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2:14:53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液体体积检测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


背景技术:

2.电子雾化装置是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通电后,电源组件给雾化器的加热元件供电,使得加热元件发热,通过加热元件发热的热能使得雾化腔中的雾化液雾化;使用者可以对雾化后的雾化气进行吸食。
3.现有技术中,因雾化液为消耗物品,因此电子雾化装置将电源组件和雾化器设置为可插拔结构,雾化液存储在雾化器的雾化腔内,当雾化腔内的雾化液使用完后,更换掉雾化器换入新的雾化器或者重新注入新的雾化液即可完成雾化器更新。由于雾化器通常是以耗材形式存在,而且雾化器中可以因雾化液的不同而有各种口味。由于雾化液的材质存在差异,且不同用户在抽吸时对雾化气的吸气量存在差异,而通常用于储存雾化液的雾化腔为封闭式结构,这就对于各种雾化器的雾化液余量用户不易及时观察了解,也不能凭经验去确定一个雾化器大概抽吸多少次就扔掉。这就经常出现两种情况:一种是雾化腔中的雾化液尚未抽吸完,雾化器就被用户扔弃,不仅造成资源浪费,还导致环境污染。另一种是用户一直抽吸,在雾化腔内的雾化液都被抽吸完后仍在抽吸,这会导致雾化芯内出现烧焦味,烧焦味的气体吸入身体不仅影响用户体验,而且对身体有害。
4.由于以上种种原因,现有技术中提出了一些对雾化液余量的检测技术,如中国专利公告号cn204599332u(公告日为2015年9月2日,名称为“一种显示烟油剩余量的电子烟”)的专利,其公开了电子烟包括:雾化组件1和电池组件2两部分,其中,雾化器组件1的外壳上还设置了一个安装显示屏的窗口10。该电子烟还包括:储油组件11、电热丝组件12、用于检测储油组件11内烟油饱和度的检测电路13、控制模块21、电源22和用于显示烟油剩余量的显示模块31,所述检测电路13用于在电子烟开启时检测所述储油组件11内与实际烟油饱和度对应的电阻值信号并将电阻值检测信号发送至所述控制模块21,所述控制模块21用于依据所述电阻值检测信号与预先建立的烟油饱和度与电阻值关系表对比判断、获取当前烟油饱和度并确定所述电子烟烟油剩余量。
5.电压采样的值为一系列不连续的值,因此直接通过各采样值来推导雾化液的实际雾化效率会存在偏差,特别是用户吸食雾化液的模式不同时,累计偏差将会扩大,从而导致显示器显示的雾化液剩余量与实际雾化液剩余量存在较大差异,影响用户的判断,甚至出现过渡吸食或浪费问题。


技术实现要素:

6.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用以解决直接通过采集多个电压值来推导雾化液的剩余量,存在雾化液实际剩余量与显示剩余量不一致,所导致过渡吸食或浪费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
方案是:
7.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包括雾化器和与所述雾化器进行插拔连接的电源组件;
8.所述电源组件内设有电源、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和显示器,所述雾化器内设有用于存储雾化液的储油组件和用于对雾化液加热的加热电路;
9.所述电源组件设有用于所述电源与所述加热电路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以及设有用于所述控制电路与所述加热电路进行电性连接的第三电极,所述雾化器设有与所述第一电极和/或所述第二电极相适配的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
10.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所述加热电路的加热元件进行电性连接,所述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控制电路进行电性连接,所述采样电路将实时获取的所述加热元件工作时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将所述电压信号转化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依据加热功率与预先建立的雾化液雾化速率表进行对比,输出雾化液的实时信息至显示器。
11.优选地,还包括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对所述采样电路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压信号进行同步计时,并将同步计时的计时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计时信号和对应的电压信号确定雾化液的剩余量。
12.优选地,还包括升降压电路,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路进行电连接,所述升降压电路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对电源的输入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并将升压或降压处理后的电压输入所述加热电路对加热元件进行加热。
13.优选地,所述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为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入电压从加热元件第一端流向所述加热元件第二端,所述第二电路为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入电压从加热元件第二端流向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一端。
14.优选地,所述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阻、第二电阻、第一mos管、第三电阻、第二mos管、第四电阻、第三mos管、第五电阻、第四mos管和加热元件;
