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

2022-12-14 09:44:3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属于环境水利工程排放装置。


背景技术:

2.污水经由污水处理厂处理后会排放至沿海或者河流的深水区域,如何使得污水排放尽快满足有关水体排污的国家标准,即充分利用排污管末端扩散器,使得污水在排放前得到充分的稀释,是国内外学者一直研究探讨的课题。
3.现有的排污管以多孔扩散管、t型扩散管等为主,使得污水与环境水体的接触面积变大,增强稀释效果。而提高稀释效果的另一种重要方法是进行污水预稀释,即考虑如何引入环境水体,使得污水在排放前降低浓度。建立在该理念之上的扩散器尚处于研究阶段。


技术实现要素:

4.发明目的: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使污水在排放前两次与环境水体混掺,极大地降低了污水浓度,达到预稀释的目的,且装置自主能动性强,环保节能。
5.技术方案: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包括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包含中间段以及前段和后段,所述中间段直径大于前段和后段的直径,前段通过管道夹具与排污管连接,在前段的内侧设有第一挡块,在引流腔内设有内管,在内管的端部设有第二挡块,在内管上依次设有第一轴承、挡圈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紧靠第一挡块,第一轴承外圈紧靠第二挡块,内管内壁设有内叶片,内管外壁设有外叶片;前段和中间段设有第一过渡段,在第一过渡段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在中间段与后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形成收束形腔室,后段外通过支架与多孔射流管连接,多孔射流管设有柱形腔,支架位于柱形腔内;污水管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到内管中,带动内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内管转动,带动外叶片转动,从通孔中吸入环境水稀释污水,通过收束形腔室进行污水流速加速,柱形腔内再次注入环境水对污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污水从多孔射流管排出。
6.作为优选,所述内管包含多个单元,相邻单元通过螺钉连接,在每个单元内固定有内叶片,在每个单元外固定有外叶片。
7.作为优选,所述内叶片通过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内管内壁上。
8.作为优选,所述外叶片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管上。
9.作为优选,所述中间段内径为排污管直径的2~3倍,内管直径等于排污管直径,柱形腔内径为内管直径的1.5~2倍,多孔射流管内壁直径为内管直径的一半。
10.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第一次是通过叶片旋转产生的压力差将环境水体吸入引流腔室中,与污水进行混掺,第二次是由收束形腔室形成的加速水流,与外部环境水体形成压力差,将环境水体挤入柱形腔室中与污水进行混
掺,两次混掺大幅度地降低了污水浓度,减少了局部污染,装置环保节能,装置自主能动性强,整体构件组成经济,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11.图1为本发明的结构示意图。
12.图2为图1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3.图3为内管的结构示意图。
14.图4为引流腔的结构示意图。
15.1—排污管、2—管道夹具、3—滚动轴承、4—内管外叶片、5—内管内叶片、6—引流腔室、7—内管、8—收束形腔室、9—柱形腔室、10—圆台形腔室、11—多孔射流管、12—支架。
具体实施方式
16.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更进一步的说明。
17.如图1至图4所示,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包括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包含中间段以及前段和后段,所述中间段直径大于前段和后段的直径,前段通过管道夹具2与排污管1连接,在前段的内侧设有第一挡块,在引流腔内设有内管7,在内管7的端部设有第二挡块,在内管7上依次设有第一轴承、挡圈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紧靠第一挡块,第一轴承外圈紧靠第二挡块,内管7内壁设有内叶片5,内管7外壁设有外叶片4;前段和中间段设有第一过渡段,在第一过渡段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在中间段与后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形成收束形腔室8,后段外通过支架12与多孔射流管11连接,多孔射流管11设有柱形腔,支架12位于柱形腔内;污水管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1进入到内管7中,带动内叶片5转动,从而带动内管7转动,带动外叶片4转动,从通孔中吸入环境水稀释污水,通过收束形腔室8进行污水流速加速,柱形腔内再次注入环境水对污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污水从多孔射流管11排出。
