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玻切手柄的制作方法

2022-12-19 23:57:1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玻切手柄。


背景技术:

2.玻切手柄在微创眼科手术中应用场景广泛。例如,在有些眼前节白内障手术中,承载晶体的后囊膜会破裂,囊膜后的玻璃体会随着裂口溢出。而玻璃体为透明状粘弹性丝状材料,与视网膜连在一起。如果不及时将溢出的玻璃体清除,由于抽吸扰动作用会对视网膜产生牵拉,造成失明的后果。在例如玻璃体出血、视网膜脱离、黄斑裂孔等更复杂的眼后节手术中,玻切手柄成为必不可少的关键手术器械。除切割玻璃体外,手术中的一些皮质和碎核也会使用玻切手柄而清除掉。
3.现有的双通道气动断头台式玻切手柄结构较为复杂,并且导气通道位于腔室内导致手柄的内部空间较小,以及腔室的通道长度和转向角较小,使得气体进入腔室转向较急,在高速换气的状态下,容易导致气体进入或排出不畅,从而影响到切割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玻切手柄,提高了导气件换气的效率,保证了玻切手柄的切割效率。
5.为实现上述目的,第一方面,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玻切手柄包括导气件,具有第一导气通道、第二导气通道、第一通孔和密封腔,所述第一导气通道从所述导气件的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的一侧与所述密封腔导通;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具有转向部,所述转向部使所述第二导气通道从所述第一端延伸至所述密封腔的另一侧与所述密封腔导通,且所述转向部位于所述密封腔的另一侧上表面,所述第一通孔从所述导气件的第二端导通至所述密封腔;驱动件,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密封腔内;探针,包括外探针和内探针,所述内探针可滑动的设于所述外探针内,所述外探针和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内探针通过所述第一通孔与所述驱动件连接;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导入气体时,所述驱动件朝所述第二端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内探针前移,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导入气体时,所述驱动件朝所述第一端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内探针回移。
6.可选的,所述导气件还包括抽吸通道,所述抽吸通道从所述第一端导通至所述密封腔,且所述抽吸通道与所述第一通孔同轴设置;所述驱动件的侧边设有驱动轴,所述驱动轴开设有第二通孔,且所述第二通孔贯穿所述驱动件,所述驱动轴穿设于所述抽吸通道内;所述内探针沿其轴向开设有排出孔,所述排出孔与所述第二通孔连通。
7.可选的,还包括连接件;所述连接件具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和第二安装孔,且所述第一安装孔和所述第二安装孔导通,所述第一安装孔与所述内探针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与所述驱动轴连接。
8.可选的,还包括连接杆,所述连接杆沿其轴向设有第三通孔,所述连接杆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所述第三通孔与所述第一通孔导通;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第三通孔内用
于连接所述内探针和所述驱动轴;所述外探针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的另一端连接。
9.可选的,所述连接杆具有杆体和固定部,所述第三通孔设于所述杆体,所述固定部设有连接孔,所述固定部的一端面开设有安装槽,所述连接孔将所述安装槽导通,所述杆体的一端面设有凸部,所述安装槽与所述凸部适配连接,且所述凸部设有过渡孔与所述第三通孔导通;所述外探针与所述连接孔连接,所述杆体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连接。
10.可选的,第一密封件;所述凸部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所述过渡孔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的底部与所述第三通孔导通;所述第一密封件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内,且所述第一密封件套设于所述外探针的外侧壁。
