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水力循环澄清池的制作方法

2022-08-10 19:37: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污水处理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水力循环澄清池。


背景技术:

2.在现阶段水处理上,很多会使用到混凝工艺,混凝处理工艺包括水和药剂的混合、反应及絮凝体与水的分离三个阶段。澄清池就是完成上述三个过程于一体的专门设备。
3.澄清池是水处理领域常用的一种处理构筑物,主要用于去除水中的悬浮物质和胶体,为除去溶解物质打好基础。传统泥渣循环型澄清池采用机械搅拌,会在池体中心设置机械搅拌设备,但是这类的澄清池具有投资成本较高,耗能较大,腐蚀严重,维修困难的缺点。
4.例如申请号为cn201920717451.5的一种改良型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包括澄清池、驱动装置、提升叶轮、第一反应室、第二反应室、进水管、出水管、排泥管,澄清池内部包括柱形上部和倒锥形下部两部分,澄清池外侧设置支撑柱,各支撑柱顶部架设支撑梁;澄清池内上部中心处设置第二反应室,第二反应室内中心设置第一反应室,第一反应室顶部敞口且底板中心开孔,第二反应室顶部延伸至澄清池顶壁、底部敞口;支撑梁上设置驱动装置,驱动装置底部通过驱动轴连接驱动第一反应室内底部设置的提升叶轮,提升叶轮底部连接搅拌轴,搅拌轴及搅拌轴上的叶片穿出第一反应室底板中心开孔置于澄清池的倒锥形下部内。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是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机械搅拌澄清池具有投资成本较高,耗能较大,腐蚀严重,维修困难的缺陷,提供了一种水力循环澄清用于克服上述缺陷。
6.为实现上述实用新型目的,本实用新型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
7.一种水力循环澄清,包括:
8.澄清池本体,其中部设置有支撑结构;
9.分离室,其设置在澄清池本体的外周,其包括下部的泥渣浓缩室以及位于其上部的环形集水槽,所述泥渣浓缩室的底部设置有排泥管;
10.第二反应室,其架设在所述支撑结构的上端,并与分离室相互连通;
11.第一反应室,其连接设置在第二反应室内部,且其底部连接设置有喉管,所述喉管与澄清池本体底部之间的存在可调节空隙;
12.进水组件,其设置在澄清池本体底部,且与喉管相对设置;
13.排水组件,其设置在澄清池本体外壁上端处,并与环形集水槽相互连通。
14.本实用新型中的水力循环澄清主要由第一反应室和第二反应室及分离室组成。在第一和第二反应室内,原水中胶体和回流泥渣进行接触絮凝,结成大的絮体后,在分离室中分离。清水向上沿着环形集水槽排出。下沉的泥渣一部分进入泥渣浓缩室经排泥管排除,另一部分沿回流缝被吸入喉管,再进入第一絮凝室进行絮凝。
15.调节池废水通过泵提升到高效澄清处理装置处理,主要分为反应段、分离段和过
滤段,反应段是药剂与进水的混凝过程,通过优化设计保障药剂与进水的最佳混凝效果,从而一方面尽量减少药剂的使用量,另一方面更有利于反应过后的分离。调节池废水经过进水组件,在其周围形成负压吸入泥渣。使原水、泥渣、混凝剂充分而激烈的快速混合。从而增加悬浮颗粒间的碰撞。加快接触絮凝作用,达到泥水分离的目的。其工作原理是根据近代絮凝理论中“闪发式混合”、“双电层作用”与“化学架桥作用的观点”,充分利用泥渣的接触絮凝活性,使其泥渣回流参与混合絮凝,通过连续加药和间歇排泥,使泥渣层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状态中,泥渣层始终保持接触絮凝的活性。
16.作为优选,所述支撑结构包括若干沿其内壁间隔设置的斜管支架梁,每根斜管支架梁的端部与一根竖直设置在澄清池本体内部的立柱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反应室架设在立柱的上端。
17.本实用新型在澄清池本体内部设置支撑结构,其能够对第二反应室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从而能够有效保持在水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通过多组斜管支架梁以及立柱的方式,能够有效分散第二反应室的重量,从而能够进一步保证第二反应室的稳定性。同时,从第二反应室中流出的水则能够通过立柱之间的间隙流入分离室之中进行污泥分离,从而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18.作为优选,所述第一反应室呈上宽下窄的锥形,其上端通过支撑拉杆与第二反应室固定连接,其下端外部套设有一个套环,所述套环通过若干支撑杆与立柱固定连接。
19.本实用新型中的第一反应室呈上宽下窄的锥形,当水从第一反应室下方进入到第一反应室中后,由于经过变径管道,因而其水流会发生改变,从而能够增加与泥渣的接触反应效率。
