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12 12:47: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显示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背光模组产品运用越来越广阔,对背光模组产品的要求也越来越严格,而背光模组结构的紧密性与背光模组产品的信赖性息息相关。
3.特别地,运用在车载上的背光模组,为通过震动测试,对间隙以及气密性要求更为严苛,通常将产品内部间隙,特别是导光板和限位件之间的间隙,在装配后设计到近乎为0,然而这样会对材料的公差要求特别高,不利于产品的放量组装。


技术实现要素:

4.本技术旨在提供一种背光模组及显示装置,可以使得导光板与限位件装配后的间隙为零,便于通过严苛的震动测试。
5.第一方面,本技术实施例提出了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灯条以及导光板,所述背光板内形成腔体,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其中一侧,所述背光板内壁朝向所述腔体内延伸形成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不同侧;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材质,所述限位件在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限位件沿背离出光方向在所述背光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导光板的安装位置沿背离出光方向在所述背光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相互交叠。
6.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交叠部分的尺寸为0.1mm。
7.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背光板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部呈平直状;以及第二限位部,所述第二限位部与所述第一限位部呈角度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呈平直状,所述第二限位部弯折后朝向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延伸。
8.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还包括:第三限位部,所述第三限位部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和所述第二限位部之间,所述第三限位部呈平直状,使所述限位件形成封闭的三角框体。
9.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限位件包括:第一限位部,所述第一限位部设于所述背光板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部呈平直状;以及第四限位部,所述第四限位部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的两端,所述第四限位部呈弧状,且所述第四限位部朝向所述导光板的方向凸起,使所述限位件呈封闭半圆框体。
10.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包括:背光板主体;以及,围挡板,所述围挡板围合于所述背光板主体外周形成所述腔体,所述限位件自所述围挡板朝向所述腔体内延伸形成。
11.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围挡板包括:第一围挡板,所述第一围挡板围合于所
述背光板主体外周形成所述腔体;以及第二围挡板,所述第二围挡板设于所述第一围挡板远离所述背光板主体的一侧,所述第二围挡板朝向所述背光板主体的一侧设有卡扣,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一围挡板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连接于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一围挡板的配合处。
12.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挡板和所述第二围挡板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围挡板位于所述第二围挡板内侧,且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一围挡板具有间隙,所述限位件卡接于所述卡扣和所述第一围挡板之间的间隙。
13.本技术的一种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围挡板和所述第二围挡板沿竖直方向对齐设置,所述限位件贴合所述卡扣内壁和所述第一围挡板内壁的连接处设置。
14.第二方面,本技术实施例还提供了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以及第一方面任一项所述的背光模组,所述背光模组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的背光侧,所述背光模组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提供光源。
