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的制作方法

2022-12-20 01:44: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用助力制动泵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用助力制动泵,在处于非工作状态时,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是处于连通状态,即输入助力制动泵的液压油经过助力制动泵后直接流回储油箱,因此现有助力制动泵在非工作状态下,液压油是无法建立正常的压力,其所带来的问题是:如果将现有助力制动泵直接接入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的液压系统时,将导致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的液压系统无法正常工作;为解决此问题,就必须为助力制动泵独立配置一个液压泵实现独泵供油,因此会导致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辆成本的升高。


技术实现要素:

3.为了克服背景技术中的不足,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助力制动泵壳体内滑动设置有柱塞组件,柱塞组件将制动泵壳体内腔分割成高压油腔、环槽腔、制动油腔;柱塞组件包括动力柱塞、控制柱塞,控制柱塞滑动设置在动力柱塞中;该助力制动泵在非工作状态下,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处于非连通状态;当助力制动泵工作时,通过控制柱塞在动力柱塞中的滑动,控制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的连通,液压油进入高压油腔推动动力柱塞在制动泵壳体滑动,将制动油腔中的制动油泵入制动器中,实现机拖拉机或动车辆的制动控制;本发明的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实现了非工作状态下压力油入口的压力保持,将其直接接入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的液压系统时,也不会影响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的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因此无需再为助力制动泵单独设置液压泵供油。
4.为了实现所述发明目的,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一种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包括柱塞组件、助力制动泵壳体;所述助力制动泵壳体上设有压力油入口、制动油出口、回油口,压力油入口、制动油出口、回油口与助力制动泵壳体的内孔连通;所述柱塞组件滑动设置在助力制动泵壳体的内孔中,柱塞组件将制动泵壳体内腔分割成高压油腔、环槽腔、制动油腔;柱塞组件包括动力柱塞、控制柱塞,控制柱塞滑动设置在动力柱塞中;动力柱塞中间设有控制柱塞孔,控制柱塞孔为盲孔;柱塞孔内圆面上设有动力柱塞内环槽,外圆面上设有动力柱塞外环槽,动力柱塞外环槽与动力柱塞内环槽通过径向设置的若干通孔连通;控制柱塞外圆周上设有控制柱塞环槽;控制柱塞滑动设置在控制柱塞孔中,助力制动泵壳体左端固定设置有端盖;控制柱塞穿过端盖延伸至外部;助力制动泵在非工作状态下,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处于非连通状态,具体参见说明书附图1;当制动泵工作时,通过脚踏板推动控制柱塞在动力柱塞中滑动,控制柱塞环槽将高压油腔、环槽腔连通,通过压力油入口进入助力制动泵中的液压油进入高压油腔中,推动柱塞组件运动,将制动油腔中的制动油泵入制动器中,实现拖拉机或机动车辆的制动控制。
5.优选的,柱塞组件还包括动力柱塞堵头;动力柱塞中间的控制柱塞孔为台阶状通孔,其中大孔段为堵头连接孔;柱塞堵头固定设置在堵头连接孔中,使控制柱塞孔形成盲孔结构。
6.进一步的,控制柱塞位于控制柱塞孔的端部设有防脱档环,防脱档环用于防止控制柱塞从制动泵端盖侧脱出。
7.进一步的,动力柱塞与控制柱塞之间设置有控制柱塞复位弹性元件。
8.进一步的,动力柱塞与助力制动泵壳体之间设置有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
9.进一步的,回油口设有回油阻尼孔,回油口通过回油阻尼孔与助力制动泵壳体的内孔连通;助力制动泵在工作状态时,进入高压油腔的液压油实际有少量通过回油阻尼孔回流至储油箱中,因回油阻尼孔直径较小,设置为1.0-2.0mm,高压油腔仍维持高压状态,驱动动力柱塞工作。
10.进一步的,控制柱塞复位弹性元件、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为螺旋压簧或开槽蝶形簧片组。
11.进一步的,控制柱塞内部设有控制柱塞补油孔,控制柱塞补油孔与控制柱塞环槽之间通过径向设置的若干通孔连通;动力柱塞堵头上设有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上设置有单向阀;控制柱塞补油孔与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连通构成补油通道。
12.进一步的,动力柱塞外圆面上还设有泄压环槽,侧壁沿轴向还设有泄压通道,泄压通道右侧连通至动力柱塞的右端面,泄压环槽与泄压通道通过径向设置的通孔连通;助力制动泵壳体上还设有泄压孔,泄压孔与回油口连通。
