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模具储存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08:49:5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储存模具的装置。


背景技术:

2.模具加工完毕后,体积较大且重量较沉的产品不可能立即装箱,一般会先放到一旁的木架上,等积攒到一定数量后再组织工人统一包装。但这样使模具平摊在地面上会很占用厂房的空间,若空间达到极限就必须提前装车才能腾出空间继续存放。市面上现有解决方案是提供一套模具支架,该模具支架为框架式结构,多则五层,少则三层,两排以上并列组合能够提供至少十层的空间用来存放模具,模具支架还提供了与其一体的升降机构,便于吊运模具。整套模具支架确实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满足需要,但是问题很多,首先造价昂贵,该产品造价在数千至数万之间,其次是每层空间都是固定的,不能适应不同尺寸的产品,实用性一般,若要增大支架面积,相应的也会增加占地面积,是得不偿失的。
3.因此现有方案中均不能满足需求,需要一种造价低、贴合实际需要的方案,来储存模具。


技术实现要素:

4.为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模具储存装置,所提供的技术方案如下,包括有下底板、上底板、支撑部,下底板支撑于地面上,上底板通过支撑部支撑在下底板的上方,支撑部包括有升降组件、支撑组件a、支撑组件b,支撑组件a至少包括有固定在下底板边缘的支撑杆a,上底板通过铰接件与支撑杆a铰接,升降组件包括有主支撑柱、升降机构和固定机构,升降机构为带有伸缩杆的伸缩机构,主支撑柱内部中空且其固定在下底板相对于支撑杆a的另一端,升降机构设置在主支撑柱内,上底板底部设置有滑块滑轨机构,固定机构的一端铰接在滑块上,另一端与升降机构的伸缩杆可拆卸连接,支撑组件b包括有支撑杆b和滚轮,支撑杆b一端与上底板铰接,另一端安装滚轮;
5.当升降机构收缩后,上底板支撑在主支撑柱上;当升降机构伸出时,上底板以支撑杆a顶端为圆心向上摆动;当固定机构从主支撑柱内伸出后,转动支撑杆b使其与地面垂直,再将固定机构与伸缩杆脱离,最后以支撑杆a顶端为圆心水平转动,当支撑杆b随上底板运动时不与下底板相接触。
6.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固定机构包括有依次连接的下固定套筒、上固定套筒、自转套筒,下固定套筒固定套装在升降机构的伸缩杆上,上固定套筒套装在下固定套筒上且相互螺纹连接,自转套筒一端与上底板铰接,另一端套装在上固定套筒上,并在上固定套筒上自转,上固定套筒上设置有操控杆,转动操控杆可带动其自转。
7.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升降机构为电动推杆
8.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底板采用框架式结构。
9.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底板的两侧和后部的边缘均设置有挡板。
10.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上底板后部的挡板高度高于两侧的挡板。
11.有益效果:1.使用上、下底板来暂存模具,通过增大上、下底板的面积,仅通过两层结构便代替了现有方案中的多层结构;
12.2.通过模具的重量进行区分,重量较大的模具放置在下底板上,重量较轻的模具放置在上底板上,因此仅需针对性的增加下底板的强度,便能够得到稳定的存放效果,结构简单布局合理;
13.3.上底板通过支撑部支撑在下底板上,支撑部通过支撑组件a在升降全程提供支撑,升降组件配合支撑组件a在升举之前提供支撑,支撑组件b配合支撑组件a在升举之后提供支撑,相互配合接力支撑;
14.4.在上底板被升举后可以绕支撑组件a进行转动,当上底板转动后可将下底板暴露在外,此时可拿取下底板上的模具,当不需要使用下底板时还可将上底板复位,实用性强;
15.5.设计了可拆卸的固定机构,仅通过固定机构就实现了升降组件与上底板的连接或者脱离;
16.6.使用框架式结构降低了上底板的重量,减轻了支撑部的负担;
17.7.在上底板上设置了挡板,在上底板升举倾斜时可限制模具从其上掉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剖面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剖面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的主视剖面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在图3的升降机构的升举状态示意图。
23.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升降组件的侧视剖面图.
24.图7为本实用新型的图6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25.图8为本实用新型的图2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26.图9为本实用新型的上底板的结构示意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实施例一。
