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新型电风扇的制作方法

2022-12-07 10:44:0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用电器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新型电风扇。


背景技术:

2.目前,市场上的台式风扇或落地风扇结构相对单一,大多只实现了左右自动摆头的功能,无法在竖直方向实现扇体的上下摆头,限制了风扇的送风区域。
3.本实用新型即是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而研究提出。


技术实现要素:

4.针对上述提到的现有技术中的电风扇大多只实现了左右自动摆头的功能,无法在竖直方向实现扇体的上下摆头功能的技术问题。
5.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6.一种新型电风扇,包括转动座、风扇底座和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顶部,所述风扇底座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上下摇头机构,所述上下摇头机构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第一感应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用于控制上下摇头机构的上下摆动方向,以实现所述上下摇头机构驱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往复摆动;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底部,所述转动座与风扇底座之间设有左右摇头机构以及第二感应组件,所述第二感应组件用于控制左右摇头机构的左右摆动方向,以实现所述左右摇头机构驱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往复摆动。
7.为了确保电风扇的上下摇头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所述上下摇头机构采用如下设计:所述上下摇头机构包括固设于风扇底座上的上下驱动组件、设于上下驱动组件输出端上的第一驱动齿轮、以及固设于风扇主体上的第一弧形齿条,所述第一驱动齿轮与第一弧形齿条啮合,当所述上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弧形齿条沿上下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弧形齿条带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
8.为了确保第一感应组件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所述第一感应组件采用如下设计: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上下驱动组件两侧的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所述风扇主体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感应器感应的第一感应部位以及用于与第二感应器感应的第二感应部位,所述第一感应部位和第二感应部位分别位于第一弧形齿条的两端。
9.为了确保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的上下摇头功能正常运作,所述风扇主体包括罩壳、固设于罩壳内的电机固定座、以及设于电机固定座上的风扇组件,所述风扇底座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所述罩壳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镂空槽,两个所述的连杆分别穿过两个镂空槽延伸入罩壳内,所述电机固定座位于两个连杆之间并与其二者铰接;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固设在其中一个连杆上,所述罩壳内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弧形齿条的第一安装槽、以及多个用于将第一弧形齿条固设在第一安装槽内的第一齿条压板,所述第一安装槽位于上下驱动组件的下方,所述第一感应器设于上下驱动组件朝向第一安装槽上端的一侧上,
所述第二感应器设于上下驱动组件朝向第一安装槽下端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感应部位设于罩壳内,且位于第一安装槽的上端;所述电机固定座的一端向第一安装槽下端方向延伸形成感应部,所述感应部与上下驱动组件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感应部位设于感应部朝向上下驱动组件的一侧上。
10.为了确保风扇底座能够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所述风扇底座内设有固定板,两个所述的连杆的底部延伸入风扇底座内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上,所述转动座的中心竖直向上延伸有转轴,所述固定板上贯穿设有一套孔,所述转轴延伸至套孔内并与其转动连接。
11.为了确保左右摇头机构运作的稳定性,所述左右摇头机构包括固设于转动座上的左右驱动组件、设于左右驱动组件输出端上的第二驱动齿轮、以及固设在风扇底座上的第二弧形齿条,所述第二弧形齿条与第二驱动齿轮啮合,当所述左右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二驱动齿轮带动第二弧形齿条沿左右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弧形齿条带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
12.为了确保第二感应组件的功能能够正常运行,所述第二感应组件包括分别设于第二弧形齿条两端的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所述转动座上设有用于与第三感应器感应的第三感应部位以及用于与第四感应器感应的第四感应部位,所述第三感应部位和第四感应部位分别位于左右驱动组件的两侧。
13.为了便于左右摇头机构装配在风扇底座上,且确保左右摇头机构驱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的稳定性,所述风扇底座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弧形齿条的第二安装槽、以及多个用于将第二弧形齿条固设在第二安装槽内的第二齿条压板,所述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槽的两端;所述左右驱动组件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左右驱动电机,所述第二驱动齿轮的数量为两个,并设于对应的左右驱动电机的输出端上,所述转动座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左右驱动电机的左右电机壳,所述第三感应部位位于其一的左右驱动电机朝向第三感应器的一侧上,所述第四感应部位位于另一的左右驱动电机朝向第四感应器的一侧上。
