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隧道出入口装配式垂直生态绿墙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1:11:02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技术涉及绿植种植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隧道出入口装配式垂直生态绿墙。


背景技术:

2.近些年,我国加快对城市公路建设的进度,公路四通八达,随之带来的是山体大开挖,沿线生态受损。为了削弱公路建设对生态的影响,市政常常采用垂直生态绿墙技术来填补因修路破坏的生态。隧道出入口垂直生态绿墙是建设森林城市重要的项目,不仅能增加城市立体绿化面积,提升道路景观,也能减少司机的视觉疲劳,让行驶更安全。
3.相关技术中,垂直生态绿墙绿墙包括支撑龙骨及绿墙本体,支撑龙骨与绿墙本体交替设置,支撑龙骨相背离的两侧均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用于供绿墙本体滑移安装的安装槽。使用时,先将支撑龙骨间隔安装于隧道出入口的墙面,再将绿墙本体吊装在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的顶部,并使得绿墙本体的边沿滑移进安装槽内,从而将绿墙本体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
4.然而,相关技术中在将绿墙本体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时,绿墙本体由于晃动,从而使得将绿墙本体在对位滑移进安装槽内较为困难。


技术实现要素:

5.为了改善相关技术中在将绿墙本体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时,绿墙本体由于晃动,从而使得将绿墙本体在对位滑移进安装槽内时较为困难的现象,本技术提供一种隧道出入口装配式垂直生态绿墙。
6.本技术提供的一种隧道出入口装配式垂直生态绿墙采用如下的技术方案:
7.一种隧道出入口装配式垂直生态绿墙,包括支撑龙骨及绿墙本体,所述支撑龙骨与绿墙本体交替设置,所述支撑龙骨相背离的两侧均沿着竖直方向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绿墙本体滑移安装的安装槽,所述支撑龙骨的顶部可拆卸地设置有定位块,所述定位块上开设有用于引导所述绿墙本体滑移进安装槽内的引导槽,所述引导槽贯通所述定位块的上下表面,所述引导槽朝向支撑龙骨的一端与安装槽相通且相适配,所述引导槽自靠近安装槽的一端朝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在支撑龙骨上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上开设有引导槽,由于引导槽贯通定位块的上下表面,引导槽朝向支撑龙骨的一端与安装槽相通且相适配,且引导槽自靠近安装槽的一端朝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呈扩口设置,从而使得引导槽的设置间接增大了安装槽的顶部开口。
9.在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安装绿墙本体时,将绿墙本体吊装至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并使得绿墙本体的边沿与引导槽的槽壁相抵接,在下放绿墙本体时,绿墙本体的边沿与引导槽的槽壁相滑移,通过引导槽的设置从而使得绿墙本体的下放位置逐渐受到限制,以令安装块滑移进安装槽内,从而将绿墙本体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
10.由上可知,本技术在将绿墙本体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时,尽管绿墙本体发生晃动,但由于有引导槽的引导作用,绿墙本体在对位滑移进安装槽内较为便利。
11.优选的,所述绿墙本体的边沿转动设置有滑轮,所述滑轮与所述引导槽的槽壁以及所述安装槽的槽壁均滑移配合。
1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在绿墙本体吊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时,滑轮与引导槽的槽壁以及安装槽的槽壁均滑移配合,从而减小绿墙本体与引导槽的槽壁之间的摩擦,进而使得在将绿墙本体吊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时更加顺畅。
13.优选的,所述定位块朝向支撑龙骨的一侧竖直设置有用于减震的弹簧。
1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的设置用于缓冲在吊装绿墙本体时对定位块所产生的冲击力,从而使得在驱动绿墙本体的边沿抵接于引导槽的槽壁时,绿墙本体不易通过定位块而撞击支撑龙骨,进而使得在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安装绿墙本体时,支撑龙骨不易受到损坏。
