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先沉后拖式井内穿越安装预制钢套管管道施工设备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20:49:27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先沉后拖式井内穿越安装预制钢套管管道施工设备,属于钢套管管道领域。


背景技术:

2.钢套管是钢管外加翼环,装于墙内用于墙体的防水,钢性防水套管一般用在地下室等管道需穿管道地位置。
3.沉井施工中通常是先拖管再进行施工检查井施工,传统的施工技术需要对托管进行二次保护,轻则影响进度,重则影响工程质量。
4.目前,钢套管安装时需要使用到支撑装置将其进行固定,便于后续安装连接,然而现有用于钢套管的安装支撑装置通常采用限位式放置,以此来达到固定效果,此种固定方式稳定性较差,钢套管在安装时易发生偏移,导致后续无法连接,并且钢套管通常为外部支撑固定,这就是固定部分的钢套管无法进行操作,需要反复移动钢套管的位置来进行安装操作,从而大大降低了工作效率。


技术实现要素:

5.实用新型目的:为了现有钢套管安装时稳定性较差、以及安装效率低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先沉后拖式井内穿越安装预制钢套管管道施工设备。
6.技术方案: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为:
7.一种先沉后拖式井内穿越安装预制钢套管管道施工设备,包括固定板、转盘、螺杆、限位块、第一连接杆、顶块、第二连接杆、固定架、升降机构以及底板,其中:
8.所述固定板固定安装于固定架的顶端,所述固定架通过支撑柱安装于升降机构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固定安装于底板上端;
9.所述转盘转动安装在固定板的左侧,所述转盘靠近固定板的一端与螺杆固定连接,所述螺杆水平且转动安装于固定板的右侧,所述限位块固定安装于螺杆的右端,所述固定板的右侧表面与第一连接杆相铰接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设置有三组,三组第一连接杆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杆远离固定板的一端与顶块固定连接,所述螺杆的表面套设有螺套,所述螺套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杆铰接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杆的另一端与顶块铰接相连接。
10.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包括套板、丝杆和锥形齿轮,所述套板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柱活动插设于套板的内部,所述丝杆转动安装于套板的底部,所述支撑柱的底部开设有与丝杆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通过一组锥形齿轮与外部旋转机构传动连接。
11.优选的: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垂直且转动安装有蜗杆,所述固定架的内部垂直且转动安装有蜗轮,所述蜗轮与支撑柱固定连接,所述蜗杆贯穿于固定架的底部且延伸至外部。
12.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顶部设置为矩形且呈环状,所述蜗轮固定安装于支撑柱的
顶部中心处。
13.优选的:所述升降机构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吊环,所述吊环的下方通过拉绳连接有配重块,所述吊环的外部安装有量角器,所述吊环位于量角器的中心处。
14.优选的:所述支撑柱的表面刻有刻度标。
15.本实用新型相比现有技术,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16.本实用新通过三组顶块对钢套管进行定位夹持,一方面提高夹持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安装精度,另外内壁固定的方式便于对钢套管的外部进行安装操作,升降机构便于对钢套管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蜗杆和蜗轮之间配合可对钢套管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方便进行多角度安装。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预制钢套管管道安装施工设备的一种较佳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所示a处结构放大示意图;
19.图3为图1所示侧视剖面示意图。
20.图中标号:1、固定板;2、转盘;3、螺杆;4、限位块;5、第一连接杆;6、顶块;7、第二连接杆;8、螺套;9、固定架;10、支撑柱;11、升降机构;111、套板;112、丝杆;113、锥形齿轮;12、底板;13、蜗杆;14、蜗轮;15、吊环;16、配重块;17、量角器。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这些实例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技术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22.一种先沉后拖式井内穿越安装预制钢套管管道施工设备,包括固定板1、转盘2、螺杆3、限位块4、第一连接杆5、顶块6、第二连接杆7、固定架9、升降机构11以及底板12,其中:
23.所述固定板1固定安装于固定架9的顶端,所述固定架9通过支撑柱10安装于升降机构11的顶部,所述升降机构11固定安装于底板12上端;
24.所述转盘2转动安装在固定板1的左侧,所述转盘2靠近固定板1的一端与螺杆3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水平且转动安装于固定板1的右侧,所述限位块4固定安装于螺杆3的右端,所述固定板1的右侧表面与第一连接杆5相铰接安装,所述第一连接杆5设置有三组,三组第一连接杆5呈圆周阵列分布,所述第一连接杆5远离固定板1的一端与顶块6固定连接,所述螺杆3的表面套设有螺套8,所述螺套8的侧面与第二连接杆7铰接安装,所述第二连接杆7的另一端与顶块6铰接相连接。通过三组顶块6对钢套管进行定位夹持,一方面提高夹持稳定性,另一方面提高安装精度,另外内壁固定的方式便于对钢套管的外部进行安装操作。
25.所述升降机构11包括套板111、丝杆112和锥形齿轮113,所述套板111的顶部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柱10活动插设于套板111的内部,所述丝杆112转动安装于套板111的底部,所述支撑柱10的底部开设有与丝杆112表面螺纹相适配的螺纹槽,所述丝杆112通过一组锥形齿轮113与外部旋转机构传动连接,升降机构11便于对钢套管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
26.所述固定架9的内部垂直且转动安装有蜗杆13,所述固定架9的内部垂直且转动安
装有蜗轮14,所述蜗轮14与支撑柱10固定连接,所述蜗杆13贯穿于固定架9的底部且延伸至外部。蜗杆13和蜗轮14之间配合可对钢套管的安装角度进行调节,方便进行多角度安装。
27.所述支撑柱10的顶部设置为矩形且呈环状,所述蜗轮14固定安装于支撑柱10的顶部中心处。
28.所述升降机构11的右侧固定安装有吊环15,所述吊环15的下方通过拉绳连接有配重块16,所述吊环15的外部安装有量角器17,所述吊环15位于量角器17的中心处。配重块16在重力作用下使拉绳始终保持竖直状态,再通过量角器17进行角度测量即可知道设备与水平方向之间的夹角,进一步提高安装精度。
29.支撑柱10的表面刻有刻度标,工作人员通过观察刻度标即可实时观察设备的安装高度。
30.第一步:将设备放置于指定地点后,通过观察配重块16上方拉绳与量角器17之间的夹角即可判断出地面是否水平,同时可知道设备与水平方向的夹角度数,再将钢套管放置于三组顶块6的外部,同时转动转盘2带动螺杆3旋转,此时螺套8位于螺杆3表面滑动,第一连接杆5与第二连接杆7之间夹角变化的同时将顶块6外扩,三组顶块6以螺杆3为中心对钢套管进行定位夹持。
31.第二步:升降机构11内部的丝杆112转动时可将支撑柱10向上顶起,从而对设备的安装高度进行调节,另一方面蜗杆13与蜗轮14之间配合可对固定板1的角度进行调节,从而实现多角度安装。
32.以上所述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润饰,这些改进和润饰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