15.所述第一mos管的源极与第一电阻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一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栅极和第二电阻的一端共点作为所述第一电源端接电源,第二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的漏极共点接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的源极与第三电阻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三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二mos管的栅极共点接加热元件的第一端,第二mos管的漏极作为第一接地端接地,所述第三mos管的源极与第四电阻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四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三mos管的栅极共点作为第二电源端接电源,第三mos管的漏极接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四mos管的源极与第五电阻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五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四mos管的栅极共点接加热元件的第二端,第四mos管的漏极作为第二接地端接地。
16.优选地,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子控芯片、第一电容和保护元件,所述保护元件的第一端与子控芯片的数据引脚共点接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子控芯片的接地引脚与所述保护元件的另一端共点接地子控芯片的外部电容引脚接第一电容的一端,第一电容的另一端包括两根引线,一根引线接地,另一根引线接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出端。
17.优选地,所述升降压电路包括第五mos管、第六mos管、第七mos管、第八mos管、第六
电阻、第七电阻、第八电阻、第九电阻和第一电感;
18.所述第五mos管的源极与第六电阻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六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五mos管的栅极共点接电源,第五mos管的漏极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所述第六mos管的源极与第七电阻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七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六mos管的栅极共点接第一电感的第一端,第六mos管的漏极接地;
19.所述第七mos管的源极与第八电阻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八电阻的另一端与第七mos管的栅极共点作为电源输出端,并接所述共电电路的电源端,第七mos管的漏极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所述第八mos管的源极与第九电阻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九电阻的另一端与第八mos管的栅极共点接第一电感的第二端,第八mos管的漏极接地。
20.优选地,显示器的显示器电路包括oled、第三电容、第四电容、第五电容、第六电容、第十电阻、第十一电阻、第十二电阻和第十三电阻,第三电容接入oled的第一电容引脚,第四电容接入oled的第二电容引脚,第十二电阻接oled的电源复位引脚,第十三电阻和第十电阻的一端分别与oled的数据引脚和时钟引脚共点接入处理器的数据引脚和时钟引脚,第十三电阻和第十电阻的另一端共点接电源,第五电容的一端接oled的电源输出引脚,第六电容接oled的电源引脚,第十一电阻的一端接oled的亮度参考引脚,第五电容的另一端,第二电容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的另一端共点接地。
21.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上述任一项所述的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
22.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器和与雾化器进行插拔连接的电源组件,其中,所述电源组件和所述雾化器包括正向插接和反向插接,所述正向插接为所述雾化器的第一电极触点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一电极进行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电极触点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二电极进行电性连接;所述反向插接为所述雾化器的第一电极触点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二电极进行电性连接,所述雾化器的第二电极触点与所述电源组件的第一电极进行电性连接。
23.综上所述,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如下:
