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4 08:12:2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碳采集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


背景技术:

2.碳中和是指企业、团体或个人测算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产生的温室气体排放总量,通过植树造林、节能减排等形式,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而碳达峰则指的是碳排放进入平台期后,进入平稳下降阶段。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3.目前,通用的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通常包括排气管和外管,排气管的一侧表面下端贯穿设置有外管,外管的内部一侧设置有入料管,化学药剂可以倒入排气管的底部,使得化学药剂和气体进行碳中和反应。
4.但是,通用的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当二氧化碳气体在进行排放时,化学药剂直接倒入管排气管的底部,使得化学药剂堆积在排气管中,虽然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穿过化学药剂会进行中和,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有效的在排气管中与化学药剂混合,使得碳中和的效率下降。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可以解决通用的碳排放采集装置的碳中和效率较低的技术问题。
6.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7.第一方面,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包括:排气管,排气管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
8.排气管的一侧穿插设置有进料管,进料管远离排气管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短管,连接短管的顶端设置有入料斗;
9.排气管的两端均匀安装有若干安装座,排气管的内部安装有与安装座相配合的混料机构,混料机构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混合药剂喷射孔。
10.可选的,排气管的外壁一侧设置有与混料机构相配合的电机箱。
11.可选的,排气管的内壁设置有与混料机构相配合的限位柱;
12.排气管的两端中部开设有与安装座相配合的安装孔。
13.可选的,混料机构包括设置在排气管一侧的伺服电机,且伺服电机远离排气管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箱;
14.伺服电机的输出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且连接杆的圆周外侧与安装座的内壁活动连接;
15.连接杆远离伺服电机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转动块一,转动块一远离连接杆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转动轴远离转动块一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二,转动块二远离转动轴的一端与进料管连接;
16.转动轴的圆周外侧设置有若干连杆,若干连杆的外端设置有连接环一,且连杆的
表面两侧均匀安装有若干混合药剂喷射孔,连接环一的两端通过连接柱与连接环二活动连接,且连接环二的两端开设有与限位柱相配合的限位孔。
17.可选的,伺服电机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架与排气管的外壁连接。
18.可选的,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的形状相同,且转动块一与转动块二的转动方向均随着转动轴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
19.本技术可以带来如下有益效果:
20.由上可知,本技术可以在入料斗、连接短管、进料管、混料机构及混合药剂喷射孔的配合作用下,将混合药剂从入料斗进入依次进入连接短管与进料管的内部,并通过进料管进入到混料机构的内部,从而在混合药剂喷射孔处喷出。这样,在混料机构的作用下,本技术提供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可以使得排气管的内部形成局部的混合药剂挥洒空间,进而使得经过该处位置的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碳中和反应,从而保证了碳中和混合的效率。
附图说明
21.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22.图1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23.图2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的剖视图;
24.图3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的局部放大图;
25.图4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中排气管的剖视图;
26.图5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中混料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27.图6是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中混料机构的剖视图。