15.优选的,所述定位块朝向支撑龙骨的一侧滑移设置有用于罩设所述弹簧的罩壳,所述罩壳与所述定位块之间配合形成有容置槽,所述弹簧位于容置槽内;所述罩壳朝向定位块的一侧设置有滑移沿,所述定位块朝向支撑龙骨的一侧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滑移槽,所述滑移沿与所述滑移槽滑移配合。
16.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弹簧位于容置空腔内,利用滑移沿与滑移槽的滑移配合,从而使得罩壳在定位块上始终沿竖直方向滑移,进而使得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后始终沿竖直发生形变,以令弹簧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发生弯折。
17.优选的,所述支撑龙骨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块的定位槽,所述定位块朝向支撑龙骨的一侧设置有用于与所述定位槽插接配合的定位柱,所述罩壳上开设有用于供所述定位柱贯穿的穿槽。
18.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支撑龙骨上开设定位槽,定位块上设置定位柱,利用定位柱与定位槽的插接配合,从而将定位块可拆卸地连接诶固定在支撑龙骨上,以便于定位块的重复使用。
19.优选的,所述定位块上引导槽的数量设置有两个,所述定位柱插接配合于定位槽时,两个所述引导槽分别连通于支撑龙骨上的两个安装槽。
20.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定位块上引导槽的数量设置有两个,定位柱插接配合于定位槽时,两个引导槽分别连通于支撑龙骨上的两个安装槽,从而使得在一个支撑龙骨上安装定位块后,可同时对安装在支撑龙骨两侧的绿墙本体进行引导。
21.优选的,所述绿墙本体内开设有用于填充种植土的填充空腔,所述绿墙本体背离隧道出入口的墙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填充空腔的种植槽,若干个所述种植槽处均设置有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容器;所述绿墙本体上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将种植容器可拆卸地安装在种植槽处的安装组件,若干组所述安装组件与若干个种植槽一一对应。
22.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填充空腔填充有种植土,种植槽连通填充空腔,种植槽处设置有种植容器,种植容器用于种植绿化植物;利用安装组件将种植容器可拆卸的安装在种植槽处,以便于将种植容器与绿化墙本体分别进行输送,不易压坏。
23.优选的,所述安装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绿墙本体朝向种植容器的一侧的导轨以及开设于所述导轨背离绿墙本体的一侧的滑槽,所述滑槽贯通所述导轨的顶面,所述种植容
器的边沿设置有用于与所述滑槽滑移配合的连接沿,所述连接沿滑移进滑槽时,所述种植容器安装于种植槽处。
24.通过采用上述技术方案,利用连接沿与滑槽的滑移配合,从而将种植容器安装在种植槽处。在种植槽处安装种植容器时,将连接沿从滑槽的顶部开口放置进滑槽内,当连接沿完全滑移进滑槽内时,种植容器安装于种植槽处。
25.综上所述,本技术包括以下至少一种有益技术效果:
26.1.通过在支撑龙骨的顶部设置定位块,定位块上开设有贯通上下表面的引导槽,引导槽朝向支撑龙骨的一端与安装槽相通且相适配,且引导槽自靠近安装槽的一端朝远离安装槽的一端呈扩口设置,从而使得引导槽间接增大了安装槽的顶部开口,进而在将绿墙本体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之间时,尽管绿墙本体发生晃动,但由于有引导槽的引导作用,绿墙本体在对位滑移进安装槽内较为便利;
27.2.通过定位柱与定位槽插接配合的方式使得定位块与支撑龙骨可拆卸地连接固定在一起,从而使得定位块的拆装较为便捷,以便于定位块的重复使用,不易造成资源浪费。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29.图2是本实施例中用于体现支撑龙骨与绿墙本体之间的装配关系示意图;
30.图3是本实施例中定位块的展示图。
31.图中,1、支撑龙骨;2、绿墙本体;3、安装槽;4、安装块;5、定位块;6、引导槽;7、滑轮;8、罩壳;9、容置槽;10、弹簧;11、滑移沿;12、滑移槽;13、定位槽;14、定位柱;15、吊环;16、安装垫;17、安装孔;18、螺栓;19、填充空腔;20、种植槽;21种植容器;22、导轨;23、滑槽;24、连接沿。
具体实施方式
32.以下结合附图1-附图3,对本技术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33.一种隧道出入口装配式垂直生态绿墙,参照图1,包括若干根支撑龙骨1以及若干块绿墙本体2,支撑龙骨1与绿墙本体2交替设置,且支撑龙骨1与绿墙本体2均呈竖直设置。本实施例中,相邻两根支撑龙骨1之间连接有多块绿墙本体2。
