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与流程

2022-12-07 00:09:4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培养装置(10),该培养装置在培养液中培养微藻,其特征在于,具有多个培养槽(12、12a、12b)和贮水槽(14),其中,所述多个培养槽分别具有收容部(18),所述收容部具有透光性且用于收容所述培养液和所述微藻,所述收容部的容积互不相同;所述贮水槽(14)具有贮水部(42),所述贮水部具有透光性且对贮存水(w)进行贮存,所述多个培养槽被选择性地配设于所述贮水部内。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多个培养槽分别具有主体部(16),该主体部(16)由具有透光性的材料形成,所述收容部形成于被以接合所述主体部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的封闭部(40)包围的内侧,并且被供给气体,所述主体部具有接合部(22)、引导部(24)、循环部(26)和气体供给口(28),其中,所述接合部以接合该主体部的内壁面彼此的方式形成且沿着所述气体的供给方向延伸;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循环部被设置于所述收容部的内部,并且隔着所述接合部邻接的同时分别沿着所述接合部的延伸方向延伸;所述气体供给口能够朝向所述引导部供给所述气体,在所述引导部中,从将所述主体部设置于设置部位时的下侧向上侧供给所述气体,所述引导部和所述循环部分别通过设置于所述气体的供给方向上的上游侧的引导部入口(44)和设置于所述气体的供给方向上的下游侧的引导部出口(46)相互连通。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通过按所述多个培养槽来改变所述接合部相对于所述主体部的位置,从而使所述收容部的容积不同。4.根据权利要求2或3所述的培养装置,其特征在于,在所述多个培养槽中,所述收容部的容积越大的所述培养槽的所述循环部的容积相对于所述引导部的容积的比率越大。5.一种培养方法,使用在培养液中培养微藻的培养装置(10),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具有培养槽(12)和贮水槽(14),其中,所述培养槽具有收容部(18),所述收容部具有透光性且将所述培养液和所述微藻作为内容物(m)收容;所述贮水槽具有贮水部(42),所述贮水部具有透光性且对贮存水(w)进行贮存,在该贮水部内能够配设所述培养槽,所述培养方法具有判定工序和体积占有率调整工序,其中,在所述判定工序中,对所述培养装置的设置场所的室外环境进行判定;在所述体积占有率调整工序中,根据所述判定工序的判定结果,设定相对于所述贮存水的贮存水体积与收容于所述贮水部内的所述收容部的所述内容物的内容物体积的总体积,所述内容物体积所占的比率、即体积占有率。6.根据权利要求5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培养装置具有所述收容部的容积互不相同的多个培养槽(12、12a、12b),在所述体积占有率调整工序中,通过将选自所述多个培养槽的所述培养槽配设于所述
贮水部内来设定所述体积占有率。7.根据权利要求5或6所述的培养方法,其特征在于,在所述体积占有率调整工序中,外部空气温度越高,则使所述体积占有率越小。

技术总结
提供一种能够良好地培养微藻的培养装置和培养方法。培养装置(10)具有多个培养槽(12)和贮水槽(14),并在培养液中培养微藻。多个培养槽(12)分别具有收容部(18),该收容部具有透光性且用于收容培养液和微藻。多个培养槽(12)的收容部(18)的容积互不相同。贮水槽(14)具有贮水部(42),该贮水部具有透光性且对贮存水(W)进行贮存。多个培养槽(12)被选择性地配设于贮水部(42)内。于贮水部(42)内。于贮水部(42)内。


技术研发人员:木下翔平 盐原望美 町田贤司 后藤稔 土肥瑞穂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本田技研工业株式会社
技术研发日:2021.03.24
技术公布日:2022/12/5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