11.可选的,还包括位于所述抽吸通道内的密封组件,所述密封组件包括第一密封圈、第二密封圈和密封套;所述密封腔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容纳槽,所述第二容纳槽与所述抽吸通道导通,所述密封组件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所述驱动轴位于所述驱动件的两侧边,位于所述第二容纳槽内的所述驱动轴的外侧壁依次套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所述密封套和所述第二密封圈。
12.可选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所述密封腔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一通道导通至所述第三容纳槽;所述第三密封圈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内,且套设于所述驱动轴。
13.可选的,所述驱动件具有第一弹性部、第二弹性部和活动部;所述第一弹性部环形设于所述活动部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部环形设于所述第一弹性部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性部与所述密封腔的内侧壁连接,并将所述密封腔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连通。
14.可选的,所述导气件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可拆卸连接;所述第一端位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端和所述第一通孔位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盖合形成所述密封腔。
15.可选的,还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具有导通其两端的容纳腔,所述导气件设于所述容纳腔,且位于所述壳体的一端,所述探针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
16.可选的,所述外探针包括端部和探针主体,将所述端部钻孔后与所述探针主体焊接形成所述外探针;所述端部的外侧壁开设有切割抽吸口,所述内探针移动时与所述切割抽吸口配合切割。
17.本发明的有益效果在于:在导气件设置第一导气通道和第二导气通道,由于第二导气通道具有转向部,转向部使第二导气通道从第一端延伸至密封腔的另一侧与密封腔导通,且所述转向部位于密封腔的另一侧上表面,可使第一导气通道的距离变长且转向角变大,使气体的进入和排出都较为顺畅,提高了导气件换气的效率,从而保证了玻切手柄的切割效率。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玻切手柄的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玻切手柄的爆炸图;
20.图3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导气件的正视图以及在b-b处的截面图;
21.图4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玻切手柄去除壳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图4中a-a处的截面图;
23.图6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驱动件的结构示意图;
24.图7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连接件的正视图以及在d-d处的截面图;
25.图8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连接杆的正视图以及在c-c处的截面图;
26.图9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连接杆的爆炸图;
27.图10为本发明提供的实施例外探针的结构示意图。
28.附图标记:
29.壳体100;导气件200、第一导气通道201、第二导气通道202、第一通孔203、密封腔204、抽吸通道205、第二容纳槽206、转向部207、第三容纳槽208、第一端210、第二端220;驱动件300、驱动轴301、第二通孔302、第一弹性部303、第二弹性部304、活动部305;探针400、外探针410、端部411、探针主体412、切割抽吸口413、内探针420;连接件500、第一安装孔501、第二安装孔502;连接杆600、杆体610、第三通孔611、凸部612、过渡孔613、第一容纳槽614、固定部620、连接孔621、安装槽622;第一密封件700、密封组件710、第一密封圈711、第二密封圈712、密封套713、第三密封圈720。
