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13:19:4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压站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


背景技术:

2.液压站又称液压泵站,电机带动油泵旋转,泵从油箱中吸油后打油,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油的压力能,液压油通过集成块(或阀组合)被液压阀实现了方向、压力、流量调节后经外接管路传输到液压机械的油缸或油马达中,从而控制了液动机方向的变换、力量的大小及速度的快慢,推动各种液压机械做功。
3.公开号为cn208431213u的实用新型专利,公开了一种液压站,包括液压站箱,所述液压站箱的一侧外表面固定安装有连接立柱,所述液压站箱的上端外表面活动安装有液压泵站,所述液压站箱的内部嵌接有调压回路器,所述调压回路器的上端设置有电控箱,所述液压泵站的一侧活动安装有直动式溢流阀,所述直动式溢流阀的底端套接有泄露油管,所述直动式溢流阀的一侧设置有油箱,所述油箱的一侧套接有导流管,所述液压泵站的底端设置有液压泵,所述液压泵的内部包裹有集成块。
4.本实用新型的不足之处在于:1、该装置的油泵连接在电机的驱动端,油泵仅靠电机和管道进行支撑,在电机运行过程中,电机带动油泵内的叶轮或齿轮进行转动,其产生的振动可能会导致油泵与电机的连接处松动,或是油泵与管道的连接松动,容易造成油泵脱落或是管道受损的情况。2、当液压站处于低温环境下时,由于油箱内的液压油温度较低,其流动性会降低,当设备初启动时,很容易因为液压油的流动性低而降低运行效率,需要运行一段时间后才能恢复正常工作效率,同时液压油温度低也容易产生凝固或结块等现象。


技术实现要素:

