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料理机及其主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13 23:19:4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机电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料理机及其主机。


背景技术:

2.目前料理机具备加热功能,以对容器内的料理材料加热。为实现加热功能,通常,在容器外壁面上固定设置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发热,以加热容器。
3.料理机使用过程中,难免会有一些液体顺容器外壁面流到加热组件上。例如,料理前向容器内添加液体的过程中,液体洒漏到容器外,并顺容器外壁面流到加热组件上。或者,料理过程中,容器内的液体溢出或飞溅出容器,并顺容器外壁面流到加热组件上。加热组件中有一些强电零部件,强电零部件沾到液体后,加热组件有短路或损坏的风险。


技术实现要素:

4.有鉴于此,本技术主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料理机及其主机,可以降低加热组件短路或损坏的风险。
5.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料理机,料理机包括:容器,容器用于盛装料理材料;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容器,并能够为容器加热;传动件,传动件能够以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的方向为轴线方向转动,以带动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件转动。
6.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和加热组件中的一者具有第一表面,第一表面位于轴线的外侧,绕轴线延伸的同时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螺旋面,第一表面用于与传动件和加热组件中的另一者在倾斜于轴线方向相抵触,以将传动件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加热组件的直线运动。
7.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和加热组件中的一者具有第二表面,第二表面连接于第一表面的端部,并绕轴线延伸以形成承载面,第二表面用于与传动件和加热组件中的另一者在轴线方向相抵触,以防止传动件与加热组件在轴线方向相对运动。
8.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和加热组件中的一者具有第三表面,第三表面连接于第二表面的延伸末端,沿轴线方向延伸以形成阻挡面,以限制传动件的旋转运动。
9.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和加热组件之间线接触、点接触或面接触。
10.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传动件具有传动齿,第一驱动组件包括:齿轮和第一电机,第一电机能够驱动齿轮转动,齿轮与传动件啮合。
11.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用于装配传动件和第一驱动组件,并包覆传动件和齿轮相啮合的部分。
12.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具有绕轴线延伸的环状槽,环状槽开口背向轴线敞开,传动件中空且套设于安装座的环状槽中,传动齿位于传动件朝向轴线一侧,齿轮容置于环状槽中,且位于传动件朝向轴线一侧。
13.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安装座包括:第一安装件和第二安装件,第一安装件和第二
安装件在轴线方向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环状槽。
14.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刀组,刀组可转动地设置于容器内;第二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用于驱动刀组转动;其中,传动件为环状,并套设于第二驱动组件外,齿轮设置于传动件背向第二驱动组件一侧,以避免第一电机和/或齿轮与第二驱动组件干涉。
15.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第一旋转限制部和第二旋转限制部,第一旋转限制部设置于加热组件之外,不能绕轴线旋转,第二旋转限制部设置于加热组件,并且与第一旋转限制部在轴线方向滑动配合。