14.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5.本实用新型的电风扇包括转动座、风扇底座和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顶部,所述风扇底座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上下摇头机构,所述上下摇头机构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第一感应组件,当上下摇头机构驱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向上或向下摆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会发出信号控制上下摇头机构驱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往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同时通过第一感应组件精确控制风扇主体上下摆动的角度范围,精确限位;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底部,所述转动座与风扇底座之间设有左右摇头机构以及第二感应组件,当左右摇头机构驱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向左或向右摆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二感应组件会发出信号控制左右摇头机构驱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往相反方向运动,实现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并通过风扇底座带动风扇主体左右摆动,同时通过第二感应组件精确控制风扇底座左右摆动的角度范围,精确限位;通过上下摇头机构和第一感应组件的配合,实现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通过左右摇头机构和第二感应组件的配合,实现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风扇在具有左右自动摆头的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下摆头的功能,扩大了风扇的送风区域。
16.下面将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说明。
附图说明
17.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8.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分解示意图;
19.图3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部分罩壳的结构示意图;
20.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第一弧形齿条装配到罩壳上的第一安装槽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5为本实用新型的电机固定座与连杆装配后的结构示意图;
22.图6为本实用新型的隐藏风扇主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3.图7为图6沿a-a线的剖视示意图;
24.图8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部分转动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25.图9为本实用新型隐藏转动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26.图10为本实用新型隐藏部分风扇底座后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27.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作详细说明。
28.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实施例的一种新型电风扇,包括转动座1、风扇底座2和风扇主体3,所述风扇主体3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2的顶部,所述风扇底座2与风扇主体3之间设有上下摇头机构4,所述上下摇头机构4与风扇主体3之间设有第一感应组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用于控制上下摇头机构4的上下摆动方向,以实现所述上下摇头机构4驱动风扇主体3在风扇底座2上上下往复摆动;所述转动座1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2的底部,所述转动座1与风扇底座2之间设有左右摇头机构6以及第二感应组件7,所述第二感应组件7用于控制左右摇头机构6的左右摆动方向,以实现所述左右摇头机构6驱动风扇底座2在转动座1上左右往复摆动;本实用新型的电风扇包括转动座、风扇底座和风扇主体,所述风扇主体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顶部,所述风扇底座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上下摇头机构,所述上下摇头机构与风扇主体之间设有第一感应组件,当上下摇头机构驱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向上或向下摆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一感应组件会发出信号控制上下摇头机构驱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往相反方向运动,从而实现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同时通过第一感应组件精确控制风扇主体上下摆动的角度范围,精确限位;所述转动座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底部,所述转动座与风扇底座之间设有左右摇头机构以及第二感应组件,当左右摇头机构驱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向左或向右摆动到一定角度时,所述第二感应组件会发出信号控制左右摇头机构驱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往相反方向运动,实现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并通过风扇底座带动风扇主体左右摆动,同时通过第二感应组件精确控制风扇底座左右摆动的角度范围,精确限位;通过上下摇头机构和第一感应组件的配合,实现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通过左右摇头机构和第二感应组件的配合,实现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风扇在具有左右自动摆头的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下摆头的功能,扩大了风扇的送风区域。