24.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雾化器及电子雾化装置,显示电路包括:雾化器和与雾化器可插拔连接的电源组件,在电源组件内设有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和显示器,在雾化器内设有存储雾化液的储油组件和给雾化液加热的加热电路;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通过不同电极与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实现雾化液的不同雾化模式,采样电路将实时采集加热电路的加热电压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采样电压转化为表征雾化液的雾化效率的加热功率,结合当前的雾化模式,依据加热功率与预先建立的雾化液雾化速率表进行对比,输出雾化液的实时信息至显示器,可以矫正用户在不同模式下,因为采样间隔导致的雾化液实际消耗的差异,提高雾化液使用情况提示的准确性,避免浪费或过度使用,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附图说明
25.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
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这些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26.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7.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加热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28.图3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加热电路的电路结构示意图;
29.图4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采样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30.图5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升降压电路的电路示意图;
31.图6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1中屏幕显示电路示意图;
32.图7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结构示意图;
33.图8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雾化器剖面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3中电子雾化装置的电极结构示意图;
35.图1至图9的附图标记:
36.100、电源组件;200、雾化器;210、进气口;220、出气口;230、气流通道;231、插接孔;232插槽;251、第一电极触点;252、第二电极触点;253、第三电极触点。
具体实施方式
37.为使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目的、技术方案和优点更加清楚,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需要说明的是,在本文中,诸如第一和第二等之类的关系术语仅仅用来将一个实体或者操作与另一个实体或操作区分开来,而不一定要求或者暗示这些实体或操作之间存在任何这种实际的关系或者顺序。在本实用新型的描述中,需要理解的是,术语“中心”、“上”、“下”、“前”、“后”、“左”、“右”、“竖直”、“水平”、“顶”、“底”、“内”、“外”等指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为基于附图所示的方位或位置关系,仅是为了便于描述本技术和简化描述,而不是指示或暗示所指的装置或元件必须具有特定的方位、以特定的方位构造和操作,因此不能理解为对本实用新型的限制。而且,术语“包括”、“包含”或者其任何其他变体意在涵盖非排他性的包含,从而使得包括一系列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不仅包括那些要素,而且还包括没有明确列出的其他要素,或者是还包括为这种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所固有的要素。在没有更多限制的情况下,由语句“包括
……”
限定的要素,并不排除在包括所述要素的过程、方法、物品或者设备中还存在另外的相同要素。如果不冲突,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以及实施例中的各个特征可以相互结合,均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38.实施例1
39.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提供了一种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请参见图1,显示电路包括雾化器和与雾化器进行插拔连接的电源组件,电源组件内设有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和显示器,在雾化器内设有存储雾化液的储油组件和给雾化液加热的加热电路;所述电源组件设有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和第三电极,所述雾化器设有与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相适配的第一电极触点和第二电极触点;当第一电极与第一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二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时,记为雾化器与电源组件正接,当第一电极与第二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第二电极与第一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时,记为雾化器与电源组件反接,雾化器和电源组件正接和反接分别对应用户吸食雾化气的肺吸和口吸两种方式;采样电路的输入端与加热电路的加热元件进行电性连接,采样电路的输出端与控制电路进行
