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的制作方法

2022-12-21 11:19:0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
技术领域
1.本实用新型涉及屏蔽胶带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


背景技术:

2.根据中国专利号为cn114213993a公开的一种高屏蔽型emi导电胶带及其制备方法。一种高屏蔽型emi导电胶带,第一金属导电层的两面、第二金属导电层的上表面均涂覆有胶黏层,第一金属导电层的上表面通过胶黏层粘贴有第一塑料薄膜,第一金属导电层与第二金属导电层之间设有第二塑料薄膜且第二塑料薄膜的两面分别通过胶黏层与第一金属导电层、第二金属导电层粘贴形成胶带基体,胶带基体的底面覆盖有导电胶并在导电胶的表面覆盖有离型膜。本发明产品采用双面导电金属层中间夹塑料薄膜结构,相比单面导电金属层,屏蔽性能好;导电金属层的表面粘贴塑料薄膜可增加金属材料的柔软性和极佳的绝缘性,并可抗材料使用过程易发生的皱折。
3.上述专利中的胶带由于采用两层金属导电层进行成型,导致成型后的胶带在金属导电层的刚性作用下不易弯折收卷,整体柔软度和弹性降低,不利于实际收卷和缠绕使用。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而提出的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
5.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了如下技术方案: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包括基材粘接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材粘接层一侧设有离型纸层,所述基材粘接层另一侧依次设有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保护层,所述导电泡棉层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所述基材粘接层、离型纸层、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保护层大小均相同。
6.优选的,所述绝缘层采用橡胶涂层涂覆于基层粘接层表面,所述绝缘层表面厚度为1-2μm。
7.优选的,所述涂料屏蔽层采用环氧树脂涂覆于绝缘层表面,且涂料屏蔽层厚度为2μm
±
10%,所述涂料屏蔽层内部均匀分布设有金属银微粒。
8.优选的,所述导电泡棉层内部的镍铜合金丝采用平纹编织成型,所述导电泡棉层的厚度为4-5μm,所述导电泡棉层底面与涂料屏蔽层顶面粘接成型。
9.优选的,所述保护层采用pvc薄膜裁剪成型,所述保护层底面与导电泡棉层表面采用静电吸附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基材粘接层、离型纸层、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保护层外部边缘均采用去毛刺处理。
11.有益效果
12.本实用新型中,采用基材粘接层表面依次设置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
保护层进行屏蔽胶带成型使用,通过导电泡棉层采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有效增加整体胶带的弹性和柔韧性,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通过涂料屏蔽层进行屏蔽的同时可通过内部的金属银微粒起到良好的导热效果,便于实际使用。
附图说明
13.图1为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14.图2为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的正面剖视图;
15.图3为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的正视图。
16.图例说明:
17.1、保护层;2、导电泡棉层;3、涂料屏蔽层;4、绝缘层;5、基材粘接层;6、离型纸层。
具体实施方式
18.为了使本实用新型实现的技术手段、创作特征、达成目的与功效易于明白了解,下面结合具体实施例和附图,进一步阐述本实用新型,但下述实施例仅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全部。基于实施方式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其它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19.下面结合附图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例。
20.具体实施例:
21.参照图1-3,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包括基材粘接层5和离型纸层6,基材粘接层5一侧设有离型纸层6,基材粘接层5另一侧依次设有绝缘层4、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导电泡棉层2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基材粘接层5、离型纸层6、绝缘层4、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大小均相同,采用基材粘接层5表面依次设置绝缘层4、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进行屏蔽胶带成型使用,通过导电泡棉层2采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有效增加整体胶带的弹性和柔韧性,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通过涂料屏蔽层3进行屏蔽的同时可通过内部的金属银微粒起到良好的导热效果,便于实际使用,绝缘层4采用橡胶涂层涂覆于基层粘接层表面,绝缘层4表面厚度为1-2μm,绝缘层4采用橡胶涂覆使用,增加胶带整体的柔软度和绝缘性,便于胶带的收卷弯折使用,涂料屏蔽层3采用环氧树脂涂覆于绝缘层4表面,且涂料屏蔽层3厚度为2μm,涂料屏蔽层3内部均匀分布设有金属银微粒,涂料屏蔽层3通过环氧树脂起到隔绝空气屏蔽的效果,具有剪切强度高、热膨胀系数小、离子纯净、导热和导电性能好这些独特的综合性能,同时通过内部的金属银颗粒加速与接触面的导热效果,起起到良好的屏蔽效果和导热效果,可以为机壳在30mhz-1ghz范围内提供60-80db的屏蔽,导电泡棉层2内部的镍铜合金丝采用平纹编织成型,导电泡棉层2的厚度为4-5μm,导电泡棉层2底面与涂料屏蔽层3顶面粘接成型,聚氨基甲酸乙脂制成的导电泡棉层2具有良好的屏蔽性能,遇到电波时,则会根据其物体的性质而进行反射、吸收、提供极佳的屏蔽效果,并且具有极高的性价比,在实际使用温度-40-70℃永久压缩形变3%-10%,比较好的可以做到0%变形,低压力、非常好的屏蔽效果,屏蔽性能超过90db,有弹性,重量轻,低表面接触电阻,截面选择众多,ul级防火,保护层1采用pvc薄膜裁剪成型,保护层1底面与导电泡棉层2表面采用静电吸附连接,对导电泡棉层2表面进行保护防止刮花,基材粘接层5、离型纸层6、绝缘层4、
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外部边缘均采用去毛刺处理,便于一体化收卷成型。
22.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或之“下”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直接接触,也可以包括第一和第二特征不是直接接触而是通过它们之间的另外的特征接触。而且,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上”、“上方”和“上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上方和斜上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高于第二特征。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之下”、“下方”和“下面”包括第一特征在第二特征正下方和斜下方,或仅仅表示第一特征水平高度小于第二特征。
23.以上显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基本原理、主要特征和本实用新型的优点。本行业的技术人员应该了解,本实用新型不受上述实施例的限制,上述实施例和说明书中描述的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例,并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精神和范围的前提下,本实用新型还会有各种变化和改进,这些变化和改进都落入要求保护的本实用新型范围内。本实用新型要求保护范围由所附的权利要求书及其等效物界定。


