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10 08:09: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气密性检查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


背景技术:

2.钢瓶是一种用于盛装永久气体、液化气体或混合气体的钢制容器,钢瓶在不使用时需要保持瓶口处开关阀门的紧闭,因钢瓶中一般都存放有一定危险性的化学气体,为了避免钢瓶中危险气体的泄漏,应加强对储存有气体的钢瓶的进行气密性安全检测,从而确保有气钢瓶的良好密封性。
3.一般对钢瓶进行气密性检测的方式为水浸式检测,钢瓶的气密性检测不仅需要对瓶口阀门处进行检查,还需要对钢瓶整体进行检测,但是因钢瓶重量较大,因此在使用传统浸水水池时,需要多人将钢瓶抬起再完全放入水中,从而再观测是否有气体气泡泄漏,然而这种检查方式效率低下,且无法对检查设备进行便携携带,使得现有钢瓶的气密性检测效率低下,同时利用肉眼检查是否有泄漏气泡的方式准确度不高,针对上述问题,急需在原有的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的基础上进行创新设计。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以解决上述背景技术中提出现有使用的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无法便捷取放钢瓶,以及不便对钢瓶全瓶进行水浸式测量,使得现有的钢瓶气密性检测效率和质量不佳的问题。
5.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如下技术方案:一种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包括:
6.所述玻璃转门转动安装在所述检测机的前部,且所述钢瓶本体竖立安装在检测机内部中央;
7.还包括:
8.密封胶条,其以竖直角度对称设置在所述检测机的前门框边缘处,且检测机内部底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圆环状的转门滑轨,并且测机的内部底侧面上开设有漏水槽;
9.水箱,其固定设置在所述检测机的后侧面上,且所述水箱内部中央还竖直连接有抽水管,并且抽水管的顶部与检测机之间贯穿设置有进水管。
10.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检查设备能保持浸水用检测机的存水稳定性,能避免测量用水的泄漏,从而将钢瓶准确且平稳的浸泡入检测用水中,使得钢瓶的水浸式检测更为便捷和省力,同时能自动将检测用水回收,以便于拿取更换钢瓶。
11.优选的,所述玻璃转门通过转门滑轨与检测机转动连接,且检测机通过密封胶条与玻璃转门构成圆柱状的全封闭式腔体,并且检测机通过漏水槽与水箱组成连通结构,同时检测机的内侧上端还焊接设置有中部镂空的密封顶板,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检测机的开关更为便捷和灵活,能自主实现对检测机的放水和排水。
12.优选的,所述密封顶板的中心上方还贴合设置有电源控制器,且密封顶板的中心处还嵌套设置有触发活塞,并且触发活塞与钢瓶本体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件,同时触发活塞通过弹簧件与密封顶板组成弹性滑动结构,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检测机内被塞入钢瓶后,钢瓶能自然顶起活塞并触发,从而在拿取和存放时自动排水或放水。
13.优选的,所述电源控制器的外围还圆周阵列有3个气体探测杆,且气体探测杆以竖直角度贯穿连接在密封顶板上,并且气体探测杆的底端与漏水槽贴合连接,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气体探测杆能准确检测到水中泄漏的对应气体,从而全面且快速的获取泄漏气体的信息,从而对钢瓶进行准确且全面的泄漏检测。
14.优选的,所述水箱的高度与检测机的高度相等,且水箱分别通过抽水管和进水管与检测机组成连通结构,并且抽水管和进水管分别在水箱与检测机的连通处设置有水阀,上述结构的设置使收水管和进水管能分别单独开启,从而准确控制检测机中的浸入水量,同时在携带时避免造成检测机内漏水的问题。
15.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能够准确为钢瓶提供全瓶浸水的检测空间,从而准确测量出瓶体是否泄漏,还能够自主控制设备内的进水和排水,使得气密性检查设备的使用具有便携性,其具体内容如下:
16.1.该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检测机上设置有玻璃转门、转门滑轨、密封胶条、钢瓶本体和密封顶板,通过沿玻璃转门打开检测机,进而将钢瓶本体放入检测机中,随后利用密封胶条配合玻璃转门和密封顶板将检测机内腔封堵为密封结构,达到装置能够便于保持钢瓶完全浸没在测试水中,使得钢瓶的气密性检测更为准确和便捷的目的;
17.2.该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密封顶板上设置有电源控制器、触发活塞、弹簧件、气体探测杆、水箱、抽水管、水阀和进水管的结构,通过钢瓶顶起压缩弹簧件和触发弹簧,进而将触发活塞的顶部碰触电源控制器的底部,使得电源被接通,之后再启动抽水管和进水管上的水阀,进而将检查用水在水箱和检测机之间循环流动,实现装置能便捷携带,以及能自动为钢瓶浸水的功能。
