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1:46:58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新风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是指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


背景技术:

2.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生活的品质要求也越来越高,常规的新风机组,通过向室内引入室外新鲜的空气,同时排出室内污浊的空气,来改善室内的空气质量,目前市面上的新风机组功能选择较为单一,基本为制冷、制热、通风,其大部分只是作为空调系统的辅助设备且存在能源利用率不足,已经满足不了节能减排及人们对更好舒适度品质的要求;因此针对这种情况设计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


技术实现要素:

3.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克服上述技术的缺陷,提供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
4.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包括第一风道、第二风道、第三风道、第四风道、回热器、电加热器、第一接水盘、第二接水盘、变频送风机、变频排风机、压缩机、气液分离器、四通阀、第一换热器、第二换热器、第三换热器和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回热器四周依次设有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第四风道和第二风道,所述第三风道、第一风道、第四风道和第二风道的端部均设有挡板,所述回热器上对称设有回热器风阀,其中一个所述回热器风阀和第三风道连通,另一个所述回热器风阀和第一风道连通,所述第三风道壁上设有第一旁通风阀,所述第一旁通风阀和第二风道连通,所述第一风道壁上设有第二旁通风阀,所述第二旁通风阀和第四风道连通,所述第三风道壁上设有电加热器,所述第四风道内设有第一接水盘,所述第一接水盘上端对应设有第一换热器和第二换热器,所述第四风道内第一接水盘的一侧设有变频送风机,所述第四风道上的挡板上设有送风风阀,所述第二风道内设有第二接水盘,所述第二接水盘上端设有第三换热器,所述第二接水盘上第三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压缩机,所述第二接水盘上压缩机的一侧设有气液分离器,所述压缩机的吸气口上设有吸气管,所述吸气管的另一端设置在气液分离器中,所述四通阀设置在第二风道内气液分离器一侧,所述四通阀上设有第一管体,所述第一管体的一端和气液分离器连接,所述四通阀上设有第二管体,所述第二管体的一端和压缩机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上设有第三管体,所述第三管体的一端和第三换热器连接,所述四通阀上设有第四管体,所述第四管体的一端和第一换热器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下端设有第五管体,所述第五管体的一端和第二换热器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上端设有第一支管,所述第一支管的一端和第五管体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下端设有第二支管,所述第二支管的一端和第五管体连接,所述第五管体上第二支管的一侧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五管体上第二支管和第一支管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所述第三管体上设有第三支管,所述第三支管的一端和第五管体连接,所述第二风道内第三换热器的一侧设有变频排风机;
5.所述第二风道上的挡板上设有排风风阀;
6.所述第三风道上的挡板上设有新风风阀;
7.所述第一风道上的挡板上设有回风风阀。
8.作为改进,所述电加热器位于回热器和第一旁通风阀之间
9.作为改进,所述第二换热器上端设有第一隔板,所述第一隔板上端和第四风道内壁连接。
10.作为改进,所述第三换热器上端设有第二隔板,所述第二隔板上端和第二风道内壁连接。
11.作为改进,所述第一支管上设有第二电磁阀。
12.作为改进,所述第三支管上设有第一电磁阀。
13.作为改进,所述新风风阀进风口、送风风阀送风口、回风风阀回风口与电加热器后端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14.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的优点在于:本方案结构简易,功能完善,控制便捷,通过结构各个部位的阀件开关的控制,即可实现新风冷暖与应急回风冷暖功能的切换,同时也兼顾了过渡季节或梅雨季除湿不降温的效果,安全便捷,节能高效。
