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4:33: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属于运输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


背景技术:

2.半挂车是车轴置于车辆重心后面,并且装有可将水平和垂直力传递到牵引车的挂车;半挂车一般是三轴半挂车,其种类分为十一米仓栏半挂车、十三米仓栏和低平板半挂车等多种类,它是通过牵引销与半挂车头相连接的一种重型的运输交通工具,它与“单体式”汽车相比,半挂车更能够提高公路运输的综合经济效益,运输效率可提高30-50%,成本降低30-40%,油耗下降20-30%,更重要的是,半挂车的使用,还能对我国物流的组织形式起到一定程度的促进作用。
3.目前,半挂车广泛的应用于交通运输行业,鹅颈式半挂车其承载平台的前部设有鹅颈平台,鹅颈平台的下方设有牵引销,牵引销可勾接牵引车底盘,从而完成半挂车与牵引车底盘的对接。鹅颈式半挂车在运输车辆时,由于车辆自身没有设置吊装的配合结构,不可能采用吊装的方式将车辆吊到载货台上。一般的做法是驾驶车辆从半挂车尾部的爬梯爬上载货台。由于鹅颈平台与承载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因而在车辆卸货时,还是需要从半挂车的尾部卸货。目前车辆运输时的质损多发生在装车和卸车过程中,尤其是装车和卸车都需要从半挂车的尾部,导致了在装车和卸车的其中一个过程需要车辆倒车进行,容易造成对于车辆的磕碰。
4.此外,在鹅颈平台上可以放置一些货物,但由于鹅颈平台与承载平台之间存在一定的高度差,只能放置一些便于上货与卸货的物品,进而导致了鹅颈平台上的空间不能得到合理的利用。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的技术问题,提供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鹅颈平台可升降设置,可以实现待运输车辆在装车和卸车时都向前行驶,减少对于车辆的磕碰。
6.为达到上述技术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包括:承载平台、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前方的鹅颈平台、连接在所述承载平台和鹅颈平台之间的连接组件、驱动所述鹅颈平台升降的升降驱动结构,所述连接组件具有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鹅颈平台和承载平台铰接设置,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前后两端分别与所述鹅颈平台和承载平台铰接设置。
8.进一步地,所述鹅颈平台具有升起的正常状态和降下的落地状态;在所述鹅颈平台处于落地状态时,所述鹅颈平台前低后高倾斜设置。
9.进一步地,还包括用于限定所述鹅颈平台处于正常状态的定位销,所述定位销限定在所述连接组件与所述承载平台之间。
10.进一步地,所述承载平台上设有向前延伸设置的后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后端均铰接在所述后连接座上;在所述鹅颈平台上设有向后延伸设置的前连接座,所述第一连接臂和第二连接臂的前端均铰接在所述前连接座上。
11.进一步地,所述后连接座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所述后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所述前连接座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所述前连接板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
12.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前端位于两个所述前连接板之间,在所述第一连接臂的前端开设有前避让槽,在所述第一连接臂具有位于所述前连接座两侧的两个第一臂板。
13.进一步地,所述第二连接臂的后端位于两个所述后连接板之间,两个所述第一臂板位于所述在所述后连接座的两侧。
14.进一步地,所述升降驱动结构具有拉绳、用于缠绕拉绳的绳轮、用于驱动所述绳轮旋转的旋转驱动件,所述拉绳的一端固定在所述鹅颈平台上、另一端固定在所述绳轮上。
15.进一步地,所述驱动升降结构具有多个拉绳、与所述拉绳相匹配的多个绳轮、以及与多个所述绳轮固设的驱动轴,所述旋转驱动件用于带动所述驱动轴旋转。
16.进一步地,所述旋转驱动件为油缸,所述驱动轴具有与所述绳轮同轴设置的同步轴段、与所述同步轴段连接设置的曲柄段,所述曲柄段与所述旋转驱动件铰接设置。
17.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相对于现有技术具有以下优点,通过可升降的设置在所述承载平台前方的鹅颈平台,可以在装车或卸车时将鹅颈平台降下,实现后面装车前面卸车或者前面装车后面卸车,实现待运输车辆在装车和卸车时都向前行驶,有利于减少对于车辆的磕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质损。通过鹅颈平台的可升降,可以实现鹅颈平台和承载平台之间的平稳过渡,可以实现车辆直接行驶通过承载平台和鹅颈平台,有利于待运输车辆部分位于鹅颈平台上,有利于鹅颈平台的载货,合理利用鹅颈平台的空间,提高半挂车的运载能力。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是图1中连接组件处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20.图3是半挂车另一个结构示意图的部分结构。
21.图4是图3中升降驱动结构处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3中连接组件处的放大主视结构示意图。
23.附图标记说明:
24.半挂车100;
25.承载平台10;后连接座11;后连接板111;
26.鹅颈平台20;前连接座21;前连接板211;
27.连接组件30;第一连接臂31;第二连接臂32;
28.升降驱动结构40;拉绳41;绳轮42;旋转驱动件43;驱动轴44;同步轴段441;曲柄段442;
29.定位销5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了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及优点更加清楚明白,以下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应当理解,此处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用以解释本实用新型,并不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