16.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底座,底座具有容腔,加热组件设置于容腔中,第一旋转限制部和第二旋转限制部分别设置于底座和加热组件的一对相对面,第一旋转限制部和第二旋转限制部中的一者为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凹槽,第一旋转限制部和第二旋转限制部中的另一者为沿轴线方向延伸的第一柱体。
17.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第一导向部设置于传动件之外,第二导向部设置于传动件,并且与第一导向部绕轴线滑动配合。
18.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安装座,安装座用于装配传动件,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分别设置于安装座和传动件的一对相对面,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中的一者为绕轴线延伸的第二凹槽,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中。
19.本技术的一实施例中,料理机包括:限位部,限位部设置于第二凹槽中,用于与第一导向部和第二导向部中的另一者的至少一部分相抵触。
20.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技术采用的另一个技术方案是:提供一种料理机主机,料理机主机包括:加热组件,加热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料理机的容器,并能够为容器加热;传动件,传动件能够以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的方向为轴线方向转动,以带动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第一驱动组件,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件转动。
21.本技术的有益效果是:区别于现有技术,本技术提供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的加热组件在传动件的带动下能够接近或远离容器。料理机处于非加热状态下,可以控制加热组件远离容器。在加热组件远离容器的状态下,即使有液体顺容器外壁面流下,也不会直接流到加热组件上。本技术能够减小加热组件沾上液体的概率,从而降低加热组件短路或损坏的风险。
附图说明
2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技术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其中:
23.图1是本技术料理机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4.图2是图1所示料理机的爆炸图;
25.图3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杯体的剖视图;
26.图4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杯体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27.图5是图1所示料理机的剖视图;
28.图6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机身主体的爆炸图;
29.图7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主壳体和锁扣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0.图8是图5中的a-a剖视图;
31.图9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加热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2.图10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安装座、传动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加热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3.图11是图10所示安装座、传动件、第一驱动组件、第二驱动组件以及加热组件的剖视图;
34.图12是图10中传动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5.图13是图10中安装座的爆炸图;
36.图14是本技术料理机实施例二中安装座、传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的三维结构示意图;
37.图15是本技术料理机实施例二中安装座、传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的剖视图;
38.图16是本技术料理机实施例二中安装座、传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的爆炸图。