29.如图2至图4所示,本实施例中的上下摇头机构4包括固设于风扇底座2上的上下驱动组件41、设于上下驱动组件41输出端上的第一驱动齿轮42、以及固设于风扇主体3上的第
一弧形齿条43,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2与第一弧形齿条43啮合,当所述上下驱动组件41驱动第一驱动齿轮42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齿轮42带动第一弧形齿条43沿上下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一弧形齿条43带动风扇主体3在风扇底座2上上下摆动;具体的,当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时,所述上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然后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弧形齿条沿上下弧形轨迹往复移动,因为第一弧形齿条固设在风扇主体上,所以带动第一弧形齿条往复移动的同时,也带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传动方式简单可靠,保证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的准确性。
30.如图2至图5所示,本实施例中,所述第一感应组件包括分别设于上下驱动组件41两侧的第一感应器51和第二感应器52,所述风扇主体3上设有用于与第一感应器51感应的第一感应部位53以及用于与第二感应器52感应的第二感应部位54,所述第一感应部位53和第二感应部位54分别位于第一弧形齿条43的两端;具体的,所述第一感应器和第二感应器均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一感应部位和第二感应部位均为遮光块,所述光电传感器包括pcb板和呈u型的光电开关,所述u形一端设有红外线发射管,所述u形另一端设有红外线接收管,当上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此时位于第一弧形齿条一端的遮光块位于上下驱动组件所对应的光电开关的u形两端之间,红外线发射管发射的红外线被遮光块遮住,所述红外线接收管无法接收,光电传感器发出信号至上下驱动组件,并控制其转换旋转方向,使第一驱动齿轮往反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一弧形齿条往反方向移动,以实现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上下摆动;光电传感器具有响应频率高,响应时间短的优点,能够精确控制风扇主体在风扇底座上的摆动;且光电传感器的元件少,且采用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设于上下驱动组件两侧,以及两个遮光块分别设于第一弧形齿条的两端的设计,使得第一感应组件与上下摇头机构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电风扇的体积,降低电风扇的制造成本。
31.具体的,所述上下驱动组件包括上下电机壳和安装在上下电机壳内的上下驱动电机,所述光电传感器与上下驱动电机电性连接,所述光电传感器通过与遮光块配合,发出信号至上下驱动电机且改变其的正反转方向。
32.如图2至图5所示,为了便于风扇主体的装配,所述风扇主体3包括罩壳31、固设于罩壳31内的电机固定座32、以及设于电机固定座32上的风扇组件33,所述风扇底座2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连杆21,所述罩壳31上设有两个相对设置的镂空槽311,两个所述的连杆21分别穿过两个镂空槽311延伸入罩壳31内,所述电机固定座32位于两个连杆21之间并与其二者铰接;所述上下驱动组件41固设在其中一个连杆21上,具体的,当上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时,所述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弧形齿条沿上下弧形轨迹往复移动,因为电机固定座与罩壳固定连接,且电机固定座铰接在两个连杆之间,所以第一弧形齿条能够带动电机固定座在两个连杆之间转动,并带动罩壳沿上下弧形轨迹往复移动,以使风扇组件能够上下摆动出风,增加出风范围;
33.并且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罩壳31内设有用于安装第一弧形齿条43的第一安装槽312、以及多个用于将第一弧形齿条43固设在第一安装槽312内的第一齿条压板313,所述第一安装槽312位于上下驱动组件41的下方,使得第一弧形齿条可拆卸地装配在罩壳上,便于第一弧形齿条的装配与维护;
34.所述第一感应器51设于上下驱动组件41朝向第一安装槽312上端的一侧上,所述
第二感应器52设于上下驱动组件41朝向第一安装槽312下端的一侧上;所述第一感应部位53设于罩壳31内,且位于第一安装槽312的上端;所述电机固定座32的一端向第一安装槽312下端方向延伸形成感应部321,所述感应部321与上下驱动组件41相对设置,所述第二感应部位54设于感应部321朝向上下驱动组件41的一侧上;当上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罩壳和电机固定座在风扇底座上向上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电机固定座上的第二感应部位远离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罩壳内的第一感应部位移动至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一感应器的位置且与其配合,从而发出信号使上下驱动组件改变转动方向,以带动罩壳在风扇底座上往反方向向下摆动;当罩壳在风扇底座上向下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罩壳内的第一感应部位远离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一感应器,所述感应部上的第二感应部位移动至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二感应器的位置且与其配合,从而发出信号使上下驱动组件改变转动方向,以带动罩壳和电机固定座在风扇底座上往反方向向上摆动;采用这样的设计,使得风扇主体、上下摇头机构以及第一感应组件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
35.如图6至图10所示,所述风扇底座2内设有固定板22,两个所述的连杆21的底部延伸入风扇底座2内并固定连接在固定板22上,所述转动座1的中心竖直向上延伸有转轴11,所述固定板22上贯穿设有一套孔,所述转轴11延伸至套孔内并与其转动连接;所述风扇底座通过固定板在转动座的转轴上转动,并且因为连杆固定在固定板上,在左右摇头机构的作用下,使得固定板在转轴上转动时,以带动连杆上的电机固定座左右往复摆动,以使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摇头摆动时,同时带动风扇主体左右摆动。
