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3 23:10:1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该水下航行器采用内层耐压壳与外壳非耐压的双层壳体机构,耐压壳与非耐压壳通过环肋连接;所述耐压壳包括功能舱与动力舱,将主机、发电机等高噪声设备布置在航行器尾部动力舱内;所述动力舱整体经过限位装置与艇体间接联接,所述限位装置选用是隔振器或弹簧减振系统。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舱内设备下部安装在减振基座上,前部与减振舱壁相连,尾部与推力舱壁相连,环绕设备布置垂向弹性固位装置、两侧布置横向弹性固位装置与45度弹性固位装置。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总体上被分割成若干子结构,每个子结构之间采用铰链连接,实现设备振动激励与舱筏子结构阻抗适配的同时,减小振动能量的纵向传递。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舱前段舱壁不与水下航行器耐压壳结构直接相连,增加了减振舱壁,减振舱壁与原有分舱舱壁在周向方向采用多点减振处理,以减小振动能量通过舱壁结构传递到耐压壳,并在减振舱壁几何中心位置开设行人孔,行人孔与分舱舱壁开孔采用软连接贯通。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动力舱后端舱壁不与水下航行器耐压壳结构直接相连,增加了推力舱壁,推力舱壁与原有分舱舱壁之间采用减振处理,一方面减小振动能量通过舱壁结构传递到耐压壳,另一方面减小螺旋桨激励力对通过轴系向水下航行器结构内传递。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减振舱壁由不与外壳直接连接的舱壁平板、若干个沿平板径向布置的用于固定平板位置的减振弹性装置及右侧浮筏式隔振系统组成;其中右侧浮筏式隔振系统由圆环形筏架、若干个阻尼器、若干个受力支柱和软连接结构组成,减振舱壁上开行人孔,与动力舱前端分舱舱壁开孔通过软连接结构贯通;水下航行器耐压壳与筏架通过若干个阻尼器弹性连接,舱壁平板左侧与水下航行器动力舱设备连接,右侧与浮筏式隔振系统弹性连接,并在舱壁平板与水下航行器耐压壳间设置起横向作用的受力支柱。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其特征在于:结构由多个沿艇长方向分布的子结构、连接各个子结构的铰链与分布式动力吸振器组成动,动力吸振器固有频率与舱筏上设备主要激励频率相同或相近,实现设备振动能量的耗散。

技术总结
本发明提供一种水下航行器艉部动力舱减振降噪装置,根据水下航行器低噪声航行要求,对动力舱内主机等高噪声设备进行多级减隔振处理。动力舱设备不与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直接接触,其下部安装在减振基座上,前部与减振舱壁相连,尾部与推力舱壁相连,并在四周设置限位装置固定。减振舱壁与推力舱壁均不与水下航行器壳体结构直接相连,而是通过减振器连接。水下航行器正常航行时,动力舱设备产生的振动能量很难通过板壳结构传递到壳体外置,从而达到降低其水下辐射噪声的目的。本发明方案合理可行,应用前景广阔,适用范围广,能较好地控制水下航行器水下辐射噪声,达到隐蔽航行的目的。的。的。


技术研发人员:李海超 徐佳伟 庞福振 王雪仁 唐宇航 张航 高晟耀 汤旸 江沛 秦宇璇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中国人民解放军92578部队
技术研发日:2022.08.31
技术公布日:2022/12/1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