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卷盘保持装置以及部件搭载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6 20:06: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保持对封入有部件的载带进行收纳的卷盘的卷盘保持装置以及具备该卷盘保持装置的部件搭载装置。


背景技术:

2.以往,已知有利用部件供给单元供给部件,并利用作业头将该部件移载于基板从而制造安装基板的部件搭载装置。在部件供给单元中存在各种部件供给单元,但大多使用对封入有部件的载带进行输送而向部件供给口供给部件的类型的带式馈送器。带式馈送器由于将从卷盘抽出的载带拉入而输送,因此在部件搭载装置中需要保持卷盘的卷盘保持装置。卷盘保持装置通常能够保持在先使用的卷盘与在该卷盘之后接下来使用的补充用的卷盘(例如,参照下述的专利文献1)。
3.例如,在国际公开第2017/061042号所记载的卷盘保持装置中,在先使用的当前卷盘设置于在从作业人员观察时为进深侧的位置,在当前卷盘之后接下来使用的补充用的补充卷盘在从作业人员观察时设置于跟前侧。当前卷盘的已卷绕的载带被卷盘保持装置直接支承,当载带被部件供给单元拉拽时,当前卷盘就地旋转而将载带抽出。并且,当全部载带被拉出时,不存在被支承的部分而从卷盘保持装置自动落下,并被向外部排出。当使用完毕的卷盘被排出时,部件供给单元拉入载带的对象切换为补充卷盘的载带。补充卷盘被部件供给单元拉拽而从待机位置转动,并向当前卷盘所处的场所移动,已卷绕的载带支承于卷盘保持装置,从而自动更换卷盘。


技术实现要素:

4.本发明的卷盘保持装置保持对封入有部件的载带进行收纳的卷盘,并与部件供给单元一起使用,该部件供给单元进给从所述卷盘抽出的载带并且向作业头供给部件,卷盘保持装置具备:卷盘保持件,其具有供卷盘投入的投入口以及位于比所述投入口靠下方的位置并供卷盘排出的排出口,且能够在所述投入口附近的第一位置与位于从所述第一位置到所述排出口的卷盘的移动路径的第二位置分别保持一个卷盘;第一抵接部,其与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卷盘的外周抵接,并阻止位于所述第一位置的卷盘向所述第二位置移动;第二抵接部,其与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卷盘的外周抵接,并阻止位于所述第二位置的卷盘向所述排出口移动;以及连动部,其通过使所述第一抵接部与所述第二抵接部连动,从而使所述第一抵接部以及第二抵接部从阻止卷盘的移动的位置退避。
5.本发明的部件搭载装置具备:上述本发明的卷盘保持装置,其保持对封入有部件的载带进行收纳的卷盘;作业头,其从载带取出部件并将该部件向基板搭载;以及部件供给单元,其进给从所述卷盘抽出的载带并且向所述作业头供给部件。
6.根据本发明,没有对卷绕于卷盘的载带造成损伤的风险且即使在装配卷盘之后也能够在任意时机回收该卷盘并且容易回收该卷盘。
附图说明
7.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搭载装置的主要部分的侧视图。
8.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搭载装置所具备的部件供给装置与载带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9.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供给装置与载带供给装置的局部侧剖视图。
10.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供给装置的侧视图。
11.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供给装置的俯视图。
12.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供给装置的分解侧视图。
13.图7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俯视图。
14.图7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侧视图。
15.图8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第二卷盘保持装置)的俯视图。
16.图8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第二卷盘保持装置)的侧视图。
17.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载带供给装置装配有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18.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载带供给装置装配有卷盘保持装置的状态的侧视图。
19.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向部件供给装置连结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
20.图12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向部件供给装置连结的状况的侧视图。
21.图12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向部件供给装置连结的状况的侧视图。
22.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连结到部件供给装置的状态的俯视图。
23.图14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步骤的侧视图。
24.图14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步骤的侧视图。
25.图14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步骤的侧视图。
26.图15a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步骤的侧视图。
27.图15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步骤的侧视图。
28.图15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步骤的侧视图。
29.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向卷盘保持装置的投入口装配当前卷盘的作业的侧视图。
30.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的第一位置保持有当前卷
盘的状态的侧视图。
31.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保持在卷盘保持装置的第一位置的当前卷盘向第二位置移动的作业的侧视图。