28.附图标记:
29.1、排气管;101、限位柱;102、安装孔;2、过滤网;3、进料管;4、连接短管;5、入料斗;6、安装座;7、混料机构;701、伺服电机;702、连接杆;703、转动块一;704、转动轴;705、转动块二;706、连杆;707、连接环一;708、连接柱;709、连接环二;710、限位孔;711、固定架;8、混合药剂喷射孔;9、电机箱。
具体实施方式
30.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31.如背景技术所述,通用的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在具体操作的过程中,当二氧化碳气体在进行排放时,化学药剂直接倒入管排气管的底部,使得化学药剂堆积在排气管中,虽然部分二氧化碳气体穿过化学药剂会进行中和,但是还是存在一部分的二氧化碳气体无法有效的在排气管中与化学药剂混合,使得碳中和的效率下降。
32.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可以在入料斗、连接短管、进料管、混料
机构及混合药剂喷射孔的配合作用下,将混合药剂从入料斗进入依次进入连接短管与进料管的内部,并通过进料管进入到混料机构的内部,从而在混合药剂喷射孔处喷出。这样,在混料机构的作用下,本技术提供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可以使得排气管的内部形成局部的混合药剂挥洒空间,进而使得经过该处位置的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碳中和反应,从而保证了碳中和混合的效率。
33.现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如图1所示,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基于碳中和的碳排放采集装置,包括:
34.排气管1,该排气管1的顶部设置有过滤网2,排气管1的一侧穿插设置有进料管3,进料管3远离排气管1的一端设置有连接短管4,连接短管4的顶端设置有入料斗5。
35.排气管1的两端均匀安装有若干安装座6,排气管1的内部安装有与安装座6相配合的混料机构7,混料机构7的表面均匀安装有若干混合药剂喷射孔8,排气管1的外壁一侧设置有与混料机构7相配合的电机箱9。
36.此外,在具体应用时,本实用新型中碳中和利用了可以与二氧化碳混合的混合药剂,并在排气管1中与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混合,抵消自身产生的二氧化碳排放,实现二氧化碳的“零排放”,简单地说,也就是让二氧化碳排放量“收支相抵”。
37.借助于上述技术方案,从而在入料斗5、连接短管4、进料管3、混料机构7及混合药剂喷射孔8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将混合药剂从入料斗5进入依次进入连接短管4与进料管3的内部,并通过进料管3进入到混料机构7的内部,从而在混合药剂喷射孔8处喷出,并在混料机构7的作用下,使得排气管1的内部形成局部的混合药剂挥洒空间,使得经过该处位置的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碳中和反应,从而保证了碳中和混合的效率。
38.结合图1,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在a部分的剖视图。图3是示出了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一种碳排放采集装置在a部分的局部放大图。
39.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4所示,对于上述排气管1来说,排气管1的内壁设置有与混料机构7相配合的限位柱101;排气管1的两端中部开设有与安装座6相配合的安装孔102,从而在安装孔102的作用下,可以保证安装座6的稳定安装,同时在限位柱101的作用下,可以保证混料机构7稳定的运行。
40.在一个实施例中,结合图1,如图5和图6所示,对于上述混料机构7来说,混料机构7包括设置在排气管1一侧的伺服电机701,且伺服电机701远离排气管1的一端设置有电机箱9,伺服电机701的输出组一端设置有连接杆702,且连接杆702的圆周外侧与安装座6的内壁活动连接,连接杆702远离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一端设置有转动块一703,转动块一703远离连接杆702的一端设置有转动轴704,转动轴704远离转动块一703的一端设置有转动块二705,转动块二705远离转动轴704的一端与进料管3连接;转动轴704的圆周外侧设置有若干连杆706,若干连杆706的外端设置有连接环一707,且连杆706的表面两侧均匀安装有若干混合药剂喷射孔8,连接环一707的两端通过连接柱708与连接环二709活动连接,且连接环二709的两端开设有与限位柱101相配合的限位孔710,伺服电机701的两端均通过固定架711与排气管1的外壁连接,转动块一703与转动块二705的形状相同,且转动块一703与转动块二705的转动方向均随着转动轴704的转动方向进行转动,从而在混料机构7的作用下,使得排气管1的内部形成局部的混合药剂挥洒空间,使得经过该处位置的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碳中和反应,从而保证了碳中和混合的效率。
41.为了方便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以下就本实用新型在实际过程中的工作原理或者操作方式进行详细说明。
42.在实际应用时,首先将混料机构7安装在排气管1的中部,并与进料管3进行连接,然后将混合药剂从入料斗5倒入,混合药剂依次,依次进入连接短管4与进料管3的内部,并通过进料管3进入到混料机构7的内部,从而在混合药剂喷射孔8处喷出,并在混料机构7的作用下,使得排气管1的内部形成局部的混合药剂挥洒空间,使得经过该处位置的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碳中和反应,从而保证了碳中和混合的效率;
