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2022-12-20 20:57:0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一种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及其制备方法。


背景技术:

2.能源是人类赖以生存和社会发展的重要物质基础,是国民经济、国家安全和实现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基石。随着传统生化能源如石油、煤、天然气等快速的消耗殆尽,而且它们的燃烧还会产生温室气体和其他有毒有害的物质(so2、no2等),对环境和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带来很多不利影响。因此,寻找可再生的新型绿色能源是当下研究人员最紧迫的任务。锂离子电池由于其能量密度高、循环寿命长和安全性能好等优点,已经在商业化过程中取得了巨大的成功,被广泛的应用于新能源汽车、便携设备、无人机、电站储能等诸多领域,开启了电化学储能大规模应用的序幕。但是,当前的锂离子电池在制备过程中,正极、负极、隔膜由于分开制备,材料之间存在着较大的间隙,且封装技术主要为钢壳和铝塑膜封装,金属材质的高密度极大地限制了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并且,锂离子电池在长途运输中的颠簸和温度波动,使其存在着较大的安全隐患;更重要的是,在电池长期存放过程中会存在一定的自放电现象,导致电池容量衰减、老化等严重问题。因此,我们亟待开发一种高能量密度、具有高安全性能和可以长久储存的新型锂离子电池。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发明旨在提供一种工艺简单可行的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其制备得到的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4.本发明通过以下方案实现:一种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聚合物、溶剂、负极活性材料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得到负极前驱体,将负极前驱体纺丝在基底材料上并经高温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材料;基底材料一般为铝箔,本步骤的高温煅烧是为了对负极前驱体进行碳化,提高负极材料的导电性;(2)将聚合物和溶剂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得到隔膜前驱体,将隔膜前驱体纺丝在步骤(1)得到的柔性负极材料上并经低温煅烧得到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本步骤的低温煅烧是为了减小隔膜与负极之间的间隙,使得隔膜与负极之间无缝结合并稳定纤维结构;(3)将聚合物、溶剂、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得到正极前驱体,将正极前驱体纺丝在步骤(2)得到的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上并经低温煅烧后得到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本步骤的低温煅烧是为了减小负极、隔膜与正极之间的间隙,使得负极、隔膜与正极之间无缝结合并稳定纤维结构;正极活性材料一般为钴酸锂、锰酸锂、镍钴锰三元材料中一种,多数采用钴酸锂;(4)将自愈合聚合物和溶剂按一定质量比混合得到封装前驱体,将封装前驱体涂覆在步骤(3)得到的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上并整体包覆住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得到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之后往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内注入电解液,经光照愈合封装后得
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5.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聚合物、溶剂、负极活性材料的质量比为0.8~1.4 :5~10 :0.6~1.0;所述步骤(2)中,聚合物、溶剂的质量比为0.6~1.4 :5~12;所述步骤(3)中,聚合物、溶剂、正极活性材料、导电材料的质量比为0.8~1.2 :5~10 :0.8~1.2 :0.3~0.6;所述步骤(4)中,自愈合聚合物、溶剂的质量比为2~4 :6~8。
6.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步骤(2)和步骤(3)中的聚合物为聚乙烯吡咯烷酮(pvp)、聚乙烯醇缩丁醛(pvb)、聚乙烯醇(pva)、聚丙烯腈(pan)中的一种。
7.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的自愈合聚合物为环戊二烯二聚体、环氧树脂、丙烯酸树脂中的一种。
8.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步骤(2)、步骤(3)和步骤(4)中的溶剂为n, 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醇、四氢呋喃、四氯化碳中的一种。
9.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负极活性材料为乙酰丙酮锡、氯化铋、乙酰丙酮锑中的一种。
10.进一步地,所述步骤(1)中的高温煅烧的温度为650~800℃,所述步骤(2)中的低温煅烧的温度为150~250℃,所述步骤(3)中的低温煅烧的温度为350~450℃。高温煅烧、低温煅烧一般在充有保护气体的环境下进行,保护气体一般为氮气或惰性气体。
11.进一步地,所述步骤(4)中,光照采用的光线波长为200~400 nm,光线强度为5~12 mw/cm2,曝光照射时间控制为60~180 s。光照一般采用紫外光。
12.进一步地,所述步骤(3)中的导电材料为乙炔黑、碳纳米管、碳点、石墨烯中的一种。
13.本发明中步骤(1)、步骤(2)和步骤(3)的纺丝步骤中所用的针头内径为0.3~1 mm,电压控制在23~30 kv。
14.一种一体化锂离子电池,采用如上所述的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制得。
15.本发明的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工艺简单可行,利用纺丝工艺及煅烧工艺,使得负极、隔膜、正极之间无缝结合,并使用自愈合聚合物采用光照聚合封装工艺封装,且采用了先封装后注液工艺,可以有效地提高电池的安全和长久储存性能。使用本发明方法制备得到的一体化锂离子电池,具有较高的能量密度、较好的循环性能和安全性能。
具体实施方式
16.以下结合实施例对本发明作进一步说明,但本发明并不局限于实施例之表述。
17.实施例1一种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聚丙烯腈(pan)、n, n-二甲基甲酰胺(dmf)、乙酰丙酮锡按质量比1:9:0.8混合得到负极前驱体,将负极前驱体在25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5 mm)在铝箔上,并在温度为70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材料;(2)将聚乙烯吡咯烷酮(pvp)和乙醇按质量比1:9混合得到隔膜前驱体,将隔膜前驱体在23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3 mm)在步骤(1)得到的柔性负极材料上,并在温度为20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3)将聚丙烯腈(pan)、n, n-二甲基甲酰胺(dmf)、钴酸锂、碳纳米管按质量比1.0:
