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作物淹涝胁迫试验水位监控与自动浇灌装置

2022-12-07 13:06:4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淹涝胁迫试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作物淹涝胁迫试验水位监控与自动浇灌装置。


背景技术:

2.近年来,气候变化异常、涝害频发。2016年长江中下游地区因降雨引发的涝害致使2/3的稻作区受灾,其中80%的稻田遭受半淹或完全淹水涝害,导致大部分水稻严重减产甚至绝收。2019和2020年的台风和暴雨引发洪涝灾害,危及湖北、安徽、江苏、浙江、上海、江西、广东、广西、山东、福建等多省市,对农业生产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洪涝灾害已经成为制约农业生产的主要非生物胁迫因素之一。
3.新育成的作物品种产量潜力逐步提高,但耐淹涝性能较差,每逢洪涝灾害发生,产量剧减甚至绝收。当前,耐涝作物品种的选育和抗涝栽培技术的构建已引起国内外学术界和农业生产者的高度重视。在当前研究中,科研人员大多采用增加灌水模拟淹涝胁迫,灌水以人工观测浇灌至淹涝深度刻度为止,并需要对水池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人工补充散失的水,保证淹涝胁迫至设定水位和实验正常进行。这种观测、补水的过程耗费人力,同时容易出现操作不及时造成的实验失败问题,给研究带来困难。此外,由于人工浇灌每次只能给一个水池浇灌,而导致其余水池浇灌不同步而造成处理误差,给实验结果造成干扰,给试验带来不便。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实用新型的目的: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本实用新型旨在提供一种适配性高的作物淹涝胁迫试验水位监控与自动浇灌装置。
5.技术方案: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物淹涝胁迫试验水位监控与自动浇灌装置,包括主水管,主水管通过转接头与若干个分支管连接,转接头内部设置有处理器、电动阀和警报器,水位监测仪通过转接头边侧与其内部设置的处理器和电动阀连接,所述转接头左侧外壁安装有套板,所述转接头顶部上设置有握把,所述主水管、分支管和水位监测仪均为可伸缩管。
6.优选地,所述分支管有八根,水位监测仪对应分支管的数量有八根。
7.优选地,所述转接头内部设置有控制分支管进水的电动阀和用于处理水位监测信息的处理器。
8.优选地,所述套板的内壁开设有四组相同的卡槽,卡槽分别与分支管的位置相对应。
9.优选地,所述套板的内部插接有卡圈,卡圈中间设置有卡板。
10.优选地,所述卡板两端分别设有卡扣,卡板卡入卡槽的内部并且在卡槽内滑动。
11.优选地,所述卡扣和握把中间部位为弹簧夹结构。
12.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3.1、本实用新型装置可以自动控制淹水池内水位,减少实验人员的压力,提高试验效率,同时也能够起到减少实验误差的作用;同时将分支管的一端设置为伸缩结构,能够实现分支管长短的调节,通过在转接头的出水口处设置卡圈和套板,将分支管固定在合适的长度,使得分支管能够根据不同试验水池的距离而进行长短调节,方便该装置的使用,提高了该装置的适配性。
14.2、本实用新型装置在转接头顶部安装握把,能够将装置挂靠在固定区域,起到方便装置固定的作用,避免装置被损坏,同时通过握把上设置的弹簧,能够减轻水源输送时带来的冲力,避免装置掉落,通过在转接头的边侧连接多个水位监测仪,能够通过水位监测仪对各个水池进行实时监控,实现作物淹涝胁迫实验的水位监控以及自动灌溉功能。
附图说明
15.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俯视图;
17.图3为本实用新型套板的结构示意图;
