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排线连接器的制作方法

2022-02-22 00:1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子产品检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排线连接器。


背景技术:

2.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主板维修过程中,需要使用检测设备检测主板的连接座中各个引脚的信号,从而能够根据这些信号对引脚进行故障分析,以检测各个引脚是否发生故障。
3.目前检测主板故障需要将电子元件取下,连接引脚进行测量检测,不能检测主板在工作状态下各参数据是否正常。虽然一般故障可以在去掉电子元件的情况下检测出来,但是有一些故障点需要在主板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测才能确定,例如工作电压的检测。电子元件插接在主板上时,其引脚密集且被电子元件遮挡,导致带电检测十分困难。
4.因此,现有技术仍需要进一步改进。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主要目的是提出一种排线连接器,旨在解决主板连接座引脚测试无法实现快速带电检测的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出的排线连接器,包括排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其中,该第一连接座用于与待测主板的第三连接座连接;该第二连接座用于与待测元件连接,该待测元件为用于安装在该第三连接座上的元件;该第一连接座和该第二连接座分别与该排线连接。
7.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座和该第二连接座分别设置在该排线的两侧。
8.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座和该第二连接座相背离地分别设置在该排线的端部。
9.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座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脚,该第二连接座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脚;至少一个该第一引脚与至少一个该第二引脚一一对应且电连接。
10.优选地,该第一引脚与该第二引脚一体成型。
11.优选地,该第一连接座为公接头,该第二连接座为母接头。
12.优选地,该排线连接器还包括第四连接座,该排线与该第四连接座连接;该第四连接座电连接于检测主机。
13.优选地,该排线连接器连接有转接板,其中,该第四连接座连接于该转接板,该转接板连接于该主机。
14.优选地,该排线连接器包括多个该第一连接座和与多个该第一连接座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座,以及,一个该第四连接座;该第四连接座的引脚的数量不少于多个该第一连接座的引脚的数量之和。
15.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提供的排线连接器。包括排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其中,排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座与主板上待测的第三连接座连接,排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座与待测元件连接。通过排线连接器实现了待测元件和待测的第三连接座的连接,待测元件
可以与第三连接座连接并通信,实现待测元件在主板上的正常工作,而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工作过程中的信号流会经过排线连接器,从而排线连接器可以获取到待测元件工作过程中与主板交互的信号,从而不需要拔除待测元件,实现了对主板的带电检测。
附图说明
16.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示出的结构获得其他的附图。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剖视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与主机连接的示意图。
20.附图标号说明:
21.标号名称标号名称100排线200第一连接座300第二连接座210第一引脚310第二引脚400第四连接座500转接板600主机
22.本实用新型目的的实现、功能特点及优点将结合实施例,参照附图做进一步说明。
具体实施方式
23.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作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4.需要说明,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方向性指示(诸如上、下、左、右、前、后
……
),则该方向性指示仅用于解释在某一特定姿态(如附图所示)下各部件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运动情况等,如果该特定姿态发生改变时,则该方向性指示也相应地随之改变。
25.另外,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有涉及“第一”、“第二”等的描述,则该“第一”、“第二”等的描述仅用于描述目的,而不能理解为指示或暗示其相对重要性或者隐含指明所指示的技术特征的数量。由此,限定有“第一”、“第二”的特征可以明示或者隐含地包括至少一个该特征。另外,各个实施例之间的技术方案可以相互结合,但是必须是以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能够实现为基础,当技术方案的结合出现相互矛盾或无法实现时应当认为这种技术方案的结合不存在,也不在本实用新型要求的保护范围之内。
26.在手机等电子产品的主板维修过程中,需要使用检测设备检测主板的连接座中各个引脚的信号,从而能够根据这些信号对引脚进行故障分析,以检测各个引脚是否发生故障。