15.根据本技术实施例提供的一种背光模组,包括背光板、灯条以及导光板,所述背光板内形成腔体,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其中一侧,所述背光板内壁朝向所述腔体内延伸形成至少一个限位件,所述限位件与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的不同侧;所述限位件为弹性材质,所述限位件在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限位件沿背离出光方向在所述背光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导光板的安装位置沿背离出光方向在所述背光板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相互交叠。在限位件自然伸长的状态下,其与导光板的安装位置交叠,即具有干涉,装配导光板后,导光板挤压限位件变形,从而使得导光板和限位件之间的间隙为零,达到紧密的限位效果,便于通过严苛的震动及高温高湿的环境测试,并且这种限位件对限位件安装位置干涉的装配方式,对材料的公差要求低,利于产品的放量组装。
附图说明
16.下面将参考附图来描述本技术示例性实施例的特征、优点和技术效果。在附图中,相同的部件使用相同的附图标记。附图并未按照实际的比例绘制,仅用于示意相对位置关系,某些部位的层厚采用了夸大的绘图方式以便于理解,附图中的层厚并不代表实际层厚的比例关系。
17.图1示出本技术第一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18.图2示出本技术第二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19.图3示出本技术第三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20.图4示出本技术第四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的剖视图;
21.图5示出本技术第五实施例提供的显示装置的剖视图。
22.附图标记说明:
23.100、背光模组;10、背光板;11、背光板主体;12、围挡板;121、第一围挡板;122、第二围挡板;123、卡扣;20、限位件;21、第一限位部;22、第二限位部;23、第三限位部;24、第四限位部;30、导光板;40、反射片;
24.200、显示面板;201、阵列基板;202、彩膜基板;203、液晶层。
具体实施方式
25.下面将详细描述本技术的各个方面的特征和示例性实施例。在下面的详细描述中,提出了许多具体细节,以便提供对本技术的全面理解。但是,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很明显的是,本技术可以在不需要这些具体细节中的一些细节的情况下实施。下面对实施例的描述仅仅是为了通过示出本技术的示例来提供对本技术的更好的理解。在附图和下面的描述中,至少部分的公知结构和技术没有被示出,以便避免对本技术造成不必要的模糊;并且,为了清晰,可能夸大了区域结构的尺寸。此外,下文中所描述的特征、结构或特性可以以任何合适的方式结合在一个或更多实施例中。
26.显示装置通常包括显示面板和背光模组100,其中显示面板为非发射型光接收元件,背光模组100设置于显示面板的背光面一侧,用于为显示面板提供光源,以使显示面板显示图像,下面以显示面板为液晶显示面板200,显示装置为显示装置为例进行说明。
27.在侧入式显示装置中,背光模组100包括背光板10、灯条以及导光板30,所述背光板10内形成腔体,所述灯条和所述导光板30设于所述腔体内,且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30的其中一侧,所述背光板10内壁朝向所述腔体内延伸形成至少一个限位件20,所述限位件20与所述灯条位于所述导光板30的不同侧。
28.对于侧入式显示装置而言,为通过震动及高温高湿的环境测试,对间隙以及气密性要求更为严苛,通常将产品内部间隙,特别是导光板30和限位件20之间的间隙(间隙的设置可以在导光板30形变时,预留导光板30可以形变的间隙,防止导光板30因为受热膨胀损坏),在装配后设计到近乎为0,然而这样会对材料的公差要求特别高,不利于产品的放量组装。
29.有鉴于此,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了一种背光模组100及包括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装置,该背光模组100的限位件20为弹性材质,所述限位件20在自然伸长状态下,所述限位件20沿背离出光方向在所述背光板10上的正投影为第一投影,所述导光板30的安装位置沿背离出光方向在所述背光板10上的正投影为第二投影,所述第一投影和所述第二投影相互交叠。在限位件20自然伸长的状态下,其与导光板30安装位置交叠,即具有干涉,装配导光板30后,导光板30挤压限位件20变形,从而使得导光板30和限位件20之间的间隙为零,达到紧密的限位效果,便于通过严苛的震动及高温高湿的环境测试,并且这种限位件20对限位件20安装位置干涉的装配方式,对材料的公差要求低,利于产品的放量组装。
30.下面结合附图分别描述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及包括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装置的具体结构。
31.第一实施例
32.请参阅图1所示,背光模组100包括背光板10和设于腔体内的反射片40、导光板30和灯条(图中未示出),限位件20和灯条分别位于导光板30的相背两侧,反射片40设于导光板30和背光板10之间。
33.具体地,第一投影和第二投影交叠部分的尺寸为0.1mm。装配时,干涉的交叠部分的尺寸可以按负值设计,如设计-0.1mm的交叠尺寸,导光板30从上向下组装时候,导光板30挤压限位件20使其变形,从而导光板30与限位件20之间的距离为0,达到紧密的限位效果以及紧密的密封效果。
34.进一步地,在组装过程中,相较于弹性复位件(如弹簧),本实施例的限位件20具有