32.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的第二位置保持有当前卷盘的状态的侧视图。
33.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向卷盘保持装置的投入口装配补充卷盘的作业的侧视图。
34.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的第一位置保持有补充卷盘的状态的侧视图。
35.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的第二位置保持有变空的当前卷盘的状态的侧视图。
36.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使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的第一位置的补充卷盘向第二位置移动的同时使第二位置的当前卷盘排出的作业的侧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7.在以往的卷盘保持装置中,若当前卷盘一旦装配在规定位置,则直到耗尽载带为止无法将该卷盘排出,存在换产调整时等需要回收卷盘时的操作性不佳这样的问题点。另外,在将变空的卷盘回收并装配补充卷盘的部件补充作业中,有时伴有利用变空的卷盘的信息对补充卷盘是否正确补充进行检查的所谓的部件对照,但在专利文献所记载的卷盘保持装置中若卷盘变空则被自动地排出,因此存在多个空卷盘混杂在所排出的场所,并取错在部件对照中使用的空卷盘而无法实施部件对照这样的问题。
38.本发明目的在于提供解决了上述问题点的卷盘保持装置以及部件搭载装置。
39.参照附图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说明。图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搭载装置1的侧视图。部件搭载装置1是向基板kb搭载部件bh的装置,并具备搭载装置主体部1a、部件供给装置1b以及载带供给装置1c。
40.在图1中,搭载装置主体部1a具备基板输送部11、作业头12以及头移动机构13。基板输送部11具备在图1的左右方向上隔开间隔地配置并沿相对于图1的纸面垂直的正交方向延伸的一对输送机11a。基板输送部11利用这一对输送机11a输送基板kb,并将该基板kb定位于规定的作业位置。以下,为了方便说明,将由基板输送部11输送基板kb的输送方向设为x方向(左右方向),将上下方向设为z方向。另外,将与x方向以及z方向这两方正交的方向设为y方向(前后方向)。而且,在y方向中,将图1的右方设为前方,将图1的左方设为后方。
41.作业头12具备向下方延伸的喷嘴12n,并通过对该喷嘴12n供给真空压,从而拾取部件bh。头移动机构13例如包括xy台机构,并使作业头12在xy面内方向上移动。
42.图2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搭载装置1所具备的部件供给装置1b与载带供给装置1c的侧视图。图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部件供给装置1b与载带供给装置1c的局部侧剖视图。部件供给装置1b具备馈送器推车21以及部件供给单元22。馈送器推车21具备车轮而在地板面fl上移动自如,且在该馈送器推车21的上部,在上部具备在x方向上延伸的台状的馈送器基座21f(参照图2以及图3)。
43.部件供给单元22包括带式馈送器并以装卸自如的方式装配于馈送器基座21f。部
件供给单元22将从载带供给装置1c供给的载带ct向y方向的前方输送。在载带ct中以呈一列排列的状态单个地封入有多个部件bh,部件供给单元22输送载带ct,从而向部件供给口22k连续地供给部件bh。
44.搭载装置主体部1a在利用基板输送部11对基板kb进行了定位之后,利用头移动机构13移动作业头12,从而反复执行将部件供给装置1b所供给的部件bh向基板kb移载的部件移载动作。部件移载动作包括利用喷嘴12n拾取部件供给单元22所供给的部件bh的动作以及将已拾取的部件bh向基板kb上的目标搭载位置搭载的动作。通过反复进行这种部件移载动作,从而制造在基板kb搭载有部件bh的安装基板。
45.接下来,对载带供给装置1c进行说明。载带供给装置1c是保持卷绕有载带ct的多个卷盘rl并向部件供给单元22供给载带ct的装置,且在连结到馈送器推车21的状态下使用。装配在馈送器推车21的部件供给单元22将从载带供给装置1c所保持的卷盘rl向前方抽出的载带ct拉入并输送,且向搭载装置主体部1a供给部件bh。
46.如图1所示,载带供给装置1c保持在先使用的卷盘rl(以下,称作“当前卷盘rl1”)与在当前卷盘rl1之后接下来使用的卷盘rl(以下,称作“补充卷盘rl2”)。当前卷盘rl1是将部件供给单元22输送中的载带ct抽出的卷盘。补充卷盘rl2是补充用的卷盘,即是在当前卷盘rl1部件用尽了之后作为新的当前卷盘rl1向部件供给单元22抽出载带ct的卷盘。
47.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载带供给装置1c对收纳有载带ct的卷盘rl进行保持,且与部件供给单元22一起使用,该部件供给单元22将从卷盘rl抽出的载带ct向前方进给并且向作业头12供给部件bh。
48.图4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供给装置1c的侧视图。图5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供给装置1c的俯视图。图6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载带供给装置1c的分解侧视图。在图4、图5以及图6中,载带供给装置1c具备作为基座体的台车31以及前后排列配置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和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需要说明的是,在本说明书中,在不需要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区别进行说明的情况下,单纯记为卷盘保持装置32。台车31具备左右一对台车基座41。各台车基座41在y方向(前后方向)上延伸。在各台车基座41的前后的下表面分别设置有车轮42,载带供给装置1c能够利用这四个车轮42在地板面fl上行驶。从左右的台车基座41各自的中间部起向上方延伸有左右一对前方支柱43,从左右的台车基座41各自的后端部起向上方延伸有左右一对后方支柱44。
49.在图4、图5以及图6中,台车31具备在前后方向上延伸的左右一对臂45。各臂45将在y方向上对置配置的左右两组的前方支柱43以及后方支柱44各自的上端部彼此连结而延伸。
50.图11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1c向部件供给装置1b连结之前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图4、图5以及图6中,台车31具备在左右方向上延伸的连结杆46。连结杆46在左右的台车基座41的中间部将左右的台车基座41连结。在连结杆46设置有向前方伸出的左右一对夹紧机构47。左右的夹紧机构47分别具备一对把持构件47s,该一对把持构件47s将进入到向前方敞开的槽的馈送器推车21侧的连结销21p(参照图11)抓住。这两个把持构件47s被未图示的弹簧构件向相互按压的方向(x方向)施力。
