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2:26:1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应用于垂钓中的仿生鱼饵生产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


背景技术:

2.用仿生鱼饵钓鱼是一种十分有效的垂钓娱乐方式,仿生鱼饵垂钓是捕鱼者利用模拟真鱼作诱饵,利用大鱼吃小鱼的生物特点,引诱目标鱼来捕食的垂钓方式,这种鱼饵携带方便,并且具备不污染水源及重复使用的特点。
3.在垂钓过程中,为了提高垂钓效益,就要让鱼饵更接近目标鱼并应用多种钓法,在选择仿生鱼饵时,通常需要根据施钓水域的水深、鱼种及天气等各方面因素来确定能够达到对应水层的仿生饵。例如在池塘钓、河钓与海钓之间,有上层中层及下层水域目标鱼,若选择的仿生鱼饵无法到达或超出预期施钓的鱼种所处水层,则难以保证顺利完成垂钓;同样地,刺激猎食性鱼种的对声音好奇心,也是提高垂钓效率的一种方式。
4.目前现有技术中的仿生鱼饵大多采用实心整体结构,由于其自身重力以及浮力均不能调节,因此到达水下后所处的深度也均固定更无声音诱鱼功能,尤其实芯鱼饵不具备浮水垂钓功能,无法实现灵活调整鱼饵在水中水层区域位置,进而导致在不同环境下针对预期施钓的不同鱼种所处水层需频繁更换假饵,既繁琐又耗时,携带及操作均不便,费时费力,致使仿生鱼饵使用价值低下。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仿生鱼饵自身重量和浮力无法调节和无声音诱鱼功能,不能调节鱼饵水中所处的区域位置,进而导致在不同环境下针对预期施钓的不同鱼种所处区域水层需频繁更换假饵,携带及操作均不便,费时费力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包括:
7.鱼身结构及系列芯坠:空芯坠、实芯坠、撞珠芯坠及半空芯坠;
8.鱼身结构,所述鱼身结构设若干个鱼身芯坠槽,鱼身芯坠槽单向向上开口,对应立壁相互平行,鱼身芯坠槽自前鱼头向后尾部依序排列,鱼身芯坠槽前后立壁自上向下后方呈倾斜角倾斜,鱼身左右侧壁一一对应设鱼身侧开口,鱼身芯坠槽底部设鱼身配重磁铁,并贯穿鱼身芯坠槽底部;
9.所述系列芯坠包括;所述空芯坠内设空芯坠行腔,行腔内为中空,空芯坠前后立壁为倾斜状整体呈菱形并与鱼身芯坠槽一一对应匹配,底部设芯坠铁芯,空芯坠左右侧壁上方设有芯坠侧拉手,当空芯坠处于鱼身芯坠槽内时,芯坠侧拉手一一匹配于鱼身侧开口中,并突出于鱼身左右侧壁,为方便从鱼身芯坠槽拉出;
10.所述实芯坠内设实芯坠配重块;所述撞珠芯坠,内设行腔行腔内置撞珠球;所述半空芯坠,内设行腔行腔内上部为中空,下部为配重块;所述实芯坠、撞珠芯坠及半空芯坠,底
部均设芯坠铁芯,上部设芯坠上拉手、左右侧壁上方设芯坠侧拉手,其芯坠上拉手为仿生鱼鳍状,与芯坠侧拉手均为从鱼身芯坠槽取出芯坠所使用,其芯坠前后立壁均为倾斜状,整体呈菱形与所述空芯坠同步与鱼身芯坠槽一一对应匹配。
11.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对本实用新型做如下进一步说明:
12.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还包括鱼头结构和鱼尾挂环,所述鱼头结构、所述鱼身结构和所述鱼尾挂环之间依次相连。
13.作为本实用新型的进一步方案,所述鱼头结构还设有鱼线拉环、鱼钩挂环及浮力行腔,其浮力行腔以位置鱼饵在水下保持平衡时所需的既定浮力。
14.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包括以下步骤:
15.所述鱼身结构设若干个依序排列鱼身芯坠槽,通过将空芯坠、实芯坠、撞珠芯坠及半空芯坠根据需要选择装填到鱼身芯坠槽内,来改变本体的重量及水下浮力和声音诱鱼功能。
16.将本体鱼身芯坠槽内全部装填入空芯坠,本体水下为浮水状态,本体将飘浮于水面,适用于垂钓领域中的浮水钓法。
17.将本体鱼身芯坠槽内全部装填入实芯坠,本体水下为快速沉水状态,适用于底部搜索的沉水钓法。
18.将本体鱼身芯坠槽内全部装填入撞珠芯坠,本体水下为本浮水状态,当本体水下移动时,可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的目标鱼。