5.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解决了现有的油泵不稳定,低温环境下运行效率低的问题。
6.为实现以上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泵体结构和泵体固定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油箱,所述油箱底部安装有电加热板,所述油箱一侧壁设有加油口,所述油箱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所述油箱的顶部中央安装有过滤器,所述过滤器一侧设有压力表和温度表,所述过滤器内设有输油管,所述过滤器的一侧壁安装有散热风扇,所述输油管的输出端连接有电磁换向阀,所述输油管在所述过滤器与所述电磁换向阀之间套装有节流阀,所述电磁换向阀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油管和第二输出油管,所述电磁换向阀在所述输油管底部设有回油管,所述回油管穿过所述油箱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油箱。
7.优选的,所述泵体结构包括油泵,所述油泵内部设有从动叶轮和主动叶轮,所述电机的驱动端连接在所述主动叶轮的中心轴上,所述油泵的一侧连接有进油管,所述进油管穿过所述油箱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油箱,所述进油管的底端设有滤网,所述油泵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输油管,所述输油管在所述油泵与所述过滤器之间安装有溢流阀,所述溢流阀的
下端连接有溢流回流管,所述溢流回流管的一端穿过所述油箱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油箱。
8.优选的,所述泵体固定结构包括油泵底座,所述油泵底座底部安装有缓冲垫,所述油泵底座内设有若干螺栓,所述螺栓穿过所述油泵底座和所述缓冲垫旋接在所述油箱的顶部外壳上。所述螺栓外套装有减震弹簧,所述螺栓的螺帽底部设有减震圈。
9.优选的,所述过滤器内的所述输油管内安装有一对过滤管,所述过滤器在所述散热风扇相对一侧壁上开有若干通气孔。
10.有益效果
11.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具备以下有益效果:1、本装置在油泵处增加泵体固定结构,油泵下端安装有油泵底座,油泵底座下端安装有缓冲垫,油泵底座、缓冲垫和油箱外壳用螺栓进行连接,螺栓外套装有减震弹簧,同时螺栓的螺帽下端还安装有减震圈,能够有效地固定住油泵,同时还能减少电机带动油泵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预防油泵脱落或管道受损。2、本装置在油箱底部安装了电加热板,当装置处于低温环境时,启动电加热板,这样便能够在短期内快速地对油箱内的液压油进行加热,使液压油恢复正常的流动性,当液压油的温度到达一定程度后即可关闭电加热板,使设备能够正常运转,缩短预热时间。
附图说明
12.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的结构示意图。
13.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的过滤器内结构示意图。
14.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述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的螺栓固定放大图。
15.图中:1、油箱;2、电加热板;3、加油口;4、油泵;5、从动叶轮;6、主动叶轮;7、电机;8、油泵底座;9、缓冲垫;10、溢流阀;11、进油管;12、滤网;13、输油管;14、溢流回流管;15、过滤器;16、压力表;17、温度表;18、第一输出油管;19、第二输出油管;20、电磁换向阀;21、节流阀;22、散热风扇;23、螺栓;24、减震弹簧;25、减震圈;26、过滤管;27、回油管。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17.请参阅图1-3,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液压站用泵体固定结构,包括主体结构、泵体结构和泵体固定结构,所述主体结构包括油箱1,所述油箱1底部安装有电加热板2,所述油箱1一侧壁设有加油口3,所述油箱1顶部固定安装有电机7,所述油箱1的顶部中央安装有过滤器15,所述过滤器15一侧设有压力表16和温度表17,所述过滤器15内设有输油管13,所述过滤器15的一侧壁安装有散热风扇22,所述输油管13的输出端连接有电磁换向阀20,所述输油管13在所述过滤器15与所述电磁换向阀20之间套装有节流阀21,所述电磁换向阀20的一端设有第一输出油管18和第二输出油管19,所述电磁换向阀20在所述输油管13底部设有回油管27,所述回油管27穿过所述油箱1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油箱1,压力表和温度表能够进行实时监测,方便工作人员进行调整,电加热板能够在低温环境下对油箱
进行加热,缩短装置预热时间。
18.进一步的,所述泵体结构包括油泵4,所述油泵4内部设有从动叶轮5和主动叶轮6,所述电机7的驱动端连接在所述主动叶轮6的中心轴上,所述油泵4的一侧连接有进油管11,所述进油管11穿过所述油箱1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油箱1,所述进油管11的底端设有滤网12,所述油泵4的另一侧连接有所述输油管13,所述输油管13在所述油泵4与所述过滤器15之间安装有溢流阀10,所述溢流阀10的下端连接有溢流回流管14,所述溢流回流管14的一端穿过所述油箱1的外壳连接于所述油箱1,溢流阀防止管道内压力过高而导致破裂,保证设备和人员的安全。
19.进一步的,所述泵体固定结构包括油泵底座8,所述油泵底座8底部安装有缓冲垫9,所述油泵底座8内设有若干螺栓23,所述螺栓23穿过所述油泵底座8和所述缓冲垫9旋接在所述油箱1的顶部外壳上。所述螺栓23外套装有减震弹簧24,所述螺栓23的螺帽底部设有减震圈25,泵体固定结构能够有效固定油泵,减少因运行而产生的振动,防止油泵脱落或管道受损。
20.进一步的,所述过滤器15内的所述输油管13内安装有一对过滤管26,所述过滤器15在所述散热风扇22相对一侧壁上开有若干通气孔。
21.实施例:如装置处于零度环境下,则启动装置的同时启动电加热板2,将温度加热到15℃,电加热板2能够有效地加热油箱1内部的液压油,缩短装置预热时间,启动电机7,电机7带动油泵4内的主动叶轮6和从动叶轮5进行旋转,将油箱1内的液压油通过进油管11进入油泵4,再从输油管13排出,溢流阀10用来保护管道,当管道内压力过大时,过剩的液压油通过溢流阀10和溢流回流管14来回到油箱1,输油管13内的液压油通过过滤器15内进行过滤和散热,然后到达电磁换向阀20,电磁换向阀20的出口连接有第一输出油管18和第二输出油管19,电磁换向阀20能够控制液压油的出口,电磁换向阀20的另一端连接回油管27,油泵4下端安装有油泵底座8,油泵底座8下端安装有缓冲垫9,油泵底座8、缓冲垫9和油箱1外壳用螺栓23进行连接,螺栓23外套装有减震弹簧24,同时螺栓23的螺帽下端还安装有减震圈25,能够有效地固定住油泵4,同时还能减少电机7带动油泵4运行时所产生的振动,预防油泵脱落或管道受损。
22.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