34.参照图2,支撑龙骨1的两个相背离的侧壁均开设有用于安装绿墙本体2的安装槽3,安装槽3沿竖直方向开设,且安装槽3贯通支撑龙骨1的上下表面。绿墙本体2的两个相背离的侧壁均一体成型有安装块4,安装块4沿绿墙本体2的高度方向设置,安装块4与安装槽3滑移连接。本实施例中,安装槽3与安装块4的横截面均呈燕尾型设置。
35.参照图2与图3,支撑龙骨1的顶部可拆卸地连接有定位块5,定位块5的两个相背离的侧壁均开设有引导绿墙本体2滑移进安装槽3内的引导槽6,引导槽6贯通定位块5的上下表面。两个引导槽6朝向支撑龙骨1的一端分别与支撑龙骨1上的两个安装槽3相通且相适配,引导槽6自靠近安装槽3的一端朝远离安装槽3的一端呈扩口设置。
36.参照图2与图3,安装块4背离支撑龙骨1的一侧转动连接有若干个滑轮7,若干个滑轮7沿安装块4的长度方向间隔设置,滑轮7与引导槽6的槽壁以及与安装槽3的槽壁均相抵
接且相滑移。
37.参照图2与图3,定位块5朝向支撑龙骨1的一侧滑移连接有罩壳8,罩壳8与定位块5之间配合形成有容置槽9。容置槽9内连接有多根用于减震的弹簧10,弹簧10呈竖直设置,弹簧10的一端与安装块4固定连接,弹簧10的另一端与罩壳8固定连接。
38.参照图2与图3,罩壳8朝向定位块5的一侧固定连接有滑移沿11,定位块5朝向支撑龙骨1的一侧沿着竖直方向开设有滑移槽12,滑移沿11与滑移槽12滑移配合,从而使得弹簧10在受到外力作用时始终沿竖直方向发生形变,以令弹簧10在受到外力作用时不易弯折。本实施例中,滑移槽12与滑移沿11的纵截面均呈类似倒“l”型设置。
39.参照图2与图3,支撑龙骨1的顶部开设有用于安装定位块5的定位槽13,定位块5朝向支撑龙骨1的一侧固定连接有用于与定位槽13插接配合的定位柱14,罩壳8上开设有用于供定位柱14贯穿的穿槽。
40.参照图2,定位块5背离隧道出入口的墙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便于取放定位块5的吊环15,吊环15呈半环形设置。
41.参照图2,支撑龙骨1朝向隧道出入口的墙面的一侧固定连接有安装垫16,安装垫16片上开设有若干个安装孔17,安装孔17内穿设有用于将支撑龙骨1安装进隧道出入口的墙面的螺栓18。绿墙本体2内开设有用于填充种植土的填充空腔19,绿墙本体2背离隧道出入口的墙面的一侧开设有若干个连通填充空腔19的种植槽20,若干个种植槽20呈阵列分布。
42.参照图2,种植槽20处连接有用于种植绿化植物的种植容器21,种植容器21自靠近地面的一端朝远离地面的一端呈向上倾斜设置,以保障土壤营养、水分不流失,从而延长绿化植物的生长日期。绿墙本体2朝向种植容器21的一侧设置有若干组用于将种植容器21可拆卸地安装在种植槽20处的安装组件,若干组安装组件与若干个种植槽20一一对应。
43.参照图2,具体的,安装组件包括固定连接于绿墙本体2朝向种植容器21的一侧的导轨22以及开设于导轨22背离绿墙本体2的一侧的滑槽23,导轨22呈竖直设置,滑槽23沿导轨22的长度方向开设,且滑槽23贯通导轨22的顶面。本实施例中,安装组件中导轨22的数量设置有两条,两条导轨22对称分布于种植槽20的两侧,滑槽23的横截面呈t型设置。
44.参照图2,种植容器21的侧壁固定连接有用于与滑槽23滑移配合的连接沿24,本实施例中,连接沿24的数量设置有两个,两个连接沿24分别位于种植容器21的两个相背离的侧壁,且连接沿24的横截面呈t型设置。
45.参照图2,安装种植容器21时,驱动连接沿24从滑槽23的顶部开口中滑移进滑槽23内,并通过按压种植容器21,以令连接沿24沿滑槽23的长度方向滑移至滑槽23的底部。当连接沿24滑移至滑槽23的底部时,种植容器21位于种植槽20处。
46.本技术实施例的实施原理为:在隧道出入口建造垂直生态绿墙时,使用螺栓18将支撑龙骨1固定在隧道出入口的墙面后,将定位柱14插接进定位槽13内,从而将定位块5安装进支撑龙骨1的顶部。
47.此时,通过吊装设置将绿墙本体2吊装至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1之间,在下放绿墙本体2时,滑轮7在引导槽6的槽壁上相抵接且相滑移,由于引导槽6与安装槽3相通且相适配,并且引导槽6自靠近安装槽3的一端朝远离安装槽3的一端呈扩口设置,从而使得绿墙本体2在下放时位置逐渐受到限制,以令安装块4滑移进安装槽3内。
48.安装块4滑移进安装槽3内时,滑轮7在安装槽3的槽壁相抵接且相滑移,以便于将绿墙本体2安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1中。由此可知,通过在定位块5上开设引导槽6,引导槽6的设置间接增大了安装槽3的顶部开口,从而使得在将绿墙本体2吊装进相邻的两个支撑龙骨1之间时,尽管绿墙本体2发生晃动,但由于有引导槽6的引导作用,绿墙本体2在对位滑移进安装槽3内较为便利。
49.绿墙本体2安装完成后,取出种植容置,并将种植容器21上的连接沿24从滑槽23的顶部开口中滑移进滑槽23内,通过按压种植容器21,以令种植容器21沿导轨22的长度方向滑移至种植槽20处,以完成种植杯的安装。
50.安装完成种植杯后,通过拉动吊环15,以令定位柱14从定位槽13内取出,从而使得定位块5与支撑龙骨1分离,进而便于定位块5的重复使用,不易造成资源浪费。
51.本具体实施方式的实施例均为本技术的较佳实施例,并非依此限制本技术的保护范围,其中相同的零部件用相同的附图标记表示。故:凡依本技术的结构、形状、原理所做的等效变化,均应涵盖于本技术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