更高效的组装优势,一方面,弹性复位件其一端需固定安装在背光板10上,另一端自由伸长,另一方面,为了保证弹性复位件沿其自身长度方向伸缩,在导光板30从上向下组装时候,需要一边组装导光板30,一边控制弹性复位件另一端;而本实施例的限位件20可以直接卡接或者粘接在背光板10上,且在导光板30从上向下组装时候,无需控制限位件20,即可完成组装,从而本实施例的限位件20相较于弹性复位件等具有更高的组装效率。
35.其中,所述限位件20为开放式结构,其包括:第一限位部21,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于所述背光板10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部21呈平直状;以及第二限位部22,所述第二限位部22与所述第一限位部21呈角度连接,所述第二限位部22呈平直状,所述第二限位部22弯折后朝向所述导光板30的方向延伸。折弯状的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通过第一限位部21固定在背光板10内壁,第二限位部22与第一限位部21呈角度连接,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之间具有预留的的形变空间,使得第二限位部22在受到导光板30挤压变形的时候,可以朝向形变空间变形,从而与导光板30紧密连接。
36.进一步地,灯条照射导光板30后,产生的热量使导光板30膨胀,其膨胀方向为背离灯条的方向,在导光板30背离灯条的一侧设置限位件20,且第一限位部21和第二限位部22之间具有预留的的形变空间,从而导光板30挤压第二限位部22并朝向形变空间变形,避免导光板30膨胀对灯条产生挤压。
37.为了防止划伤导光板30,在第二限位部22与导光板30接触的部分可以设置滚轮结构,以减小第二限位部22和导光板30之间的摩擦阻力。此外,还可以可以将限位件20的材质选择为强导热性的材质,通过限位件20与导光板30的接触,配合背光板10对导光板30散热,延长导光板30使用寿命。
38.另外,由于限位件20的存在,导光板30和背光板10的侧壁之间具有间隙,部分光线无法进入导光板30与胶框之间的区域,导致显示屏幕边缘光线不足,从而出现屏幕边缘与屏幕中间存在明暗差异的问题,用户体验效果较差。鉴于此,本实施例为在限位件20朝向腔体内的一侧布置反光层(白漆)、光致发光层(荧光层)或者直接设置多个灯珠,用以对屏幕边缘的光线进行补充。
39.本实施例中,所述背光板10包括:背光板主体11;以及,围挡板12,所述围挡板12围合于所述背光板主体11外周形成所述腔体,所述限位件20自所述围挡板12朝向所述腔体内延伸形成。
40.所述围挡板12可以为一体式围挡板12或者组装式围挡板12,下面以组装式围挡板12为例,其包括:第一围挡板121,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围合于所述背光板主体11外周形成所述腔体;以及第二围挡板122,所述第二围挡板122设于所述第一围挡板121远离所述背光板主体11的一侧,所述第二围挡板122朝向所述背光板主体11的一侧设有卡扣123,所述卡扣123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可拆卸连接,所述限位件20连接于所述卡扣123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的配合处。
41.组装式围挡板12具有沿竖直方向设置的第一围挡板121和第二围挡板122,第二围挡板122具有向外冲压出的卡扣123,卡扣123与第一围挡板121扣合连接,在扣合时,卡扣123和第一围挡板121之间必然存在必然存在间隙,该间隙会影响背光模组100内的气密性,为了优化模组内部的气密性,可以通过胶粘的方式填补卡扣123与第一围挡板121之间的间隙;或者,可以将限位件20设置在卡扣123与第一围挡板121的连接处,固定限位件20的同
时,填补该间隙,使得背光模组100的气密性更强,提高了产品的耐高温高湿环境能力。
42.当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和所述第二围挡板122沿竖直方向对齐设置时,所述限位件20贴合所述卡扣123内壁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内壁的连接处设置,从而通过限位件20密封卡扣123和第一围挡板121之间的间隙,使得背光模组100的气密性更强。具体地,限位件20通过双面胶固定在所述卡扣123内壁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内壁的连接处,使得限位件20牢牢固定在所述卡扣123内壁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内壁的连接处,且粘接使得背光模组100的气密性更强。
43.作为示例,限位件20的材质为具有缓冲性能的热塑型可变弹性塑料材质,具体为发泡聚丙烯(epp)、发泡聚乙烯(epe)、发泡聚苯乙烯(eps)或tpu/tpe等,在此不限制限位件20的材料,具有缓冲性能的材质制作的限位件20可以在组装和使用中限制导光板30的膨胀并且保护导光板30防止其损坏。
44.导光板30是利用光学级的亚克力/pc板材,然后用具有极高折射率且不吸光的高科技材料,在光学级的亚克力板材底面用激光雕刻、v型十字网格雕刻、uv网版印刷技术印上导光点,用于将灯条发出的光进行均匀扩散。
45.灯条包括电路板和设置于电路板上的多个发光元件,其中发光元件可以为常规尺寸的发光二极管(light-emitting diode,简称led),也可以为微型发光二极管(micro-led)或者亚毫米发光二极管(mini-led)中的任一者。micro-led是指晶粒尺寸在100μm以下的led芯片,mini-led是指晶粒尺寸在100-300μm的led芯片。led、mini-led或者micro-led可以作为自发光的发光元件显示,具有低功耗、高亮度、高分辨率、高色彩饱和度、反应速度快、寿命较长、效率较高等优点。
