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

2022-12-19 22:29:3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河道水质修复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


背景技术:

2.多沙河流是由含沙水流、泥石流或泥浆组成的,其中含有大量的黏土或悬浮的细沙颗粒。多沙河流独特的水文学、水文物理学、水化学和水生态学特征,决定了多沙河流的演化过程及特征与清水型河流有较大的不同。因此,清水型河流水生态修复研究的相关方法理论体系在多沙河流水生态修复中已不完全适用。且受水体中含沙量的影响,多沙河流的水生态系统较清水型河流更加脆弱。因此,我们从多沙河流的水生生物和水环境两方面入手,提出一种适用于多沙河流的水生态修复方法。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方式。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发明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发明的范围。
4.鉴于上述和/或现有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发明。
5.因此,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能够通过泥沙防护区对河道内的泥沙进行防护,将泥沙阻隔在泥沙防护区内,降低下游水流中的泥沙含量,通过漂浮物拦区对漂浮的杂质和水下不溶性杂质进行拦截,对水体进行净化,对泥沙和杂质进行处理之后,通过微生物附着区对除杂后的水内漂浮物进行处理,改善水体,最后通过设置在下游的淤泥防护区对下游聚集的淤泥进行治理,采用莲藕种植的方式对淤泥进行治理,利用淤泥中丰富的营养进行为莲藕提供养分的,治理淤泥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利润。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根据本发明的一个方面,本发明提供了如下技术方案:
7.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其包括:
8.主河道;
9.泥沙防护区,设置在所述主河道上游;
10.沉水植被区,设置在所述泥沙防护区下游;
11.漂浮物拦区,设置在所述沉水植被区下游;
12.微生物附着区,设置在所述漂浮物拦区下游;
13.挺水植被区,设置在所述微生物附着区下游;
14.淤泥防护区,设置在所述挺水植被区下游。
15.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的一种
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主河道两侧的堤岸上设置有堤岸防护带,所述堤岸防护带采用深根系的植被铺成。
16.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泥沙防护区采用碎石和交错设置的木桩组成,所述木桩之间设置有纱网。
17.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漂浮物拦区采用浮筒和拦截网组成,多个所述漂浮物拦区在沉水植被区下游均匀分布,所述漂浮物拦区的拦截网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小。
18.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微生物附着区采用微生物附着桩,所述微生物附着桩之间设置有微生物附着网。
19.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沉水植被区和挺水植被区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地基,所述防护地基采用碎石和淤泥围成。
20.作为本发明所述的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淤泥防护区采用莲藕种植区,所述淤泥防护区外部设置有防护围网。
21.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能够通过泥沙防护区对河道内的泥沙进行防护,将泥沙阻隔在泥沙防护区内,降低下游水流中的泥沙含量,通过漂浮物拦区对漂浮的杂质和水下不溶性杂质进行拦截,对水体进行净化,对泥沙和杂质进行处理之后,通过微生物附着区对除杂后的水内漂浮物进行处理,改善水体,最后通过设置在下游的淤泥防护区对下游聚集的淤泥进行治理,采用莲藕种植的方式对淤泥进行治理,利用淤泥中丰富的营养进行为莲藕提供养分的,治理淤泥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利润。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发明实施方式的技术方案,下面将结合附图和详细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详细说明,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发明的一些实施方式,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性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它的附图。其中:
