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电流互感器放油阀结构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1:14:49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电流互感器技术领域,具体地说是一种电流互感器放油阀结构。


背景技术:

2.放油阀通常设置于电流互感器最低处,当电流互感器处于微正压状态运行时,可以打开放油阀释放出互感器内的变压器油。常规互感器的放油阀结构是将放油阀芯体直接安装在互感器的放油口处,正常情况下放油阀阀芯处于关闭状态,放油阀芯体外侧安装一个放油阀罩起到保护阀芯作用,当现场需要取油时,则使用带顶杆的放油塞顶到阀芯最前端出油口处,互感器中的变压器油就会流出。
3.早期的放油阀结构比较简单,如授权公告号为cn2089102u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中公开了一种注放油阀,其包括阀体、阀芯和密封护罩,其中阀芯为与阀体螺纹连接的旋塞,旋塞顶端设有通孔,并且该通孔通过装在旋塞内腔的卡簧卡紧的橡胶塞密封。但随着产品技术的发展,互感器产品结构日趋复杂,密封面多,体积大,易渗漏油,并且虽然可以带电取油,但不能带电补油,为了解决上述问题,现有技术中出现了新的放油阀结构,如公开号为cn102401163a的中国发明专利中就公开了一种油浸式互感器放油阀,其包括带快速接头阀体和放油塞,其中带快速接头阀体中的快速接头代替了上述cn2089102u专利中的旋塞,并且所述带快速接头阀体还设置了弹簧等结构,将快速接头可靠压紧在过渡阀座内壁上实现自封油,使用时放油塞旋入后使其上的顶杆对接顶开快速接头将油道打开。
4.但是对于电流互感器而言,其在正常的带电运行过程中很容易出现放油阀漏油的现象,而由于现有技术中的放油阀阀芯直接与放油口连接,现场更换放油阀阀芯比较困难,拆卸放油阀阀芯时必定会流出很多变压器油,进而影响产品运行,一般只能简单处理并等到产品处于微正压状态运行或断电停机时再进行更换。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电流互感器放油阀结构,其在电流互感器放油口与放油阀之间增加了过渡阀体和过渡旋塞,可在电流互感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更换放油阀芯,不会导致变压器油流出影响产品运行。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来实现的:
7.一种电流互感器放油阀结构,包括过渡阀体、过渡旋塞、放油阀芯和放油阀罩,其中过渡阀体包括外壳、过渡阀座和过渡阀芯,其中外壳后端螺纹套装于电流互感器放油口上、前端螺纹套装于过渡旋塞后端,过渡旋塞后端设有第一凹槽,外壳内设有过渡阀座,且所述过渡阀座后端插装于电流互感器放油口中、前端插装于所述第一凹槽中,过渡阀座内设有过渡阀芯,且所述过渡阀芯内的流道与电流互感器放油口连通,过渡阀芯前端设有阀芯接头,所述第一凹槽内设有过渡顶杆,且所述阀芯接头通过所述过渡顶杆顶开,过渡旋塞前端套装有放油阀罩,且放油阀芯设于所述放油阀罩中并安装于所述过渡旋塞上,所述过渡顶杆内部流道与所述放油阀芯内部流道连通。
8.所述过渡阀座内设有内径不等的第一容置腔和第二容置腔,所述阀芯接头和所述过渡旋塞上的过渡顶杆均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中,所述第二容置腔内设有挡块和弹簧,所述过渡阀芯后端设有阀芯凹槽,且所述弹簧一端与所述挡块相抵、另一端插装于所述阀芯凹槽中,所述过渡阀芯与所述第二容置腔的腔底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
9.所述第一容置腔与第二容置腔连接处设有多个阶梯槽,且各个第一密封圈分别设于对应的阶梯槽中。
10.所述过渡阀座前端与所述过渡旋塞的第一凹槽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所述过渡阀座前端与所述第一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
11.所述电流互感器放油口上设有螺纹槽,所述过渡阀座后端插装于所述螺纹槽中,且所述过渡阀座后端与所述螺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