39.图中,10杯体,11容器外壳,111外壳主体,111a卡槽,111b第一空腔,112第一空心柱,113外盖,1131外盖主体,1132第二空心柱,12容器,121容器主体,121a第二空腔,121b研磨齿,122第三空心柱,123内盖,13刀组,131切割刀具,132研磨刀具,14传动组件,141转轴,142第一单向轴承,143第一双向轴承,144第一接插件,145第二单向轴承,146第二双向轴承,147空心轴,20机身主体,21底座,211顶壳体,211a第二圆形开口,212主壳体,212a第一圆形开口,213底壳体,215第一旋转限制部,22锁扣组件,23加热组件,231传热主体,232支撑主体,235第二旋转限制部,236避让孔,237抵触部,24第一驱动组件,241第一电机,242齿轮,25第二驱动组件,251第二电机,252第二接插件,26容腔,27安装座,271第一安装件,2711第一导向部,2712限位部,272第二安装件,273凹部,28传动件,281第一表面,282第二表面,283第三表面,284传动齿,285第二导向部,34第一驱动组件,341第一电机,342齿轮,37安装座,371第一安装件,371a第一安装件本体,371b第四空心柱,372第二安装件,372a第二安装件本体,372b第五空心柱,373环状槽,38传动件,384传动齿。
具体实施方式
40.下面将结合本技术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可以理解的是,此处所描述的具体实施例仅用于解释本技术,而非对本技术的限定。另外还需要说明的是,为了便于描述,附图中仅示出了与本技术相关的部分而非全部结构。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41.在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中,除非另有明确的规定和限定,术语“固定”、“安装”、“相连”或“连接”等术语应该做广义的理解。例如,就术语“连接”来说,其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电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或者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因此,除非本说明书另有明确的限定,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发明中的具体含义。
42.根据本说明书的上述描述,本领域技术人员还可以理解如下使用的术语,例如“上”、“下”、“前”、“后”、“左”、“右”、“长度”、“宽度”、“厚度”、“竖直”、“水平”、“顶”、“底”“内”、“外”、“轴向”、“径向”、“周向”、“中心”、“纵向”、“横向”、“顺时针”或“逆时针”等指示方位或位置关系的术语是基于本说明书的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的,其仅是为了便于阐述本发明的方案和简化描述的目的,而不是明示或暗示所涉及的装置或元件必须要具有所述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来构造和进行操作,因此上述的方位或位置关系术语不能被理解或解释为对本发明方案的限制。
43.另外,本说明书中所使用的术语“第一”或“第二”等用于指代编号或序数的术语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明示或暗示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或“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在本说明书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至少两个,例如两个,三个或更多个等,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44.为降低加热组件短路或损坏风险,本技术提供了一种料理机。该料理机包括:容器、加热组件、传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容器用于盛装料理材料。加热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容器,并能够为容器加热。传动件能够以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的方向为轴线方向转动,以带动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件转动。
45.为降低加热组件短路或损坏风险,本技术还提供一种料理机主机,料理机主机包括:加热组件、传动件以及第一驱动组件。加热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料理机的容器,并能够为容器加热。传动件能够以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的方向为轴线方向转动,以带动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第一驱动组件用于驱动传动件转动。