具体实施方式
30.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发明的附图,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除非另外定义,此处使用的技术术语或者科学术语应当为本发明所属领域内具有一般技能的人士所理解的通常意义。本文中使用的“包括”等类似的词语意指出现该词前面的元件或者物件涵盖出现在该词后面列举的元件或者物件及其等同,而不排除其他元件或者物件。
31.针对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发明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玻切手柄,参考图1和图2所示,该玻切手柄包括壳体100、导气件200、驱动件300和探针400。其中,所述壳体100具有导通其两端的容纳腔。所述导气件200的部分设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导气件200位于所述壳体100的一端,所述探针400的部分位于所述容纳腔内,且所述探针400位于所述壳体100的另一端。
32.另外,结合图3所示,所述导气件200具有第一导气通道201、第二导气通道202、第一通孔203和密封腔204,所述导气件200的两端分别为第一端210和第二端220。所述导气件200的中部开设有密封腔204,所述第一导气通道201从所述导气件200的第一端210延伸至所述密封腔204的底部与所述密封腔204导通,且所述第一导气通道201靠近所述导气件200的主体结构外侧壁设置。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从所述导气件200的第一端210延伸至所述密封腔204的顶部与所述密封腔204导通。所述第一通孔203从所述导气件200的第二端220导通至所述密封腔204。
33.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导气件200包括第一盖体和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可拆卸连接,便于所述驱动件300的安装。其中,所述第一端210位于所述第一盖体,所述第二端220和所述第一通孔203位于所述第二盖体,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盖合形成所述密封腔204。另外,所述第一盖体和所述第二盖体均采用注塑方式一体成型,一方面节省了用料,从而减少了厚度变化过大造成的注塑缺陷。另一方面,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的注塑需要引入抽芯结构,本方案第二导气通道202的转向角大,使得抽芯机构更容易
脱出,从而简化了模具的设计,保证了产品的质量,降低了成本。
34.所述驱动件300可活动的设于所述密封腔204内,当第一导气通道201导入气体至所述密封腔204时,可推动所述驱动件300朝所述第二端210方向移动,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导入气体时,所述驱动件300朝所述第一端220方向移动。
35.具体的,所述驱动件300具有第一弹性部303、第二弹性部304和活动部305。所述第一弹性部303环形设于所述活动部305的外侧,所述第二弹性304环形设于所述第一弹性部303的外侧,且所述第二弹性部304与所述密封腔204的内侧壁连接,并将所述密封腔204分隔成第一腔室和第二腔室,其中,所述第一腔室与所述第一导气通道201连通,所述第二腔室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连通。
36.所述探针400包括外探针410和内探针420,所述外探针410在一端面沿其轴向开设有滑动通道(图中未示出),所述内探针420可滑动的设于所述滑动通道内,所述外探针410与所述导气件200固定连接,所述内探针420通过所述第一通孔203与所述驱动件300固定连接。故而最终效果是,在气体交换驱动时,所述外探针410保持固定不动,所述内探针420随着所述驱动件300前后移动,从而实现内外探针的相对切割运动。
37.在本实施例中,参考图3至图5所示,所述第一导气通道201和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分别导通至所述密封腔204的底部和顶部,由于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具有转向部207,所述转向部207使第二导气通道202从第一端210延伸至密封腔204的另一侧与密封腔204导通,且所述转向部207位于所述密封腔204的另一侧上表面,可使所述第一导气通道201的距离变长且转向角变大,从而气体的进入和排出都较为顺畅,提高了所述导气件200换气的效率,当所述第一导气通道201导入气体时,所述驱动件300朝所述第一端210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内探针420回移,当所述第二导气通道202导入气体时,所述驱动件300朝所述第二端220方向移动带动所述内探针420前移。由于所述外探针410的外侧壁开设有切割抽吸口413,切割抽吸口413具有切割和抽吸的作用,所述内探针420具有刃口,当所述内探针420移动时刃口与所述切割抽吸口413配合切割。