13.由于采用如上所述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如下有益效果:本发明公开的一种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其在助力制动泵壳体内滑动设置有柱塞组件,柱塞组件将制动泵壳体内腔分割成高压油腔、环槽腔、制动油腔;柱塞组件包括动力柱塞、控制柱塞,控制柱塞滑动设置在动力柱塞中;该助力制动泵在非工作状态下,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处于非连通状态;当助力制动泵工作时,通过控制柱塞在动力柱塞中的滑动,压力油入口与回油口的连通,液压油进入高压油腔推动动力柱塞在制动泵壳体滑动,将制动油腔中的制动油泵入制动器中,实现机拖拉机或动车辆的制动控制;本发明的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实现了非工作状态下压力油入口的压力保持,将其直接接入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的液压系统时,也不会影响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的液压系统的正常工作,无需再为助力制动泵单独设置液压泵供油,因此降低了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辆的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14.图1为实施例一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结构示意图;图2为实施例一柱塞组件结构示意图;图3为实施例一动力柱塞结构示意图;图4为实施例一控制柱塞结构示意图;图5为助力制动泵壳体结构示意图;图6为实施例一的控制柱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7为实施例一的柱塞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8为施例二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结构示意图;
图9为实施例二柱塞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0为实施例二动力柱塞结构示意图;图11为实施例二控制柱塞结构示意图;图12为实施例二动力柱塞堵头结构示意图;图13为实施例二的控制柱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4为实施例二的柱塞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图15为施例三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结构示意图;图16为实施例三柱塞组件结构示意图;图17为实施例三动力柱塞结构示意图;图18为实施例三控制柱塞结构示意图;图19为实施例三的控制柱塞工作状态示意图;图20为实施例三的柱塞组件工作状态示意图。
15.图中:1、柱塞组件;1.1、动力柱塞;1.1.1、控制柱塞孔;1.1.2、动力柱塞外环槽;1.1.3、动力柱塞内环槽;1.1.5、泄压通道;1.1.6、泄压环槽;1.1.7、堵头连接孔;1.2、控制柱塞;1.2.1、控制柱塞环槽;1.2.2、控制柱塞补油孔;1.2.3、防脱档环;1.3、动力柱塞堵头;1.3.1、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1.4、控制柱塞复位弹性元件;2、助力制动泵壳体;2.1、压力油入口;2.2、制动油出口;2.3、回油口;2.3.1、回油阻尼孔;2.3.2、泄压孔;3、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4、高压油腔;5、环槽腔;6、制动油腔;7、端盖。
具体实施方式
16.通过下面的实施例可以详细的解释本发明,公开本发明的目的旨在保护本发明范围内的一切技术改进。
17.实施例一:一种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包括柱塞组件1、助力制动泵壳体2;所述助力制动泵壳体2上设有压力油入口2.1、制动油出口2.2、回油口2.3,压力油入口2.1、制动油出口2.2、回油口2.3与助力制动泵壳体2的内孔连通,其中回油口2.3通过直径1.0mm回油阻尼孔2.3.1与助力制动泵壳体2的内孔连通;所述柱塞组件1包括动力柱塞1.1、控制柱塞1.2;在该实施例中,动力柱塞1.1、控制柱塞1.2结构及两者之间的装配关系参见说明书附图2、3、4;动力柱塞1.1中间设有控制柱塞孔1.1.1,控制柱塞孔1.1.1为盲孔,控制柱塞孔1.1.1左侧端面设有台阶孔,右侧端面设有沉孔;柱塞孔1.1.1内圆面上设有动力柱塞内环槽1.1.3,外圆面上设有动力柱塞外环槽1.1.2,动力柱塞外环槽1.1.2与动力柱塞内环槽1.1.3通过径向均布设置的四个通孔连通;控制柱塞1.2外圆周上设有控制柱塞环槽1.2.1;控制柱塞1.2滑动设置在动力柱塞1.1的控制柱塞孔1.1.1中,构成柱塞组件1;为保证控制柱塞1.2在工作过程中复位可靠,在控制柱塞1.2的右端面与动力柱塞1.1的控制柱塞孔1.1.1底部之间,还可设置柱塞复位弹性元件1.4,柱塞复位弹性元件1.4可以采用螺旋压簧或开槽蝶形簧片组,或其他弹性元件;柱塞组件1滑动设置在助力制动泵壳体2的内孔中,助力制动泵壳体2左端固定设置有端盖7,控制柱塞1.2穿过端盖7延伸至助力制动泵外部;动力柱塞1.1左侧端面的台阶