19.将本体鱼身芯坠槽内全部装填入半空芯坠,本体水下为本浮水状态,入水后为飘落状态缓沉状态,适合于悬停钓法。
20.熟练的垂钓者可以通过在鱼身芯坠槽内根据需求,装填不同的芯坠,也可以混装,使本体可以水面垂钓也可以搜索水域底部,具备浮水钓法、悬停钓法,沉水钓法及声音诱鱼等钓法。
21.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具有如下优点:
22.该鱼饵结构通过对鱼身结构上设鱼身芯坠槽,同时内设芯坠铁芯的空芯坠、实芯坠、撞珠芯坠及半空芯坠可分别装填插入到鱼身芯坠槽内,鱼身芯坠槽底部所设的鱼身配重磁铁将与芯坠铁芯磁吸。鱼身芯坠槽前后立壁自上向下后方呈倾斜角倾斜,菱形结构的芯坠一一匹配倾斜插入鱼身芯坠槽中,使插入的芯坠重力延伸方向为鱼身芯坠槽底部,结合磁吸功能进一步确保抛投时芯坠在鱼身芯坠槽内牢固不脱落。通过灵活应用所述的四种芯坠,可使本体具备浮水、沉水、悬停钓法及声音诱鱼钓法的功能,更换装填芯坠方便快捷,适应在不同环境下施钓鱼种所处水深,显著提升了功能实用性。解决了传统鱼饵垂钓水层局限,钓法单一需要频换更换鱼饵的弊端,体现了仿生鱼饵的使用价值。
23.附图说明:
24.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方式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示例性的,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提供的附图引伸获得其它的实施附图。
25.本说明书所绘示的结构、比例、大小等,均仅用以配合说明书所揭示的内容,以供熟悉此技术的人士了解与阅读,并非用以限定本实用新型可实施的限定条件,故不具技术
上的实质意义,任何结构的修饰、比例关系的改变或大小粗细的调整,在不影响本实用新型所能产生的功效及所能达成的目的下,均应仍落在本实用新型所揭示的技术内容得能涵盖的范围内。
26.附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整体中部对剖结构示意图;
27.附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侧视透视示意图;
28.附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整体外部示意图;
29.附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芯坠结构示意图;
30.附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的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本体在垂直状态下的示意图;
31.其中附图标记为:
32.鱼头结构1;
33.鱼身结构2:鱼身芯坠槽21、鱼身侧开口22、鱼身配重磁铁23、鱼尾挂环24;
34.空芯坠3;实芯坠31、芯坠上拉手32、空芯坠行腔33、实芯坠配重块34、芯坠铁芯35、芯坠侧拉手36、撞珠芯坠37、半空芯坠38;
35.具体实施方式:
36.以下由特定的具体实施例说明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熟悉此技术的人士可由本说明书所揭露的内容轻易地了解本实用新型的其它优点及功效,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7.本说明书所引用的如“上”、“下”、“前”、“后”等用语,亦仅为便于叙述的明了,而非用以限定本设计可实施的范围,其相对关系的改变或调整,在无实质变更技术内容下,当亦视为本设计可实施的范畴。
38.如图1图2和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可调节重量和浮力的鱼饵结构,包括:鱼身结构2及系列芯坠:空芯坠3、实芯坠31、撞珠芯坠37及半空芯坠38;用以通过对鱼饵内部结构进行优化,在鱼身结构2设若干个鱼身芯坠槽21,鱼身芯坠槽21向上单向开口,对应立壁相互平行,鱼身芯坠槽21自前鱼头结构1向后尾部依序排列,鱼身芯坠槽21自鱼头至鱼尾方向前后立壁自上向下后方呈倾斜角倾斜,鱼身芯坠槽上方左右侧壁一一对应设鱼身侧开口,鱼身芯坠槽21底部设鱼身配重磁铁23;鱼身配重磁铁23贯穿于全部鱼身芯坠槽21底部,鱼身配重磁铁23为本体提供配重重量的同时,更为各种系列芯坠提供磁吸功能。