38.可选的,参考图3至图6所示,所述导气件200还包括抽吸通道205,所述抽吸通道205从所述第一端210导通至所述密封腔204,且所述抽吸通道205与所述第一通孔203同轴设置。在所述驱动件300的两侧边均延伸设置有驱动轴301,所述驱动轴301沿其轴向开设有第二通孔302,且所述第二通孔302贯穿所述驱动件300。部分所述驱动轴301位于所述抽吸通道205内,使所述第二通孔302与所述抽吸通道205导通。所述内探针420沿其轴向开设有排出孔,且所述排出孔与所述切割抽吸口413导通,所述内探针420的一端与所述驱动轴301连接,使所述排出孔与所述第二通孔302连通。
39.在本实施例中,所述内探针420和所述外探针410的配合切割后,从所述抽吸通道205抽吸,眼部中的液体与玻璃体通过所述切割抽吸口413、排出孔、抽吸通道205导出。
40.具体的,参考图7所示,玻切手柄还包括连接件500,所述连接件500具有同轴设置的第一安装孔501和第二安装孔502,且所述第一安装孔501和所述第二安装孔502导通,所述第一安装孔501的直径与所述内探针420的外径相同连接,所述内探针420的一端插设于所述第一安装孔501内,且可配合胶水固定连接或者注塑嵌件的方式连接。所述第二安装孔502的直径与所述驱动轴301的外径相同连接,所述驱动轴301的一端插接于所述第二安装孔502内,且可配合胶水固定连接。
41.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进行玻璃体切割的内探针420尺寸很小,为了保证足够的抽吸流量率,所述内探针420的壁选用超薄壁,这就造成所述内探针420的刚度受限。如果将所述内探针420与所述驱动件300直接连接,则所需内探针420的长度过长,且可能会导致所述内探针420运动时在玻切手柄内弯曲,无法实现切割功能。
42.并且,如果将所述驱动轴301与所述内探针420直接连接,装配时既要保证所述驱动轴301与所述内探针420之间的同轴度和内部通道的畅通,便于抽吸的玻璃体可沿着内部进入抽吸通道205中。又需要精确控制所述驱动轴301与所述内探针420之间的轴向定位,这直接影响手柄的长度和所述探针选取的长度,以及所述探针前端是否可以进行切割作用。为了切割作用可以实现,需要所述外探针410的切割抽吸口413尺寸与所述驱动件300在所述密封腔204里的振幅、以及所述驱动轴301与所述内探针420之间的相对位置、所述内探针420和所述外探针410初始的轴向相对位置精确搭配。所述密封腔204里的驱动件300的振幅可通过硬质定位结构控制,而所述驱动轴301与所述内探针420之间的连接与定位和所述外探针410与所述内探针420装配时的定位就非常困难。
43.在本实施例中,操作者仅需要将所述驱动轴301和所述内探针420放到与所述连接件500无法推进去的位置,并辅以固化胶水加以固定,而无需再用辅助工装去调节,通过所述连接件500固定所述内探针420与所述驱动轴301的相对位置,从而缩短了装配时间,提高了良品率,结构简单可靠,保证了所述内探针420与所述驱动件300的相对位置,不会随着受力和使用时间而脱落。
44.可选的,参考图8和图9所示,玻切手柄还包括连接杆600,所述连接杆600沿其轴向设有第三通孔611,所述连接杆600的一端与所述第二端220插接,使所述第三通孔611与所述第一通孔203导通,且所述第三通孔611与所述第一通孔203同轴设置。所述连接件500位于所述第三通孔611内用于连接所述内探针420和所述驱动轴301。所述外探针410的一端与所述连接杆600的另一端固定连接。
45.进一步的,所述连接杆600具有杆体610和固定部620,所述第三通孔611设于所述杆体610,所述固定部620设有连接孔621,所述固定部620的一端面开设有安装槽622,所述连接孔621将所述安装槽622导通。所述杆体610靠近所述固定部620的一端面设有凸部612,所述安装槽622与所述凸部612适配,通过胶水辅助的模式连接在一起,且所述凸部612设有过渡孔613与所述第三通孔611导通,所述过渡孔613的直径大于所述内探针420的直径。所述外探针410与所述连接孔621连接,可通过注塑包胶方式将所述外探针410与所述固定部620组合成为一体件,所述杆体610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端220连接。
46.需要说明的是,由于要严格控制所述外探针410和所述内探针420的相对位置,而零件制造本身存在公差,所以往往在装配过程最后阶段会有所述外探针410与所述内探针420之间的微调。而所述外探针410本身尺寸小壁薄,夹持机构较难夹持外探针410且夹持过程中容易对外探针410形成损伤。本实施例先将所述外探针410与固定部620制造在一起,装配最后阶段,通过微调所述杆体610与所述第二端220之间的距离,从而微调所述外探针410和所述内探针420之间的相对距离,微调方式更加简单可靠。