51.在图4、图5以及图6中,台车31具备在x方向上延伸的前方支承杆48与后方支承杆49。前方支承杆48将左右的臂45的前端部彼此连结,后方支承杆49将左右的后方支柱44的
高度方向的中间部彼此连结。
52.在图4以及图6中,台车31具备将部件用尽而变空的使用完毕的卷盘rl排出的排出部50。排出部50具有x方向的两端部结合于左右的台车基座41并向下方凹陷的槽形形状。
53.在图4、图5以及图6中,台车31具备左右的对准部55。各对准部55安装于左右的台车基座41各自的前端部的内侧的面(相互对置的一侧的面),并具有向内侧(相互面对的一侧)突出的形状。这些左右的对准部55的内表面彼此之间的距离成为比馈送器推车21的外表面彼此之间的距离稍大的尺寸。
54.在图3、图4以及图5中,各个卷盘保持装置32(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构成为能够保持一个当前卷盘rli以及一个补充卷盘rl2。一个卷盘保持装置32成为能够保持一台部件供给单元22中使用的当前卷盘rl1与补充卷盘rl2的结构。因此,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保持一台部件供给单元22中使用的当前卷盘rl1以及补充卷盘rl2,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保持另一台部件供给单元22中使用的当前卷盘rl1以及补充卷盘rl2。
55.接下来,参照图7a以及图7b对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进行说明。图7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俯视图。图7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侧视图。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具备:卷盘保持件51a,其保持卷盘rl;多个辊81,它们抵接于被保持的卷盘rl并限定卷盘保持件51a内的卷盘rl的位置;以及连动部80,其使多个辊81连动。如图7a以及图7b所示,卷盘保持件51a具备:一对引导板61,它们在x方向上对置;第一引导构件62;以及第二引导构件63。
56.第一引导构件62设置于两个引导板61之间,并将两个引导板61之间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大小(比卷盘rl的宽度方向的尺寸稍大的大小)。第二引导构件63也与第一引导构件62相同地设置于两个引导板61之间,并具有作为将两个引导板61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大小的间隔件的功能。第二引导构件63位于一对引导板61的下部。第二引导构件63的上表面成为朝向后方的倾斜面63m。卷盘保持件51a能够在由一对引导板61、第一引导构件62以及第二引导构件63包围而成的空间保持卷盘rl。
57.在图7b中,卷盘保持件51a具有供卷盘rl投入的投入口71a以及供卷盘rl排出的排出口72a。投入口71a位于卷盘保持件51a的后侧的上部,排出口72a位于卷盘保持件51a的后侧的下部。从投入口71a投入的卷盘rl能够在一对引导板61之间被包括第一引导构件62以及第二引导构件63的引导构件引导并且向排出口72a移动。即,卷盘保持件51a具有由一对引导板61、第一引导构件62以及第二引导构件63形成的卷盘rl的移动路径wa(图7b中的点划线箭头)。
58.在图7b中,在卷盘保持件51a装配有使多个辊81连动的前述的连动部80。连动部80由作为连动构件的一例的摆动构件52与作为弹性构件的一例的螺旋弹簧82构成。摆动构件52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整体具有从中心部向三方延伸出臂部的形状(作为整体呈大致y形状),并在各臂部的端部安装有辊81。
59.摆动构件52的中心部被装配到引导板61且沿着x轴的方向延伸的轴52a枢转支承。因此,摆动构件52能够在引导板61所扩展的面内(yz面内)绕轴52a转动。摆动构件52以两个辊81大致在前后方向上排列且另一个辊81位于这两个辊81的下方的姿态安装于卷盘保持件51a。在前后方向上排列的两个辊81中,将位于轴52a的后方的辊81称作第一辊81a,将位于轴52a的前方的辊81称作第二辊81b。另外,将位于轴52a的下方的辊81称作第三辊81c。
60.摆动构件52被形成于引导板61的弧状的引导槽61g限制转动的范围,并能够在由引导槽61g限制的范围内摆动。由此,摆动构件52能取得由图7b的实线表示的姿态(第一状态)与由图7b的虚线表示的状态(第二状态)。若摆动构件52的姿态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变化,则三个辊81的位置也变化。
61.摆动构件52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第一辊81a与第二辊81b从下支承被保持在图7b中由双点划线的圆表示的位置(以下,称作第一位置h1a)的卷盘rl。第一位置h1a位于卷盘保持件51a的投入口71a附近,并对卷盘rl以至少其一部分插入到一对引导板61之间的状态进行保持。
62.另外,第三辊81c阻止被保持在图7b中由双点划线的圆表示的位置(以下,称作第二位置h2a)的卷盘rl向排出口72a移动。第二位置h2a位于从第一位置h1a到排出口72a的卷盘rl的移动路径wa的中途,且位于比第一位置h1a低的位置。第二辊81b阻止位于第一位置h1a的卷盘rl沿着移动路径wa向第二位置h2a移动。
63.如此,第二辊81b成为与位于第一位置h1a的卷盘rl的外周抵接并阻止位于第一位置h1a的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a移动的第一抵接部。另外,第三辊81c成为与位于第二位置h2a的卷盘rl的外周抵接并阻止位于第二位置h2a的卷盘rl向出口移动的第二抵接部。
64.在图7b中,摆动构件52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二辊81b与第三辊81c移动至不阻碍卷盘rl沿着移动路径wa移动的位置。由此第一位置h1a的卷盘rl能够向第二位置h2a移动,第二位置h2a的卷盘rl能够向排出口72a移动。即,摆动构件52从第一状态变化为第二状态,从而使第二辊81b(第一抵接部)与第三辊81c(第二抵接部)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
65.在图7b中,在卷盘保持件51a的内部的投入口71a的附近位置设置有利用弹力将摆动构件52维持为第一状态的螺旋弹簧82。螺旋弹簧82的弹力设定为即使在满载有载带ct的卷盘rl保持在第一位置h1a与第二位置h2a的情况下也不会因它们的自重使摆动构件52摆动的大小。但是,若在摆动构件52作用无法利用弹力维持第一状态的大小的外力,则摆动构件52克服螺旋弹簧82的弹力而以轴52a为中心摆动。