27.当前检测主板故障需要将电子元件取下后对连接引脚进行测量检测,不能检测主板在工作状态下各参数据是否正常。虽然一般故障可以在去掉电子元件的情况下检测出
来,但一些故障点需要在主板正常工作状态下进行检测才能确定,例如工作电压的检测。电子元件插接在主板上时,其引脚密集且被电子元件遮挡,导致带电检测十分困难。
28.因此,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供一种排线连接器,通过设置分别连接待测主板和待测元件的两个连接座,实现对主板的带电测试。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对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进行详细说明。
29.请参阅图1,图1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立体示意图,如图1所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包括排线100、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其中,第一连接座200用于与待测主板的第三连接座连接;第二连接座300用于与待测元件连接,待测元件为用于安装在第三连接座上的元件;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分别与排线100连接。
30.本实施例中,排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座200与待测主板上的第三连接座连接,排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座300与待测元件连接。由此一来,通过排线连接器实现了待测元件和待测的第三连接座的连接,待测元件可以与第三连接座连接并通信,实现待测元件在主板上的正常工作,而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工作过程中的信号流会经过排线连接器,从而排线连接器可以获取到待测元件工作过程中与主板交互的信号,从而不需要拔除待测元件,实现了对主板的带电检测。
31.需要说明的是,基于上述方案,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根据实际需要选择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的连接方式。然而,由于连接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的线路本身具有寄生电容,会产生阻抗不匹配的情况,对于一些工作频率比较高的待测元件,这种情况可能会导致待测元件不工作,从而无法实现带电检测。为了解决此问题,本技术实施例进一步提供一种解决方案,为便于理解,以下结合附图进行详细说明。
32.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分别设置在排线100的两侧。由此一来,只需要一组排线100,即可同时实现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的连接,相对于需要两组排线100分别连接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的方案,减少了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之间的连接线数量,从而减少了寄生电容的存在,克服了阻抗不匹配的情况。
33.可选地,如图1所示,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相背离地分别设置在排线100的端部。
34.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互相背离地设置在排线100的同一位置,从而使得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分别位于排线100同一位置的正反面。由此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阻抗不匹配的情况。同时,此种设置方式不会改变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之间原有的连接方式,相当于在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设置了第一连接座200和第二连接座300,便于插拔。
35.需要说明的是,在待测元件工作的过程中,待测元件的引脚与主板上第三连接座的引脚一一对应地连接,因此,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为了能够获得其中每对引脚中传输的信号,采取以下方式。
36.可选地,第一连接座200包括至少一个第一引脚210,第二连接座300包括至少一个第二引脚310;至少一个第一引脚210与至少一个第二引脚310一一对应且电连接。
37.本实施例中,第一连接座200的第一引脚210与第二连接座300的第二引脚310一一
对应,且第一引脚210与第三连接座的引脚连接,第二引脚310与待测元件的引脚连接,由此一来,排线连接器上的引脚与待测元件和第三连接座上的引脚一一对应,能够使待测元件和第三连接座更高效地连通,从而能够检测到第三连接座上每一个引脚的工作信号,提高了带电检测的准确性。
38.可选地,为了提升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的连接效率,同时降低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之间由于连接线而产生的寄生电容,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一体成型。
39.本实施例中,由于第一连接座200与第二连接座300原本就对称设置在排线100同一位置的两侧,进一步地,第一引脚210和第二引脚310穿过排线100一体成型,一端作为第一连接座200的引脚,另一端作为第二连接座300的引脚。从而避免了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之间在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之间传输信号时由于连接线而产生的寄生电容,提高了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的阻抗匹配度。
