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12:04: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头盔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


背景技术:

2.头盔不论在日常骑行的过程中,还是某些特殊的行业中,均是必不可少的安全配件,可以通过佩戴头盔的形式,降低出现事故时人员的损伤。但在头盔实际佩戴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者不规范的佩戴方式,导致在事故中,头盔的贴合度太差,出现头盔脱落或移位的情况发生,无法对事故中人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保护。尤其是工地所需的安全头盔,如果在保证佩戴贴合度的同时佩戴复杂,也会给使用者带来困扰。因此,自动调节技术可以便捷的让使用者保证正确佩戴的同时,提高头盔的安全系数。


技术实现要素:

3.本部分的目的在于概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的一些方面以及简要介绍一些较佳实施例。在本部分以及本技术的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中可能会做些简化或省略以避免使本部分、说明书摘要和实用新型名称的目的模糊,而这种简化或省略不能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4.鉴于现有技术中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本实用新型。
5.因此,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自调节式帽衬,可以实现仅需拉动下颚带就可以自调节帽箍与头部的松紧。
6.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帽箍,包括:箍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箍体两端的调节带;至少两组卡扣,对称铰接于所述箍体的外侧;至少两组定位扣,对称设于所述箍体的外侧且分别与同侧的卡扣之间设有预定距离;调节组件,活动套接于所述至少一组调节带且位于两组定位扣之间;其中,至少一个调节带设有齿牙,所述齿牙与调节组件相适配;至少两条柔性带,其一端对应连接于所述卡扣,另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定位扣并延伸至调节组件内;下颚带,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箍体两侧的柔性带且位于卡扣与定位扣之间;下颚带受外力时柔性带向外拉伸作用于调节组件,调节带反向移动;外力消失,调节带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回弹。
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
8.壳体,为相对两侧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的两侧开口用于柔性带穿入壳体内;
9.弧形定位块,固定于所述壳体外的一侧;所述弧形定位块设有供调节带穿过的通口;柱体,沿轴向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内;所述柱体靠近弧形定位块的一端依次穿过壳体、弧形定位块并设置有齿轮;所述齿轮与所述齿牙配合;转动柱,固定套接于所述柱体;三组环形板,沿轴向线性阵列设于所述转动柱的外壁;所述环形板将转动柱外壁分割形成两组环形容纳腔;卷簧,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柱上;位于壳体内的
两柔性带沿径向对称连接于两组环形容纳腔内。
10.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至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齿牙设于所述滑槽内。
11.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两个所述调节带均设置有齿牙时,每个调节带上的齿条仅有一条,且两个所述调节带上的齿牙为以齿轮为中心相对设置。
12.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两组环形容纳腔内均开设有连接通口,所述连接通口沿径向对称设置;所述连接通口被设置为连接对应的柔性带,并给卷簧提供穿梭空间。