电性连接,采样电路将实时获取的加热元件工作时的电压信号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电压信号转化为对应的加热功率,依据加热功率与预先建立的雾化液雾化速率表进行对比,输出雾化液的实时信息至显示器,在显示器上显示内容包括不限于当前的吸食方式、雾化液的雾化效率、雾化液剩余量和本次以吸食的雾化气,这种采用查表方式为预先实验时通过测量建立起二者的映射关系,查表所用程序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都非常简单,属于现有技术。
40.需要说明的是:雾化速率表包括肺吸状态下雾化液的雾化速率和口吸状态下的雾化液雾化速率,从而避免不同吸食状态下,雾化液吸食速率不同时雾化液的雾化效率差异所导致显示器显示内容与实际内容不一致问题。
41.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控制电路中的程序并不是本实用新型的重点,对于本领域技术人员来说,将加热功率转化为雾化液的消耗对应的程序都非常简单,属于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关键点在于对雾化器的结构及连接关系的改进,以便能够准确显示不同吸食状态下雾化液的信息;具体为包括采样电路和不同电极与电极触点形成的电连接关系代表的吸食模式的选择。
42.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计时电路,所述计时电路对所述采样电路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的电压信号进行同步计时,并将同步计时的计时信号传输给所述控制电路,所述控制电路根据计时信号和对应的电压信号确定雾化液的剩余量。
43.在一实施例中,还包括升降压电路,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入端接电源,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出端与所述加热电路进行电连接,所述升降压电路根据所述控制电路的控制信号对电源的输入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并将升压或降压处理后的电压输入所述加热电路对加热元件进行加热。
44.所述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所述第一电路为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入电压从加热元件第一端流向所述加热元件第二端,所述第二电路为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入电压从加热元件第二端流向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一端。
45.具体的,请参见图2,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路、第二电路和加热元件,第一电路与加热元件的第一端进行电性连接,第二电路与加热元件的第二端进行电性连接,其中,第一电路包括第一子电路和第二子电路,第一子电路的输入端为第一电源端,第一子电路的输出端接加热元件的第一端,第二子电路的输入端接加热元件的第一端,第二子电路的输出端为第一接地端;第二电路包括第三子电路和第四子电路,第三子电路的输入端为第二电源端,第三子电路的输出端接加热元件的第二端,第四子电路的输入端接加热元件的第二端,第四子电路的输出端为第二接地端。
46.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3,加热电路包括:第一电阻r1、第二电阻r2、第一mos管q1、第三电阻r3、第二mos管q2、第四电阻r4、第三mos管q3、第五电阻r5、第四mos管q4和加热元件;
47.第一mos管q1的源极与第一电阻r1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一电阻r1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q1的栅极和第二电阻r2的一端共点作为所述第一电源端接电源,第二电阻r2的另一端与第一mos管q1的漏极共点接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一端,所述第二mos管q2的源极与第三电阻r3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三电阻r3的另一端与第二mos管q2的栅极共点接加热元件的第一端,第二mos管q2的漏极作为第一接地端接地,所述
第三mos管q3的源极与第四电阻r4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四电阻r4的另一端与第三mos管q3的栅极共点作为第二电源端接电源,第三mos管q3的漏极接所述加热元件的第二端,所述第四mos管q4的源极与第五电阻r5的一端共点用于接使能信号控制端,第五电阻r5的另一端与第四mos管q4的栅极共点接加热元件的第二端,第四mos管q4的漏极作为第二接地端接地。
48.具体的,该加热电路采用mos管戴安的h桥结构,ti、t2位置为加热元件的第一端和第二端,p1、p2、p3和p4为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与电源接线端的断开和导通的控制信号输入端,具体可以为p1、p2、p3和p4接入控制器mcu的io口,从而利用控制器mcu来控制各电路与电源的断开和导通,当第一子电路第一mos管q1和第三子电路的第三mos管q3导通时,此时p1和p3导通有效,形成第一电路,此时电流从t1流向t2,当第二子电路第二mos管q2和第四子电路的第四mos管q4导通时,此时p2和p4导通有效,形成第二电路,此时电流从t2流向t1;升降压电路将输入的电压进行升压或降压处理,得到一个周期电压,从而进行周期性的导通第一电路和第二电路;控制电路可以根据周期电压确定雾化液的雾化速率和雾化液剩余量。
49.在一实施例中,所述加热元件为发热丝,所述发热丝的引脚位置缠绕有电感线圈。