47.可选的,该玻切手柄还包括第一密封件700。所述凸部612上开设有第一容纳槽614,所述过渡孔613设于所述第一容纳槽614的底部与所述第三通孔611导通。所述第一密封件700位于所述第一容纳槽614内,所述第一密封件700的外径与所述第一容纳槽614的内
径相同,且所述第一密封件700套设于所述内探针420的外侧壁。
48.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密封件700为密封圈,通过设置所述第一密封件700,保证所述内探针420的运动过程中与所述外探针410的同轴度,同时起到对所述内探针420的支撑作用,防止其运动过程中变形。
49.可选的,参考图5所示,玻切手柄还包括位于所述抽吸通道205内的密封组件710,所述密封腔204的顶部开设有第二容纳槽206,所述第二容纳槽206与所述抽吸通道205导通,所述密封组件710设于所述第二容纳槽206内。所述密封组件710包括第一密封圈711、第二密封圈712和密封套713,位于所述抽吸通道205内的所述驱动轴301的外侧壁依次套设有所述第一密封圈711、所述密封套713和所述第二密封圈712。
50.在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所述密封组件710,保证了在交替通气状态下所述密封腔204内的气密性,防止气体进入液体抽吸通道205的可能性,提高了对抽吸组织液和玻璃体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51.可选的,结合图3所示,玻切手柄还包括第三密封圈720,所述密封腔204的底部开设有第三容纳槽208,所述第一通孔203导通至所述第三容纳槽208内,所述第三密封圈720位于所述第三容纳槽208内,所述第三密封圈720套设于所述驱动轴301。通过设置第三密封圈720进一步保证了对所述密封腔204内的的气密性。
52.可选的,玻切手柄还包括束线器(图中未示出),所述线束器呈环形,所述束线器套设于所述壳体100的一端用于束缚与所述第一端210接气的管路。
53.可选的,参考图10所示,所述外探针410包括端部411和探针主体412,将所述端部411钻孔后与所述探针主体412焊接形成所述外探针410。所述端部411的外侧壁开设有切割抽吸口413,所述内探针420移动时与所述切割抽吸口413配合切割。
54.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外探针410的设计需求为前端封堵且厚度可控,在所述外探针410前端的侧壁开设所述切割抽吸口413使玻璃体可以进入配合内探针420完全切割,其制造难点集中于前端封堵的部分。由于临床上对于视网膜牵拉安全性的要求,所述切割抽吸口413的位置需要与前端距离较近,而所述内探针420在向前运动时又要保证可以通过所述切割抽吸口413的前端,从而实现切割作用。这就要求所述外探针410的前端封堵部分平整,厚度较小且可控。
55.现有所述外探针410的几种封堵工艺方式包括前端填料封堵,前端热缩孔,前端片状与管材焊接和棒材深孔钻。前端填料填堵为融化的基材填入后凝固,流体的流动性较难控制容易造成填充内部厚度不均以及填料部分的开裂。前端热缩孔是将管材远端在加热的状态下向中间挤压,使得两边两侧搭上从而实现封堵,此方法的缺点在于搭接的位置存在搭接缝隙,容易在冷却后产生应力集中而开裂。前端片状与管材焊接为国外竞品常见工艺方法,可保证内部远端封堵部分平整均匀,厚度可控,但是焊接工艺参数控制需要较为精确,封堵的片状材料需要保证一定厚度,且片状材料与管材焊接部分的焊缝需要同时保证均匀尺寸小和焊缝质量,否则将影响所述内探针420向前运动。棒材深孔钻也可以保证内部远端封堵部分平整均匀,厚度较小且可控。但是难点在于钻孔的深径比,外探针410的深径比在100:1左右。为了扩大抽吸流量率,往往需要管材内径较大,同时外径是由临床术士的开口决定,可看作无法改变的尺寸,所以外探针410管材壁厚一般都是超薄壁管。而超薄壁管往往刚性较差,极易在加工过程中发生变形与折断,使这种钻孔工艺难度极高,废品率极
高,同时带来高昂的成本。
56.而在本实施例中,结合焊接与钻孔工艺,所述外探针410被分为前段和后段两部分制造完成后,再将前后段对焊在一起,大大降低了深径比,从而降低了钻孔难度,提升了良品率。需要说明的是,前段即为所述端部411,后段即为所述探针主体412。前段部分使用钻孔工艺,钻孔工艺可以保证端部411内的封堵部分平整均匀,厚度较小且可控。后段为拉出来的超薄壁管材,制造工艺较为成熟。对焊的焊缝位于所述切割抽吸口413的后面,不会阻碍所述内探针420与所述端部411的相遇和继续的向前运动,从而降低了焊缝对于切割部分的影响。
57.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实施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在本技术实施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技术实施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