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泥石流防护装置

2022-12-03 11:56:3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地质灾害防护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泥石流防护装置。


背景技术:

2.目前地质灾害以地质动力活动或地质环境异常变化为主要成因的自然灾害,在地球内动力、外动力或人为地质动力作用下,地球发生异常能量释放、物质运动、岩土体变形位移以及环境异常变化等,危害人类生命财产、生活与经济活动或破坏人类赖以生存与发展的资源、环境的现象或过程,泥石流作为地质灾害的一种,泥石流是指在山区或者其他沟谷深壑,地形险峻的地区,因为暴雨、暴雪或其他自然灾害引发的山体滑坡并携带有大量泥沙以及石块的特殊洪流,泥石流具有突然性以及流速快,流量大,物质容量大和破坏力强等特点,故需要一种防护装置来对泥石流进行防护。
3.传统的泥石流防护装置由底板、支撑杆和防护板组成,支撑杆的一端与底板固定连接,支撑杆的另一端与防护板固定连接,使得防护板处于倾斜状态,在需要将多个防护装置进行拼接时,通常是通过螺栓将两块底板连接起来,以此能够对泥石流进行防护。
4.但在上述方式中,在将多个防护装置进行拼接时,需要拧动多个螺栓,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成本。


技术实现要素:

5.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泥石流防护装置,旨在解决现有技术中在将多个防护装置进行拼接时,需要拧动多个螺栓,从而浪费了大量时间成本的技术问题。
6.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的一种泥石流防护装置,包括多组防护机构,每组所述防护机构包括底板、拼接组件、支撑组件和防护板,每块所述底板设置有两个第一滑槽和第二滑槽,每组所述支撑组件均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每块所述防护板与对应的所述支撑组件铰接,且每块所述防护板与对应的所述底板铰接,每组所述拼接组件包括第一滑块、限位块、弹簧和拉柱,所述第一滑块设置有第一凹槽,每块所述底板还设置有第二凹槽,所述第一滑块与对应的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每块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第一滑块与相邻的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第二滑槽滑动连接,所述弹簧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内,所述弹簧的一端与所述底板固定连接,所述弹簧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所述拉柱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内,并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固定连接,每组所述防护机构上的所述限位块远离对应的所述弹簧的一端插入至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所述第一凹槽内。
7.其中,所述支撑组件包括两块第二滑块、两根支撑杆和两个第一螺栓,两块所述第二滑块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滑动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杆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铰接,两块所述支撑杆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防护板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栓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螺纹连接。
8.其中,所述底板包括底板本体和四个第二螺栓,四个所述第二螺栓均贯穿所述底
板本体。
9.其中,每块所述防护板包括轴体和防护板本体,所述轴体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底板本体铰接,所述防护板本体与所述轴体的外表壁固定连接。
10.其中,每组所述防护机构还包括收集框,所述收集框与所述底板本体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本体的上方。
1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泥石流防护装置,在需要将多组所述防护机构拼接时,首先拉动对应的所述拉柱,所述拉柱带动对应的所述限位块滑动至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内,然后将对应的所述底板上的所述第一滑块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滑槽内,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内滑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当滑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开所述拉柱,在对应的所述弹簧的伸缩性下,对应的所述弹簧带动对应的所述限位块插入至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块上的所述第一凹槽内,从而将相邻的两组所述防护机构完成拼接,以此方式可以在需要将多组所述防护机构进行拼接时,省去拧动螺栓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
附图说明
12.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13.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泥石流防护装置的主视图。
14.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a-a线结构剖视图。
15.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图1的b-b线结构剖视图。
