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3:20:1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动车直流充电口电阻检测技术领域,具体地,涉及一种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


背景技术:

2.为满足电动车国家标准直流充电口安装完成后对通断性进行检测的需求,需要检测纯电动或插电式混动车辆直流充电接口低压电路的装配可靠性,一般通过对直流充电接口的低压回路的电阻值进行测量评估。该问题常见检测方案为利用一般万用表及车型专用适配器对内阻内压分布进行测量。


技术实现要素:

3.为解决上述问题的至少一个方面,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包括:壳体;检测接口,所述检测接口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一端,所述检测接口包括第一组检测端子和第二组检测端子,所述第一组检测端子用于连接直流充电口的s 端子和s-端子,所述第二组检测端子用于连接直流充电口的cc1端子和pe端子;检测电路,所述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所述第一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一组检测端子电连接以测量所述第一组检测端子连接电路的电阻,所述第二检测电路与所述第二组检测端子电连接以测量所述第二组检测端子连接电路的电阻;电池,所述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壳体的第二端,所述电池与所述检测电路电连接,所述电池用于向所述检测电路供电。
4.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把手,所述把手固定设置在所述壳体的外壁上。
5.优选地,所述壳体包括第一部和第二部,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成钝角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第一端设置在所述第一部的前端,所述第一部的后端和所述第二部的前端成钝角固定连接,所述壳体的第二端设置在所述第二部的后端。
6.优选地,所述把手的前端与所述第一部和所述第二部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所述把手的后端与所述第二部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7.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检测开关,所述检测开关控制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的接通。
8.优选地,所述把手包括收容室,所述收容室与所述壳体的内部连通,所述检测开关可移动的设置在所述把手上,所述检测开关通过所述把手的所述收容室与所述壳体内部的检测电路电连接。
9.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检测指示灯,所述检测指示灯分别连接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所述检测指示灯用于提示所述第一检测电路和所述第二检测电路的电阻检测结果,所述检测指示灯至少部分地从所述第一部伸出所述壳体。
10.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量指示灯,所述电量指示灯与所述电池电连接,所述电量指示灯至少部分地从所述第一部伸出所述壳体。
11.优选地,所述检测电路还包括供电开关,所述供电开关用于接通或断开所述检测
电路和所述电池的电连接。
12.优选地,所述壳体还包括电池匣,所述电池匣可拆卸的设置在所述第二部的后端,所述电池匣用于固定连接所述电池。
13.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将检测接口、检测电路和电池集成通过壳体集成,代替现有技术中采用万用表和电笔的检测方式,从而使携带体积更小,结构更精简,效率更高,速度更快。通过设置检测指示灯实现无需判断读数,只需监控指示灯。
附图说明
14.为了更好地理解本实用新型的上述及其他目的、特征、优点和功能,可以参考附图中所示的实施方式。附图中相同的附图标记指代相同的部件。本领域技术人员应该理解,附图旨在示意性地阐明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没有任何限制作用,图中各个部件并非按比例绘制。
15.图1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示出了根据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的另一结构示意图。
17.附图标记:
18.11、第一部;12、第二部;13、电池匣;20、检测接口;30、把手;41、检测开关;42、检测指示灯;43、电量指示灯;44、供电开关。
具体实施方式
19.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公开的示范性实施例做出说明,其中包括本公开实施例的各种细节以助于理解,应当将它们认为仅仅是示范性的。因此,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应当认识到,可以对这里描述的实施例做出各种改变和修改,而不会背离本公开的范围和精神。同样,为了清楚和简明,以下的描述中省略了对公知功能和结构的描述。
20.在本文中使用的术语“包括”及其变形表示开放性包括,即“包括但不限于”。除非特别申明,术语“或”表示“和/或”。术语“基于”表示“至少部分地基于”。术语“一个示例实施例”和“一个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示例实施例”。术语“另一实施例”表示“至少一个另外的实施例”。术语“第一”、“第二”等等可以指代不同的或相同的对象。下文还可能包括其他明确的和隐含的定义。
21.为了至少部分地解决上述问题以及其他潜在问题中的一个或者多个,本公开的一个实施例提出了一种电动直流充电口低压回路检测工具,包括:壳体;检测接口,检测接口设置在壳体的第一端,检测接口包括第一组检测端子和第二组检测端子,第一组检测端子用于连接直流充电口的s 端子和s-端子,第二组检测端子用于连接直流充电口的cc1端子和pe端子;检测电路,检测电路包括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第一检测电路与第一组检测端子电连接以测量第一组检测端子连接电路的电阻,第二检测电路与第二组检测端子电连接以测量第二组检测端子连接电路的电阻;电池,电池可拆卸的设置在壳体的第二端,电池与检测电路电连接,电池用于向检测电路供电。