66.在图7b中,在卷盘保持件51a的第一位置h1a设置有卷盘按压件83。卷盘按压件83包括按压弹簧83a与按压辊83b。按压弹簧83a的上端固定于卷盘保持件51a,按压辊83b安装于按压弹簧83a的下端。因此,若按压辊83b被从下方按压,则按压弹簧83a压缩,在按压弹簧83a产生要使按压辊83b复原至原本位置的作用力。有时若部件供给单元22从设置于第一位置h1a的卷盘rl拉出载带ct则卷盘rl被载带ct拉拽而抬起,但利用卷盘按压件83防止卷盘rl抬起。卷盘保持件51a的投入口71a位于第一辊81a与卷盘按压件83的按压辊83b之间。
67.在图6以及图7b中,在卷盘保持件51a的中央上部设置有钩91。钩91以其一部分被夹在一对引导板61之间的状态由螺钉等装配于引导板61。钩91卡合于台车31的前方支承杆48,并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以悬吊在前方支承杆48的状态进行装配。另外,在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下端部设置有姿态稳定用辊92。该姿态稳定用辊92是以使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被以悬吊在前方支承杆48的状态装配时的姿态稳定化为目的而设置的,且该姿态稳定用辊92通过与台车31的连结杆46抵接从而使第一卷盘保持装置的姿态稳定。在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后部设置有连结杆93。连结杆93是在x方向上延伸的棒状的构件,并以被一对引导板61夹着的状态固定。这里,台车31所具备的前方支承杆48以及后方支承杆49成为能够将多个卷盘保持装置32(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以及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装配为装
卸自如的卷盘保持装置装配部。
68.接下来,参照图8a以及图8b对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进行说明。图8a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俯视图。图8b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侧视图。需要说明的是,对于具有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相同的结构的部分,标注相同的附图标记,由此省略详细的说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具备:卷盘保持件51b,其保持卷盘rl;多个辊81,它们抵接于被保持的卷盘rl并限定卷盘保持件51b内的卷盘rl的位置;以及连动部80,其使多个辊81连动。如图8a以及图8b所示,卷盘保持件51b具备:一对引导板64,它们在x方向上对置;间隔件65;第三引导构件66;以及连结钩94。连动部80与在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说明中已叙述的连动部相同。
69.间隔件65、第三引导构件66以及连结钩94设置于两个引导板64之间,并将两个引导板64之间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大小(比卷盘rl的轴向的尺寸稍大的大小)。这些构件具有作为将两个引导板64的间隔保持为一定的大小的间隔件的功能。第三引导构件66位于一对引导板64的下部。第三引导构件66的上表面成为朝向后方的倾斜面66m。卷盘保持件51b能够在由一对引导板64、间隔件65、第三引导构件66以及连结钩94包围而成的空间保持卷盘rl。
70.在图8b中,卷盘保持件51b具有供卷盘rl投入的投入口71b以及供卷盘rl排出的排出口72b。投入口71b位于卷盘保持件51b的后侧的上部,排出口72b位于卷盘保持件51b的后侧的下部。从投入口71b投入的卷盘rl能够在一对引导板64之间被连结钩94以及第三引导构件63(引导构件)引导并且向排出口72b移动。即,卷盘保持件51b具有由一对引导板64、连结钩94以及第三引导构件66形成的卷盘rl的移动路径wb(图8b中的点划线箭头)。
71.在图8b中,在卷盘保持件51b装配有使多个辊81连动的连动部80。该连动部80是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所装备的连动部相同的结构,并由摆动构件52与螺旋弹簧82构成。摆动构件52被形成于引导板64的弧状的引导槽64g限制转动的范围,并能够在由引导槽64g限制的范围内摆动。由此,在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中,摆动构件52也能取得由图8b的实线表示的姿态(第一状态)与由图8b的虚线表示的姿态(第二状态)。若摆动构件52的姿态在第一状态与第二状态之间变化,则三个辊81的位置也变化。
72.在图8b中,摆动构件52处于第一状态时的第一辊81a与第二辊81b从下支承被保持在第一位置h1b的卷盘rl。第一位置h1b位于卷盘保持件51b的投入口71b附近,并对卷盘rl以至少其一部分插入到一对引导板64之间的状态进行保持。另外,第三辊81c阻止被保持在第二位置h2b的卷盘rl向排出口72b移动。第二位置h2b位于从第一位置h1b到排出口72b的卷盘rl的移动路径wb的中途,且位于比第一位置低的位置。
73.第二辊81b阻止位于第一位置h1b的卷盘rl沿着移动路径wb向第二位置h2b移动。在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中,也是第二辊81b成为与位于第一位置h1b的卷盘rl的外周抵接并阻止位于第一位置h1b的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b移动的第一抵接部,第三辊81c成为与位于第二位置h2b的卷盘rl的外周抵接并阻止位于第二位置h2b的卷盘rl向出口移动的第二抵接部。
74.在图8b中,摆动构件52处于第二状态时的第二辊81b与第三辊81c移动至不阻碍卷盘rl沿着移动路径wb移动的位置。由此第一位置h1b的卷盘rl能够向第二位置h2b移动,第二位置h2b的卷盘rl能够向排出口72b移动。即,摆动构件52从第一状态变化为第二状态,从
而使第二辊81b(第一抵接部)与第三辊81c(第二抵接部)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
75.在图8b中,在卷盘保持件51b的第一位置h1b设置有卷盘按压件83。卷盘按压件83包括按压弹簧83a与按压辊83b。关于卷盘按压件83的作用,由于在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说明中已叙述,因此省略。