28.本实施例提供了结构更加简单、更加实用、重心更低稳定性更好的储存方案,在使用时分为存与取两种动作,上地板上进行存取时理论上无需进行任何操作,即直接搬运即可;下底板1在进行存或取时,均需要先将其上的上底板2转动打开,上底板2在转动时逐渐使下底板1露出,再进行存取。
29.下底板1使用原理如下:
30.1.启动升降组件3的升降机构9,带动上底板2与主支撑柱10脱离接触并上升;2.当固定机构从主支撑柱10内伸出时,上底板2继续上升;3.当固定机构完全从主支撑柱10内伸出时,升降机构9停止;4.转动支撑部的支撑组件b5的支撑杆b7,使支撑杆b7垂直于地面,并且需使支撑杆b7上的滚轮8着地;5.将固定机构从升降机构9的伸缩杆11上拆卸;6.水平推动上底板2,使其以支撑组件a4的支撑杆a6为中心、以支撑杆b7为支撑进行转动;7.当上底
板2转动到能够自如的在下底板1上取放时,上底板2停止转动;8.将体积较大且重量较沉的金属制品放置在下底板1上。
31.在本实施例的在储存状态下,支撑组件a4的支撑杆a6、升降组件3的主支撑柱10用来支撑上底板2,升降机构9不参与支撑,其中支撑杆a6既能在下底板1上自转,还与上底板2铰接,因此支撑杆a6实际起到的作用是能够支撑一定重量的转轴。当需要使用下底板1时,升降机构9推动上底板2抬升,由于支撑杆a6无法伸缩,因此上底板2a以支撑杆a6为圆心向上倾斜;同时由于固定机构与上底板2之间滑动连接,固定机构在上升的过程中还在上底板2上滑动。为避免上底板2上的金属零件在其倾斜时滑落,在固定机构从主支撑柱10内完全伸出后,升降机构9立即停止升降。
32.在本实施例中,上、下底板1通过大面积直通式的储存空间,实现比传统多层储存架更实用的效果,无需复杂的吊装过程,因此为保证下底板1具有尽可能多的空余面积,升降组件3应尽可能采取紧凑的结构,在结合成本考虑后,升降机构9应使用带有伸缩杆11的升降机构9,采用伸缩杆11结构的升降机构9在输出升降动力时完全依靠伸缩杆11的伸缩动作,具有该伸缩杆11结构或具有类似伸缩杆11功能的升降机构9可采用任何可行的现有方案,例如电动推杆、液压缸等。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例中所述的伸缩杆11为指代名词,意为通过其自身的直线伸缩运动来带动目标物进行升降的机构,例如若升降机构9采用电动推杆,则该升降机构9的“伸缩杆11”就是电动推杆的推杆,同理若采用液压缸,则“伸缩杆11”就是液压缸的活塞杆。
33.在本实施例中,固定机构可采用任何可行的方案,固定机构滑动连接在上底板2底部,滑动连接的方式可以是在上底板2底部安装滑块滑轨机构实现,固定机构与滑块滑轨机构的滑块铰接。为保证稳定,固定机构默认不可脱离上底板2。固定机构还与伸缩杆11固可拆卸连接。为实现既能在上底板2上滑动,又能与伸缩杆11可拆卸连接的效果,固定机构的结构不限,其为实现上述效果可采用任何现有结构,或多个现有结构的组合,例如使用形状合适的机架,其一端连接滑块,其另一端通过螺纹连接件连接在伸缩杆11上即可。但固定机构更优选的是通过多个不同功能的套筒实现上述效果,所述多个不同功能的套筒包括有固定套装在伸缩杆11上的下固定套筒12、套装在下固定套筒12上的自转套筒14、与自转套筒14转动连接的上固定套筒13,上固定套筒13通过机架与滑块铰接,自转套筒14还与下固定套筒12螺纹连接。当需要使上底板2与升降机构9脱离连接时,启动升降机构9,带动下固定套筒12下降,在下固定套筒12下降同时转动自转套筒14,使自转套筒14与下固定套筒12脱离连接。自转套筒14在上固定套筒13内自转,并且不可分离。为方便控制自转套筒14,在自转套筒14上设置了操纵杆(未图示),转动操作杆可以比较轻松的控制自转套筒14。
34.支撑组件b5的支撑杆b7在上底板2停止上升时朝向地面摆动,并与地面垂直,支撑杆b7的滚轮8与地面接触时,上底板2由支撑组件b5与支撑组件a4支撑。
35.由于需要考虑升降机构9与自转套筒14的运动同步性,使用手动控制自转套筒14时比较费劲,同时升降机构9若采用诸如液压缸这样的升降方案时则升降精度比较难以控制。为减轻操作难度,升降机构9采用升降精度好于液压缸的电动推杆,且采用电动控制,启闭更迅速。同时为了配合电动推杆,在下固定套筒12顶部设置电机(未图示),增加下固定套筒12顶部的厚度,将电机埋设在其顶部内,只需将电机的输出轴与自转套筒14连接即可,电机的线路从下固定套筒12侧壁将线路引出。当需要自转套筒14与下固定套筒12脱离时,同
时启动电动推杆和电机,无需人工操作。
36.需要说明的是,在本实施例以及其他所有实施例中,未明确指出支撑组件b5、升降组件3以及其他组成部分的数量,具体数量可根据上底座实际尺寸以及形状来确定。但根据常识,由于在上底板2上升之前,其仅通过支撑组件a4和升降组件3提供支撑,而支撑组件a4兼有转轴作用,因此支撑组件a4的数量必然仅有一个,为提供足够的支撑力度,升降组件3可以为两个甚至更多。相应的,支撑组件b5在上底板2上升后代替升降组件3提供支撑,因此支撑组件b5的数量、位置应该与升降组件3相对应,例如若升降组件3为两个,则可以在两个升降组件3之间、升降组件3与支撑组件a4之间各设置有一个支撑组件b5,即共三个支撑组件b5,且由于上底板2是倾斜状态的,因此不同的支撑组件b5的支撑杆b7的长度可能互不相同。
37.实施例二。
38.本实施例旨在提升上底板2储存零部件或模具的能力,以增加结构强度、合理调整结构以增加实用性为主。
39.其中,为增加结构强度并减轻重量,上底板2采用框架式结构,并且针对上底板2在其中心没有支撑,因而可能会导致中心凹陷的问题,可在在相对位置上针对性的增加支架,以增加框架中心位置的强度,碱性变形凹陷的问题。
40.由于上底板2需要抬升倾斜,若上底板2摩擦力不够时,容易导致其上的物体滑落,因此在上底板2两侧边缘、后部边缘设置了挡板15,限制物体滑落。适当增加位于上底板2后部边缘的挡板15高度,能够更好的限制物体滑落。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