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2:24: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混凝池结构,具体涉及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


背景技术:

2.对水体的净化提标在逐步逐年进行,从开始的二级标准,到如今普遍的一级a标准,和目前正在不断推进的准四准五,政府监管部门对污水净化的标准越来越高,对于污水处理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同时,污水的处理工艺也从原来的简单的二级处理,发展出了如今复杂的各种深度处理技术。其中,絮凝仍然是水污染处理中的常用方法。絮凝是指使水或液体中悬浮微粒集聚变大,或形成絮团,从而加快粒子的聚沉,达到固-液分离的目的的技术。
3.用于使污水的混凝池结构既要满足充分使待处理水体与混凝剂接触,合理得利用水体动力学的规律,使产生的颗粒过大的絮团拆解,同时混合絮凝剂后的水体需要进入沉淀池中沉降,因而混凝池的结构也要更好地方便混凝剂处理后的水体在沉淀池中沉淀。因此,混凝池的结构需要在充分搅拌混合混凝剂的的前提下,使水流既能带出形成的絮团,又流速逐渐减缓,进入沉淀池中沉淀。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以解决现有技术中没有同时具备打散较大絮团和能够运用水体动力学适当减缓流速的混凝池的技术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以下技术方案:
6.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包括顺序设置且分别共用相邻侧壁的进水池、混合池和絮凝池;所述进水池与混合池之间通道位于侧壁的下端,所述混合池与絮凝池之间的通道位于侧壁的上端;
7.所述絮凝池的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有缓流器;
8.所述进水池上连接有进水管,所述混合池中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液管一,所述絮凝池中设有用于加入助凝剂的加液管二;
9.所述混合池与絮凝池均分别设有搅拌器一和搅拌器二,所述搅拌器一和搅拌器二均分别连接有搅拌电机一和搅拌电机二;
10.所述搅拌器二的外侧还设有套筒。
11.可选或优选地,所述搅拌器一和搅拌器二均为螺旋搅拌器。
12.可选或优选地,所述搅拌器一为提供向上升力的螺旋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二为提供向下动力的螺旋搅拌器
13.可选或优选地,所述的螺旋搅拌器上设有多个螺旋扇叶,所述螺旋扇叶的数量在1-4个。
14.可选或优选地,所述套筒的两侧设有截流挡板。
15.基于上述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至少可以产生如下技术效果:
16.(1)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将待处理的污水依次通过进水池、混
合池和絮凝池处理;当污水进入混合池中,向混合池中的水体加入混凝剂,并搅拌使溶液混合均匀,当污水进入絮凝池后,向水体内加入高分子助凝剂,帮助调节或改善混凝的条件,提高絮凝剂的混凝效果。提高了水处理所用的药剂的使用效率,减少了药剂的浪费,减少了水处理所消耗的成本。
17.(2)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搅拌器一还为水流提供一个向上的动力,帮助絮团由混合池与絮凝池上端的通道进入絮凝池中,减少沉降于混合池中的絮团,降低混合池需要清理的次数。
18.(3)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搅拌器二为水流提供一个向下的动力,套于搅拌器二外的套筒,能够限制水流的区域,使带有絮团的水流由上至下通过套筒内的搅拌器二,从而使得污水中带有的过大絮团散开,同时利用水体动力学分散较大絮团避免其沉降于絮凝池底部,减少了絮凝池的清理次数。
19.(4)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水流在通过套筒后,由套筒周边向上运动,在次过程中也减缓了水流速度,便于污水中的絮团进入后续的处理中逐渐沉降,当水流经过缓流器的时候,既带动了扇叶的搅拌,也拦截了污水与絮团的流速,方便后续的沉降处理。
附图说明
20.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1.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缓流器示意图。
22.图中:1、进水池;2、混合池;3、絮凝池;4、缓流器;5、加液管一;6、加液管二;7、搅拌器一;8、搅拌器二;9、搅拌电机一;10、搅拌电机二;11、进水管;12、筒体。
具体实施方式
23.为使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详细的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得到的所有其它实施方式,都属于本实用新型所保护的范围。
24.实施例1
2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包括顺序设置且分别共用相邻侧壁的进水池1、混合池2和絮凝池3;所述进水池1与混合池2之间通道位于侧壁的下端,所述混合池2与絮凝池3之间的通道位于侧壁的上端;
26.所述絮凝池3的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有缓流器4;
27.所述进水池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混合池2中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液管一5,所述絮凝池3中设有用于加入助凝剂的加液管二6;
28.所述混合池2与絮凝池3均分别设有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所述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均分别连接有搅拌电机一9和搅拌电机二10;
29.所述搅拌器二8的外侧还设有套筒。
30.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均为螺旋搅拌器。
3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一7为提供向上升力的螺旋搅拌器,所述搅拌器