18.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内管7包含多个单元,相邻单元通过螺钉连接,在每个单元内固定有内叶片5,在每个单元外固定有外叶片4。所述内叶片5通过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内管7内壁上,内叶片5安装方便。所述外叶片4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管7上,外叶片4安装拆卸均方便,节约安装时间。
19.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通过水流带动内管7内叶片5旋转,进而内管7随之旋转,内管7外叶片4由于旋转产生的吸力,会将环境水体吸入引流腔室6中。所述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收束形腔室8会使水流流速加大进入柱形腔室9,环境水体由于水体压力差被挤入柱形腔室9中。所述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环境水体与废水在收束形腔室8中进行第一次混掺,在圆台形腔室10进行第二次混掺,两次混掺使得污水浓度大幅度降低,达到预稀释的目的。
20.在本实用新型中,所述中间段内径为排污管直径的2~3倍,内管内壁直径等于排污管内壁直径,柱形腔内径为内管直径的1.5~2倍,多孔射流管内壁直径为内管直径的一半。通过设计该尺寸的各个管道,能更好的实现污水稀释以及加快了污水输出速度。
21.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的工作过程:
22.(1)污水从污水处理厂排出,经过排污管1进入至内管7;
23.(2)水流进入会带动内管7内叶片5旋转,进而内管7随之旋转,内管7外叶片4由于旋转产生的吸力,会将环境水体吸入引流腔室6中,污水与环境水体在此处混掺,降低污水浓度;
24.(3)经过收束形腔室8的污水流速加大,与环境水体形成压力差,导致环境水体被挤入柱形腔室9,再次进行水体混掺,二次降低污水浓度;
25.(4)污水在圆台形腔室10进行加速后由多孔射流管11排出,可以加大与环境水体的接触面积,提高稀释度。
26.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技术特征:
1.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包含中间段以及前段和后段,所述中间段直径大于前段和后段的直径,前段通过管道夹具与排污管连接,在前段的内侧设有第一挡块,在引流腔内设有内管,在内管的端部设有第二挡块,在内管上依次设有第一轴承、挡圈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紧靠第一挡块,第一轴承外圈紧靠第二挡块,内管内壁设有内叶片,内管外壁设有外叶片;前段和中间段设有第一过渡段,在第一过渡段上设有若干个通孔,在中间段与后段之间设有第二过渡段,第二过渡段形成收束形腔室,后段外通过支架与多孔射流管连接,多孔射流管设有柱形腔,支架位于柱形腔内;污水管内的污水通过排污管进入到内管中,带动内叶片转动,从而带动内管转动,带动外叶片转动,从通孔中吸入环境水稀释污水,通过收束形腔室进行污水流速加速,柱形腔内再次注入环境水对污水进行稀释,稀释后的污水从多孔射流管排出。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管包含多个单元,相邻单元通过螺钉连接,在每个单元内固定有内叶片,在每个单元外固定有外叶片。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内叶片通过螺钉或者焊接固定在内管内壁上。4.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外叶片通过螺钉固定在内管上。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中间段内径为排污管直径的2~3倍,内管直径等于排污管直径,柱形腔内径为内管直径的1.5~2倍,多孔射流管内壁直径为内管直径的一半。

技术总结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包括引流腔,所述引流腔包含中间段以及前段和后段,前段通过管道夹具与排污管连接,在前段的内侧设有第一挡块,在引流腔内设有内管,在内管的端部设有第二挡块,在内管上依次设有第一轴承、挡圈和第二轴承,第二轴承的外圈紧靠第一挡块,第一轴承外圈紧靠第二挡块,内管内壁设有内叶片,内管外壁设有外叶片,后段外通过支架与多孔射流管连接,多孔射流管设有柱形腔,支架位于柱形腔内。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提高初始稀释的多孔射流排污装置,使污水在排放前两次与环境水体混掺,极大地降低了污水浓度,达到预稀释的目的,且装置自主能动性强,环保节能。环保节能。环保节能。


技术研发人员:黄建梁 封学军 张铖 陈茂飞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河海大学
技术研发日:2022.08.29
技术公布日:2022/12/13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