76.在图6以及图8b中,在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卷盘保持件51b(一对引导板61)的前端部设置有连结钩94。另外,在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后端部设置有钩95。连结钩94与钩95在被一对引导板64夹着的位置由螺钉等装配于引导板64。钩95卡合于台车31的后方支承杆49,且是搭载于后方支承杆49的部分。连结钩94卡合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连结杆93。即,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在被后方支承杆49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连结杆93支承的状态下装配于台车31。
77.图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载带供给装置1c装配有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状态的侧视图。在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以及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向台车31装配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首先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装配于台车31。在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向台车31装配时,使钩91卡合于台车31的前方支承杆48,并且使姿态稳定用辊92从后方抵接于台车31的连结杆46(图9)。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重心位置位于比前方支承杆48的正下方靠后方的位置,使钩91卡合于前方支承杆48且使姿态稳定用辊92抵接到连结杆46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由于成为在自重的作用下将姿态稳定用辊92按压在连结杆46的状态,因此成为以稳定状态支承于台车31的状态。
78.图1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载带供给装置1c装配有卷盘保持装置32的状态的侧视图。如上述那样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装配于台车31之后,作业人员使连结钩94从上方卡合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连结杆93,并且使钩95从上方卡合于台车31的后方支承杆49(图10)。由此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成为以稳定状态支承于台车31的状态。该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一部分被台车31(详细而言为后方支承杆49)直接支承,但另一部分经由装配于台车31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详细而言为连结杆93)被台车31间接地支承。
79.在图5以及图6中,前方支承杆48与后方支承杆49为表面光滑的圆棒。因此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钩91能够以卡合于前方支承杆48的状态沿着x轴滑动。同样,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钩95能够以卡合于后方支承杆49的状态沿着x轴滑动。因而,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相对于台车31在沿着x轴的方向上滑动自如。由此,基座体(台车31)包括在多个部件供给单元22并列的并列方向上排列支承多个卷盘保持装置32的卷盘保持装置支承部(前方支承杆48与后方支承杆49),卷盘保持装置支承部将卷盘保持装置32支承为能够在并列方向上滑动。通过这种结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即使在装配到台车31之后,也能够通过滑动来变更x方向的位置。由此作业人员即使在为了作业、检查、确认而想暂时变更卷盘保持装置32的位置的情况下,也不需要将卷盘保持装置32从台车31取下,仅使卷盘保持装置32沿着前方支承杆48、后方支承杆49滑动即可。
80.在图3中,部件供给装置1b的馈送器推车21在其中央部具有向后方开口的形状的收容空间21s。另外,馈送器推车21在后部具备在x方向上延伸的横栈部21b,在横栈部21b的下表面具备向下方突出并延伸的左右一对连结销21p。
81.图12a以及图12b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1c向部件供给装置1b连结的状况的侧视图。在使载带供给装置1c向部件供给装置1b的馈送器推车21连结的情况下,作业人员首先如图11所示使载带供给装置1c位于馈送器推车21的后方。作业人员在使载带供给装置1c位于馈送器推车21的后方之后,使载带供给装置1c逐渐靠近馈送器推车21(图12a

图12b)。由此载带供给装置1c的先头部(左右的台车基座41的先头部)以左右的对准部55的内表面被馈送器推车21的外表面引导的状态逐渐朝向馈送器推车21的内部行进。
82.若载带供给装置1c逐渐朝向馈送器推车21的内部行进,则载带供给装置1c的先头部通过左右的对准部55相对于馈送器推车21进行横向(x方向)的定位。并且,若载带供给装置1c进一步行进,则台车31的连结杆46从后方抵接于馈送器推车21的规定部位,从而进行前后方向(y方向)的定位。
83.图13是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载带供给装置1c连结到部件供给装置1b的状态的俯视图。在台车31相对于馈送器推车21在y方向上进行定位时,在馈送器推车21设置的左右的连结销21p插入在载带供给装置1c设置的左右的夹紧机构47各自的左右的把持构件47s之间。由此左右的连结销21p被左右的夹紧机构47夹紧(图13),载带供给装置1c成为连结到馈送器推车21的状态(图12b)。
84.在载带供给装置1c连结到馈送器推车21的状态下,如图2所示,成为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进入馈送器推车21的收容空间21s内的状态。需要说明的是,若从如此连结销21p被夹紧机构47夹紧的状态起将台车31从馈送器推车21向后方拉离,则能够通过连结销21p将左右的把持构件47s推开,解除夹紧而使台车31从馈送器推车21分离。