50.具体的,加热元件为发热丝,发热丝本身不具备电感特性,通过在发热丝的引脚位置缠绕电感线圈,从而使得加热元件的阻抗值呈现特定变化,可以用于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器进行真伪识别,无需增加额外的加密电路,提高用户体验效果和节约成本。
51.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4,所述采样电路包括子控芯片u1、第一电容c1和保护元件,所述保护元件的第一端与子控芯片u1的数据引脚共点接入所述控制电路的信号输入端,子控芯片u1的接地引脚与所述保护元件的另一端共点接地子控芯片u1的外部电容引脚接第一电容c1的一端,第一电容c1的另一端包括两根引线,一根引线接地,另一根引线接所述升降压电路的输出端。其中,保护元件包括不限于瞬态二极管(tvs)、半导体放电管(tss)、自恢复保险丝(ptc)、压敏电阻(mov)、气体放电管(gdt)等及其组成的保护电路。
52.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5,升降压电路包括第五mos管q5、第六mos管q6、第七mos管q7、第八mos管q8、第六电阻r6、第七电阻r7、第八电阻r8、第九电阻r9和第一电感l;
53.所述第五mos管q5的源极与第六电阻r6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六电阻r6的另一端与第五mos管q5的栅极共点接电源,第五mos管q5的漏极接第一电感l的第一端,所述第六mos管q6的源极与第七电阻r7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七电阻r7的另一端与第六mos管q6的栅极共点接第一电感l的第一端,第六mos管q6的漏极接地;
54.所述第七mos管q7的源极与第八电阻r8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八电阻r8的另一端与第七mos管q7的栅极共点作为电源输出端,第七mos管q7的漏极接第一电感l的第二端,所述第八mos管q8的源极与第九电阻r9的一端共点接控制信号输入端,第九电阻r9的另一端与第八mos管q8的栅极共点接第一电感l的第二端,第八mos管q8的漏极接地。
55.在一实施例中,请参见图6,显示器的显示器电路包括显示器、第三电容c3、第四电容c4、第五电容c5、第六电容c6、第十电阻r10、第十一电阻r11、第十二电阻r12和第十三电阻r13,其中,显示器为oled,第三电容c3接入oled的第一电容引脚,第四电容c4接入oled的第二电容引脚,第十二电阻r12接oled的电源复位引脚res,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电阻r10的一端分别与oled的数据引脚sda和时钟引脚scl共点接入处理器的数据引脚sda和时钟引
脚scl,第十三电阻r13和第十电阻r10的另一端共点接电源,第五电容c5的一端接oled的电源输出引脚vcomh,第六电容c6接oled的电源引脚vcc,第十一电阻r11的一端接oled的亮度参考引脚,第五电容c5的另一端,第二电容c6的另一端和第十一电阻r11的另一端共点接地。
56.需要说明的是:显示器包括不限于oled、led、lcd和数码管。
57.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的雾化电路,显示电路包括:雾化器和与雾化器可插拔连接的电源组件,在电源组件内设有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和显示器,在雾化器内设有存储雾化液的储油组件和给雾化液加热的加热电路;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通过不同电极与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实现雾化液的不同雾化模式,采样电路将实时采集加热电路的加热电压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采样电压转化为表征雾化液的雾化效率的加热功率,结合当前的雾化模式,依据加热功率与预先建立的雾化液雾化速率表进行对比,输出雾化液的实时信息至显示器,可以矫正用户在不同模式下,因为采样间隔导致的雾化液实际消耗的差异,提高雾化液使用情况提示的准确性,避免浪费或过度使用,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58.实施例2
59.实施例2是基于实施例1的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的一应用实施例,实施例2提供了一种雾化器,包括实施例1所述的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
60.采用本实用新型的雾化器,显示电路包括:雾化器和与雾化器可插拔连接的电源组件,在电源组件内设有供电的电源、控制电路、采样电路和显示器,在雾化器内设有存储雾化液的储油组件和给雾化液加热的加热电路;雾化器和电源组件通过不同电极与电极触点进行电性连接实现雾化液的不同雾化模式,采样电路将实时采集加热电路的加热电压传输给控制电路,控制电路将采样电压转化为表征雾化液的雾化效率的加热功率,结合当前的雾化模式,依据加热功率与预先建立的雾化液雾化速率表进行对比,输出雾化液的实时信息至显示器,可以矫正用户在不同模式下,因为采样间隔导致的雾化液实际消耗的差异,提高雾化液使用情况提示的准确性,避免浪费或过度使用,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61.实施例3
62.实施例3是基于实施例1和实施例2的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及雾化器的具体应用,实施例3提供了一种电子雾化装置,包括上述的雾化液余量检测显示电路及雾化器。
