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与流程

2022-12-20 02:12: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锚碇(5)包括多个锚碇分块(51),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锚碇基坑(1),并将所述锚碇基坑(1)划分成多个小区间(11);s2:在所述锚碇基坑(1)一侧开挖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s3:施工设备(6)站位在靠近所述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一侧的一个所述小区间(11)上,在远离所述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一侧的多个所述小区间(11)上施工对应的所述锚碇分块(51);s4:所述施工设备(6)站位在所述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上,在靠近所述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一侧的一个所述小区间(11)上施工最后一个所述锚碇分块(51)。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开挖锚碇基坑(1)的过程包括:在待开挖锚碇基坑的位置,由背山侧(7)向靠山侧(8)方向依次放坡分台阶开挖。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开挖锚碇基坑(1)后,对所述锚碇基坑(1)的基底进行岩基的原位测试试验,并将检测得到的所述基底的承载能力、摩擦系数与第一预设值作比较,当检测到所述基底的承载能力、摩擦系数小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时,处理所述基底直至达到所述第一预设值。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预设值是勘察设计院进行桥梁设计时,根据地质勘察报告中的所述基底的承载能力及土质参数所取的设计值。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1中,所述锚碇基坑(1)划分成四个小区间(11),四个所述小区间(11)两两相对设置,所述锚碇分块(51)的数量与所述小区间(11)数量一致。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2中,所述在所述锚碇基坑(1)一侧开挖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的过程包括:对背山侧的各所述小区间(11)的所述基底的承载能力进行比较,在所述承载能力最差的一个所述小区间(11)的一侧开挖所述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s3中,所述在远离所述第一施工作业平台(2)一侧的多个所述小区间(11)上施工对应的所述锚碇分块(51)时,各所述锚碇分块(51)均匀同步向上施工。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s4之前,还包括:定期检测所有所述小区间(11)的基底的沉降情况,直至已施工所述锚碇分块(51)的所述基底与未施工所述锚碇分块(51)的所述基底的沉降差达到第二预设值。9.根据权利要求8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预设值的设计过程包括:根据所述锚碇基坑(1)的所述基底的土质参数进行所述基底的沉降计算,分析在各所述小区间(11)不同步施工的情况下,最后施工完成的一个所述小区间(11)的所述基底的计算沉降量,根据最后一个所述小区间(11)的计算沉降量与其他各所述小区间(11)的已观测的沉降量确定所述第二预设值。10.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还包括s5,将所述锚碇(5)四周进行回填,以形成第二施工作业平台(3),所述施工设备(6)站位在所述第二施
工作业平台(3)上施工后浇带(4)。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涉及桥梁施工技术领域,所述悬索桥重力式锚碇施工方法,锚碇包括多个锚碇分块,包括以下步骤:S1:开挖锚碇基坑,并将锚碇基坑划分成多个小区间;S2:在锚碇基坑一侧开挖第一施工作业平台;S3:施工设备站位在靠近第一施工作业平台一侧的一个小区间上,在远离第一施工作业平台一侧的多个小区间上施工对应的锚碇分块;S4:施工设备站位在第一施工作业平台上,在靠近第一施工作业平台一侧的一个小区间上施工最后一个锚碇分块。采用本方案,各锚碇分块在锚碇基坑各小区间上的施工不同步,将靠近第一施工作业平台一侧的一个小区间作为其他小区间施工时的临时施工作业平台,避免在四周开挖施工作业平台。开挖施工作业平台。开挖施工作业平台。


技术研发人员:赵东黎 付小莲 张园华 李桐 朱东明 周辉 徐新学 龚士平 焦剑英 黄剑宇 郭文晔 王远明 肖俊 王建洪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铁九桥工程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9.01
技术公布日:2022/12/16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