85.接下来,使用图14a~图14c以及图15a~图15c对使卷盘rl保持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步骤以及使所保持的卷盘rl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排出的步骤进行说明。图14a~图14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rl保持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步骤的侧视图。图15a~图15c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卷盘rl保持于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步骤的侧视图。在图14a~图14c以及图15a~图15c中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作为例子,但对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也能够以相同的步骤保持卷盘rl,另外也能够以相同的步骤排出卷盘rl。
86.在使卷盘rl保持于未保持卷盘rl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的情况下,首先,将成为当前卷盘rl1的卷盘rl向卷盘保持件51a的投入口71a插入(图14a中所示的箭头s)。于是,卷盘rl成为被装配于第一状态的摆动构件52的第一辊81a与第二辊81b支承的状态(图14a)。如此,卷盘保持件51a将卷盘rl保持在第一位置h1a。
87.位于第一位置的卷盘rl被三个辊81(第一辊81a、第二辊81b以及按压辊83b)稳定地保持外周,因此即使从该状态将载带ct拉出,卷盘rl也不向拉出的方向移动,而是就地旋转并将载带ct抽出。另外,在摆动构件52处于第一状态时,第二辊81b与第三辊81c位于阻止卷盘rl沿着移动路径wa移动的位置。
88.若作业人员从卷盘rl保持在第一位置h1a的状态起将该卷盘rl向卷盘保持件51a的内部压入(图14b中所示的箭头p),则外力作用于第二辊81b。由此摆动构件52克服螺旋弹簧82的弹力向前方下降方向摆动,并且第二辊81b也移动(图14b)。即,第二辊81b向不阻碍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移动的同时摆动构件52将姿态从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由此卷盘
rl在通过了第二辊81b的上方时在自重的作用下向第二引导构件63的倾斜面63m上落下(图14c)。
89.摆动构件52在卷盘rl通过了第二辊81b的上方的时机在螺旋弹簧82的弹力的作用下从第二状态复原为第一状态(图14c)。伴随着该复原,第三辊81c也复原至阻碍卷盘rl移动的位置。因此,在倾斜面63m上滚动而要向排出口72a移动的卷盘rl抵接于已复原的第三辊81c并停止(图14c)。
90.如此,从第一位置h1a沿着移动路径wa移动了的卷盘rl被保持在与倾斜面63m以及第三辊81c抵接的第二位置h2a。位于第二位置的卷盘rl被倾斜面63m与第三辊81c稳定地支承外周,因此即使从该状态将载带ct拉出,卷盘rl也不向拉出的方向移动,而是就地旋转并将载带ct抽出。
91.在如上述那样卷盘rl(当前卷盘rl1)位于第二位置之后,接着,作业人员将新的卷盘rl(补充卷盘rl2)插入卷盘保持件51a的投入口71a(图15a中所示的箭头s)。插入到投入口71a的补充卷盘rl2按照前述的要领被保持在第一位置(图15a)。在该状态下,成为在第二位置保持当前卷盘rl1,在第一位置保持补充卷盘rl2的状态。
92.若作业人员将补充卷盘rl2向前方压入,则第二辊81b移动至不阻碍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的同时摆动构件52将姿态从第一状态改变为第二状态。另外,第三辊81c也与第二辊81b的移动连动而移动至不阻碍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图15b)。由此被第三辊81c阻止落下的当前卷盘rl1在倾斜面63m上滚动而落下,并从卷盘保持件51a的排出口72a排出(图15b)。
93.另外,补充卷盘rl2在通过了第二辊81b时向下方落下,并向排出了当前卷盘rl1的第二位置h2a移动。并且,利用已复原的第三辊81c阻止其移动(位于第二位置)(图15c),从而成为与图14c相同的状态。
94.如此,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32(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具备:卷盘保持件51(51a、51b),其具有投入口71(71a、71b)以及位于比投入口71靠下方的位置并供卷盘rl排出的排出口72(72a、72b),且能够在投入口71附近的第一位置h1(h1a、h1b)以及位于从第一位置h1到排出口72的卷盘rl的移动路径w(wa、wb)的第二位置h2(h2a、h2b)分别保持一个卷盘rl;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其与位于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的外周抵接而阻止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移动;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其阻止位于第一位置h2的卷盘rl向排出口72移动;以及连动部80(摆动构件52、螺旋弹簧82),其通过使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与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连动,从而使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以及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
95.第三辊81c通过连动部80与第二辊81b的移动连动而进行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位置的退避以及向该位置的复原。因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32能够以将位于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压入的作业、即以“一个动作”进行卷盘rl从第一位置h1向第二位置h2的移动与卷盘rl从第二位置h2的排出。
96.因此作业人员在想使在从作业人员观察时保持于卷盘保持件51的进深侧的第二位置的卷盘rl排出的情况下,仅使摆动构件52摆动即可,能够在任意时机回收卷盘rl。如图15a所示,在第一位置h1与第二位置h2这两方保持有卷盘rl的情况且想仅将位于第一位置h2的卷盘rl回收的情况下,将位于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向卷盘保持件51的内部侧按压即可,但在也想将位于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回收的情况下,首先,将补充卷盘rl2从投入口71
向后方拔出,之后将摆动构件52设为第二状态即可。
