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9:30:40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微创介入治疗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装置。


背景技术:

2.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以及生活方式的改变,加之近年来各种检查技术提高以及人民群众对健康意识的提升等原因,常规的疾病日趋增加,其中血管狭窄病变为主要的基础病引起的血管粥样硬化,导致的一系列问题,目前临床上通常的治疗方案为球囊扩张法,支架植入法,血管溶栓法等一系列的微创治疗手段,然而在实际临床过程中医生通常使用造影剂通过血管注射然后在x射线下判断血管内的血栓治疗程度,无法实时动态的对血管壁的钙化灶进行探测。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装置,实现在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对血管壁进行实时动态探测。
4.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装置,包括超声诊断仪和冲击波装置,所述超声诊断仪包括显示器和超声探头,所述超声探头通过第一导线与所述显示器连接,所述冲击波装置包括冲击波发射组件和能量发生器,所述冲击波发射组件通过第二导线与所述能量发生器连接,包括导管,所述导管内开设有导管通道,所述导管通道沿所述导管的长度方向延伸,所述导管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和治疗端,所述超声探头和所述冲击波发射组件分别安装于所述治疗端,所述第一导线和所述第二导线分别通过所述导管通道从所述操作端伸出,所述操作端连接有操作手柄。
5.作为优选方案,所述治疗端套设有显影环。
6.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包括外管和内管,所述内管同轴安装于所述外管内,所述显影环套装于所述内管。
7.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通道内设有牵拉线,所述牵拉线的一端与所述显影环连接,另一端与所述操作手柄连接。
8.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冲击波发射组件安装于所述导管通道内,所述冲击波发射组件包括多个电极,所述多个电极沿所述导管通道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所述电极通过所述第二导线与所述能量发生器连接。
9.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冲击波发射组件安装于所述外管,所述冲击波发射组件通过热缩管固定于所述外管。
10.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外周包裹有绝缘套管,所述绝缘套管通过热缩管固定于所述导管。
11.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探头通过粘接或焊接于所述导管的端头。
12.作为优选方案,所述超声探头外露于所述治疗端的端头。
13.作为优选方案,所述导管的外层固化有亲水涂层。
14.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装置与现有技术相比,其有益效果在于:结合超声波诊断仪以及冲击波对于血管内钙化灶的清理二种功能于一体可以有效的实时的判断钙化的血管壁的情况。导管的治疗端安装有冲击波发射组件和超声探头,冲击波发射组件用于血管内的组织病变进行冲击波治疗,通过能量发生器控制冲击波发射组件产生震波震碎钙化病变。超声探头用于帮助探测血管内组织病变情况,通过超声探头的探测,通过第一导线将获取的探测信息于显示器中显示,通过操作手柄对导管进行操作控制,以实现在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对血管壁进行实时动态探测,减少造影剂的使用,提升冲击波治疗的操作效率和操作准确性。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导管的内部结构示意图。
17.图3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图1a处的放大结构示意图。
18.图中:
19.10、显示器;11、超声探头;12、第一导线;
20.20、冲击波发射组件;21、能量发生器;22、第二导线;23、电极;
21.30、导管;31、操作端;32、治疗端;33、操作手柄;34、显影环;35、外管;36、内管;37、牵拉线;38、导管通道。
具体实施方式
22.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作进一步详细描述。以下实施例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但不用来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23.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实用新型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
24.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应当理解的是,本实用新型中采用术语“相连”、“连接”、“固定”等术语应做广义理解,例如,可以是固定连接,也可以是可拆卸连接,或成一体;可以是机械连接,也可以是焊接连接;可以是直接相连,也可以通过中间媒介间接相连,可以是两个元件内部的连通或两个元件的相互作用关系,除非另有明确的限定。对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而言,可以根据具体情况理解上述术语在本实用新型中的具体含义。