附图说明
15.图1是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的结构示意图。
16.图2是图1中a处的局部放大图。
17.如图所示:1、第一风道,2、第二风道,3、第三风道,4、第四风道,5、回热器,6、电加热器,7、第一接水盘,8、第二接水盘,9、变频送风机,10、变频排风机,11、压缩机,12、气液分离器,13、四通阀,14、第一换热器,15、第二换热器,16、第三换热器,17、第二电子膨胀阀,18、挡板,19、回热器风阀,20、第一旁通风阀,21、第二旁通风阀,22、送风风阀,23、吸气管,24、第一管体,25、第二管体,26、第三管体,27、第四管体,28、第五管体,29、第一支管,30、第二支管,31、第三支管,32、排风风阀,33、新风风阀,34、回风风阀,35、第一隔板,36、第二隔板,37、第二电磁阀,38、第一电磁阀,39、第一电子膨胀阀。
具体实施方式
18.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
19.结合附图1-2,一种一体式新风热回收机组,包括第一风道1、第二风道2、第三风道3、第四风道4、回热器5、电加热器6、第一接水盘7、第二接水盘8、变频送风机9、变频排风机10、压缩机11、气液分离器12、四通阀13、第一换热器14、第二换热器15、第三换热器16和第二电子膨胀阀17,所述回热器 5四周依次设有第三风道3、第一风道1、第四风道4和第二风道2,所述第三风道3、第一风道1、第四风道4和第二风道2的端部均设有挡板18,所述回热器5上对称设有回热器风阀19,其中一个所述回热器风阀19和第三风道3连通,另一个所述回热器风阀19和第一风道1连通,所述第三风道3壁上设有第一旁通风阀20,所述第一旁通风阀20和第二风道2连通,所述第一风道1壁上设有第二旁通风阀21,所述第二旁通风阀21和第四风道4连通,所述第三风道3壁上设有电加热器6,所述第四风道4内设有第一接水盘7,所述第一接水盘7上端对应设有第一换热器14和第二换热器15,所述第四风道4内第一接水
盘7的一侧设有变频送风机9,所述第四风道4上的挡板18上设有送风风阀22,所述第二风道2内设有第二接水盘8,所述第二接水盘8上端设有第三换热器16,所述第二接水盘8上第三换热器16的一侧设有压缩机11,所述第二接水盘8上压缩机11的一侧设有气液分离器12,所述压缩机11的吸气口上设有吸气管23,所述吸气管23的另一端设置在气液分离器12中,所述四通阀13设置在第二风道2内气液分离器12一侧,所述四通阀13上设有第一管体24,所述第一管体24的一端和气液分离器12连接,所述四通阀13上设有第二管体25,所述第二管体25的一端和压缩机11排气口连接,所述四通阀13上设有第三管体26,所述第三管体26的一端和第三换热器16连接,所述四通阀13上设有第四管体27,所述第四管体 27的一端和第一换热器14连接,所述第三换热器16下端设有第五管体28,所述第五管体28的一端和第二换热器15下端连接,所述第二换热器15上端设有第一支管29,所述第一支管29的一端和第五管体28 连接,所述第一换热器14下端设有第二支管30,所述第二支管30的一端和第五管体28连接,所述第五管体28上第二支管30的一侧设有第二电子膨胀阀17,所述第五管体28上第二支管30和第一支管29之间的位置上设有第一电子膨胀阀39,所述第三管体26上设有第三支管31,所述第三支管31的一端和第五管体28连接,所述第二风道2内第三换热器16的一侧设有变频排风机10;
20.所述第二风道2上的挡板18上设有排风风阀32;
21.所述第三风道3上的挡板18上设有新风风阀33;
22.所述第一风道1上的挡板18上设有回风风阀34。
23.所述电加热器6位于回热器5和第一旁通风阀20之间
24.所述第二换热器15上端设有第一隔板35,所述第一隔板35上端和第四风道4内壁连接。
25.所述第三换热器16上端设有第二隔板36,所述第二隔板36上端和第二风道2内壁连接。
26.所述第一支管29上设有第二电磁阀37。
27.所述第三支管31上设有第一电磁阀38。
28.所述新风风阀33进风口、送风风阀22送风口、回风风阀34回风口与电加热器6后端均设有温度传感器。
29.本实用新型在具体实施时,实施例一新风模式:
30.压缩机11关闭,除第一旁通风阀20、第二旁通风阀21、第二旁通风阀21关闭,其余所有风阀全部打开,变频送风机9、变频排风机10开启;
31.实施例二制冷新风模式:
32.除第二旁通风阀21关闭,其余风阀全部打开;
33.第一电磁阀38关闭,第二电磁阀37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39关闭,变频送风机9开启,变频排风机10开启,压缩机11开启,四通阀13第二管体25、第三管体26导通,第三换热器16、第一换热器14 作为冷凝器,室内回风经过第一风道1,再经过回热器5与新风换热,进入第二风道2中与第一旁通风阀 20的补充风量进行混合,再经过第三换热器16对其进行散热,使用变频排风机10经过排风风阀32排到室外;第一换热器14作为蒸发器,高温冷媒经过第一换热器14冷却后变为中温液态冷媒,再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39,节流降压的过程后,进入第一换热器14在第四风道4中进行吸热,同时新风经过新风风阀 33进入第三风道3,再进