16.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图3的c处局部结构放大图。
17.1-防护机构、2-底板、3-拼接组件、4-支撑组件、5-防护板、6-第一滑块、7-限位块、8-弹簧、9-拉柱、10-第二滑块、11-支撑杆、12-第一螺栓、13-底板本体、14-第二螺栓、15-轴体、16-防护板本体、17-收集框、18-第一滑槽、19-第二滑槽、20-第一凹槽、21-第二凹槽。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详细描述本实用新型的实施例,所述实施例的示例在附图中示出,其中自始至终相同或类似的标号表示相同或类似的元件或具有相同或类似功能的元件。下面通过参考附图描述的实施例是示例性的,旨在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而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19.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长度”、“宽度”、“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此外,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多个”的含义是两个或两个以上,除非另有明确具体的限定。
20.请参阅图1至图4,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泥石流防护装置,包括多组防护机构1,每组所述防护机构1包括底板2、拼接组件3、支撑组件4和防护板5,每块所述底板2设置有两
个第一滑槽18和第二滑槽19,每组所述支撑组件4均与对应的两个所述第一滑槽18滑动连接,每块所述防护板5与对应的所述支撑组件4铰接,且每块所述防护板5与对应的所述底板2铰接,每组所述拼接组件3包括第一滑块6、限位块7、弹簧8和拉柱9,所述第一滑块6设置有第一凹槽20,每块所述底板2还设置有第二凹槽21,所述第一滑块6与对应的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每块所述底板2上的所述第一滑块6与相邻的所述底板2上的所述第二滑槽19滑动连接,所述弹簧8设置在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21内,所述弹簧8的一端与所述底板2固定连接,所述弹簧8的另一端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7固定连接,所述拉柱9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21内,并与对应的所述限位块7固定连接,每组所述防护机构1上的所述限位块7远离对应的所述弹簧8的一端插入至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块6上的所述第一凹槽20内。
2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需要将多组所述防护机构1拼接时,首先拉动对应的所述拉柱9,所述拉柱9带动对应的所述限位块7滑动至对应的所述第二凹槽21内,然后将对应的所述底板2上的所述第一滑块6放置相邻的所述第二滑槽19内,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滑槽19内滑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块6,当滑动到指定位置后,松开所述拉柱9,在对应的所述弹簧8的伸缩性下,对应的所述弹簧8带动对应的所述限位块7插入至相邻的所述第一滑块6上的所述第一凹槽20内,从而将相邻的两组所述防护机构1完成拼接,以此方式可以在需要将多组所述防护机构1进行拼接时,省去拧动螺栓的时间,节约了时间成本。
22.进一步地,所述支撑组件4包括两块第二滑块10、两根支撑杆11和两个第一螺栓12,两块所述第二滑块10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18滑动连接,两块所述支撑杆11的一端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10铰接,两块所述支撑杆11的另一端均与对应的所述防护板5铰接,两个所述第一螺栓12分别插入至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18内,并分别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10螺纹连接。
23.在本实施方式中,在未发生泥石流时,将两个所述螺栓分别从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10上拧出,然后从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18内取出,转动所述防护板5,所述防护板5带动两根所述支撑杆11的两端分别在对应的所述第二滑块10和所述防护板5上转动,两根所述支撑杆11在转动的同时带动两块所述第二滑块10分别在对应的所述第一滑槽18内滑动,以此能够使得所述防护板5贴合所述底板2,从而能够对所述防护板5进行收纳。
24.进一步地,所述底板2包括底板本体13和四个第二螺栓14,四个所述第二螺栓14均贯穿所述底板本体13。
25.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底板本体13和四个所述第二螺栓14,可以通过四个所述第二螺栓14将所述底板本体13固定在地面。
26.进一步地,每块所述防护板5包括轴体15和防护板本体16,所述轴体15的两端均与对应的所述底板本体13铰接,所述防护板本体16与所述轴体15的外表壁固定连接。
27.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轴体15和所述防护板本体16,可以在转动所述防护板本体16时带动所述轴体15的两端均在对应的所述底板本体13上转动。
28.进一步地,每组所述防护机构1还包括收集框17,所述收集框17与所述底板本体13固定连接,并位于所述底板本体13的上方。
2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设置所述收集框17,可以将螺栓等物件放置在所述收集框17内。
30.以上所揭露的仅为本实用新型一种较佳实施例而已,当然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
新型之权利范围,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以理解实现上述实施例的全部或部分流程,并依本实用新型权利要求所作的等同变化,仍属于实用新型所涵盖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