25.如图1至图3所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优选实施例的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30装置,包括超声诊断仪和冲击波装置,超声诊断仪包括显示器10和超声探头11,超声探头11通过第一导线12与显示器10连接,冲击波装置包括冲击波发射组件20和能量发生器21,冲击波发射组件20通过第二导线22与能量发生器21连接,包括导管30,导管30内开设有导管通道38,导管30腔沿导管通道38的长度方向延伸,导管30的两端分别为操作端31和治疗端32,超声探头11和冲击波发射组件20分别安装于治疗端32,第一导线12和第二导线22分别通过导
管通道38从操作端31伸出,操作端31连接有操作手柄33。
26.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冲击波导管30装置,将超声波诊断仪和冲击波装置分别通过导管30整合形成超声冲击波导管30装置,导管30的治疗端32安装有冲击波发射组件20和超声探头11,冲击波发射组件20用于血管内的组织病变进行冲击波治疗,通过能量发生器21控制冲击波发射组件20产生震波震碎钙化病变。超声探头11用于帮助探测血管内组织病变情况,通过超声探头11的探测,通过第一导线12将获取的探测信息于显示器10中显示,通过操作手柄33对导管30进行操作控制,以实现在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对血管壁进行实时动态探测,减少造影剂的使用,提升冲击波治疗的操作效率和操作准确性。需要说明的是冲击波装置为现有技术。
27.作为优选的,导管30由不同硬度的高分子材料制成,从操作端31到治疗端32由高硬度到低硬度过渡,其中,导管30的硬度范围设置在75d-90a。
28.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治疗端32套设有显影环34,以便于在介入治疗中进行显影定位标记。
29.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导管30包括外管35和内管36,内管36同轴安装于外管35内,显影环34套装于内管36。显影环34位于外管35和内管36之间,显影环34不与人体组织或血液接触,临床操作时,避免了因显影环34给组织带来损害的风险;同时,也避免了因显影环34给人体带来的生物学风险,极大的提高了产品的安全性。为了减小显影环34在临床上的风险。
30.进一步的,如图2所示,导管通道38内设有牵拉线37,牵拉线37的一端与显影环34连接,另一端与操作手柄33连接。操作手柄33通过牵拉线37调整显影环34的位置。作为优选的,牵拉线37为医用级别的钢丝。钢丝耐磨性好,耐高温,使用寿命长。
31.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冲击波发射组件20安装于导管通道38内,冲击波发射组件20包括多个电极23,多个电极23沿导管通道38的延伸方向间隔设置,电极23通过第二导线22与能量发生器21连接。多个电极23间隔设置,增大冲击波整体覆盖面积,冲击波的冲击位置可以根据所需调整,提升使用灵活性。
32.进一步的,如图1至图3所示,冲击波发射组件20安装于外管35,冲击波发射组件20通过热缩管固定于外管35。冲击波发射组件20包裹于热缩管内,进而冲击波发射组件20被加紧于热缩管与外管35之间,组装操作简单,提升组装效率,同时包裹效果好,防止冲击波发射组件20脱落。
33.进一步的,导管30外周包裹有绝缘套管,绝缘套管通过热缩管固定于导管30,通过热缩管缩小绝缘套管与导管30之间的间隙,提升绝缘套管保护导管30的保护效果。绝缘套管用以间隔冲击波发射组件20和超声波发生器带来的漏电风险。
34.作为优选的,绝缘套管的厚度设置在0.01-0.5mm。
35.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超声探头11通过粘接或焊接于导管30的端头,超声探头11通过粘接方式固定于导管30的端头,粘接组装效率高,超声探头11通过焊接的方式固定于导管30的端头,连接结构稳定性强,不易掉落。
36.进一步的,如图3所示,超声探头11外露于治疗端32的端头。超声探头11外露于治疗端32的端头,摄像效果好。
37.进一步的,导管30的外层固化有亲水涂层。亲水涂层具有亲和水的特性,具有润湿
和润滑的效果,减轻或消除导管30使用过程中的血栓形成。其中,亲水涂层为现有的医用亲水涂料制成。
38.本实用新型的超声冲击波导管30装置的组装过程为:
39.1、选取医用导管30并通过焊接机对不同硬度端的导管30进行焊接;
40.2、将冲击波发射组件20沿着导管30的治疗端32进行组装,并通过热缩导管30或胶水固定冲击波发射组件20,确保装置牢固;
41.3、将显影环34套入导管30的治疗端32,此时将牵拉线37的一端固定在显影环34上另一端通过导管通道38拉伸至操作手柄33处;
42.4、将超声探头11装入导管30的治疗端32的头端,通过粘接或焊接固定在导管30上;
43.5、将超薄壁的绝缘套管套入导管30的外层,此时通过热缩管再次套入导管30外层开始热缩使导管30之间无缝隙,并保持远端焊接;
44.6、在导管30的最外层形成亲水涂层,并用紫外灯对亲水涂层进行照射固化;
45.7、将准备好的操作手柄33与导管30组装;
46.8、将导管30的延伸的第一导线12连接超声波设备和第二导线22连接能量发生器21进行测试;
47.9、对测试结果进行评估,产品完成。
48.综上,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一种超声冲击波导管30装置,将超声波诊断仪和冲击波装置分别通过导管30整合形成超声冲击波导管30装置,导管30的治疗端32安装有冲击波发射组件20和超声探头11,冲击波发射组件20用于血管内的组织病变进行冲击波治疗,通过能量发生器21控制冲击波发射组件20产生震波震碎钙化病变。超声探头11用于帮助探测血管内组织病变情况,通过超声探头11的探测,通过第一导线12将获取的探测信息于显示器10中显示,通过操作手柄33对导管30进行操作控制,以实现在冲击波治疗过程中对血管壁进行实时动态探测,减少造影剂的使用,提升冲击波治疗的操作效率和操作准确性。
49.以上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应当指出,对于本技术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原理的前提下,还可以做出若干改进和替换,这些改进和替换也应视为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