附图说明
18.图1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结构示意图;
19.图2为本实用新型半剖视立体结构示意图;
20.图3为本实用新型图2中a处立体放大结构示意图;
21.图4为本实用新型玻璃转门在检测机上打开状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22.图5为本实用新型立体爆炸结构示意图。
23.图中:1、检测机;2、玻璃转门;3、密封胶条;4、转门滑轨;5、漏水槽;6、钢瓶本体;7、密封顶板;8、电源控制器;9、触发活塞;10、弹簧件;11、气体探测杆;12、水箱;13、抽水管;14、水阀;15、进水管。
具体实施方式
24.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
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25.请参阅图1-5,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技术方案:一种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包括:玻璃转门2转动安装在检测机1的前部,且钢瓶本体6竖立安装在检测机1内部中央,还包括:密封胶条3,其以竖直角度对称设置在检测机1的前门框边缘处,且检测机1内部底面的边缘处固定安装有圆环状的转门滑轨4,并且检测机1的内部底侧面上开设有漏水槽5,水箱12,其固定设置在检测机1的后侧面上,且水箱12内部中央还竖直连接有抽水管13,并且抽水管13的顶部与检测机1之间贯穿设置有进水管15;
26.在使用该装置时,首先将检测机1前部的玻璃转门2打开,再将钢瓶本体6放入检测机1内部中央,随后将玻璃转门2沿转门滑轨4闭合,使得密封胶条3完全封堵住玻璃转门2的缝隙,使得检测机1中可以开始注水,此时水箱12中的水沿抽水管13流入进水管15内,并最终浸没钢瓶本体6,以便于进行气密性检查。
27.在对钢瓶进行传统检测实验时,因钢瓶本体6较重,因此需要多人合力搬运才能将钢瓶放入水池中进行浸泡,从而再根据水中产生的气泡而进行气密性检测,而在使用该设备时,先将钢瓶本体6放入检测机1内部中央,具体的,根据图2、图3和图4所示,根据密封顶板7的中心上方还贴合设置有电源控制器8,且密封顶板7的中心处还嵌套设置有触发活塞9,并且触发活塞9与钢瓶本体6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件10,同时触发活塞9通过弹簧件10与密封顶板7组成弹性滑动结构,以及密封顶板7的中心上方还贴合设置有电源控制器8,且密封顶板7的中心处还嵌套设置有触发活塞9,并且触发活塞9与钢瓶本体6之间还设置有弹簧件10,同时触发活塞9通过弹簧件10与密封顶板7组成弹性滑动结构的描述可知,当钢瓶本体6被竖直摆放在检测机1中后,钢瓶本体6的顶部会挤压并抬升起弹簧件10和触发活塞9,从而沿密封顶板7向上推动触发活塞9直至与电源控制器8底部金属感应器触碰,此时工作人员可以关上玻璃转门2,并等待检测机1中注满用水;
28.在等待注水的检测步骤中,玻璃转门2紧密闭合在检测机1前,使得水不会从玻璃转门2处泄漏,具体的,根据图2、图4和图5所示,通过玻璃转门2通过转门滑轨4与检测机1转动连接,且检测机1通过密封胶条3与玻璃转门2构成圆柱状的全封闭式腔体,并且检测机1通过漏水槽5与水箱12组成连通结构,同时检测机1的内侧上端还焊接设置有中部镂空的密封顶板7,以及电源控制器8的外围还圆周阵列有3个气体探测杆11,且气体探测杆11以竖直角度贯穿连接在密封顶板7上,并且气体探测杆11的底端与漏水槽5贴合连接的描述可知,此时将水逐渐从进水管15中注满检测机1,从而将钢瓶本体6完全浸入水中,若钢瓶有泄漏点,则气体泄漏出来时会产生气泡,随即被包围在钢瓶外的气体探测杆11监测到,从而便捷检查出钢瓶的气密性是否不合格;
29.当钢瓶本体6的气密性检查完成后,具体的,根据图2所示,通过水箱12的高度与检测机1的高度相等,且水箱12分别通过抽水管13和进水管15与检测机1组成连通结构,并且抽水管13和进水管15分别在水箱12与检测机1的连通处设置有水阀14的结构可知,此时位于抽水管13底部的水阀14开启,使得检测机1中的水都沿漏水槽5流入抽水管13内,进而再次输送进水箱12中进行暂存,最后水阀14关闭,此时工作人员即可稳定搬移走检测机1。
30.工作原理:使用本装置时,根据图1-5所示,首先将钢瓶本体6放入检测机1中时,钢瓶顶起弹簧件10以及触发活塞9,使得触发活塞9与电源控制器8接通电源,随后将玻璃转门2密封闭合在检测机1上,使得水箱12中的水沿抽水管13和进水管15进入检测机1中,从而将
钢瓶本体6完全浸没,以便于使用气体探测杆11进行检测,这就是该便携水浸式钢瓶气密性检查设备的工作原理。
31.尽管已经示出和描述了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理解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精神的情况下可以对这些实施例进行多种变化、修改、替换和变型,本实用新型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及其等同物限定。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