技术特征:
1.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包括基材粘接层(5)和离型纸层(6),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粘接层(5)一侧设有离型纸层(6),所述基材粘接层(5)另一侧依次设有绝缘层(4)、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所述导电泡棉层(2)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所述基材粘接层(5)、离型纸层(6)、绝缘层(4)、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大小均相同。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绝缘层(4)采用橡胶涂层涂覆于基层粘接层表面,所述绝缘层(4)表面厚度为1-2μm。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涂料屏蔽层(3)采用环氧树脂涂覆于绝缘层(4)表面,且涂料屏蔽层(3)厚度为2μm
±
10%,所述涂料屏蔽层(3)内部均匀分布设有金属银微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导电泡棉层(2)内部的镍铜合金丝采用平纹编织成型,所述导电泡棉层(2)的厚度为4-5μm,所述导电泡棉层(2)底面与涂料屏蔽层(3)顶面粘接成型。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保护层(1)采用pvc薄膜裁剪成型,所述保护层(1)底面与导电泡棉层(2)表面采用静电吸附连接。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其特征在于:所述基材粘接层(5)、离型纸层(6)、绝缘层(4)、涂料屏蔽层(3)、导电泡棉层(2)和保护层(1)外部边缘均采用去毛刺处理。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动力电池用导热性能良好的EMI屏蔽胶带,涉及屏蔽胶带技术领域,包括基材粘接层和离型纸层,所述基材粘接层一侧设有离型纸层,基材粘接层另一侧依次设有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保护层,导电泡棉层采用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基材粘接层、离型纸层、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保护层大小均相同,采用基材粘接层表面依次设置绝缘层、涂料屏蔽层、导电泡棉层和保护层进行屏蔽胶带成型使用,通过导电泡棉层采用的聚氨基甲酸乙酯和镍铜合金丝编织成型有效增加整体胶带的弹性和柔韧性,具有良好的阻燃效果,通过涂料屏蔽层进行屏蔽的同时可通过内部的金属银微粒起到良好的导热效果,便于实际使用。于实际使用。于实际使用。


技术研发人员:刘超 李用军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富和冠电子材料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15
技术公布日:2022/12/20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