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摆式磨粉机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22:02: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磨粉设备的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摆式磨粉机。


背景技术:

2.摆式磨粉机又称悬辊磨或雷蒙磨,是一种“环-辊”碾磨结合气流筛选、气力输送形式的制粉设备,具有较强的通用性,因此具有应用范围非常广,广泛应用于冶金、建材、化工、矿山等领域内矿产品物料的粉磨加工。
3.相关技术中公开号为cn216538736u的中国专利,提出了一种用于矿物质研磨的摆式磨粉机,其便于进行自动上料,包括磨粉机本体、粉碎机和底座,磨粉机本体和粉碎机均安装在底座的顶端,粉碎机的底端连接有出料斗,底座的顶端连接有支撑架,支撑架的顶端转动连接有转柱,底座的顶端安装有第一电机,第一电机的输出端穿过支撑架并和转柱的底端转动连接,转柱的顶端转动连接有顶板,转柱上开设有两个滑槽,滑槽的内部通过滑块滑动连接有升降壳,升降壳的内部滑动安装有运料框,顶板通过升降机构连接有升降板,升降板上连接有限位组件,顶板上连接有推料机构,磨粉机本体的顶端连接有进料斗,进料斗的顶端连接有接料板。
4.上述中的相关技术存在有以下缺陷:磨粉机在工作的过程中会产生大量的细小粉尘,直接排放至大气中回严重影响环境,一般磨粉机上会自带过滤装置,但是难以应付磨粉机的长时间工作,故而会在磨粉机的料斗处加装外置过滤设备如布袋除尘器,而长时间工作后,外置过滤设备与磨粉机的连接部处的初滤滤网也会堆积较多的粉尘,会严重影响外置过滤设备的过滤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磨粉机与外置过滤设备连接部处的初滤滤网容易堆积粉尘的问题,本技术提供一种摆式磨粉机。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摆式磨粉机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摆式磨粉机,包括磨粉机本体和过滤设备,所述磨粉机本体上开设有用于与所述过滤设备连接的气孔,所述磨粉机本体于所述气孔底边固接有底板,所述底板边缘罩设有层叠设置且相互抵紧的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共同对所述气孔进行遮罩,所述底板上设置有用于驱动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做相向、背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
8.更进一步地,所述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所述底板上的主齿轮以及两个与所述主齿轮啮合连接的齿条,两个所述齿条平行且分列所述主齿轮轴线两侧,所述齿条呈竖向设置且其上端固接有平行于所述齿条的衔接杆,两个所述衔接杆自由端分别固接在两个所述齿条相背离的一侧,所述底板上设有用于驱动所述主齿轮正反旋转的伺服电机。
9.更进一步地,所述伺服电机设于所述磨粉机本体外部,所述磨粉机本体内转动设置有转轴,所述转轴一端贯穿所述磨粉机本体且与所述伺服电机输出端同轴固接、另一端
连接有锥齿轮箱,所述锥齿轮箱的另一输出端与所述主齿轮同动连接。
10.更进一步地,所述转轴、所述锥齿轮箱、所述主齿轮和两个所述齿条外均罩设有防尘罩。
11.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和所述第二滤网之间设置有用于抵紧二者的抵紧组件。
12.更进一步地,所述抵紧组件包括固接在所述第一滤网背离所述第二滤网一侧的多个第一磁条以及固接在所述第二滤网背离所述第一滤网一侧的多个第二磁条,所述第一磁条和所述第二磁条磁性相吸。
13.更进一步地,所述第一滤网靠近所述第二滤网的一侧于所述第一滤网的网格交汇处固接有凸起,所述凸起与所述第二滤网的滤孔嵌合适配,所述第二滤网沿其运动方向上的多个滤孔与多个所述凸起对应设置。
14.更进一步地,所述凸起周侧设为过度弧面。
15.综上所述,本技术的有益技术效果为:磨粉机本体工作时,通过驱动机构驱使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做相向、背向的往复运动,形成第一滤网和第二滤网的不间断摩擦,可对粘附在第一滤网或第二滤网上的粉尘进行自主清理,能有效改善过滤设备在抽吸磨粉机本体中粉尘时因滤网堵塞而发生的过滤效率降低现象。
附图说明
16.图1是本技术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7.图2是本技术实施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18.图3是图2中a部分的局部放大示意图。
19.附图标记:1、磨粉机本体;2、过滤设备;3、气孔;4、底板;5、第一滤网;6、第二滤网;7、主齿轮;8、齿条;9、衔接杆;10、伺服电机;11、转轴;12、锥齿轮箱;13、防尘罩;14、第一磁条;15、第二磁条;16、凸起;17、封顶;18、固定框。
具体实施方式
20.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技术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是本技术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技术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技术保护的范围。
21.本技术实施例公开一种摆式磨粉机。参照图1和图2,摆式磨粉机包括磨粉机本体1和过滤设备2,过滤设备2具体设置为布袋除尘器。磨粉机本体1上开设有用于与过滤设备2连接的气孔3,磨粉机本体1于气孔3底边固接有底板4,底板4边缘罩设有层叠设置且相互抵紧的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共同对气孔3进行遮罩,具体设置时第一滤网5设于第二滤网6与磨粉机本体1内壁之间,且第一滤网5上端固接有与磨粉机本体1内壁滑动贴合的封顶17,封顶17可以为板材也可以为外缘包裹有封边的滤网。
