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8:48:2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防火电缆技术领域,特别是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


背景技术:

2.柔性防火电缆的线芯导体的外部通常会绕包4层云母带,形成绝缘层;但在高湿度或潮湿环境下,云母带容易吸水受潮,电阻率下降,绝缘性能变差,在高电压下,云母带通电,线芯导体便容易与外侧的其他金属防护层(例如扎纹铜护套)发生短路,造成击穿。且云母带在遇到火烧后会迅速变成粉末状并发生脱落,同样起不到绝缘作用了。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能够防止云母绕包层被击穿。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包括多个导线线芯,在导电线芯的外侧设有内护层,在内护层的外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在阻燃填充层的外侧设有外护层;所述内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绕包于导线线芯上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带、第一云母带、第二云母带及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
5.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的外侧挤包有硅烷交联绝缘层。
6.优选的,所述外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陶瓷化聚烯烃层及外护套。
7.优选的,所述阻燃填充层为耐火泥或防火棉。
8.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采用两层陶瓷化硅橡胶带包住两层云母带,增强了绝缘性能,在陶瓷化硅橡胶带的包覆下能够有效防止云母带受潮;由于陶瓷化硅橡胶带的成本为云母带的数倍,采用上述结构既能保证绝缘,防止击穿,还能保证经济性。然后,在电缆受热后,云母带会变为粉状,陶瓷化硅橡胶带能够将其包覆住,使其不从线芯导体表面脱落。此外,不在外侧挤包金属管,减少击穿概率。
附图说明
9.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10.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11.图2为本实用新型内护层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12.如图1-2所示,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包括多个导线线芯1,在导电线芯1的外侧设有内护层,在内护层的外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2,在阻燃填充层2的外侧设有外护层;所述内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绕包于导线线芯1上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带3、第一云母带4、第二云母带5及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6。陶瓷化硅橡胶带提升了绝缘性能,并对云母带起到了阻潮作用,且耐高温性能更加,能承受1000℃的高温不滴落,能将受热粉化后的云母带包
覆住,使其不掉落。
13.优选的,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6的外侧挤包有硅烷交联绝缘层7。硅烷交联绝缘层7采用硅烷交联聚乙烯,其耐化学性和绝缘性能较高,进一步提高了内护层的绝缘效果。
14.优选的,所述外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陶瓷化聚烯烃层8及外护套9。陶瓷化聚烯烃在火焰灼烧或高温条件下可生成坚硬的陶瓷状硬壳,硬壳不熔融、不滴落,可抗水喷淋和机械震动,且具有非常好的隔热隔火效果。
15.优选的,所述阻燃填充层2为耐火泥或防火棉。
16.本实用新型兼顾经济性与绝缘、防潮性能,能够有效防止电缆受潮后发生的短路击穿。
17.上述的实施例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技术方案,而不应视为对于本实用新型的限制,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应以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包括权利要求记载的技术方案中技术特征的等同替换方案为保护范围。即在此范围内的等同替换改进,也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技术特征:
1.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包括多个导线线芯(1),在导电线芯(1)的外侧设有内护层,在内护层的外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2),在阻燃填充层(2)的外侧设有外护层;其特征在于:所述内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绕包于导线线芯(1)上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带(3)、第一云母带(4)、第二云母带(5)及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6)。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6)的外侧挤包有硅烷交联绝缘层(7)。3.根据权利要求1或2所述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外护层由内至外依次包括陶瓷化聚烯烃层(8)及外护套(9)。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其特征在于:所述阻燃填充层(2)为耐火泥或防火棉。

技术总结
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包括多个导线线芯,在导电线芯的外侧设有内护层,在内护层的外部填充有阻燃填充层,在阻燃填充层的外侧设有外护层;所述内护层包括由内至外依次绕包于导线线芯上的第一陶瓷化硅橡胶带、第一云母带、第二云母带及第二陶瓷化硅橡胶带。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防击穿的柔性防火电缆,采用两层陶瓷化硅橡胶带包住两层云母带,增强了绝缘性能,在陶瓷化硅橡胶带的包覆下能够有效防止云母带受潮;由于陶瓷化硅橡胶带的成本为云母带的数倍,采用上述结构既能保证绝缘,防止击穿,还能保证经济性。然后,在电缆受热后,云母带会变为粉状,陶瓷化硅橡胶带能够将其包覆住,使其不从线芯导体表面脱落。其不从线芯导体表面脱落。其不从线芯导体表面脱落。


技术研发人员:王晓军 杜耀杰 谭森森 晏海洋 郭志刚 尚红旗 周国顺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湖北宝上电缆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07.20
技术公布日:2022/12/2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