63.请参见图7、图8和图9,该电子雾化装置包括电源组100和雾化器200,电源组件和雾化器进行可插拔的电连接;因为雾化液为消耗物品,通过分体设置电源组件100和雾化器200进行插拔连接,将加热电路设置在雾化器200端,将控制器、电源、计时电路和采样电路均设置在电源组件100端,在雾化液使用完后直接更换雾化器200,保证雾化器200中雾化液的质量,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64.雾化器200用于雾化可雾化的液体,所述雾化器200设置有气流通道230,进气口210和出气口220,所述气流通道230一端与所述进气口210连通,相对的另一端与所述出气口220连通;前述可雾化的液体在常温下为液态,可以存储在雾化器200中。当这类液体被加热到一定温度时会雾化。雾化器200中带有可以通过加热的方式将可雾化的液体雾化的雾化芯。用户在雾化器200的出气口220位置吸气,由于气流通道230与出气口220连通,因此气流通道230内产生负压。又由于气流通道230与进气口210连通,因此雾化器200外部的空气
在流通道内负压的作用下由进气口210进入到气流通道230中。进入气流通道230中的气体与经过雾化的可雾化液体混合后由出气口220流出并被用户吸入体内。
65.电源组件100,用于为所述雾化器200提供电能,所述电源组件100与所述雾化器200在第一相对位置或者第二相对位置形成可拆卸连接,电源组件100设有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雾化器200设有与第一电极对应的第一电极触点251,以及与第二电极对应的第二电极触点252,电源组件100的电源给雾化器200供电,然后通过雾化器200中的加热电路对可雾化的液体进行加热,使雾化液雾化产生的雾化气进入气流通道230,并与气流通道230中的气体混合,以便用户通过出气口吸食雾化气。
66.电源组件100可以在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中的任意一个相对位置与雾化器200形成可拆卸的连接,这两个不同的相对位置即前述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前述相对位置是以指电源组件100和雾化器200两者之间的相对位置关系,而不考虑与其它物体之间的位置关系。例如电源组件100在雾化器200沿其长度方向的一侧或者另一侧,又例如电源组件100在雾化器200沿其宽度方向的一侧或者另一侧,例如电源组件100在雾化器200的某一个角度位置,例如电源组件100在雾化器200的某一个轴向位置等,电极触点包括关于参考平面对称第一电极触点251和第二电极触点252。
67.气流通道230朝向进气口210一端形成有插接孔231,雾化器200上还设置有插槽232、若干个轴对称设置的电极触点,插槽232与气流通道230互不相通,插槽232与插接孔231位于所述雾化器200的同一端,本实施例将气流通道230进气的一端设计成插接孔231的形式,该插接孔231的尾端即为进气口210,插槽232和插接孔231的对称轴与若干个电极触点的对称轴相同。
68.当雾化器200和电源组件100之间需要进行电连接时,常常在雾化器200和电源组件100上设置电极,其中雾化器200上的电极与电源上电极接触的部分在本文中称为电极触点。雾化器200上的电极往往为多个,每个电极对应一个电极触点。本实施例中,雾化器200上的电极触点采用轴对称的布置形式,即雾化器200上电极触点在与电子雾化装置长度方向垂直的参考平面上的投影关于该参考平面上的某一给对称轴对称。
69.采用前述结构,当雾化器200和电源组件100的第一相对位置和第二相对位置之间相差180度时,对于电极触点来说,在前述两种不同位置的连接方式下,雾化器200上电极触点的位置和形状时相同的。这样无论雾化器200和电源组件100是在第一相对位置进行连接,还是在第二相对位置进行连接,雾化器200上的电极触点都能与电源组件100形成可靠的电连接。作为一种优选的实施方式,电源组件100上的电极触点也可以设置为轴对称,且该对称轴与雾化器200上的电极触点的对称轴相同。
70.电源组件100与雾化器200在第一相对位置连接时,第一电极触点251和电源组件100的正极电连接,第二触点和电源组件100的负极电连接;电源组件100与雾化器200在第二相对位置连接时,第一电极触点251和电源组件100的负极电连接,第二触点和电源组件100的正极电连接。第一相对位置连接和第二相对位置连接分别对应两种不同的吸食方式,吸食方式包括口吸和肺吸。
71.肺吸和口吸为:使用者对雾化液在发热体加热雾化形成的雾化气的不同吸食方式。肺吸为使用者直接将由雾化液转换的雾化气吸入肺部,具有速度快、吸入量大的特点;口吸为使用者将由雾化液转换的雾化气吸入口中,在口中停留一定时间后再进入肺部,具
有吸食速度慢、单次吸入量小、时间长的特点。
72.由于电源组件100具有正极输出端和负极输出端,本实施例中雾化器200的电极触点也相应设置两个关于参考平面对称的电极触点。雾化器200和电源组件100无论在第一相对位置连接还是在第二相对位置连接都能实现与电源组件100正负极的连接。并且两个相对位置所对应的电源正负极的连接刚好相反,电源组件100中的控制电路可以根据电源连接的极性快速识别出雾化器200和电源组件100连接时的相对位置关系。
73.在本实施例中,所述若干个轴对称设置的电极触点还包括第三电极触点253,所述第三电极触点253与所述电源组件100的信号输入和/或输出端电连接。
74.本实施例的电子雾化装置可以利用第三电极触点253来使电源组件100和雾化器200之间可以通过电信号来相互传递信息或者数据。其中第三电极触点253可以是关于前述对此轴对称的形状。在本实施例中,所述电源组件100上设置有用于传输信号的电极。
75.需要说明的是:将第一相对位置的连接记为雾化器200与电源组件100正向连接,将第二相对位置的连接记为雾化器200与电源组件100反向连接。
76.采用本实用新型的电子雾化装置,通过采集升降压电路的输出电压,从而确定加热元件的加热功率;根据加热功率得到雾化液的使用情况;并通过显示电路将雾化液信息传递给用户,用户可以随时掌握雾化液的使用情况,避免浪费或过度使用,提高用户体验效果。
77.最后应说明的是:以上各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对其限制;尽管参照前述各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的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其依然可以对前述各实施例所记载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对其中部分或者全部技术特征进行等同替换;而这些修改或者替换,并不使相应技术方案的本质脱离本实用新型各实施例技术方案的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