22.参照图2,底板4上设置有用于驱动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做相向、背向往复运动的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转动设置在底板4上的主齿轮7以及两个与主齿轮7啮合连接的齿条8,两个齿条8平行且分列主齿轮7轴线两侧,齿条8呈竖向设置且其上端固接有平行于齿条8的衔接杆9,具体的,衔接杆9设置为折杆且两个衔接杆9自由端均为平行的平直部且
两个平直部之间间距与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总厚度适配;两个衔接杆9自由端分别固接在两个齿条8相背离的一侧,底板4上设有用于驱动主齿轮7正反旋转的伺服电机10。
23.这样设置后,在磨粉机本体1工作时,启动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驱动主齿轮7正向、反向旋转时,可以带动两个齿条8做同步相向靠近或同步背向远离的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做相向、背向的往复运动,形成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不间断摩擦,可对粘附在第一滤网5或第二滤网6上的粉尘进行自主清理,能有效改善过滤设备2在抽吸磨粉机本体1中粉尘时因滤网堵塞而发生的过滤效率降低现象。并且借助衔接杆9的设置,可使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为紧密的抵接,以利于维持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摩擦清理效果。
24.而为了实现主齿轮7的稳定旋转,参照图2,伺服电机10设于磨粉机本体1外部,磨粉机本体1内转动设置有转轴11,转轴11一端贯穿磨粉机本体1且与伺服电机10输出端同轴固接、另一端连接有锥齿轮箱12,锥齿轮箱12的输入端与转轴11同轴固接、输出端与主齿轮7同动连接;转轴11、锥齿轮箱12、主齿轮7和两个齿条8外均罩设有防尘罩13,防尘罩13可以为金属板制成,例如铝板或不锈钢板或铁皮,也可以为橡胶套拼装而成。
25.这样,一方面,通过设置转轴11和锥齿轮箱12,可以实现伺服电机10驱动方向的换向;另一方面防尘罩13对各传动部进行遮罩,能有效避免粉尘对传动部的侵扰。
26.考虑到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频繁运动后,其远离齿条8的一端会发生一定的偏移,致使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抵紧程度不够,无法实现自主摩擦清洁效果,参照图2和图3,在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之间设置有用于抵紧二者的抵紧组件,还需进一步限定的是,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周侧需固接有硬质固定框18,齿条8应与固定框18固接;抵紧组件包括固接在第一滤网5背离第二滤网6一侧的多个第一磁条14以及固接在第二滤网6背离第一滤网5一侧的多个第二磁条15,第一磁条14和第二磁条15磁性相吸,且第一磁条14和第二磁条15均固定在对应的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固定框18上。
27.这样,齿条8在驱动两个固定框18相向、背向运动时,一来运动过程更加稳定;二来,固定框18可以提高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结构稳定性,以免加装第一磁条14和第二磁条15后第一滤网5与第二滤网6的抵紧结构遭到破坏。而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在交错运动的过程中,多个第一磁条14和多个第二磁条15交替相吸,可以确保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始终维持在相互抵紧的状态,从而确保二者的摩擦清理效果。
28.并且为进一步提高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摩擦清理效果,参照图2和图3,第一滤网5靠近第二滤网6的一侧于第一滤网5的网格交汇处固接有凸起16,凸起16周侧设为过度弧面,类似于水滴状,凸起16与第二滤网6的滤孔嵌合适配,第二滤网6沿其运动方向上的多个滤孔与多个凸起16对应设置。
29.这样,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在交错往复运动时,第一滤网5上的多个凸起16始终在第二滤网6的不同滤孔中交替滑动,能更进一步提高二者的摩擦清理效果;且将凸起16设置为具有过度弧面,能有效降低对第二滤网6的磨损,确保第二滤网6的使用寿命。
30.本技术实施例一种摆式磨粉机的实施原理为:在磨粉机本体1工作时,启动伺服电机10,伺服电机10驱动主齿轮7正向、反向旋转时,可以带动两个齿条8做同步相向靠近或同步背向远离的运动,进而带动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做相向、背向的往复运动,形成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不间断摩擦,可对粘附在第一滤网5或第二滤网6上的粉尘进行自主清
理,能有效改善过滤设备2在抽吸磨粉机本体1中粉尘时因滤网堵塞而发生的过滤效率降低现象。并且借助衔接杆9的设置,可使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在运动过程中始终保持较为紧密的抵接,以利于维持第一滤网5和第二滤网6的摩擦清理效果。
31.以上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