20.作为优选,所述进水组件包括一根进水管,所述进水管位于澄清池本体的内部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水射器喷嘴,所述水射器喷嘴与喉管相对设置。
21.作为优选,所述泥渣浓缩室的下端呈圆锥形,所述排泥管位于泥渣浓缩室内部的区域沿其内壁向下延伸至泥渣浓缩室的底部。
22.本实用新型中的泥渣浓缩室的下端呈圆锥形,因此能够保证泥渣不会固定停留在移除,经絮凝沉淀之后的泥渣能够沿着泥渣浓缩室的内壁向下滑动至最底部,从而能够保证污泥能够通过喉管与澄清池本体底部之间存在的可调节空隙进入到第一反应室中。
23.作为优选,所述泥渣浓缩室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根放空管,所述放空管延伸至进水组件的底部。
24.作为优选,所述分离室顶部设置有若干与澄清池本体内壁固定连接的牛腿支撑架,所述环形集水槽设置在牛腿支撑架的上方;
25.所述环形集水槽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孔,所述环形集水槽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排水组件相连通的引流管。
26.作为优选,所述排水组件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外部的出水斗,其设置在引流管的下方,所述出水斗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一根出水管以及一根溢水管,所述出水管的顶部与出水斗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溢水管的顶部延伸至出水斗的中部。
27.作为优选,所述澄清池本体上端位于第一反应室的上方设置有一根操纵杆,所述操纵杆通过连接机构与喉管连接,从而控制喉管的上下高度。
28.本实用新型在澄清池本体的上方设置有操纵杆,并且通过连接机构与喉管连接,
操纵杆可选择使用与澄清池本体上端活动连接的连接杆,连接机构可选用下端与喉管相连接,上端与操纵杆螺纹连接的连接杆或者连接绳,从而可在转动连接杆的前提下使得喉管上下运动,从而调整喉管与澄清池本体底部之间的可调节空隙的大小。
29.作为优选,所述澄清池本体上端还设置有踏步板,所述踏步板的侧边还设置有栏杆。
30.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31.(1)本系统采用的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澄清池进口为变径管道,改变水流流速,加药混合后的原水高速进入澄清池。在第一反应室,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至第二反应室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粒。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进行沉淀分离。
32.(2)原水经过水射器喷嘴,在其周围形成负压吸入泥渣。使原水、泥渣、混凝剂充分而激烈的快速混合。从而增加悬浮颗粒间的碰撞。加快接触絮凝作用,充分利用泥渣的接触絮凝活性,使其泥渣回流参与混合絮凝,通过连续加药和间歇排泥,使泥渣层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状态中,泥渣层始终保持接触絮凝的活性。
33.(3)构造简单无需复杂的机电设备;不需要搅拌器和混合器。
34.(4)体积小,占地面积小。
附图说明
35.图1 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36.图2 为本实用新型的纵向剖面图。
37.图3 为本实用新型第一反应室与套环的连接结构放大图。
38.图4 为本实用新型环形集水槽的结构示意图。
39.图5 为本实用新型排水组件的结构示意图。
40.其中:澄清池本体10、支撑结构11、斜管支架梁12、立柱13、操纵杆14、连接机构15、踏步板16、栏杆17、分离室20、泥渣浓缩室21、环形集水槽22、排泥管23、放空管24、牛腿支撑架25、进水孔26、引流管27、第二反应室30、第一反应室40、喉管41、可调节空隙42、套环43、支撑杆44、支撑拉杆45、进水组件50、进水管51、水射器喷嘴52、排水组件60、出水斗61、溢水管62、出水管63。
具体实施方式
41.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以及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描述。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基于这些说明的情况下将能够实现本实用新型。此外,下述说明中涉及到的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通常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的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因此,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应当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42.实施例1