12.所述过渡旋塞靠近过渡阀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一螺纹段,所述过渡旋塞远离过渡阀体一端外侧设有第二螺纹段,所述外壳端部套装于所述第一螺纹段上,所述放油阀罩套装于所述第二螺纹段上。
13.所述过渡旋塞远离过渡阀体一侧设有第二凹槽,所述放油阀芯后端插装于所述第二凹槽中。
14.本实用新型的优点与积极效果为:
15.1、本实用新型在电流互感器放油口与放油阀组件之间增加了过渡阀体和过渡旋塞,平时所述过渡阀体内的阀芯接头通过所述过渡旋塞内的过渡顶杆打开,正常取油、放油等作业依然通过放油阀完成,而放油阀芯出现渗油等情况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通过旋拧所述过渡旋塞可将所述过渡阀体关闭,然后再进行更换放油阀作业,不会导致变压器油流出影响产品运行,并且可以在电流互感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16.2、本实用新型在过渡阀体内设有多组密封,从而确保过渡阀体密封性能,不必像放油阀那样需要频繁地更换,另外产品使用时间较久后,过渡阀体内的过渡阀芯即使出现渗油也会暂存于所述外壳内部不会流出。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图1中的过渡旋塞结构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一个实施例采用的阀芯接头结构示意图。
20.其中,1为电流互感器放油口,2为过渡阀体,201为过渡阀座,2011为第二容置腔,2012为第一容置腔,202为弹簧,203为过渡阀芯,2031为阀芯接头,2032为阀芯凹槽,204为挡块,205为第二密封垫,206为第一密封圈,207为第二密封圈,208为第一密封垫,209为外壳,3为过渡旋塞,301为过渡顶杆,302为第一凹槽,303为第二凹槽,304为第一螺纹段,305为第二螺纹段,4为放油阀芯,401为放油接头,5为放油阀罩,6为堵块,601为油孔,7为弹簧挡块,8为堵块弹簧。
具体实施方式
21.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述。
22.如图1~2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过渡阀体2、过渡旋塞3、放油阀芯4和放油阀罩5,
其中过渡阀体2包括外壳209、过渡阀座201和过渡阀芯203,所述外壳209后端螺纹套装于电流互感器放油口1上、前端螺纹套装于过渡旋塞3后端,过渡旋塞3后端设有第一凹槽302,外壳209内设有过渡阀座201,且所述过渡阀座201后端插装于电流互感器放油口1中、前端插装于所述第一凹槽302中,过渡阀座201内设有过渡阀芯203,且所述过渡阀芯203内的流道与电流互感器放油口1连通,过渡阀芯203前端设有阀芯接头2031,所述第一凹槽302内设有过渡顶杆301,且所述阀芯接头2031通过所述过渡顶杆301顶开,过渡旋塞3前端套装有放油阀罩5,且放油阀芯4设于所述放油阀罩5中并安装于所述过渡旋塞3上,所述过渡顶杆301内部流道与所述放油阀芯4内部流道连通。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所述过渡阀芯203处于被过渡顶杆301顶开的状态,平时放油、补油等作业通过所述放油阀芯4正常完成,当放油阀芯4漏油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先旋拧所述过渡旋塞3使过渡顶杆301后退以使所述过渡阀芯203的阀芯接头2031关闭,然后再将放油阀罩5拆卸进行放油阀芯4的更换,由于此时过渡阀芯203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会使变压器油流出造成互感器缺油,并且电流互感器无需断电停机,可在电流互感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23.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阀座201内设有内径不等的第一容置腔2012和第二容置腔2011,所述阀芯接头2031和所述过渡旋塞3上的过渡顶杆301均设于所述第一容置腔2012中,所述第二容置腔2011内设有挡块204和弹簧202,所述过渡阀芯203后端设有阀芯凹槽2032,且所述弹簧202一端与所述挡块204相抵、另一端插装于所述阀芯凹槽2032中,所述过渡阀芯203通过所述弹簧202作用与所述第二容置腔2011的腔底相抵,且所述过渡阀芯203与所述第二容置腔2011的腔底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圈206保证密封。
