撑架11,相对设置的两组支撑架11的两侧均对应固定有一根弧形杆4;
43.支撑架11包括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第一横杆111的两端分别架设在两块连接板21上,第二横杆112设置在第一横杆111远离立柱2的一侧,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之间通过第一连杆12相连接,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111之间通过第二连杆13相连接,相邻的两根第二横杆112之间通过第三连杆14相连接,弧形杆4的一端与第一横杆111的端部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横杆112的端部相固定;
44.相邻的两根第一连杆12之间、相邻的两根第二连杆13之间和相邻的两根第三连杆14之间均固定有一根支撑柱16,位于两根第一连杆12之间的支撑柱16、位于两根第二连杆13之间的支撑柱16和位于两根第三连杆14之间的支撑柱16均倾斜设置,位于两根第一连杆12之间的支撑柱16的一端与第一横杆111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横杆112相固定,位于两根第二连杆13之间的支撑柱1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一横杆111相固定,位于两根第三连杆14之间的支撑柱16的两端分别与两根第二横杆112相固定。
45.强风天气时,第一连杆12为相对的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提供支撑,第二连杆13为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111提供支撑,第三连杆14为相邻的两根第二横杆112提供支撑,提高了桁架组件1的结构强度,使得桁架组件1不易散架;同时与第一连杆12相对应的支
撑柱16、与第二连杆13相对应的支撑柱16和与第三连杆14相对应的支撑柱16进一步提高了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之间、相邻的两根第一横杆111之间以及相邻的两根第二横杆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同时弧形杆4分散了部分冲击力,使得强风对桁架组件1的冲击力不易完全作用在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上,且弧形杆4进一步增加了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之间的连接稳定性,进一步提高了桁架组件1的结构强度,使得桁架组件1不易在强风天气中分离,从而进一步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46.参照图1和图2,第二横杆112与固定杆之间固定有加固杆15,加固杆15的一端与弧顶杆相固定、另一端与第二横杆112相固定,加固杆15在强风天气中进一步分散了桁架组件1的受到的冲击力,使得桁架组件1不易因冲击力过大而松散,且加固杆15、弧形杆4、第一横杆111和第二横杆112形成大式重檐结构,提高了桁架组件1整体的结构强度,从而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47.参照图1,第二连杆13上固定有支撑板17,支撑板17设置在相对的两根第一横杆111之间,支撑板17上固定有用于连接支撑板17和地面的爬梯5,且支撑板17上固定有避雷针6。
48.爬梯5为操作人员对桁架组件1进行检修提供了便利,支撑板17为操作人员提供支撑,提高了操作人员后续检修桁架组件1时的安全性;避雷针6在雷雨天气时将雷电导入地面,使得雷电不易直接作用在门架上而损伤门架。
49.本技术实施例一种交通设施门架的实施原理为:在强风天气时,两根立柱2之间的横向加强件31提高了两根立柱2水平方向的结构强度,竖向加强件32提高了两根立柱2竖直方向上的结构强度,提高了立柱2对桁架组件1的支撑能力,同时在横向加强件31和竖向加强件32的作用下,降低了立柱2弯折的可能性;同时在弧形杆4、加固杆15和支撑柱16的作用下,提高了桁架组件1的结构强度;在结构强度较高的桁架组件1、朝向相对方向倾斜设置的立柱2以及两根立柱2之间的横向加强件31和竖向加强件32的作用下,提高了门架整体的结构强度。
50.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