39.所述系列芯坠包括所述空芯坠3,内设空芯坠行腔33,行腔内为中空,可为本体提供浮力功能,底部设芯坠铁芯35,空芯坠左右侧壁上方设有与鱼身侧开口22相匹配的芯坠侧拉手36,前后立壁为倾斜状整体呈菱形并与鱼身芯坠槽21一一对应匹配;其芯坠与鱼身芯坠槽相匹配的菱形设计,可以使芯坠的重量受倾斜的立壁导向重力向底部,使得本体结合更紧固,尤其在本体抛投过程中,鱼尾在前本体重力向前,芯坠在惯性下重力向前,从而
更加紧固于鱼身芯坠槽内。当空芯坠3插入任何一个鱼身芯坠槽21后,空芯坠3底部设有的芯坠铁芯35与鱼身配重磁铁23发生磁吸作用,磁力将空芯坠3磁性吸固在鱼身芯坠槽21内。所述的磁力磁吸结合相较于传统的螺丝扣、卡扣与膨胀结合更为简易并且无磨损,更换芯坠简单方便快捷。
40.所述实芯坠31内设实芯坠配重块34;所述撞珠芯坠37,内设行腔行腔内置撞珠球;所述半空芯坠38,内设行腔行腔内上部为中空,下部为配重块;所述实芯坠31、撞珠芯坠37及半空芯坠38,底部均设与鱼身配重磁铁23互为磁吸作用的芯坠铁芯35,上部设芯坠上拉手32、左右侧壁上方设芯坠侧拉手36,芯坠上拉手32为模拟鱼鳍状,芯坠侧拉手36为隐蔽性拉手,其作用均为更换芯坠时将芯坠从鱼身芯坠槽21取出,上述芯坠整体呈菱形与所述空芯坠31等同与鱼身芯坠槽21一一对应匹配。
41.所述鱼头结构1还设有鱼线挂环、鱼钩挂环及浮力行腔,其浮力行腔以位置鱼饵在水下保持平衡时所需的既定浮力。所述鱼头结构1与鱼身结构2和鱼尾挂环24之间依次相连。
42.如图4所示;所述空芯坠3内部中空为提供浮力芯坠;实芯坠31内部设实芯坠配重块34为本体提供重量芯坠;撞珠芯坠37内设撞珠球,为浮水芯坠一种,其功能为本体提供浮力及声音,装填进鱼身芯坠槽后,当本体水下移动时,撞珠球撞击四壁可产生声音吸引目标鱼;半空芯坠,为重量与浮力相结合芯坠,可为本体远距离抛投提供重量。
43.如图3所示;所述鱼身结构2示例图中(图1)鱼身芯坠槽21为2个芯坠槽,但不限于2个,在图3所示中为3个,在实际应用中可为一个至多个。
44.如图5所示;所述芯坠系列,均可匹配的插入倾斜向后的鱼身芯坠槽21内,当本体准备抛投,鱼饵悬挂在鱼竿自然下垂的鱼线上时,鱼头1在上鱼身及鱼尾挂环在24下,使得鱼身芯坠槽21及内部的芯坠原本向后的倾斜角变成向下,鱼身芯坠槽21向后倾斜后壁,以倾斜面有效的将芯坠挡卡在鱼身芯坠槽21内,与芯坠铁芯35和鱼身配重磁铁23的磁力吸附,使得二者组合更紧固,同时在本体抛投时,菱形的倾斜结构使得飞向远方的本体,也会在向前惯性的作用下使得芯坠更加紧固的固定在鱼身芯坠槽内。
45.作为本实施例的一种可选方案
46.单一芯坠品种钓法;所述多个鱼身芯坠槽21内全部装填空芯坠3,本体水下为浮水状态。适用于浮水钓法,即本体于水面上吸引上层目标鱼;在本体鱼身多个芯坠槽内全部装填实芯坠31,本体抛投距离更远,沉水速度更快,适合于沉水钓法,用于搜索水域底部目标鱼;半空芯坠38,为重量与浮力相结合芯坠,可为本体提供远距离抛投的同时,也可以为本体水下提供浮力,并使得本体入水后飘落缓沉,适合于悬停钓法;撞珠芯坠37,内部设撞珠球,为浮水声音芯坠一种,装填进鱼身芯坠槽后21,当本体水下移动时,可产生声音吸引远方目标鱼,为声音诱鱼钓法。
47.作为本实施例的另一种可选方案,
48.混装钓法,根据以上所述,熟练的垂钓者通过往鱼身芯坠槽内21,根据需求混装插入撞珠芯坠37,使本体在浮水钓法、悬停钓法,沉水钓法时都具备声音诱鱼功能,并且通过混装芯坠达到增加抛投距离及调整入水区域水层的功能。
49.虽然,上文中已经用一般性说明及具体实施例对本设计作了详尽的描述,但在本实用新型基础上,可以对之作一些修改或改进,这对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是显而易见的。因
此,在不偏离本设计精神的基础上所做的这些修改或改进,均属于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