97.这里,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所保持的卷盘rl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所保持的卷盘rl是向在馈送器基座21f的x方向上相邻装配的两个部件供给单元22抽出载带ct的卷盘rl。因而,例如,若由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保持的卷盘rl向位于其前方的部件供给单元22抽出载带ct,则由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保持的卷盘rl向位于相邻位置的部件供给单元22抽出载带ct。
98.在本实施方式中,如图5所示,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宽度方向尺寸t比一台部件供给单元22的宽度方向尺寸u1大,但为在馈送器基座21f上相邻装配的两个部件供给单元22的占有空间的宽度方向尺寸u2以下。因而,通过将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在载带ct的进给方向上串联配置,从而能够将两个部件供给单元22所需的多个卷盘rl配置于宽度方向尺寸u2内。因此,不需要使对装配于馈送器基座21f的全部部件供给单元22供给所需的卷盘rl的载带供给装置1c的宽度方向尺寸增大,而能够将载带供给装置1c设为紧凑的结构。
99.如图12b以及图13所示,针对在部件供给装置1b的馈送器推车21连结有载带供给装置1c的状态下,在载带供给装置1c所具备的两个卷盘保持装置32(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以及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装配卷盘rl而使部件供给单元22能够进行部件供给动作的步骤进行说明。在这种情况下,作业人员首先使卷盘rl保持于两个卷盘保持装置。
100.图16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向卷盘保持装置32的投入口装配当前卷盘rl1的作业的侧视图。图17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32的第一位置保持有当前卷盘rl1的状态的侧视图。为此,首先,将卷盘rl插入两个卷盘保持装置32的卷盘保持件51的投入口71,使卷盘rl保持于各卷盘保持件51的第一位置h1(图16)。在卷盘rl保持于各卷盘保持件51的第一位置h1之后,作业人员从各个卷盘rl拉出载带ct,并将其先头部向对应的部件供给单元22的后部的带插入口22g插入(图17)。
101.插入有载带ct的先头部的部件供给单元22开始该载带ct的拉入。由此在各卷盘保持件51的第一位置保持的卷盘rl通过载带ct被向前方(部件供给单元22侧)拉拽。卷盘rl在第一位置h1旋转,且不从第一位置h1移动地将载带ct抽出。
102.图18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使保持在卷盘保持装置32的第一位置的当前卷盘rl1向第二位置移动的作业的侧视图。作业人员在利用部件供给单元22拉入已插入先头部的载带ct之后,将保持在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向卷盘保持件51的进深侧(前方)压入(参照图14b所示的p)。由此摆动构件52向图17的顺时针方向摆动(图18),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a落下。第二位置h2的卷盘rl被第二引导构件63支承,并被第三辊81c阻止向排出口72移动。位于第一位置h2的卷盘rl(当前卷盘rl1)继续被部件供给单元22拉拽载带ct,但该卷盘rl在第二位置h2旋转,且不从第二位置h2移动地抽出载带ct。
103.图20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向卷盘保持装置32的投入口装配补充卷盘rl2的作业的侧视图。图21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32的第一位置保持有补充卷盘rl2的状态的侧视图。作业人员在使当前卷盘rl1在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中分别位于第二位置之后,将新的卷盘rl(补充卷盘rl2)向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与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各自的卷盘保持件51的投入口71插入(图20)。由此在补充卷盘rl2保持于各卷盘保持件51的第一位置h1之后,作业人员从各个补充卷盘rl2拉
出载带ct,并将其先头部向对应的部件供给单元22的后部的带插入口22g插入(图21)。
104.图22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32的第二位置保持有变空的当前卷盘rl1的状态的侧视图。在由部件供给单元22进行部件bh的供给而使当前卷盘rl1部件用尽,从而该当前卷盘rl1成为使用完毕的卷盘rl之后,部件供给单元22将拉入的对象切换为从保持于第一位置h1的补充卷盘rl2抽出的载带ct,继续进行部件bh的供给(图22)。作业人员在使补充卷盘rl2向第一位置h1移动并且将使用完毕的卷盘rl从第二位置h2取出的情况下,将补充卷盘rl2朝向前方、即第二位置h2压入(参照图15b中所示的箭头p)。
105.图19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卷盘保持装置32的第二位置保持有当前卷盘rl1的状态的侧视图。图23是示出本发明的一实施方式中的在使保持于卷盘保持装置32的第一位置的补充卷盘rl2向第二位置移动的同时使第二位置的当前卷盘rl1排出的作业的侧视图。若作业人员将补充卷盘rl2向前方压入,则摆动构件52克服螺旋弹簧82的弹力而摆动(图23)。由此第三辊81c与第二辊81b的移动连动也移动至不阻碍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于是,保持在第二位置的使用完毕的卷盘rl(当前卷盘rl1)在倾斜面63m上滚动而从排出口72向卷盘保持件51的外部排出(图23)。另外,保持在第一位置的补充卷盘rl2落下而移动至第二位置(图23)。补充卷盘rl2位于第二位置的状态成为与图19相同的状态(其中,位于第二位置的补充卷盘rl2成为新的当前卷盘rl1),因此以下,通过反复执行相同的操作,从而能够使由部件供给单元22进行的部件供给作业持续。
106.如此,在本实施方式的部件搭载装置1所具备的卷盘保持装置32中,具备摆动构件52,该摆动构件52在第一状态下将卷盘rl保持在卷盘保持件51的第一位置h1与第二位置h2并且使第二辊81b以及第三辊81c位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若从第一状态变化为第二状态,则使第二辊81b以及第三辊81c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即,摆动构件52成为使第二辊81b与第三辊81c连动的连动构件。因此,若第二辊81b被卷盘rl推压而移动,则第三辊81c也与其移动连动而移动。由此,被第二辊81b以及第三辊81c限制了移动的卷盘rl成为能够移动的状态,第二位置的卷盘rl向排出口72排出,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移动。