46.在另一些实施例中,反射片40具体可以采用反射纸,在侧入式的背光模组100中,在导光板30下贴一整层反射纸,由于灯条将光源发射到导光板30上,光线经过导光板30发生偏折,部分光线朝显示面板发散出去,部分光线会进入反射纸,反射纸将吸收的部分光线反射回导光板30,从而经过显示面板发射出去,从而提高出光率。
47.此外,背光板10的材质可以为金属材料,例如铝板、铝合金板、或镀锌钢中的任一者,采用冲压等工艺制成。金属材料具有较好的延展性,可以保护背光模组100在外力的冲击下不易破碎。背光板10的材质还可以为塑胶材料,例如聚酰亚胺、聚碳酸酯、聚醚砜、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醇酯、聚乙烯等,以减轻背光模组100的重量,降低背光模组100的成本。背光板10的形状可以与使用该背光模组100的显示面板的形状相同例如,当显示面板的形状为矩形时,其使用的背光模组100的背光板10的形状也为矩形。背光板10的形状可以随不同的实施例而变化。
48.第二实施例
49.请参阅图2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与第一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限位件20采用闭环式设计,其包括:第三限位部23,所述第三限位部23连接于所述第一限位部21和所述第二限位部22之间,所述第三限位部23呈平直状,使所述限位件20形成封闭的三角框体。该限位件20由于采用了闭环式结构,与第一实施例的开放式限位件20相比,具有较强的回弹性能,可以通过第一限位部21的上下两个转角分别分散导光板30挤压的变形应力,受力及变形均匀,回弹效果好。
50.第三实施例
51.请参阅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背光模组100与第二实施例相同,区别在于:所述限位件20包括:第一限位部21,所述第一限位部21设于所述背光板10的侧壁,所述第一限位部21呈平直状;以及第四限位部24,所述第四限位部24的两端分别连接所述第一限位部21的两端,所述第四限位部24呈弧状,且所述第四限位部24朝向所述导光板30的方向凸起,使所述限位件20呈封闭半圆框体。该限位件20由于采用了半圆框体的闭环式结构,与第二实施例的三角框体的闭环式结构相比,其弧状的第四限位部24平滑过渡,可以通过第一限位部21的上下两个转角处的变形应力分布更加均匀,回弹效果好。
52.第四实施例
53.请参阅图4所示,在上述任一实施例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和所述第二围挡板122沿竖直方向错位设置,所述第一围挡板121位于所述第二围挡板122内侧,且所述卡扣123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具有间隙,所述限位件20卡接于所述卡扣123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之间的间隙,上述错位设置,给限位件20的安装预留了空间,并且,限位件20一侧抵接第二围挡板122内壁,另一侧抵接第一围挡板121外壁,实现了较强的气密性。
54.相比于前述任一实施例,可以直接将限位件20卡接在所述卡扣123和所述第一围挡板121之间的间隙,实现了自动化组装,节约了组装流程,并可以直接可以对背光板10和限位件20进行组装,无需通过胶连或者其他结构配合实现安装。
55.第五实施例
56.请参见图5所示,在实施例一的基础上,本实施例提供一种显示装置,包括:显示面板200;以及第一实施例所述的背光模组100,所述背光模组100设置于所述显示面板200的背光侧,所述背光模组100用于向所述显示面板200提供光源。
57.其中,所述显示面板200可以为液晶显示面板200,液晶显示面板200的外周可以利用泡棉胶直接粘贴在背光模组100上,该泡棉胶为双面胶,且该液晶显示面板200的材质为液晶玻璃。
58.具体地,液晶显示面板200包括阵列基板201、彩膜基板202以及位于阵列基板201和彩膜基板202之间的液晶层203,其中所述背光模组100设置于阵列基板201的背光侧。
59.液晶显示面板200可以为单个液晶显示面板200,也可以为在厚度方向上层叠设置的双液晶显示面板200。当液晶显示面板200为双液晶显示面板200时,其中位于底层的液晶显示面板200用于控光,位于顶层的液晶显示面板200用于显示,如此设置可以提高显示装置的对比度。
60.可以理解的是,本技术各实施例提供的背光模组100的技术方案可以广泛用于向各种显示面板提供光源,如tn(twisted nematic,扭曲向列型)显示面板、ips(in-plane switching,平面转换型)显示面板、va(vertical alignment,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mva(multi-domain vertical alignment,多象限垂直配向型)显示面板。应当容易地理解,应当按照最宽的方式解释本技术中的“在
……
上”、“在
……
以上”和“在
……
之上”,以使得“在
……
上”不仅意味着“直接处于某物上”,还包括“在某物上”且其间具有中间特征或层的含义,并且“在
……
以上”或者“在
……
之上”不仅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的含义,还可以包括“在某物以上”或“之上”且其间没有中间特征或层(即,直接处于某物上)的含义。
61.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技术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
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技术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