43.混料机构7的工作原理如下,通过外接的控制面板(内含有plc控制器)的控制作用下,带动伺服电机701进行转动,并在伺服电机701的输出轴作用下带动连接杆702进行转动,并带动转动块一703进行摆动,通过转动块一703带动转动轴704进行摆动,并带动转动块二705进行摆动,同时在转动轴704摆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杆706带动连接环一707进行摆动,并带动连杆706外侧的若干混合药剂喷射孔8进行摆动,并通过若干混合药剂喷射孔8喷出空氨混合气,并使得二氧化碳与混合药剂进行碳中和反应,并将反应后的二氧化碳排出;
44.此外,连接环一707与连接柱708是活的连接,并在连接环一707摆动的过程中通过连接柱708带动连接环二709进行摆动,而连接环二709在与限位柱101的配合作用下进行相应的摆动。
45.综上所述,借助于本实用新型的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在入料斗5、连接短管4、进料管3、混料机构7及混合药剂喷射孔8的配合作用下,可以将混合药剂从入料斗5进入依次进入连接短管4与进料管3的内部,并通过进料管3进入到混料机构7的内部,从而在混合药剂喷射孔8处喷出,并在混料机构7的作用下,使得排气管1的内部形成局部的混合药剂挥洒空间,使得经过该处位置的二氧化碳进行充分的碳中和反应,从而保证了碳中和混合的效率。
46.在本实用新型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安装”、“设置”、“连接”、“固定”、“旋接”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47.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具体特征、结构、材料或者特点可以在任何的一个或多个实施例或示例中以合适的方式结合。
48.在上述实施例中,可以全部或部分地通过软件、硬件、固件或者其任意组合来实现。当使用软件程序实现时,可以全部或部分地以计算机程序产品的形式来实现。该计算机程序产品包括一个或多个计算机指令。在计算机上加载和执行计算机执行指令时,全部或部分地产生按照本技术实施例的流程或功能。计算机可以是通用计算机、专用计算机、计算机网络、或者其他可编程装置。计算机指令可以存储在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中,或者从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向另一个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传输,例如,计算机指令可以从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者数据中心通过有线(例如同轴电缆、光纤、数字用户线(digital subscriber line,dsl))或无线(例如红外、无线、微波等)方式向另一个网站站点、计算机、服务器或数据中心进行传输。计算机可读存储介质可以是计算机能够存取的任何可用介质或者是包含一个或多个可以用介质集成的服务器、数据中心等数据存储设备。可用介质可
以是磁性介质(例如,软盘、硬盘、磁带),光介质(例如,dvd)、或者半导体介质(例如固态硬盘(solid state disk,ssd))等。
49.通过以上的实施方式的描述,所属领域的技术人员可以清楚地了解到,为描述的方便和简洁,仅以上述各功能模块的划分进行举例说明,实际应用中,可以根据需要而将上述功能分配由不同的功能模块完成,即将装置的内部结构划分成不同的功能模块,以完成以上描述的全部或者部分功能。
50.在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几个实施例中,应该理解到,所揭露的装置和方法,可以通过其它的方式实现。例如,以上所描述的装置实施例仅仅是示意性的,例如,所述模块或单元的划分,仅仅为一种逻辑功能划分,实际实现时可以有另外的划分方式。例如多个单元或组件可以结合或者可以集成到另一个装置,或一些特征可以忽略,或不执行。另一点,所显示或讨论的相互之间的耦合或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通过一些接口,装置或单元的间接耦合或通信连接,可以是电性,机械或其它的形式。作为分离部件说明的单元可以是或者也可以不是物理上分开的,作为单元显示的部件可以是一个物理单元或多个物理单元,即可以位于一个地方,或者也可以分布到多个不同地方。可以根据实际的需要选择其中的部分或者全部单元来实现本实施例方案的目的。
51.另外,在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中的各功能单元可以集成在一个处理单元中,也可以是各个单元单独物理存在,也可以两个或两个以上单元集成在一个单元中。上述集成的单元既可以采用硬件的形式实现,也可以采用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集成的单元如果以软件功能单元的形式实现并作为独立的产品销售或使用时,可以存储在一个可读取的存储介质中。基于这样的理解,本技术实施例的技术方案本质上或者说对通用技术做出贡献的部分或者该技术方案的全部或部分可以以软件产品的形式体现出来,该软件产品存储在一个存储介质中,包括若干指令用以使得一个设备(可以是单片机,芯片等)或处理器(processor)执行本实用新型各个实施例所述方法的全部或部分步骤。而前述的存储介质包括:u盘、移动硬盘、rom、ram、磁碟或者光盘等各种可以存储程序代码的介质。
52.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的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所述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