46.下面具体描述本技术的料理机实施例一。
47.图1是本技术料理机实施例一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2是图1所示料理机的爆炸图。如图1和图2所示,料理机包括:杯体10以及机身主体20。杯体10可拆卸地设置于机身主体20的顶部,以便于转移料理材料和清洗杯体10。料理材料例如为黄豆和水,通过料理操作,可制得豆浆。机身主体20用于向杯体10提供动力以及热量,以配合杯体10对料理材料进行料理。
48.图3和图4分别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杯体10的剖视图、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3和图4所示,杯体10包括:容器外壳11、容器12、刀组13以及传动组件14。
49.容器外壳11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21的顶部。容器外壳11包括:外壳主体111、第一空心柱112以及外盖113。外壳主体111的底部设置有卡槽111a,卡槽111a用于与下文的锁扣组件22配合,以使得外壳主体111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21的顶部。外壳主体111形成顶端开口的第一空腔111b。第一空心柱112自外壳主体111底部向下凸起,与外壳主体111一体成型。外盖113包括:外盖主体1131和第二空心柱1132。外盖主体1131可拆卸地封盖于外壳主体111的顶端。外盖主体1131可以与外壳主体111卡扣连接。第二空心柱1132自外盖主体1131中央区域向下凸起,与外盖主体1131一体成型。第二空心柱1132与第一空心柱112同轴。
50.容器12用于盛装料理材料。容器12包括:容器主体121、第三空心柱122以及内盖123。容器主体121容置于外壳主体111的第一空腔111b中。容器主体121形成顶端开口的第二空腔121a,以盛装料理材料。用户可以通过容器主体121的开口装入或倒出料理材料,还
可以通过开口对容器主体121的内壁进行清洗。在容器主体121的底面凸设有研磨齿121b。研磨齿121b用于与刀组13配合以对料理材料进行研磨。第三空心柱122自容器主体121底部向下凸出,与容器主体121一体成型。第三空心柱122同轴地设置于第一空心柱112内,通过传动组件14与第一空心柱112转动配合。第三空心柱122与容器主体121转动的轴线同轴,用于受力而带动容器主体121转动。容器主体121底部设有贯穿孔,贯穿孔连通第二空腔121a和第一空心柱112内空间。贯穿孔用于安装传动组件14中的转轴141。内盖123可拆卸地封盖于容器主体121的开口。内盖123嵌设于容器主体121顶端的开口中,通过摩擦力与容器主体121相对固定,以相对容器主体121不可转动。内盖123通过传动组件14与外盖113转动配合。内盖123与外盖113相连接,将外盖113从外壳主体111上拆下时,也同步地将内盖123从容器主体121上拆下。同样地,将外盖113盖设于外壳主体111上时,也同步地将内盖123盖设于容器主体121上。
51.容器12被容器外壳11包围,并通过传动组件14与容器外壳11转动连接,以使得容器12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容器外壳11将容器12与外界隔离,避免容器12转动过程中造成意外伤害事故。由于容器外壳11可拆卸地设置于底座21,而容器12转动连接于容器外壳11,因此,容器12间接地实现了与底座21可拆卸连接。在料理完成后,可以将容器外壳11连同容器12从底座21上取下,以方便倾倒料浆或清洗容器12。
52.刀组13设置于容器主体121的第二空腔121a中,并设置于传动组件14上,在传动组件14的带动下,能够对食物进行粉碎操作。刀组13包括:切割刀具131和研磨刀具132。切割刀具131用于对料理材料切割。研磨刀具132用于与研磨齿121b相配合,对切割后的料理材料进行研磨。
53.传动组件14包括:一个转轴141、两个第一单向轴承142、一个第一双向轴承143、一个第一接插件144、一个第二单向轴承145、一个第二双向轴承146以及一个空心轴147。
54.转轴141同轴地设置于第一空心柱112中,并贯穿容器主体121底部的贯穿孔。转轴141的顶端插入容器主体121中与刀组13连接。切割刀具131和研磨刀具132均设置于转轴141上,并在转轴141的带动下转动。转轴141的底端固定连接第一接插件144。两个第一单向轴承142的内圈均固定套设于转轴141上,外圈均固定嵌设于第三空心柱122内。第一单向轴承142以及下文中的第二单向轴承145可以在一个方向实现转动连接,而在反向锁死。第一双向轴承143的内圈固定套设于第三空心柱122上,外圈固定嵌设于第一空心柱112内。第一双向轴承143和下文的第二双向轴承146可以在正反两个方向实现转动连接。空心轴147固设于内盖123的中央,同轴地设置于第二空心柱1132中,且与转轴141同轴设置。空心轴147连通容器12的第二空腔121a与外部环境,以使得容器12内的热空气可以通过空心轴147逸出。第二单向轴承145的内圈固定套设于空心轴147上,外圈固定嵌设于第二空心柱1132内。第二双向轴承146的内圈固定套设于空心轴147上,外圈固定嵌设于第二空心柱1132内。