40.可选地,第一连接座200为公接头,第二连接座300为母接头。
41.本实施例中,考虑到待测元件与主板上第三连接座的工作特性,待测元件往往通过公接头插入第三连接座的母接头中,因此,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例,本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中,第一连接座200为公接头,第二连接座300为母接头。从而将第一连接座200与第二连接座300变为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之间的转换接头。便于带电检测的进行。
42.可选地,请参阅图2,图2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的剖视图,如图2所示,第一连接座200与第二连接座300之间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一体成型,排线100上对应有连接线(图中未标出)的第一端连接在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的连接处。从而使得排线100可以获取到在第一引脚210与第二引脚310之间传输的信号,以使得排线100能够导出带电检测过程中所获取的信号。
43.进一步地,排线100中连接器的第二端与主机连接,以使得主机能够获取到排线100输出的检测信号并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可选地,该主机可以自行对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或者,主机也可以将检测信号进行转格式后,发送给其他终端进行分析,对此本技术实施例并不进行限定。
44.请参阅图3,图3为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与主机连接的示意图,如图3所示,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排线连接器还包括第四连接座400,排线100与第四连接座400连接,可选地,排线100中上述连接线的第二端与第四连接座400连接,第四连接座400电连接于检测主机600。从而使得排线100可以通过该第四连接座400将所获取的检测信号发送给主机600。
45.需要说明的是,由于主板上包括多个待检测的第三连接座,而每个第三连接座包含的引脚数量以及第三连接座的形状都会有所不同。因此,无法仅通过一个排线连接器测量不同的第三连接座,需要根据待检测第三连接座的情况在主机上更换对应的排线连接器,从而实现对不同第三连接座的针对性检测。
46.然而,不同的排线连接器在同一主机上频繁地拔插,会引起主机接口的磨损,最终产生接触不良的情况,这将会导致主机无法继续使用。为了解决这一问题,本技术实施例提出如下解决方案,以下进行详细说明。
47.如图3所示,排线连接器连接有转接板500,其中,第四连接座400连接于转接板500,转接板500连接于主机600。
48.本实施例中,通过设置转接板500的方式,由转接板500与主机600连接,之后转接板500再与排线连接器连接。从而排线连接器在替换的过程中只需要在转接板500上插拔,而转接板500与主机600固定连接。当转接板500由于排线连接器的频繁插拔导致接口损坏发生后,只需更换转接板500即可。主机600不会由于排线连接器的频繁插拔而发生损坏,从而对主机600起到了保护的作用。
49.可选地,为了提高排线连接器的检测效率,同一个排线连接器中可以包含多组第一连接座200 第二连接座300的组合,具体地:
50.作为一种可选的实现方式,排线连接器包括多个第一连接座200和与多个第一连接座200对应的多个第二连接座300,以及,一个第四连接座400;第四连接座400的引脚的数量不少于多个第一连接座200的引脚的数量之和。
51.例如,图1所示的排线连接器包括两个第一连接座200和两个与第一连接座200对应的第二连接座300,以及,一个第四连接座400。由此一来,在主机中插入一个排线连接器可以同时对两个第三连接座进行检测,提升了检测的效率。同时,排线100中的连接线通过引脚的方式与前述第四连接座400连接,从而第四连接座400的引脚的数量不少于多个第一连接座200的引脚的数量之和,使得排线连接器能够导出待测连接座上每个引脚上的检测信号。
52.可选地,排线连接器中设置有控制集成电路(integrated circuit,ic)(图中未标出),当排线连接器插入主机后,排线连接器通过控制ic向主机发送认证信号,从而使得主机根据认证信号对排线连接器进行认证。当主机完成认证后,即可知晓当前排线连接器的类型所对应测试的第三连接座的种类。从而主机可以根据第三连接座的种类针对性地获取预存在本地的检测数据,从而实现对当前特定种类第三连接座的检测。
53.综上所述,本技术实施例所提供的排线连接器包括排线、第一连接座和第二连接座,其中,排线连接器的第一连接座与主板上待测的第三连接座连接,排线连接器的第二连接座与待测元件连接。由此一来,通过排线连接器实现了待测元件和待测的第三连接座的连接,待测元件可以与第三连接座连接并通信,实现待测元件在主板上的正常工作,而待测元件与第三连接座工作过程中的信号流会经过排线连接器,从而排线连接器可以获取到待测元件工作过程中与主板交互的信号,从而不需要拔除待测元件,实现了对主板的带电检测。
54.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专利范围,凡是在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构思下,利用本实用新型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变换,或直接/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包括在本实用新型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企业家、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结果仅供参考。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