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2:16: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动力总成的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


背景技术:

2.现有的无油泵的、变速器前后各一个电机组成的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其前面电机通过离合器同发动机相连,后面电机同变速器输出、且同外界输出轴相连;这种结构,当后面电机单独驱动时,变速器内部齿轮无法旋转搅油,易导致内部滚针轴承润滑不足、滚针轴承易损坏、可靠性差。


技术实现要素:

3.针对上述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其结构简单、无油泵、成本低、当后面电机单独驱动时,变速器内部齿轮仍可以旋转搅油,内部滚针轴承润滑充足、滚针轴承可靠性好。
4.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其特征在于,其包括:
5.一内燃机组件,其包括飞轮输出端;
6.一离合器组件,其包括输出从动盘;
7.两电机组件,具体为em1前电机、em2后电机;
8.以及一两挡变速器组件,其包括变速器壳体、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输出轴组件,所述输入轴组件和输出轴组件同轴布置,所述中间轴组件平行于所述输入轴组件布置、且布置于所述变速器壳体的旁侧内腔;
9.所述输入轴组件包括变速器输入轴、输入轴轴承、一档滚针轴承、输入齿、一档结合齿、一二档换挡器;变速器输入轴上从前往后依次固连有输入轴轴承、一档滚针轴承、一二档换挡器;所述输入齿的中心固套在一档滚针轴承上;所述输入齿上固连有一档结合齿,一档结合齿朝向一二档换挡器布置;
10.所述中间轴组件包括中间轴前轴承、中间轴、中间轴一档齿、中间轴常啮合齿、中间轴后轴承;所述中间轴上从前向后依次固连有中间轴前轴承、中间轴一档齿、中间轴常啮合齿、中间轴后轴承;
11.所述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齿、输出齿结合齿、输出轴、输出轴轴承;所述输出轴上从前向后依次固连有输出齿、输出轴轴承;输出齿上固连有输出齿结合齿,输出齿结合齿朝向一二档换挡器布置;输出轴的最前端有内孔结构,其内孔同二轴头轴承同轴布置,且二轴头轴承嵌套在输出轴最前端的内孔之中;
12.所述输入齿同中间轴一档齿啮合连接,输出齿同中间轴常啮合齿啮合连接;
13.所述内燃机组件、离合器组件、em1前电机、两挡变速器组件以及em2后电机轴向从前而后顺次布置,所述内燃机的飞轮输出端同离合器组件离合连接,所述离合器的纯输出从动盘和所述em1前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所述em1前电机的转子同两档变速器组件的输入轴刚性连接,两档变速器组件的输出轴同所述em2后电机的转子刚性连接。
14.其进一步特征在于:
15.所述变速器输出轴同变速器输入轴轴向对齐布置;
16.所述变速器输入轴的后端套装有二轴头轴承,所述输出轴的最前端有内孔结构,其内孔同二轴头轴承同轴布置,且二轴头轴承嵌套在输出轴最前端的内孔之中,使得整个结构轴向距离相对短,节约空间;
17.所述输入轴轴承、中间轴前轴承、中间轴后轴承、输出轴轴承所对应的外圈均与变速器壳体固连;所述变速器壳体包裹住变速器齿、轴、轴承布置,所述变速器壳体的空间位置处在em1前电机和em2后电机之间;
18.所述变速器输入轴与内燃机组件的输出轴、离合器从动盘的输出轴、em1前电机的转子轴、输出轴、em2后电机转子轴分别同轴布置。
19.采用本发明后,其结构简单、无油泵、成本低、当后面电机单独驱动时,变速器内部齿轮仍可以旋转搅油,内部滚针轴承润滑充足、滚针轴承可靠性好。
附图说明
20.图1为本发明的具体实施例的结构示意框图;
21.图中序号所对应的名称如下:
22.内燃机组件1、离合器组件2、em1前电机3、变速器输入轴4、输入轴轴承5、输入齿6、一档滚针轴承7、一档结合齿8、一二档换挡器9、二轴头轴承10、输出齿结合齿11、输出齿12、变速器壳体13、输出轴轴承14、em2后电机15、输出轴16、中间轴后轴承17、中间轴常啮合齿18、中间轴19、中间轴一档齿20、中间轴前轴承21。
具体实施方式
23.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见图1:其包括一内燃机组件1、一离合器组件2、两电机组件、一两挡变速器组件;两电机组件具体为em1前电机3、em2后电机15;
24.从前向后依次布置有内燃机组件1、离合器组件2、em1前电机3、两档变速器组件、em2后电机15;
25.内燃机组件1的飞轮输出端同离合器组件2离合连接,离合器组件2的输出从动盘同em1前电机3转子刚性连接,em1前电机3的输出轴同两档变速器组件的输入轴刚性连接,两档变速器组件的输出轴同em2后电机15的转子刚性连接;
26.两档变速器组件包括输入轴组件、中间轴组件、输出轴组件、变速器壳体13;