22.具体地,壳体的前端和后端设置开口,且壳体前端开口和壳体后端开口通过壳体内部连通,检测接口采用与电动直流充电口的端子相对应的排布方式,使第一组检测端子与直流充电口的s 端子和s-端子对应,使第二组检测端子与直流充电口的cc1端子和pe端子对应。检测电路的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采用现有技术的电阻检测电路,以可以实现对s 端子和s-端子、cc1端子和pe端子之间的电阻值的检测即可,检测电路设置在壳体的内部,检测接口设置在壳体的前端开口处,第一组检测端子和第二组检测端子通过连接线路伸入壳体内部与检测电路电连接。电池通过壳体的后端开口与壳体可拆卸地连接,以实现对电池的充电,电池根据待测端子对之间阻值范围的测量需求进行配置。
23.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把手30,把手30固定设置在壳体的外壁上。
24.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把手30包括握持部和连接部,连接部分别设置在握持部的两端,把手30通过连接部与壳体固定连接,连接部设置在握持部靠近壳体的一侧,使握持部和壳体之间形成空隙,以便于手持时提供手部的放置空间,方便施力并增加握持稳定性。
25.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包括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成钝角固定连接,壳体的第一端设置在第一部11的前端,第一部11的后端和第二部12的前端成钝角固定连接,壳体的第二端设置在第二部12的后端。
26.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采用壳体结构,第一部11的内部中空,第一部11的两端通过内部连通,第二部12的内部中空,且第二部12的两端通过内部连通,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呈钝角连接,可以有效减小壳体的在长度方向上的占用空间。
27.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30的前端与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把手30的后端与第二部12的第二端固定连接。
28.具体地,如图1所示,把手30的前端连接部与第一部11和第二部12的连接处固定连接,把手30的后端连接部与第二部12固定连接,使把手30的握持部与第二部12平行,增减稳定的同时减小占用空间。
29.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检测开关41,检测开关41控制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接通。
30.具体地,检测开关41设置在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上,通过设置检测开关41与检测电路的电连接实现对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检测启动控制,通过检测的启动控制实现对检测过程的精确监测。
31.在一些实施例中,把手30包括收容室,收容室与壳体30的内部连通,检测开关41可移动的设置在把手30上,检测开关41通过把手30的收容室与壳体内部的检测电路电连接。
32.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把手30的收容室设置在握持部前端的连接部内,检测开关41可移动地设置在握持部前端的连接部上,将检测开关设置在把手30的握持部前端以便于在使用时单手操作,提高便利性。
33.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检测指示灯42,检测指示灯42分别连接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检测指示灯42用于提示第一检测电路和第二检测电路的电阻检测结果,检测指示灯42至少部分地从第一部伸出壳体。
34.具体地,检测指示灯42包括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第一指示灯设置在第第一检测电路上,第二指示灯设置在第二检测电路上,第一指示灯和第二指示灯采用双色指示灯,通过不同颜色判断对应检测电路的阻值,从而确定s 端子和s-端子、cc1端子和pe端子
之间的阻值是否合格。
35.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电量指示灯43,电量指示灯43与电池电连接,电量指示灯43至少部分地从第一部11伸出壳体。
36.具体地,电量指示灯43设置在壳体第一部11的一侧,且检测指示灯42和电量指示灯43分设在第一部11的两侧,以便于对指示结果进行分辨。电量指示灯43根据电池的电量进行指示,以便于在电池电量不足时,根据电量指示灯43的指示电池及时充电。
37.在一些实施例中,检测电路还包括供电开关44,供电开关44用于接通或断开检测电路和电池的电连接。
38.具体地,如图2所示,壳体的第一部11的后端包括凸缘,供电开关44设置在第一部11的凸缘上,供电卡关44的底部穿过第一部11与设置在壳体内部的检测电路电连接,通过供电开关44实现对电池供电的控制。
39.在一些实施例中,壳体还包括电池匣13,电池匣13可拆卸的设置在第二部12的后端,电池匣13用于固定连接电池。
40.具体地,如图1和图2所示,电池匣13采用中空结构,电池匣13与第二部12的连接端具有盖体,盖体上设置有用于线路通过的连通孔,电池匣13的另一端具有开放性开口用于安装电池。
41.以上已经描述了本公开的各实施例,上述说明是示例性的,并非穷尽性的,并且也不限于所披露的各实施例。在不偏离所说明的各实施例的范围和精神的情况下,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许多修改和变更都是显而易见的。本文中所用术语的选择,旨在最好地解释各实施例的原理、实际应用或对市场中的技术改进,或者使本技术领域的其它普通技术人员能理解本文。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