55.转轴141转动时,第一单向轴承142和第二单向轴承145中的一个处于转动连接状态,另一个处于锁死状态。为方便对转轴141的转动方向进行区分,作如下定义:转轴141正转时,第一单向轴承142处于转动连接状态,第二单向轴承145处于锁死状态;转轴141反转时,第一单向轴承142处于锁死状态,第二单向轴承145处于转动连接状态。正、反转仅表示转轴141在两个相反的方向转动。
56.当转轴141正转时,第二单向轴承145处于锁死状态,容器12和容器外壳11相对固
定,第一单向轴承142处于转动连接状态,转轴141仅带动刀组13转动,料理机进行粉碎操作,对料理材料进行处理得到料浆;当转轴141反转时,第二单向轴承145处于转动连接状态,容器12可相对容器外壳11转动,第一单向轴承142处于锁死状态,转轴141同时带动刀组13和容器12转动,料理机对料浆进行离心操作。通过控制转轴141正、反转,料理机可选择地进行粉碎操作或离心操作。
57.当转轴141的转速达到预定转速时,容器12内的料浆在离心力的作用下朝容器12的内壁运行,并且与容器12的内壁接触,料浆中的料渣(即料浆中的食物残渣等固体颗粒物)粘附于容器12的内壁,浆液(即料浆中流动性大的液体)回流至容器12的底部,从而实现料浆、料渣的分离。料浆倒出后不需要过滤。上述预定转速可以为500转/分钟至5000转/分钟。预定转速的数值可根据料理材料的种类进行设置。
58.图5是图1所示料理机的剖视图。图6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机身主体20的爆炸图。图7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主壳体212和锁扣组件22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5至图7所示,机身主体20包括:底座21、锁扣组件22、加热组件23、安装座27以及料理机主机。料理机主机包括:传动件28、第一驱动组件24以及第二驱动组件25。
59.底座21用于承载杯体10以及用于装配机身主体20的其余部件。锁扣组件22设置于底座21,用于与杯体10中的卡槽111a配合,以将杯体10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21。加热组件23活动连接于底座21。在杯体10连接于底座21状态下,加热组件23能够接近或远离容器12,并能够为容器12加热。安装座27设置于底座21。传动件28设置于安装座27。传动件28能够以加热组件23接近或远离容器12的方向为轴线l1方向转动,以带动加热组件23接近或远离容器12。第一驱动组件24设置于安装座27,用于驱动传动件28转动。第二驱动组件25设置于安装座27,并位于容器12的下方,与杯体10中的传动组件14可拆卸连接,用于驱动容器12和/或刀组13转动。
60.一应用场景中,料理机的使用过程如下:将料理材料放入容器12,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4动作,使其驱动加热组件23接近并接触容器12。控制加热组件23发热,以加热容器12。加热预定时间后,控制加热组件23停止发热,并控制第一驱动组件24动作,使其驱动加热组件23远离容器12。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5动作,以带动转轴141正转,进而带动刀组13相对容器12转动,料理机进行粉碎操作。控制第二驱动组件25动作,以带动转轴141反转,进而带动容器12、刀组13同步转动,料理机进行离心操作。至此,完成料理操作。
61.料理机处于非加热状态下,可以控制加热组件23远离容器12。在加热组件23远离容器12的状态下,即使有液体顺容器12外壁面流下,也不会直接流到加热组件23上。本实施例能够减小加热组件23沾上液体的概率,从而降低加热组件23短路或损坏的风险。
62.加热组件23若固定于容器12上,在清洗杯体10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加热组件23中的强电零部件淋水,使得加热组件23具有短路或损坏的风险。而加热组件23设置于机身主体20上避免了该风险。
63.加热组件23设置于机身主体20上,相比于固定于容器12上,降低了杯体10的重量。在转移杯体10时,用户操作更便利。另外,还降低了料理机的重心,使得料理机运行时更稳定。
64.具体地,底座21可以包括:顶壳体211、主壳体212以及底壳体213。
65.主壳体212的顶部设置有第一圆形开口212a。锁扣组件22大体上呈圆环状,设置于
主壳体212的顶部,围设于第一圆形开口212a的外侧。顶壳体211可拆卸地设置于主壳体212的顶部,与主壳体212之间形成第三空腔(图未标识),以容置锁扣组件22的一部分,以使得料理机的外观更简洁。顶壳体211的顶部设置有第二圆形开口211a。第二圆形开口211a与第一圆形开口212a相对应。底壳体213可拆卸地设置于主壳体212的底部。当顶壳体211、主壳体212以及底壳体213组装成一体后,共同形成容腔26,容腔26通过第二圆形开口211a敞开。安装座27设置于底座21的容腔26中,与底座21可拆卸连接,具体地,底座21与主壳体212连接。安装座27用于装配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组件25以及传动件28。在装配机身主体20时,由于安装座27与主壳体212可拆卸连接,可以先将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组件25以及传动件28装配至安装座27上后,再将安装座27装配至主壳体212,然后再将底壳体213装配至主壳体212。相比于直接在容腔26中装配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组件25以及传动件28,更便于操作。