24.如图1所示,所述第一容置腔2012与第二容置腔2011连接处可以加工形成多个阶梯槽,这样便可以设置多个第一密封圈206保证密封,各个第一密封圈206分别设于对应的阶梯槽中。
25.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阀座201前端与所述过渡旋塞3的第一凹槽302槽壁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圈207,所述过渡阀座201前端与所述第一凹槽302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一密封垫208,所述第一密封垫208、第二密封圈207同样可以通过所述弹簧202作用保证压紧密封。
26.如图1所示,所述电流互感器放油口1上设有螺纹槽,所述过渡阀座201后端插装于所述螺纹槽中,且所述过渡阀座201后端与所述螺纹槽的槽底之间设有第二密封垫205,所述第二密封垫205通过所述过渡阀座201压紧密封。
27.如图1~2所示,所述阀芯接头2031和过渡顶杆301内部均设有流道,并且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阀座201内的第二容置腔2011与所述电流互感器放油口1连通,所述阀芯接头2031内的流道与所述第二容置腔2011连通,进而实现与所述电流互感器放油口1连通,另外如图1所示,所述过渡阀芯203通过所述弹簧202作用压紧多个第一密封圈206保证第二容置腔2011的腔底密封,此为第一道密封,而所述第一密封垫208形成第二道密封,第二密封圈207形成第三道密封,从而确保过渡阀体2的密封,所述阀芯接头2031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比如可采用专利cn102401163a中的快速接头结构,或者如图3所示,本实施例的阀芯接头2031包括设于流道内的堵块6、弹簧挡块7和堵块弹簧8,其中弹簧挡块7内部设有通孔供油通过,堵块弹簧8安装于所述弹簧挡块7上,且所述堵块弹簧8前端设有堵块6,所述堵块6上设有油孔601,当过渡顶杆301插入时将堵块6推出阀芯接头2031的出口,此时油孔601露出过油,当过渡顶杆301后退时,堵块6在堵块弹簧8作用下完全插入阀芯接头2031的出口中,并且油孔
601被阀芯接头2031的出口侧壁挡住无法出油。所述阀芯接头2031也可以采用其他成熟的市购产品。
28.如图2所示,所述过渡旋塞3靠近过渡阀体2一端外侧设有第一螺纹段304,所述过渡旋塞3远离过渡阀体2一端外侧设有第二螺纹段305,所述外壳209端部套装于所述第一螺纹段304上,所述放油阀罩5套装于所述第二螺纹段305上。
29.如图2所示,所述过渡旋塞3远离过渡阀体2一侧设有第二凹槽303,如图1所示,所述放油阀芯4后端通过螺纹连接插装于所述第二凹槽303中。
30.如图1所示,所述放油阀芯4前端设有放油接头401,其与放油塞等配合实现取油、补油等作用,所述放油阀芯4和放油阀罩5均为本领域公知技术。本实施例中,所述放油阀芯4可采用与过渡阀芯203相同的结构以方便批量生产,也可以采用cn102401163a等专利中的结构。
31.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为:
32.本实用新型正常使用时,所述过渡阀芯203处于被过渡顶杆301顶开的状态,平时放油、补油等作业通过所述放油阀芯4正常完成,当放油阀芯4出现漏油情况需要更换时,操作人员先旋拧所述过渡旋塞3使所述过渡阀芯203的阀芯接头2031关闭,然后再将放油阀罩5拆卸进行放油阀芯4的更换,由于此时过渡阀芯203处于关闭状态,因此不会使变压器油流出造成互感器缺油,并且电流互感器无需断电停机,可在电流互感器带电运行的情况下进行更换。
33.本实用新型在过渡阀体2内设有多组密封,包括通过所述弹簧202作用压紧的第一密封圈206、第一密封垫208、第二密封圈207以及通过过渡阀座201压紧的第一密封圈205等结构,从而确保过渡阀体2密封性能,不必像放油阀芯4那样需要频繁地更换,另外产品使用时间较久后,所述过渡阀芯203即使出现渗油也会暂存于所述外壳209内部不会流出,实际运行时本实用新型可根据需要定期检查过渡阀体2情况。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