8:0.8:0.4混合得到正极前驱体,将正极前驱体在25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5 mm)在步骤(2)得到的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上,并在温度为45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4)将环氧树脂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质量比4:6混合得到封装前驱体,将封装前驱体涂覆在步骤(3)得到的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上并整体包覆住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得到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之后往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在光线波长为365 nm 、光线强度为8 mw/cm2的紫外光下曝光照射120 s后得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18.将实施例1制备得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进行能量密度检测,在100 ma /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循环100圈后,检测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540 wh/kg。
19.实施例2一种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聚丙烯腈(pan)、n, n-二甲基甲酰胺(dmf)、氯化铋按质量比1.4:6:0.6混合得到负极前驱体,将负极前驱体在30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8 mm)在铝箔上,并在温度为65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材料;(2)将聚丙烯腈(pan)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质量比1.4:7混合得到隔膜前驱体,将隔膜前驱体在23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4 mm)在步骤(1)得到的柔性负极材料上,并在温度为25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3)将聚丙烯腈(pan)、n, n-二甲基甲酰胺(dmf)、钴酸锂、石墨烯按质量比0.8:9:1.0:0.3混合得到正极前驱体,将正极前驱体在25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5 mm)在步骤(2)得到的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上,并在温度为45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4)将环戊二烯二聚体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质量比2:8混合得到封装前驱体,将封装前驱体涂覆在步骤(3)得到的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上并整体包覆住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得到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之后往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在光线波长为300 nm 、光线强度为5 mw/cm2的紫外光下曝光照射180 s后得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20.将实施例2制备得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进行能量密度检测,在100 ma /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循环100圈后,检测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412.5 wh/kg。
21.实施例3一种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制备方法,按以下步骤进行:(1)将聚乙烯醇缩丁醛(pvb)、四氯化碳、乙酰丙酮锑按质量比0.8:10:0.75混合得到负极前驱体,将负极前驱体在28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7 mm)在铝箔上,并在温度为80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材料;(2)将聚乙烯醇(pva)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质量比0.6:12混合得到隔膜前驱体,将隔膜前驱体在25 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5 mm)在步骤(1)得到的柔性负极材料上,并在温度为15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3)将聚丙烯腈(pan)、n, n-二甲基甲酰胺(dmf)、钴酸锂、碳点按质量比1.2:6:1.2:0.6混合得到正极前驱体,将正极前驱体在23kv电压下纺丝(纺丝针头内径为0.5 mm)
在步骤(2)得到的柔性负极/隔膜复合材料上,并在温度为350℃且充有氮气的环境下煅烧后得到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4)将丙烯酸树脂和n, n-二甲基甲酰胺(dmf)按质量比3:7混合得到封装前驱体,将封装前驱体涂覆在步骤(3)得到的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上并整体包覆住负极/隔膜/正极复合材料得到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之后往初封装的锂离子电池内注入电解液,在光线波长为200 nm 、光线强度为12 mw/cm2的紫外光下曝光照射60 s后得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
22.将实施例3制备得到一体化锂离子电池进行能量密度检测,在100 ma /g的电流密度下充放循环100圈后,检测一体化锂离子电池的能量密度为427.35 wh/kg。
23.需要说明的是:以上实施例仅为体现本发明的技术特征而提供,并非因此限定本发明专利请求的专利保护范围,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和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