66.加热组件23设置于底座21的容腔26中。在杯体10连接于底座21状态下,加热组件23位于容器12的下方。加热组件23能够相对底座21上下移动,以为容器12的底部加热。图8是图5中的a-a剖视图。请一并参阅图8,底座21具有第一旋转限制部215。第一旋转限制部215设置于加热组件23之外,不能绕轴线l1旋转。加热组件23具有第二旋转限制部235。第二旋转限制部235与第一旋转限制部215在轴线l1方向滑动配合。具体地,第一旋转限制部215和第二旋转限制部235分别设置于底座21和加热组件23的一对相对面。第一旋转限制部215为第一柱体,在加热组件23的移动方向延伸。第二旋转限制部235为第一凹槽,在加热组件23的移动方向延伸。本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限制部215设置于底座21的容腔26的腔壁。第二旋转限制部235设置于加热组件23的外边缘。当然,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一旋转限制部215和第二旋转限制部235的形状也可以互换,也即,第一旋转限制部215为第一凹槽,第二旋转限制部235为第一柱体。通过设置第一旋转限制部215和第二旋转限制部235,使得加热组件23能够按预定的路径移动,避免加热组件23在传动件28带动下转动。
67.加热组件23能够通过自身发热的方式加热容器12。当加热组件23能够通过自身发热的方式加热容器12时,容器12至少部分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以提高热量传递的效率。加热组件23也可以自身不发热的方式加热容器12,例如,通过发出微波以对料理材料进行加热。微波加热为现有技术,此处不再赘述。下面以加热组件23自身能够发热为例,介绍加热组件23的具体结构。图9是图1料理机中加热组件23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如图9所示,加热组件23包括:传热主体231、发热件(图不可见)以及支撑主体232。
68.传热主体231设置于支撑主体232朝向容器12一侧。传热主体231具有导热性,采用导热材料制成,例如,铝合金。传热主体231为环状,与支撑主体232共同形成避让孔236,以避让第二驱动组件25。传热主体231的一侧表面与容器12相匹配,以在接触容器12时,增大接触面积。发热件与传热主体231热耦合,能够在通电时发热。具体地,发热件可以是发热管,插设于传热主体231中。发热管可选的为现有技术。发热件设置有多个,多个发热件绕传热主体231的轴线均布于传热主体231上,以使得传热主体231上的温度均匀。支撑主体232活动连接于底座21,能够相对底座21上下移动。上述的第二旋转限制部235设置于支撑主体232。支撑主体232背向容器12一侧设置有多个(四个)抵触部237。抵触部237用于与传动件28相抵触。传动件28转动时,带动支撑主体232接近或远离容器12,从而带动传热主体231接近或远离容器12。传热主体231接近并抵触容器12后,将热量传递至容器12,从而实现为容
器12加热的目的。
69.图10是图1所示料理机中安装座27、传动件28、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组件25以及加热组件23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1是图10所示安装座27、传动件28、第一驱动组件24、第二驱动组件25以及加热组件23的剖视图。图12是图10中传动件28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图13是图10中安装座27的爆炸图。下面参照图10至图13继续介绍。
70.为引导传动件28能够绕轴线l1转动,料理机包括:第一导向部2711和第二导向部285。第一导向部2711设置于传动件28之外。第二导向部285设置于传动件28,并且与第一导向部2711绕轴线l1滑动配合。具体地,第一导向部2711和第二导向部285分别设置于安装座27和传动件28的一对相对面。第一导向部2711为绕轴线l1延伸的第二凹槽。第二导向部285为在轴线l1方向延伸的第二柱体,第二柱体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中。在别的实施例中,第一导向部2711和第二导向部285的形状也可以互换,即,第一导向部2711为在轴线l1方向延伸的第二柱体。第二导向部285为绕轴线l1延伸的第二凹槽。
71.另外,为限制传动件28的转动范围,料理机还包括:限位部2712。限位部2712设置于上述第二凹槽中,用于与第二导向部285的至少一部分(容置于第二凹槽中的部分)相抵触。当第二导向部285转动至与限位部2712相抵触时,传动件28不能够相对安装座27继续转动。除了通过限位部2712限制传动件28转动范围外,还可以通过下文中的第三表面283限制传动件28的转动范围。