107.如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32中,作为连动构件而使用在卷盘保持件51内摆动的摆动构件52,因此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使第二辊81b与第三辊81c连动。另外,由于包括连动构件的连动部80受到外力而工作,因此能够在作业人员希望的时机进行卷盘rl的排出。因而,在利用标注于变空的卷盘rl的信息的部件补充作业中,能够减少取错变空的卷盘rl的作业错误。
108.如专利文献1所记载的以往的卷盘保持装置那样,在经由载带支承卷盘的结构中,卷盘的全部重量作用于载带,因此有可能在从卷盘拉出的载带的表面作用巨大摩擦而部件破损或者在由摩擦产生的静电的作用下部件受到损伤。另外,也有可能拉入载带的部件供给单元的进给用马达因过大的负荷而产生故障或者使用时间变短。与此相对,在本实施方式的卷盘保持装置32中,支承卷盘rl的辊81不是与卷绕于卷盘rl的载带ct接触而支承卷盘rl的辊,因此不会在载带ct产生由卷盘rl、载带ct的自重带来的摩擦,没有对载带ct造成损伤的风险。
109.另外,在本实施方式的载带供给装置1c中,卷盘保持装置32以在载带ct的进给方向(y方向)上排列有两个且相互连结的状态装配于台车31。因此与将两个卷盘保持装置32
在载带ct的宽度方向(x方向)上排列的情况相比,能够减小宽度方向尺寸t(图5),且即使在馈送器基座21f装配的部件供给单元22的数量增加,并伴随于此所保持的卷盘rl的数量增加的情况下,也能够防止载带供给装置1c大型化。
110.另外,两个卷盘保持装置32中的一方(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被台车31支承,但两个卷盘保持装置32中的另一方(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被一方的卷盘保持装置32即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以及台车31支承。即,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作为对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的一部分进行支承的支承部件而发挥功能,能够相应地简化台车31的结构,因此在该方面也能够防止载带供给装置1c大型化。
111.如以上说明的那样,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32(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具备:卷盘保持件51(51a、51b),其具有投入口71(71a、71b)以及位于比投入口71靠下方的位置并供卷盘rl排出的排出口72(72a、72b),且能够在投入口71附近的第一位置h1(h1a、h1b)与位于从第一位置h1到排出口72的卷盘rl的移动路径w(wa、wb)的第二位置h2(h2a、h2b)分别保持一个卷盘rl;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其与位于第一位置h1卷盘rl的外周抵接而阻止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移动;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其阻止位于第一位置h2的卷盘rl向排出口72移动;以及连动部(摆动构件52、螺旋弹簧82),其通过使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与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连动,从而使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以及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
112.第三辊81c通过连动部与第二辊81b的移动连动从而进行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的退避与向该位置的复原。因而,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32能够以将位于第一位置h1的卷盘rl向第二位置h2压入的作业、即“一个动作”来进行卷盘rl从第一位置h1向第二位置h2的移动与卷盘rl从第二位置h2的排出。
113.另外,在构成连动部80的连动构件中使用摆动构件52,从而能够以较少的部件数量进行卷盘rl的保持与排出。并且,能够在任意时机进行卷盘rl的排出。因此,在伴随着部件对照的部件补充作业中,能够在作业人员的任意时机(例如使卷盘rl从第一位置h1向第二位置h2移动的时机)将空的卷盘rl排出,因此不用担心取错在部件对照中使用的空的卷盘rl。
114.至此,对本发明的实施方式进行了说明,但本发明并不限定于上述内容,能够进行各种变形等。例如,在上述的实施方式中,摆动构件52作为整体呈大致y形状,但只要是能使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与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连动而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的形式即可。另外,在本实施方式中,作为连动构件的一例,以摆动构件52为例进行了说明,但只要是能使第一抵接部(第二辊81b)与第二抵接部(第三辊81c)连动而从阻止卷盘rl的移动的位置退避的机构,则也可以是将进行摆动以外的运动的构件、连杆、凸轮等构成要素组合而得到的机构。
115.另外,在前述的实施方式中,成为两个卷盘保持装置32中的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被台车31支承,且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被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以及台车31支承的结构,但也可以成为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被台车31支承,且第一卷盘保持装置32a被第二卷盘保持装置32b以及台车31支承的结构。
116.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方式中的卷盘保持装置32、部件搭载装置1当然也能够在部件补充时不需要部件对照的运用下利用,并非将部件对照作为必要构成要素。
117.本发明能够在对卷绕于卷盘的载带进行保持的卷盘保持装置以及从被自保持于该卷盘保持装置的卷盘抽出的载带取出部件并将该部件向基板搭载的部件搭载装置中利用。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