孔与端盖7内侧面构成高压油腔4,动力柱塞1.1的动力柱塞外环槽1.1.2与助力制动泵壳体2的内孔壁构成环槽腔5,动力柱塞1.1右端面与助力制动泵壳体2的内孔底部构成制动油腔6;为保证柱塞组件1在工作过程中复位可靠,在动力柱塞1.1右端面与助力制动泵壳体2的内孔底部之间,还可设置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3,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3可以采用螺旋压簧或开槽蝶形簧片组,或其他弹性元件;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在未工作状态下,控制柱塞1.2将动力柱塞内环槽1.1.3关闭,此时高压油腔4与压力油入口2.1阻断,液压油无法进入高压油腔4,柱塞组件1保持不动;当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辆制动时,踏下制动踏板,制动踏板推动控制柱塞1.2向右滑动,此时控制柱塞环槽1.2.1将高压油腔4与环槽腔5连通,参见说明书附图6;高压油腔4与环槽腔5连通后,压力油入口2.1连接的液压油进入高压油腔4,少量液压油经过回油阻尼孔回流至储油箱中,因回油阻尼孔直径较小(1.0mm),高压油腔维持高压状态,驱动动力柱塞工作,液压油推动动力柱塞1.1向右滑动,将制动油腔6中的制动油通过制动油出口2.2泵入制动器中,对拖拉机或其他机动车辆进行制动控制,具体参见说明书附图7;在控制柱塞1.2向右滑动过程中,控制柱塞1.2与动力柱塞1.1之间封闭空间的液压油,通过控制柱塞补油孔1.2.2进入高压油腔4;在制动结束后,制动踏板对控制柱塞1.2的推力消失,此时控制柱塞1.2与动力柱塞1.1之间封闭空间与高压油腔4连通,因此控制柱塞1.2与动力柱塞1.1之间封闭空间的液压油仍维持高压状态,高压液压油推动控制柱塞1.2向左滑动复位,直至切断高压油腔4、环槽腔5的连通;当高压油腔4、环槽腔5之间的连通被切断后,高压油腔4的压力消失,此时制动油腔6与制动器相连通,因此制动油腔6的制动油维持高压状态,高压制动油推动柱塞组件1向左滑动,制动油腔6中制动油压力下降,结束制动器的制动;在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中,控制柱塞复位弹性元件1.4用于确保控制柱塞1.2的可靠复位,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3用于确保柱塞组件1的可靠复位。
18.实施例二:在该实施例中,柱塞组件1还包括动力柱塞堵头1.3;动力柱塞1.1中间的控制柱塞孔1.1.1为台阶状通孔,其中大孔段为堵头连接孔1.1.7;柱塞堵头1.3通过螺纹连接或焊接固定设置在堵头连接孔1.1.7中,采用动力柱塞堵头1.3的结构设计,可将动力柱塞1.1设计为台阶状通孔,方便控制柱塞孔1.1.1进行磨削加工。
19.实施例三: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柱塞1.2位于控制柱塞孔1.1.1中的端部设有防脱档环1.2.3,相应的动力柱塞1.1中间的控制柱塞孔1.1.1设有相应的挡边台阶孔,此种结构设计可防止防止控制柱塞1.2从制动泵中脱出;在此结构设计中,防脱档环1.2.3的外圆与挡边台阶孔的内圆之间设有间隙,防止控制柱塞1.2的防脱档环与动力柱塞1.1的挡边台阶孔之间出现困油现象,而导致控制柱塞1.2出现滑动阻力偏大的问题;在该实施例中,控制柱塞1.2内部还设有控制柱塞补油孔1.2.2,控制柱塞补油孔1.2.2与控制柱塞环槽1.2.1之间通过径向设置的四个通孔连通;动力柱塞堵头1.3上还可设有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1.3.1,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1.3.1上设置有单向阀,控制柱塞1.2与动力柱塞1.1之间封闭空间与制动油腔6单向连通;在动力柱塞堵头1.3设置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1.3.1的目的,是防止制动器中的制动油因泄漏而出现制动油不足的问题;其补油原理为:当制动完成后,控制柱塞1.2向左滑动切断高压油腔4、环槽腔5的连通,柱塞组件1
在制动油腔6中制动油维持高压的作用下向右滑动,如果制动器因泄漏出现制动油不足时,制动油腔6中制动油维持的压力不足以使柱塞组件1完全归位,此时柱塞组件1在柱塞组件复位弹性元件3作用下继续向右滑动,因此在高压油腔4与制动油腔6之间产生压力差(高压油腔4的压力高于制动油腔6的压力),在此压力差的作用下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1.3.1上的单向阀打开,高压油腔4中的液压油进入制动油腔6中,对制动器自动进行补油,补偿制动器的制动液压油的泄漏;在该实施例中,动力柱塞外圆面上还设有泄压环槽1.1.6,侧壁沿轴向还设有泄压通道1.1.5,泄压通道1.1.5右侧连通至动力柱塞1.1的右端面,泄压环槽1.1.6与泄压通道1.1.5通过径向设置的通孔连通;助力制动泵壳体2上还设有与回油口2.3连通的泄压孔2.3.2,泄压孔2.3.2直径设置为0.5mm;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在未工作状态下,泄压通道1.1.5通过泄压环槽1.1.6、泄压孔2.3.2连通至回油口2.3,构成完整的泄压回路;在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上设置泄压回路的目的,是用于泄放制动器中的制动油在未工作状态下可能出现的残余压力,导致制动器中摩擦片无法完全与制动盘分离的问题;如夏季高温季节,在阻力制动泵与制动器内的制动油因温度升高膨胀,会使制动器中的制动油在未工作状态出现残余压力,非独泵供油的助力制动泵在未工作状态下,当制动器的制动油存在残余压力时,制动油从制动油腔6进入泄压通道1.1.5,然后通过泄压回路排入储油箱中,从而使制动器内制动油的残余压力得到释放,避免出现制动器的制动钳活塞回位不彻底问题。
20.另外,对于控制柱塞孔1.1.1为盲孔的动力柱塞1.1,其在盲孔底部也可设置动力柱塞堵头补油孔1.3.1和单向阀。
21.本发明未详述部分为现有技术。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