二8为提供向下动力的螺旋搅拌器。
3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螺旋搅拌器上设有多个螺旋扇叶,所述螺旋扇叶的数量在4个。
3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两侧设有截流挡板。
34.实施例2
35.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包括顺序设置且分别共用相邻侧壁的进水池1、混合池2和絮凝池3;所述进水池1与混合池2之间通道位于侧壁的下端,所述混合池2与絮凝池3之间的通道位于侧壁的上端;
36.所述絮凝池3的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有缓流器4;
37.所述进水池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混合池2中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液管一5,所述絮凝池3中设有用于加入助凝剂的加液管二6;
38.所述混合池2与絮凝池3均分别设有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所述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均分别连接有搅拌电机一9和搅拌电机二10;
39.所述搅拌器二8的外侧还设有套筒。
40.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均为螺旋搅拌器。
41.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一7为提供向上升力的螺旋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二8为提供向下动力的螺旋搅拌器。
42.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的螺旋搅拌器上设有多个螺旋扇叶,所述螺旋扇叶的数量在3个。
43.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两侧设有截流挡板。
44.实施例3
45.如图1所示:
46.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水处理用混凝池结构,包括顺序设置且分别共用相邻侧壁的进水池1、混合池2和絮凝池3;所述进水池1与混合池2之间通道位于侧壁的下端,所述混合池2与絮凝池3之间的通道位于侧壁的上端;
47.所述絮凝池3的入水通道和出水通道均设有缓流器4;
48.所述进水池1上连接有进水管11,所述混合池2中设有用于加入混凝剂的加液管一5,所述絮凝池3中设有用于加入助凝剂的加液管二6;
49.所述混合池2与絮凝池3均分别设有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所述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均分别连接有搅拌电机一9和搅拌电机二10;
50.所述搅拌器二8的外侧还设有套筒。
51.本实用新型的使用中,将待处理的污水由进水管11输入混凝池中,并依次通过进水池1、混合池2和絮凝池3处理。
52.当污水通过进水池1与混合池2共用侧壁的下端通道进入混合池2中,由加液管一5向混合池2中的水体加入混凝剂,并通过搅拌电机一9带动搅拌器一7,使溶液混合均匀,同时搅拌器一7还为水流提供一个向上的动力,帮助絮团由混合池2与絮凝池3上端的通道进入絮凝池3中,减少沉降于混合池2中的絮团,减少混合池2需要清理的次数。
53.当污水进入絮凝池3后,通过加液管二6能够向水体内输入高分子助凝剂,帮助调节或改善混凝的条件,提高絮凝剂的混凝效果,搅拌电机二10能够带动搅拌器二8的转动,
同时为水流提供一个向下的动力,套于搅拌器二8外的套筒,能够限制水流的区域,使带有絮团的水流依次通过套筒内的搅拌器二8,使助凝剂良好接触污水的同时将污水中带有的颗粒过大絮团分散。
54.同时,经过筒体的污水能够利用水体的动力带动较大絮团避免其沉降于絮凝池3底部;水流在通过套筒后,由套筒周边向上运动,在次过程中也减缓了水流速度,便于污水中的絮团进入后续的处理中逐渐沉降,在经过缓流器4时,也进一步对污水进行了拦截,减缓了水体以及污水中的絮团的流速,方便在后续的沉降中絮团的沉降更加快速;此外在污水经过缓流器4的同时,水流带动缓流器4的搅拌,使污水进一步混合均匀。
55.通过搅拌电机一9和搅拌电机二10分别带动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处理污水,提高了絮凝剂和助凝剂与污水中的待处理杂质的接触效率,使得水处理的成本大大降低;在经过设计的污水处理通道与缓流器等结构,能够将过大的絮团分散,便于将絮团运输至沉淀池中处理,同时利用了水体的流速将絮团在带出,避免混凝池结构中的絮团残留,减少混凝池结构的清理,同时混凝池结构的设计降低了进入沉淀池的絮团流速,使其能够迅速在沉淀池中沉淀下来。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搅拌器一7和搅拌器二8均为螺旋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一7为提供向上升力的螺旋搅拌器,所述搅拌器二8为提供向下动力的螺旋搅拌器;所述的螺旋搅拌器上设有多个螺旋扇叶,所述螺旋扇叶的数量在1-4个。
56.多组扇叶便于改变混合池2和絮凝池3的搅拌深度,使混凝剂和助凝剂充分接触污水中的杂质,提高混凝剂和助凝剂的使用率;同时螺旋搅拌器的结构较为简单,方便安装并控制螺旋搅拌器所带来的水流的改向;此外,旋转的扇叶能够在搅拌的同时将过大的絮团打散,进一步提高混凝剂与助凝剂的使用率,也避免了过大的絮团在混合池2与絮凝池3中沉降,增加混合池2和絮凝池3的清理次数。
57.作为可选的实施方式,所述套筒的两侧设有截流挡板。
58.截流挡板的设置便于阻隔刚由混合池2进入絮凝池3的带有絮团的污水,使其至少进入筒体12一次后再排入沉淀池中,避免污水未与助凝剂接触直接进入沉淀池中。
59.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局限于此,任何熟悉本技术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揭露的技术范围内,可轻易想到变化或替换,都应涵盖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因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所述权利要求的保护范围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