13.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还包括:盖体,设于所述转动柱对转动柱与柱体实现固定,将卷簧密封在所述转动柱的中空结构内。
14.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调节组件包括还包括:至少两组插板,铰接于所述壳体的开口处;至少两组贯穿部,分别设于所述插板上;所述贯穿部用于引导柔性带移动。
15.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至少四组异型卡扣,周向阵列铰接于所述帽箍外壁;至少两条帽带,端部分别铰接于所述异型卡扣且帽带相互交错放置。
16.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还包括位于所述帽带交汇处的支撑片,所述支撑片的周向边沿处设有四个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用于所述帽带穿入,并对帽带进行定位。
17.作为本实用新型所述基于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的一种优选方案,其中:所述帽衬铰接于所述头盔本体内。
18.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下颚带与柔性带的相互配合,在帽箍的下方形成弹性空间,用于容纳头部,同时,在调节组件的作用下,对柔性带进行回拉,使下颚带和柔性带实现帽箍和调节带与头部贴合,确保在头盔佩戴的过程中,依据不同大小的头部自行调节帽箍与头部的松紧,简化了佩戴头盔的方式。
附图说明
19.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头盔结构示意图;
20.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帽衬结构示意图;
21.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卷簧结构示意图;
22.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调节组件结构示意图。
23.图1至图4中附图标记为:头盔本体1、帽箍2、卡扣3、定位扣4、调节组件5、柔性带6、下颚带7、异型卡扣8、帽带9、支撑片10、下颚垫11、弧形定位块51、壳体52、柱体53、转动柱54、环形板55、连接口56、卷簧57、盖体58、插板59、齿牙60、调节带61、齿轮62。
具体实施方式
24.在实际的应用中,申请人发现:头盔实际佩戴的过程中,由于使用者不规范的佩戴
方式,导致在事故中,头盔的贴合度太差,出现头盔脱落或移位的情况发生,无法对事故中人员的头部进行有效的保护,针对这些问题,所以发明了一种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能够有效的解决上述问题。
25.请参考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自调节式帽衬及头盔,包括帽箍2,包括:箍体,分别连接于所述箍体两端的调节带61;至少两组卡扣3,对称铰接于所述箍体的外侧;至少两组定位扣4,对称设于所述箍体的外侧且分别与同侧的卡扣3之间设有预定距离;调节组件5,活动套接于所述至少一个调节带61且位于两组定位扣3之间;其中,至少一个调节带61设有齿牙60,所述齿牙60与调节组件5相适配;至少两条柔性带6,其一端对应连接于所述卡扣3,另一端依次穿过对应的定位扣4并延伸至调节组件5内;下颚带7,两端分别滑动连接于箍体两侧的柔性带6且位于卡扣4与定位扣3之间;下颚带7受外力时柔性带向外拉伸作用于调节组件5,调节带61反向移动;外力消失,调节带61在调节组件5的作用下回弹。所述柔性带6采用符合要求的无弹性材质。
26.需要说明的是,所述柔性带6的一端分别铰接于卡扣3上,便于后期对柔性带6进行更换,所述定位扣4分别与所述卡扣3之间设有预定距离,所述柔性带6的另一端分别缠绕连接于所述调节组件5,两根所述柔性带6缠绕在所述调节组件5的缠绕方向相反,所述柔性带6分别贯穿对应的所述定位扣3且在定位扣3内移动,所述下颚带7位于卡扣3于定位扣4之间;调节带61;所述调节带61设有齿牙60,所述齿牙60与调节组件5配合用于调节箍体2与头部的松紧。