31.为了彻底了解本实用新型,将在下列的描述中提出详细的结构。显然,本实用新型的施行并不限定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所熟习的特殊细节。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详细描述如下,然而除了这些详细描述外,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具有其他实施方式。
32.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术语“前”为半挂车或待运输车辆在正常使用状态下前进的方向,反之为“后”;由于设置有左右两个顶侧梁,为了便于相对位置的描述,在左右方向上靠近集装箱中心的方向为“内”,反之为“外”;术语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除非另有说明,“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
33.如图1-图5所示,一种具有可升降鹅颈平台的半挂车100包括:承载平台 10、可升降的设置在承载平台10前方的鹅颈平台20、连接在承载平台10和鹅颈平台20之间的连接组件30、驱动鹅颈平台20升降的升降驱动结构40。通过可升降的设置在承载平台10前方的鹅颈平台20,可以在待运输的车辆装车或卸车时将鹅颈平台20降下,实现后面装车前面卸车或者前面装车后面卸车,实现待运输车辆在装车和卸车时都向前行驶,有利于减少对于车辆的磕碰,减少运输过程中的车辆质损。通过将鹅颈平台20的可升降,可以实现鹅颈平台20和承载平台10之间的平稳过渡,可以实现车辆直接行驶通过承载平台 10和鹅颈平台20,有利于待运输车辆部分位于鹅颈平台20上,有利于鹅颈平台20的载货,有利于合理利用鹅颈平台20的空间,提高半挂车的运载能力。
34.在本实施例中,连接组件30具有前后设置的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 32,第一链接臂31位于第二连接臂32的后方,第一连接臂31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鹅颈平台20和承载平台10铰接设置,第二连接臂32的前后两端分别与鹅颈平台20和承载平台10铰接设置。通过设置铰接设置的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有利于形成四连杆结构,有利于增加稳定性。
35.在本实施例中,鹅颈平台20具有升起的正常状态和降下的落地状态;鹅颈平台20的常态处于正常状态。在鹅颈平台20处于落地状态时,也就是鹅颈平台20下降到最低状态,鹅颈平台20的前端接触地面。优选设置鹅颈平台 20处于落地状态时,鹅颈平台20处于前低后高的倾斜状态,使得从承载平台10可以平稳的过渡到鹅颈平台20上,有利于增加操作的简单以及增加安全性。
36.在一些实施例中,半挂车100还包括用于限定鹅颈平台20处于正常状态的定位销50,定位销50限定在连接组件30与承载平台10之间;具体的,定位销50穿过第二连接臂32和承载平台10,实现第二连接臂32和承载平台 10之间的锁定。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承载平台10上设有向前延伸设置的后连接座11,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的后端均铰接在后连接座11上;在鹅颈平台20 上设有向后延伸设置的前连接座21,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的前端均铰接在前连接座21上。第一连接臂31、第二连接臂32、前连接座21和后连接座11构成了四连杆结构,其中前连接座21和后连接座11固定设置,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平行设置。
38.在一些实施例中,前连接座21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211,前连接板21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通过设置前连接板211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111,有利于在两个前连接板111之间形成前装配槽,有利于前连接座21与连接组件30之间的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臂32的前端位于两个前连接板211之间,第一连接臂31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第一臂板,前连接座21 位于两个第一臂板之间;有利于避免鹅颈平台20在升降时,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之间的干涉。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后连接座11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111,后连接板11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前连接座21为平行设置的两个前连接板 211,前连接板211在上下方向上延伸设置。通过设置前连接板211具有平行设置的两个后连接板111,有利于在两个后连接板111之间形成后装配槽,有利于后连接座11与连接组件30之间的连接。具体的,第二连接臂32的后端位于两个后连接板111之间,后连接座11位于两个第一臂板之间;有利于避免鹅颈平台20在升降时,第一连接臂31和第二连接臂32之间的干涉。
40.在一些实施例中,升降驱动结构40具有拉绳41、用于缠绕拉绳41的绳轮42、用于驱动绳轮42旋转的旋转驱动件43,拉绳41的一端固定在鹅颈平台20上、另一端固定在绳轮42上。通过旋转驱动件43驱动绳轮42的旋转,实现拉绳41旋转到绳轮42上,拉绳41的有效长度减小;或者实现拉绳41 与绳轮42的脱离,使得拉绳41的有效长度增加。
41.在一些实施例中,驱动升降结构40具有多个拉绳41、与拉绳41相匹配的多个绳轮42、以及与多个绳轮42固设的驱动轴44,旋转驱动件43用于带动驱动轴44的旋转。通过设置多个拉绳41,有利于降低每根拉绳41所承受的力,以及有利于保证鹅颈平台20的受力均衡,有利于增加稳定性和安全性。通过设置驱动轴44,有利于实现多个绳轮42的同步旋转,有利于实现多个拉绳41的同步动作,有利于保证鹅颈平台20升降过程中的平稳移动。
42.在一些实施例中,旋转驱动件43为油缸,有利于旋转驱动件43可以提供较大的力,可以设置一个油缸进行驱动。为了实现直线运动的油缸,可以推动驱动轴44的旋转;设置驱动轴44具有与绳轮42同轴设置的同步轴段441、与同步轴段441连接设置的曲柄段442,曲柄段442与旋转驱动件43铰接设置。
43.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可行实施例,并非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凡运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出的等效结构变化,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