27.输入轴组件包括变速器输入轴4、输入轴轴承5、一档滚针轴承7、输入齿6、一档结合齿8、一二档换挡器9、二轴头轴承10;变速器输入轴4上从前往后依次固连有输入轴轴承5、一档滚针轴承7、一二档换挡器9、二轴头轴承10;输入齿6的中心为中空结构,输入齿6同轴空套在一档滚针轴承7上;输入齿6上固连有一档结合齿8,一档结合齿8朝向一二档换挡器9布置;
28.中间轴组件包括中间轴前轴承21、中间轴19、中间轴一档齿20、中间轴常啮合齿18、中间轴后轴承17;中间轴19上从前向后依次固连有中间轴前轴承21、中间轴一档齿20、中间轴常啮合齿18、中间轴后轴承17;
29.输出轴组件包括输出齿12、输出齿结合齿11、输出轴16、输出轴轴承14;输出轴16
上从前向后依次固连有输出齿12、输出轴轴承14;输出齿12上固连有输出齿结合齿11,输出齿结合齿11朝向一二档换挡器9布置;输出轴16的最前端有内孔结构,其内孔同二轴头轴承10同轴布置,且二轴头轴承嵌10套在输出轴16最前端的内孔之中;
30.输入齿6同中间轴一档齿啮合连接,输出齿12同中间轴常啮合齿18啮合连接;
31.输入轴轴承5、中间轴前轴承21、中间轴后轴承17、输出轴轴承14的外圈均与变速器壳体13固连;变速器壳体13包裹住变速器齿、轴、轴承布置,变速器壳体13空间位置处在em1前电机3和em2后电机15之间;
32.变速器输入轴4与内燃机组件1的输出轴、离合器组件2的纯输出从动盘的输出轴、em1前电机3转子轴、输出轴、em2后电机15的转子轴分别同轴布置;输出轴16同变速器输入轴4轴向对齐布置,变速器输入轴4的后端通过二轴头轴承10与输出轴16的前端轴向对齐连接;中间轴19同变速器输入轴4平行布置.
33.其工作原理如下:其通过扭矩耦合可实现单前电机驱动模式、单后电机驱动模式、双电机驱动模式、内燃机驱动模式、内燃机同单电机驱动模式、内燃气同双电机驱动模式等,其中两档变速器可实现一挡、二挡,各模式下动力传输原理相似,如下分别对变速器一二档换挡原理、内燃机同前单电机驱动模式、后单电机驱动模式进行介绍,其余模式相似;
34.两档变速器组件以一挡动力传递时,一二挡换挡器向前移动挂挡,将输入轴同一挡结合齿固连在一起;此时内燃机或em1前电机或两者耦合的动力通过与其相连的变速器输入轴将旋转动力传递至与变速器输入轴固连的一二档换挡器上,一二档换挡器进一步通过一档结合齿将动力传递至输入齿,输入齿通过齿轮啮合连接继续将动力传递至中间轴一档齿、中间轴、中间轴常啮合齿上,进而带动输出齿转动,最终通过与输出齿固连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变速器的外部,该过程将输入进变速器的扭矩按照变速器设计的二级齿数比进行了放大,实现一档;
35.两档变速器组件以二挡动力传递时,一二挡换挡器向后移动挂挡,将输入轴同输出齿结合齿固连在一起;此时内燃机或em1前电机或两者耦合的动力通过与其相连的变速器输入轴将旋转动力传递至与变速器输入轴固连的一二档换挡器上,一二档换挡器进一步通过输出齿结合齿将动力传递至输出齿,进而带动输出齿转动,最终通过与输出齿固连的输出轴将动力传递至变速器的外部,该过程将输入进变速器的扭矩没经转变的传至了输出轴,实现二档也就是直接档;
36.内燃机同前单电机驱动模式时,em1前电机可根据实际车辆工况需求,实现发电或驱动,以调整内燃机的工作负荷,进而是内燃机尽可能的工作在高效区,如当车辆需要非常大的负荷时,内燃负荷过大效率低,此时em1前电机可同时进行功率输出,分担掉一部分内燃机的功率,将内燃机的负荷扭矩降低,进而是内燃机工作在高效区;此模式动力传递路线为,内燃机同em1前电机的耦合动力通过变速器输入轴进入变速器,又经过变速器输出轴将动力输出至外界。
37.后单电机驱动模式时,部分工况下,汽车起步或低速运行时,需要em2后电机单独运行,内燃气和em1电机不工作,此时em2后电机壳直接通过变速器输出轴将动力传输至外界,实现后单电机直驱,且此模式驱动输出轴旋转的同时,会带动与输出轴固连的输出齿旋转,进而也会带动中间轴组件旋转,也会通过中间轴上的齿带动输入齿旋转,变速器内部齿轮的旋转可以将变速器内部的齿轮油飞溅甩动,配合必要的壳体内部结构设计,会使得内
部一档滚针轴承得到充分的润滑,提高了一档滚针轴承的可靠性;
38.即采用本技术的一种两档混合动力总成结构,其结构简单、无油泵、成本低、当后面电机单独驱动时,变速器内部齿轮仍可以旋转搅油,内部滚针轴承润滑充足、滚针轴承可靠性好。
39.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而言,显然本发明不限于上述示范性实施例的细节,而且在不背离本发明的精神或基本特征的情况下,能够以其他的具体形式实现本发明。因此,无论从哪一点来看,均应将实施例看作是示范性的,而且是非限制性的,本发明的范围由所附权利要求而不是上述说明限定,因此旨在将落在权利要求的等同要件的含义和范围内的所有变化囊括在本发明内。不应将权利要求中的任何附图标记视为限制所涉及的权利要求。
40.此外,应当理解,虽然本说明书按照实施方式加以描述,但并非每个实施方式仅包含一个独立的技术方案,说明书的这种叙述方式仅仅是为清楚起见,本领域技术人员应当将说明书作为一个整体,各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也可以经适当组合,形成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其他实施方式。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