27.进一步的,所述调节组件5包括弧形定位块51,壳体52,为相对两侧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52的两侧开口用于柔性带6穿入壳体52内;弧形定位块51,固定于所述壳体52外的一侧;所述弧形定位块51设有供调节带61穿过的通口;柱体53,沿轴向可转动的安装在所述壳体52内;所述柱体53靠近弧形定位块51的一端依次穿过壳体52、弧形定位块51并设置有齿轮62;所述齿轮62与所述齿牙60配合;转动柱54,固定套接于所述柱体53;三组环形板55,沿轴向线性阵列设于所述转动柱54的外壁;所述环形板55将转动柱54外壁分割形成两组环形容纳腔;卷簧57,一端设置于所述壳体52上,另一端设置于所述转动柱54上;位于壳体52内的两柔性带6沿径向对称连接于两组环形容纳腔内。盖体58,设于所述转动柱54,对转动柱与柱体53实现固定,将卷簧57密封在所述转动柱的中空结构内;所述两组环形容纳腔内均开设有连接通口,所述连接通口沿径向对称设置所述连接通口被设置为连接对应的柔性带6,并给卷簧57提供穿梭空间,盖体58,设于所述转动柱54对转动柱54与柱体53实现固定,将卷簧57密封在所述转动柱54的中空结构内。
28.进一步的,所述调节带61包括:本体,沿其长度方向开设的滑槽;所述齿牙60设于所述滑槽内。
29.需要说明的是,当一条调节带61的一端与调节组件5固定连接时,另一条调节带61与活动套接时,与调节组件5套接的那条调节带61设置滑槽,并且滑槽内设置一组齿牙60。转动柱54上的齿轮62与齿牙60的配合即可实现帽箍松紧效果。
30.进一步的,两个所述调节带61均设置有齿牙时,每个调节带61上的齿条仅有一条,且两个所述调节带61上的齿牙60为以齿轮62为中心相对设置。
31.需要说明的是,当两个调节带61均与调节组件5套接活动连接时,则每个调节带61均设置一条齿牙60,齿牙60以齿轮62为中心相对设置,因此齿轮62运动时,可以使得调节带
61两条齿牙60做相向运动或者背向运动,从而实现帽箍松紧效果。
32.需要说明的是,所述弧形定位块51位于所述定位扣4之间,通过弧形定位块51铰接连接柔性带6,对柔性带6的一端进行定位,所述壳体52为相对两侧设有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壳体52的中空结构用于放置柱体53和转动柱54,所述壳体52的两侧开口用于柔性带6穿入壳体52内,所述柱体53位于所述壳体52的轴线上,所述转动柱54为一端开口的中空结构,所述转动柱54与所述壳体52之间用于放置卷簧57,其中,所述卷簧57的一端安装在所述转动柱54上,另一端安装在壳体52的内壁上,所述环形板55将转动柱54外壁分割成两组环形容纳腔,卷簧57设置在其中一组容纳腔内,所述连接口56分别用于连接所述柔性带6的一端,也就是说柔性带6的两端连接转动柱54,并且缠绕在转动柱54的环形容纳腔内,然后分别从连接口56的两端伸出,并与卡扣3连接,当柔性带6被拉出后,会带动转动柱54进行旋转,转动柱54带动齿轮62旋转,齿轮62带动齿牙60进行移动,从而是帽箍2变紧贴合头部。当取下帽子时,柔性带6的外力消失,在卷簧57的弹力下,带动转动柱54进行转动,使柔性带6以转向相反的形式分别缠绕在环形容纳腔内。
33.进一步的,铰接于所述壳体52的开口处的两组插板59,分别设于所述插板59上的两组贯穿部;所述贯穿部用于引导柔性带6移动,有效避免在柔性带6缠绕的过程中,柔性带6发生折叠的现象。
34.进一步的,周向阵列铰接于所述箍体2外壁的四组异型卡扣8,端部分别铰接于所述异型卡扣8且帽带9相互交错放置的两条帽带9;提高佩戴的贴合性。
35.进一步的,位于所述帽带9交汇处的支撑片10,所述支撑片10的周向边沿处设有四个贯穿口,所述贯穿口用于所述帽带9穿入,并对帽带9进行定位。
36.进一步的,滑动连接于下颚带7上的下颚垫11,所述下颚垫11采用弹性材料制成,提高佩戴者的舒适度。
37.进一步的,较佳的,也可以在下颚带7设置伸缩扣,更进一步实现下颚垫11与下颚贴合。
38.需要说明的是,当头盔处于闲置状态时,异型卡扣8铰接安装在头盔本体1上,使帽衬固定在头盔本体1内,此时,柔性带6没有任何外力的作用,在调节组件5的作用下,柔性带6缠绕在调节组件5内。
39.在使用时,佩戴过程中用力拉动下颚带7,在下颚带7的作用下,带动位于头盔本体1两侧的柔性带6被拉出,此时位于壳体52的卷簧57处于收紧的状态,当柔性带6被拉出适当长度后,柔性带6与下颚带7形成弹性空间,用于容纳佩戴者的头部,此时柔性带6带动转动柱54进行旋转,使得柱体53上的齿轮62带动齿牙60进行移动,实现了箍体2的收紧。当佩戴者头部至于弹性空间内后,取消对下颚带7的作用力后,在卷簧57恢复力的作用下,带动转动柱54转动,将柔性带6拉回,将多出的柔性带6缠绕在环形容纳腔内,使柔性带6和下颚带7贴合在佩戴者的头部,再将下颚带7收紧,确保头盔佩戴的稳定性。
40.需要说明的是,在上述具体实施方式中所描述的各个具体技术特征,在不矛盾的情况下,可以通过任何合适的方式进行组合。为了避免不必要的重复,本实用新型对各种可能的组合方式不再另行说明。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