23.图1为本发明主河道结构示意图;
24.图2为本发明堤岸防护带结构示意图。
25.图中:100主河道、110堤岸防护带、200泥沙防护区、300沉水植被区、400漂浮物拦区、500微生物附着区、600挺水植被区、700淤泥防护区。
具体实施方式
26.为使本发明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27.在下面的描述中阐述了很多具体细节以便于充分理解本发明,但是本发明还可以采用其他不同于在此描述的其它方式来实施,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在不违背本发明内涵的情况下做类似推广,因此本发明不受下面公开的具体实施方式的限制。
28.其次,本发明结合示意图进行详细描述,在详述本发明实施方式时,为便于说明,表示器件结构的剖面图会不依一般比例作局部放大,而且所述示意图只是示例,其在此不应限制本发明保护的范围。此外,在实际制作中应包含长度、宽度及深度的三维空间尺寸。
29.为使本发明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作进一步地详细描述。
30.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提升高流速高含沙河道水质的复合生境系统,能够通过泥沙防护区对河道内的泥沙进行防护,将泥沙阻隔在泥沙防护区内,降低下游水流中的泥沙含量,通过漂浮物拦区对漂浮的杂质和水下不溶性杂质进行拦截,对水体进行净化,对泥沙和杂质进行处理之后,通过微生物附着区对除杂后的水内漂浮物进行处理,改善水体,最后通过设置在下游的淤泥防护区对下游聚集的淤泥进行治理,采用莲藕种植的方式对淤泥进行治理,利用淤泥中丰富的营养进行为莲藕提供养分的,治理淤泥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利润,请参阅图1-图2,包括:主河道100、泥沙防护区200、沉水植被区300、漂浮物拦区400、微生物附着区500、挺水植被区600和淤泥防护区700。
31.主河道100两侧的堤岸上设置有堤岸防护带110,堤岸防护带110采用深根系的植被铺成,放置泥石流的产生,保护河流堤岸处的生态,避免泥石流污染河水,堤岸防护带110选用的深根系植被可采用银杏、白皮松、黑松、圆柏、枫杨、麻栎、榉树、朴树和桑树。
32.泥沙防护区200设置在主河道100上游,泥沙防护区200采用碎石和交错设置的木桩组成,木桩之间设置有纱网,通过碎石和木桩对泥沙进行阻隔,泥沙填充在碎石的缝隙中,降低流至下游的泥沙含量,木桩分为四排,每排木桩之间错位分布,在木桩底部填充碎石,对木桩进行辅助固定,通过碎石对泥沙进行拦截,碎石的缝隙对泥沙进行过滤,纱网选用渔网,成本低,方便架设。
33.沉水植被区300设置在泥沙防护区200下游,通过沉水植被区300对泥沙防护区200中流出的剩余泥沙进行防护,通过沉水植被的阻隔作用将剩余的泥沙固定在沉水植被区300的位置,提高泥沙治理效果。
34.漂浮物拦区400设置在沉水植被区300下游,漂浮物拦区400采用浮筒和拦截网组成,浮筒漂浮在水面上拦截网上端连接在浮筒顶部,拦截网下端设置铅坠使拦截网保持下垂状态,漂浮物拦区400在沉水植被区300下游均匀分布,漂浮物拦区400的拦截网网孔尺寸自上游至下游逐渐变小,通过网孔尺寸逐渐变小的拦截网对水中和水面杂质进行层层过滤,通过漂浮物拦区400对水面和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漂浮物和悬浮物进入下游,对漂浮物进行有效治理。
35.微生物附着区500设置在漂浮物拦区400下游,微生物附着区500采用微生物附着桩,微生物附着桩之间设置有微生物附着网,通过微生物附着区500对水体内的微生物进行附着,改善水体。
36.挺水植被区600设置在微生物附着区500下游,通过挺水植被对水中剩余的漂浮物和微生物进行拦截,将剩余的漂浮物和微生物固定在挺水植被区600的位置,提高漂浮物和微生物的治理效果。
37.淤泥防护区700设置在挺水植被区600下游,淤泥防护区700采用莲藕种植区,淤泥防护区700外部设置有防护围网,在下游淤泥位置中指莲藕,莲藕的根系对淤泥进行固定,避免下游淤泥位置范围扩大,通过淤泥为莲藕提供养分,后期能够售卖莲藕,使得治理淤泥
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利润。
38.沉水植被区300和挺水植被区600底部均设置有防护地基,防护地基采用碎石和淤泥围成。
39.在具体的使用时,泥沙防护区200对泥沙进行拦截,通过沉水植被区300对泥沙防护区200中流出的剩余泥沙进行防护,通过沉水植被的阻隔作用将剩余的泥沙固定在沉水植被区300的位置,提高泥沙治理效果,通过漂浮物拦区400对水面和水中的杂质进行拦截,避免漂浮物和悬浮物进入下游,对漂浮物进行有效治理,通过微生物附着区500对水体内的微生物进行附着,改善水体,挺水植被区600将剩余的漂浮物和微生物固定在挺水植被区600的位置,提高漂浮物和微生物的治理效果,淤泥防护区700的莲藕的根系对淤泥进行固定,避免下游淤泥位置范围扩大,通过淤泥为莲藕提供养分,后期能够售卖莲藕,使得治理淤泥的同时能够产生一定的经济利润。
40.虽然在上文中已经参考实施方式对本发明进行了描述,然而在不脱离本发明的范围的情况下,可以对其进行各种改进并且可以用等效物替换其中的部件。尤其是,只要不存在结构冲突,本发明所披露的实施方式中的各项特征均可通过任意方式相互结合起来使用,在本说明书中未对这些组合的情况进行穷举性的描述仅仅是出于省略篇幅和节约资源的考虑。因此,本发明并不局限于文中公开的特定实施方式,而是包括落入权利要求的范围内的所有技术方案。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