入回热器5中,与室内排风进行换热,再通过第一换热器14降温除湿后,使用变频送风机9通过送风风阀22送入室内。
34.实施例三制热新风模式:
35.除第二旁通风阀21关闭,其余风阀全部打开;
36.第一电磁阀38关闭,第二电磁阀37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39关闭,变频送风机9开启,变频排风机10开启,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外新风进风温度,若室外新风进风温度低于0℃,开启电加热器6,直至电加热器6加热后,温度传感器测得风温大于等于8℃,电加热器6关闭,压缩机11开启,四通阀 13上的第二管体25、第四管体27导通,第一换热器14作为冷凝器,室外新风进入第三风道3,再进入回热器5与室内排风进行换热,进入第四风道4,经过第一换热器14被加热升温送入室内;第三换热器16 作为蒸发器,室内空气通过回风风阀34进入第一风道1,再进入回热器5与新风进行换热,进入第二风道 2与第一旁通风阀20中的风混合进过第三换热器16进行换热,使用变频排风机10通过排风风阀32排至室外环境,第三换热器16中的冷媒蒸发吸热,变成低温低压蒸气进入压缩机11被压缩为高温高压蒸汽,进入第一换热器14,对新风进行加热后,送入室内;
37.新风风阀33进风口与电加热器6后都设有温度传感器,分别检测室外新风进风温度与电加热器6 加热后温度。
38.实施例四除湿再热新风模式:
39.除第二旁通风阀21关闭,其余风阀全部打开;
40.开机运行模式同制冷新风模式,运行一段时间后,温度传感器检测送风温度,若送风温度小于目标出风温度时,第一电磁阀38打开,第二电磁阀37打开,第一电子膨胀阀39打开根据压缩机11吸气过热度设置进行调节,第一电子膨胀阀39关闭,此状态下,换热器2为再热器,压缩机11排气高温高压蒸汽进过第一电磁阀38,再经过第二电磁阀37进入换热器2,对未达到目标的送风温度进行加热,同时换热器2中冷媒变为中温高压液体,经过第一电子膨胀阀39节流降压后,进入作为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14 中进行除湿降温;
41.当出风温度达到设定目标出风温度范围时,运行模式转换为制冷新风模式;
42.送风风阀22送风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送风温度。
43.实施例五应急制冷回风模式:
44.除两个回热器风阀19关闭,其余风阀全部打开;
45.第一电磁阀38关闭,第二电磁阀37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39关闭,此状态下系统运行同制冷新风模式,四通阀13上的第二管体25、第三管体26导通,第三换热器16作为冷凝器,与第三风道3连通的回热器风阀19关闭,室外新风经过第三风道3通过第一旁通风阀20进入第二风道2,再经过第三换热器 16对其进行散热,热风在变频排风机10的导流下,通过排风风阀32排出室外,高温高压的冷媒在第三换热器16中被冷却为中温高压的液态冷媒,进入到第一电子膨胀阀39节流降压,进入作为蒸发器的第一换热器14中蒸发吸热,与第三风道1连通的回热器风阀19关闭,室内回风进入第一风道1通过第二旁通风阀21进入第四风道4,再经过第一换热器14降温除湿,降温除湿后的空气在变频送风机9的导流下,通过送风风阀22送往室内;
46.模式通过回风温度与室内设定目标温度对比调节,在室内回风风阀34回风口处设有温度传感器,检测室内回风温度。
47.实施例六应急制热回风模式:
48.除回热器风阀19关闭,其余风阀全部打开;
49.第一电磁阀38关闭,第二电磁阀37关闭,第一电子膨胀阀39关闭,此状态下系统运行同制热新风模式,四通阀13第二管体25、第四管体27导通,第三换热器16作为蒸发器,与第三风道3连通的回热器风阀19关闭,室外新风经过第三风道3通过第一旁通风阀20进入第二风道2,再经过第三换热器16被其吸收热量,新风在变频排风机10的导流下,通过排风风阀32排出室外,冷媒在第三换热器16中蒸发吸热,变为低温低压蒸汽,被压缩机11吸入,压缩为高温高压的蒸汽,送入作为冷凝器的第一换热器14 中,同时室内需要加热的空气通过回风风阀34进入第一风道1,与第一风道1连通的回热器风阀19关闭,第二旁通风阀21打开,通过第二旁通风阀21进入第四风道4中,再经过第一换热器14对室内空气进行加热,加热后的空气在变频送风机9的导流下,通过送风风阀22送往室内;
50.所有功能中产生的冷凝水都经过接水盘排到机组外。
51.以上对本实用新型及其实施方式进行了描述,这种描述没有限制性,附图中所示的也只是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之一,实际的结构并不局限于此。总而言之如果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受其启示,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创造宗旨的情况下,不经创造性的设计出与该技术方案相似的结构方式及实施例,均应属于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