72.具体地,安装座27包括:第一安装件271和第二安装件272。其中,第一安装件271包括:中央部271a和周边部271b。中央部271a大体上呈瓶盖状,其空腔向下敞开。中央部271a的空腔用于容置第二驱动组件25的一部分。中央部271a的中央开设有第一避让口2713,用于避让第二驱动组件25。周边部271b围设于中央部271a外,与中央部271a一体成型,并可拆卸地连接于底座21的主壳体212。传动件28为环状,套设于中央部271a外。第二安装件272位于第一安装件271上方,和第一安装件271在轴线l1方向可拆卸连接。第二安装件272的中央开设有第二避让口2721,用于避让第二驱动组件25。组装传动件28时,先将传动件28套设于第一安装件271的中央部271a外,再将第二安装件272装配至第一安装件271。上述的第一导向部2711位于周边部271b朝向传动件28侧表面,当然,也可以位于第二安装件272朝向传动件28侧表面。
73.传动件28具有第一表面281。第一表面281位于轴线l1的外侧,绕轴线l1延伸的同时沿轴线l1方向延伸以形成螺旋面。第一表面281与加热组件23在倾斜于轴线l1方向相抵触,以将传动件28的旋转运动转换成加热组件23的直线运动。具体地,第一表面281与加热组件23的抵触部237相抵触。传动件28能够沿第一方向d1或第二方向d2转动。第一方向d1与第二方向d2相反。当传动件28沿第一方向d1转动时,加热组件23在重力的作用下向下移动,远离容器12。当传动件28沿第二方向d2转动时,加热组件23在第一表面281的推抵作用下向上移动,接近直至抵触容器12。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81的数量为四个,绕轴线l1间隔设置。由此,使得传动件28的受力更均匀,避免其在上升过程中与底座21之间产生卡涩。
74.传动件28还具有第二表面282。第二表面282连接于第一表面281的端部,并绕轴线l1延伸以形成承载面。第二表面282用于与加热组件23在轴线l1方向相抵触,以防止传动件28与加热组件23在轴线l1方向相对运动。本实施例中,第一表面281在延伸起始端和延伸末端均连接有第二表面282。当加热组件23与第二表面282相抵触时,加热组件23处于接近或
远离容器12的极限位置。通过设置第二表面282,可以使得加热组件23位于接近或远离容器12的极限位置时,更稳定。
75.传动件28还具有第三表面283。第三表面283连接于第二表面282的延伸末端,沿轴线l1方向延伸以形成阻挡面,以限制传动件28的旋转运动。本实施例中,设置于第一表面281两端的两个第二表面282均连接有第三表面283。由上述介绍可知,加热组件23不能够绕轴线l1转动。当传动件28转动至预定姿态时,第三表面283与加热组件23相抵触,使得传动件28停止转动,以避免加热组件23脱离传动件28的第二表面282。
76.在别的实施例中,上述第一表面281、第二表面282以及第三表面283也可以设置于加热组件23,抵触部237设置于传动件28,同样能够达到传动的效果。
77.传动件28和加热组件23之间可以线接触、点接触或面接触。当采用点接触时,传动件28和加热组件23传动阻力相对较小。当采用面接触时,传动件28和加热组件23传动稳定性相对更优。本实施例中,综合考虑传动阻力和传动稳定性,传动件28和加热组件23之间采用线接触。具体地,抵触部237的末端具有弧形面。抵触部237末端的弧形面用于与传动件28相抵触。
78.第一驱动组件24包括:齿轮242和第一电机241。齿轮242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27。传动件28具有传动齿284。齿轮242与传动件28啮合。第一电机241设置于安装座27。第一电机241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可拆卸地固定于安装座27,以方便装配。第一电机241的驱动轴连接齿轮242。第一电机241能够正、反转,以驱动齿轮242正、反转。由此,实现第一驱动组件24驱动传动件28转动。另外,齿轮242与传动件28的传动比大于1,即齿轮242的转动角速度大于传动件28的转动角速度。加热组件23重量较大,通过设置传动比大于1,可以降低对第一电机241的驱动力的要求,从而可以选用较小规格的第一电机241,减小第一电机241占用的空间。
79.第二驱动组件25包括:第二电机251以及第二接插件252。第二电机251固定连接于安装座27中的第一安装件272。第二电机251可以通过螺钉、卡扣等可拆卸地固定于第一安装件272,以方便装配。第二电机251固定连接于第一安装件272,可以减少零部件数量,减少装配工序,提高制造精度,降低成本。第二电机251顶端容置于第一安装件272的中央部271a的空腔中。由此,可以有效降低机身主体20在上下方向的高度,从而降低料理机的重心,提高料理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为避免第一电机241和/或齿轮242与第二驱动组件25干涉,传动齿284可以设置于传动件28背向第二驱动组件25一侧,齿轮242设置于传动件28背向第二驱动组件25一侧。第二接插件252固定于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第二接插件252依次通过第一避让口2713、第二避让口2721贯穿第一安装件271和第二安装件272后,在避让孔236中与传动组件14连接。本实施例中,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与容器12的轴线同轴。在杯体10连接于底座21状态下,第一接插件144与第二接插件252插接配合,并形成联轴器,将转轴141与第二电机251的输出轴连接,使得第二电机251能够带动转轴141转动。第二电机251能够正、反转,从而带动转轴141正、反转。