18.图4为本实用新型卡圈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9.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说明。
20.实施例1
21.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作物水稻淹涝胁迫试验水位监控与自动浇灌装置,如图1-4所示,具体的,包括主水管1,所述主水管1出水口依次与转接头3、分支管6进水口连接,主水管1出水口为风琴结构的可伸缩管,能够根据水泵的距离调整长度。转接头3为左右连通的结构,所述转接头3内部设置有处理器、电动阀和报警器,所述转接头3左侧设置有八个分支管6,使得分支管6能够分别将主水管1输送的水送至对应的水池,能够适应不同数目淹水池的实验要求,所述分支管6的进水端与转接头3的连接部分为风琴结构的可伸缩管,使得分支管6能够根据淹水池的距离而调整长度,避免分支管6杂乱无章的现象,提高试验的安全性。所述分支管6有八根,对应水位监测仪2的数量也有八根,每个水位监测仪2通过转接头3边侧与其内部设置对应的处理器和电动阀连接,水位监测仪2监测口与管路连接部分为风琴结构的可伸缩管,能够根据淹水池的距离调整长度。水位监测仪2在监测到淹涝池水位变化后将信号传输至转接头3内部设置的处理器,处理器将信号反馈给电动阀后可自动调节分支管6的开闭,待所有分支管6的水池都浇水至设定水位后水位监测仪2将信号传输至转接头3内部设置的给处理器,处理器将信号反馈给电动阀关闭分支管6后,警报器会因为转接头3和主水管1连接的部位水压增大发出警报提醒关闭主水管1和水泵,此为现有技术。转接头3左侧外壁安装有套板5,套板5的内壁开设有四组相同的卡槽51,且卡槽51与分支管6的位置相对应,套板5的内部插接有卡圈4,卡圈4包括卡板41和卡扣42,所述卡槽51的内部用于插接卡板41,方便卡圈4与分支管6的卡接,卡板41能够卡入卡槽51的内部并且在卡槽51内滑动,使得卡圈4能够在卡槽51内活动,卡扣42分别连接在卡圈4的两端,且卡扣42为弹簧夹结构,使得卡圈4向分支管6的方向滑动时卡扣42能够卡接在分支管6外部的风琴管处,实现分支管6的固定,避免分支管6出现回缩的现象。转接头3顶部上设置有握把7,握把7的
上下两部分通过弹簧连接,水泵输送水携带的震动以及外界的撞击力在传递到该弹簧处时能够被转化为弹性力消耗掉,减少装置受到的震动损伤。
22.实施例2
23.在本实用新型具体使用时,其操作步骤如下:
24.步骤一,将主水管1与水泵进行连接,将握把7挂在淹水处理池旁,使得转接头3离开地面,然后将分支管6放至相应淹水处理水池中,同时将分支管6对应的卡圈4向左滑动,使得分支管6进水端的伸缩结构卡入卡圈4内并被卡圈4固定住,用同样的方法将其他的分支管6安放好。
25.步骤二,将每个分支管6对应的水位监测仪2放入对应的淹水处理水池,同时设定好转接头3内处理器的参数,启动装置。每个水池中的水位监测仪2对水池内的水位进行实时监测,并向转接头3内部设置的处理器输送实时水位数据,当淹水池内的水位过低时,处理器会向电动阀发送指令并使电动阀打开,实现水的输送补充功能,减少实验人员的压力,提高试验效率,同时也能够起到减少实验误差的作用,待所有分支管6的水池都浇水至设定水位后,处理器会向电动阀发送指令并使电动阀关闭,转接头3和主水管1连接的部位水压会增大而引发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关闭主水管和水泵。当某一个或者几个水池的水位低于额定水位时,打开水泵和主水管1,水位监测仪2给转接头3内部相对应分水管6的处理器发送电信号,处理器会向对应的电动阀发送指令并开启电动阀,同时水泵也开始泵水,向对应淹水池内输送水,当淹水池内的水位恢复至规定值时,对应水池的水位监测仪2将信息输送至转接头3内部的处理器,同时对应水池的电动阀关闭,当所有水池的水位达到规定值时,转接头3和主水管1连接的部位水压会增大而引发警报器发出警报提醒关闭主水管和水泵。输送水过程中水流对装置产生的震动影响被传递至握把7上,并被握把7上的弹簧将大部分震动转换为弹性力消耗掉。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