36.如图8和图10所示,所述左右摇头机构6包括固设于转动座1上的左右驱动组件61、设于左右驱动组件61输出端上的第二驱动齿轮62、以及固设在风扇底座2上的第二弧形齿条63,所述第二弧形齿条63与第二驱动齿轮62啮合,当所述左右驱动组件61驱动第二驱动齿轮62旋转时,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2带动第二弧形齿条63沿左右弧形轨迹移动,以使所述第二弧形齿条63带动风扇底座2在转动座1上左右摆动;具体的,所述左右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齿轮旋转,然后第二驱动齿轮带动第二弧形齿条沿左右弧形轨迹往复移动,因为第二弧形齿条固设在风扇底座上,所以带动第二弧形齿条往复移动的同时,所述固定板在转轴上转动,也带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传动方式简单可靠,保证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的准确性。
37.如图7至图10所示,所述第二感应组件7包括分别设于第二弧形齿条63两端的第三感应器71和第四感应器72,所述转动座1上设有用于与第三感应器71感应的第三感应部位73以及用于与第四感应器72感应的第四感应部位74,所述第三感应部位73和第四感应部位74分别位于左右驱动组件61的两侧;具体的,所述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均为光电传感器,所述第三感应部位和第四感应部位均为遮光块,所述光电传感器和遮光块的结构与运行方式与上面所述的光电传感器和遮光块相同,此处不再赘述;当左右驱动组件驱动第二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此时光电传感器与遮光块配合,发出信号至左右驱动组件,并控制其转换旋转方向,使第二驱动齿轮往反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二弧形齿条往反方向移动,以实现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采用两个光电传感器分别设于第二弧形齿条的两端,以及两个遮光块分别设于左右驱动组件两侧的设计,使得第二感应组件与左右摇头机构之间的结构更加紧凑,减少电风扇的体积,降低电风扇的制造成本。
38.如图7、图8和图10所示,所述风扇底座2上设有用于安装第二弧形齿条63的第二安装槽23、以及多个用于将第二弧形齿条63固设在第二安装槽23内的第二齿条压板24,使得第二弧形齿条可拆卸地装配在风扇底座上,便于第二弧形齿条的装配与维护,所述第三感应器和第四感应器72分别位于第二安装槽23的两端;所述左右驱动组件61包括两个间隔设置的左右驱动电机611,所述第二驱动齿轮62的数量为两个,并设于对应的左右驱动电机611的输出端上,进一步提高左右驱动组件与第二弧形齿条之间传动的稳固性;所述转动座1上设有两个用于安装左右驱动电机611的左右电机壳612,所述第三感应部位73位于其一的左右驱动电机611朝向第三感应器71的一侧上,所述第四感应部位74位于另一的左右驱动电机611朝向第四感应器72的一侧上;当左右驱动电机驱动第二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向左或向右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三感应器移动至第三感应部位,或第四感应器转动至第四感应部位,所述第三感应部位位于其一的左右驱动电机朝向第三感应器的一侧上,所述第四感应部位位于另一的左右驱动电机朝向第四感应器的一侧上,使得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向左或向右摆动的极限范围为第三感应器至第三感应部位的距离,以及第四感应器至第四感应部位的距离,并且采用这样的设计,在左右驱动电机驱动第二弧形齿条移动时,能够避免所述风扇底座上的第三感应器或第四感应器与左右驱动电机发生碰撞导致失灵的问题发生。
39.本实用新型的工作原理:所述风扇主体包括罩壳、固设于罩壳内的电机固定座、以及设于电机固定座上的风扇组件,所述电机固定座转动连接在风扇底座的两个连杆之间,所述上下驱动电机通过上下电机壳装配在其一的连杆上,当上下驱动电机驱动第一驱动齿轮转动时,第一驱动齿轮带动第一弧形齿条沿上下弧形轨迹往复移动,同时带动电机固定座在两个连杆之间转动,当上下驱动组件驱动第一驱动齿轮旋转,并带动罩壳和电机固定座在风扇底座上向上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电机固定座上的第二感应部位远离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二感应器,所述罩壳内的第一感应部位移动至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一感应器的位置且与其配合,从而发出信号使上下驱动组件改变转动方向,以带动罩壳在风扇底座上往反方向向下摆动;当罩壳在风扇底座上向下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罩壳内的第一感应部位远离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一感应器,所述感应部上的第二感应部位移动至上下驱动组件上的第二感应器的位置且与其配合,从而发出信号使上下驱动组件改变转动方向,以带动罩壳和电机固定座在风扇底座上往反方向向上摆动,以实现罩壳沿上下弧形轨迹往复移动,使风扇组件能够上下摆动出风;
40.具体的,所述风扇底座通过固定板在转动座的转轴上转动,在两个间隔设置的左右驱动电机的驱动下,两个所述的第二驱动齿轮带动第二弧形齿条沿左右弧形轨迹往复移动,带动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向左或向右摆动至极限角度时,所述第三感应器移动至位于其一的左右驱动电机朝向第三感应器一侧上的第三感应部位,或第四感应器转动至位于另一的左右驱动电机朝向第四感应器一侧上的第四感应部位,控制左右驱动电机转换旋转方向,使第二驱动齿轮往反方向转动以带动第二弧形齿条往反方向移动,以实现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摆动,使得固定板在转轴上转动时,以带动连杆上的电机固定座左右往复摆动,以使风扇底座在转动座上左右摇头摆动时,同时带动风扇主体左右摆动,使得本实用新型的电风扇在具有左右自动摆头的功能的同时,也具有在竖直方向上下摆头的功能,扩大了风扇的送风区域。
41.上述仅以实施例来进一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内容,以便于读者更容易理解,但不代表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仅限于此,任何依本实用新型所做的技术延伸或再创造,均受本实用新型的保护。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以权利要求书为准。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