80.下面具体描述本技术的料理机实施例二。
81.实施例二仅介绍与实施例不同之处,未介绍部分请参照实施例一。
82.图14至图16分别是本技术料理机实施例二中安装座37、传动件38以及第一驱动组件34的三维结构示意图、剖视图以及爆炸图。如图14至16所示,料理机的机身主体包括:安
装座37、传动件38以及第一驱动组件34。安装座37用于装配传动件38和第一驱动组件34。传动件38设置于安装座37,能够以加热组件(图未示)接近或远离容器(图未示)的方向为轴线l1方向转动,以带动加热组件接近或远离容器。第一驱动组件34用于驱动传动件38转动。
83.传动件38具有传动齿384。第一驱动组件34包括:齿轮342和第一电机341。齿轮342可转动地设置于安装座37。齿轮342与传动件38啮合。第一电机341设置于安装座37,并能够驱动齿轮342正、反转,以带动传动件38正、反转。安装座37能够包覆传动件38以及齿轮342相啮合的部分。由此,可以使得传动件38和齿轮342相啮合的部分保持清洁。
84.具体地。安装座37具有绕轴线l1延伸的环状槽373(图15中虚线部分大概示意出了环状槽373的截面形状),环状槽373开口背向轴线l1敞开。传动件38中空且套设于安装座37的环状槽373中,传动齿384位于传动件38朝向轴线l1一侧。齿轮342容置于环状槽373中,且位于传动件38朝向轴线l1一侧。由此,通过环状槽373与传动件38之间形成封闭的空间。
85.为方便装配传动件38,安装座37包括:第一安装件371和第二安装件372,第一安装件371和第二安装件372在轴线l1方向可拆卸连接,并共同形成环状槽373。具体地,第一安装件371包括:第一安装件本体371a以及第四空心柱371b。第二安装件372包括:第二安装件本体372a以及第五空心柱372b。第一安装件本体371a和第二安装件本体372a在轴线l1方向间隔设置。第四空心柱371b和第五空心柱372b分别位于第一安装件本体371a和第二安装件本体372a的一对相对面,且相抵触。第一安装件本体371a和第二安装件本体372a的一对相对面形成环状槽373的一对侧壁。第四空心柱371b和第五空心柱372b的空腔用于避让第二驱动组件(图未示)。
86.第一安装件371和第二安装件372分别在轴线l1方向对传动件38限位,使传动件38在轴线l1方向位置稳定。在装配传动件38时,先将传动件38装配至第一安装件371,再将第二安装件372装配至第一安装件371。
87.其它可选实施例:
88.上述实施例一、二中,传动件通过螺旋面与加热组件相抵触,以形成传动配合结构。在别的实施例中,传动件也可以与加热组件螺纹连接,以形成传动配合结构。例如,加热组件螺接于传动件之外(类似于螺母螺接于螺栓外)。当传动件在第一驱动组件的驱动下转动时,加热组件能够相对传动件移动,从而接近或远离容器。
89.上述实施例一、二中,加热组件能够上下移动,加热组件在自身重力的作用下远离容器。在别的实施例中,加热组件也可以用于加热容器的侧壁。当加热组件用于加热容器的侧壁时,加热组件的移动方向可能为水平方向。为使得加热组件能够远离容器,可以另外设置弹性件。该弹性件始终对加热组件施加一背向容器的弹力,以使得加热组件始终贴合第一表面。在需要加热组件接近容器时,第一表面对加热组件施加的作用力克服弹性件的弹力,带动加热组件移动。在需要加热组件远离容器时,弹性件的弹力驱动加热组件移动。
90.综上所述,本技术料理机及其主机至少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91.处于非加热状态下,可以控制加热组件远离容器。在加热组件远离容器的状态下,即使有液体顺容器外壁面流下,也不会直接流到加热组件上。能够减小加热组件沾上液体的概率,从而降低加热组件短路或损坏的风险。
92.加热组件若固定于容器上,在清洗杯体过程中可能会导致加热组件中的强电零部件淋水,使得加热组件具有短路或损坏的风险。而加热组件设置于机身主体上避免了该风
险。
93.加热组件设置于机身主体上,相比于固定于容器上,降低了杯体的重量。在转移杯体时,用户操作更便利。另外,还降低了料理机的重心,使得料理机运行时更稳定。
94.传动件为环状,套设于第一安装件的中央部外,第二驱动组件的第二电机顶端容置于第一安装件的中央部的空腔中。第一驱动组件中的齿轮设置于传动件背向第二驱动组件一侧。由此,在避免第一驱动组件与第二驱动组件干涉的前提下,有效降低了机身主体在上下方向的高度,从而降低了料理机的重心,提高了料理机运行过程中的稳定性。
95.由于容器能够绕其自身轴线转动,加热组件能够接近或远离容器,第一驱动组件可以在容器转动前,驱动加热组件远离容器,以及在容器停止转动的至少部分期间,驱动加热组件接近并接触容器。由此,可以避免加热组件影响容器转动。
96.以上所述仅为本技术的实施方式,并非因此限制本技术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技术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技术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