43.如图1~5所示,一种水力循环澄清,包括澄清池本体10,其上端呈圆柱体,下端呈圆锥体。澄清池本体10内部从内之外依次设置有第一反应室40、第二反应室30以及分离室20,澄清池本体10的底部还设置有一组进水组件50,其与第一反应室40相对设置,而澄清池本
体10外壁上端处还设置有一组排水组件60。
44.原水首先从进水组件50依次进入到第一反应室40以及第二反应室30之中,使原水、泥渣、混凝剂充分而激烈的快速混合,从而增加悬浮颗粒间的碰撞,加快接触絮凝作用。随后进入到分离室20之中,实现清污分离,清水向上流出澄清池本体10最后进入到排水组件60中,泥渣一部分通过排出澄清池本体10外,另一部分被吸入第一反应室40重新循环。
45.其中:澄清池本体10的中部设置有支撑结构11,该支撑结构11包括若干沿其内壁间隔设置的斜管支架梁12,每根斜管支架梁12的端部与一根竖直设置在澄清池本体10内部的立柱13的顶部相连接,所述第二反应室30架设在立柱13的上端。通过多组斜管支架梁12以及立柱13的方式能够有效分散第二反应室30的重量,从而对第二反应室30起到良好的支撑效果,有效保持在水处理过程中的稳定性。同时,从第二反应室30中流出的水则能够通过立柱13之间的间隙流入分离室20之中进行污泥分离,从而不影响实际使用效果。
46.第一反应室40呈上宽下窄的锥形,且第一反应室40的上端面高度低于第二反应室30上端面的高度,当水从第一反应室40下方进入到第一反应室40中后,由于经过变径管道,因而其内部的水流会发生改变,从而能够增加与泥渣的接触反应效率。第一反应室40的上端通过支撑拉杆45与第二反应室30固定连接,其下端外部套设有一个套环43,该述套环43通过若干支撑杆44与立柱13固定连接。因此,本实用新型通过对第一反应室40上下均设置有固定装置,能够有效提升第一反应室40的稳定性。第一反应室40的底部还上下活动连接设置有一根喉管41,喉管41的内部设置有一个连接机构15,该连接机构可选择上端为螺纹结构,下端与喉管41固定连接的连接杆或者连接绳,再次并不做过多的限制。当上下拉动连接杆或者连接绳之后,便可使得喉管41与澄清池本体10底部之间的存在可调节空隙42,从而即可调节活性泥渣进入到第一反应室40的量。
47.与连接机构相对应的,澄清池本体10上端位于第一反应室40的上方设置有一根操纵杆14,其与澄清池本体10上端活动连接,其与连接机构15的连接方式可以选着通过含有与连接杆螺纹结构相适配的连接楼,或者直接与连接绳固定连接,从而在转动操纵杆14的过程中能顾对连接机构起到上下牵引作用,从而调节可调节空隙42的大小。
48.分离室20包括位于其下部的泥渣浓缩室21以及位于其上部的环形集水槽22。
49.其中泥渣浓缩室21的下端呈圆锥形,其左右两侧对称设置有两根排泥管23,该排泥管23位于泥渣浓缩室21内部的区域沿其内壁向下延伸。泥渣浓缩室21的底部还设置有一根放空管24,所述放空管24延伸至进水组件50的底部。
50.分离室20顶部设置有若干与澄清池本体10内壁固定连接的牛腿支撑架25,环形集水槽22设置在牛腿支撑架25的上方,该环形集水槽22的底部设置有用于进水的进水孔26,并且在环形集水槽22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排水组件60相连通的引流管27。
51.进水组件50包括一根进水管51,所述进水管51位于澄清池本体10的内部的端部设置有一个水射器喷嘴52,所述水射器喷嘴52与喉管41相对设置。
52.排水组件60设置在澄清池本体10外壁上端处,并与环形集水槽22相互连通,其具体包括一个设置在壳体1外部的出水斗61,其设置在引流管27的下方,所述出水斗61的内部贯穿设置有一根出水管63以及一根溢水管62,所述出水管63的顶部与出水斗61的底部相连通,所述溢水管62的顶部延伸至出水斗61的中部。
53.为了方便澄清池的加料以及检修,本实用新型在澄清池本体10上端还设置有踏步
板16,检修人员可从踏步板16走到澄清池顶部观察,为确保安全还在踏步板16的侧边设置有栏杆17。
54.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本系统采用的澄清池属泥渣循环型澄清池,澄清池进口为变径管道,改变水流流速,加药混合后的原水高速进入澄清池。在第一反应室40,与几倍于原水的循环泥渣在搅动下进行接触反应。然后至第二反应室30继续反应,以结成较大的絮粒。再通过导流室进入分离室20进行沉淀分离。原水经过水射器喷嘴52,在其周围形成负压吸入泥渣。使原水、泥渣、混凝剂充分而激烈的快速混合。从而增加悬浮颗粒间的碰撞,加快接触絮凝作用,充分利用泥渣的接触絮凝活性,使其泥渣回流参与混合絮凝,通过连续加药和间歇排泥,使泥渣层一直处于新陈代谢状态中,泥渣层始终保持接触絮凝的活性。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