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的制作方法

2022-12-03 01:24:05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背景技术:

2.冷链运输是保证农产品新鲜品质的关键因素之一。
3.现有的链运输,农产品在基地摘下来集货后,先运输至冷库进行预冷,将农产品由田间的三四十度高温降低到10℃左右的储藏温度;然后再将农产品装到冷藏车上运输,运输过程中,冷藏车的作用是给预冷后的水果进行保温。
4.一方面,农产品多次搬运,果损率高;另一方面,冷库一般建设在物流运输方便、具有大型变压站用电方便的地方,离农产品基地较远,农产品通常需要通过汽车运输几个小时才能到达冷库,不能在第一时间进行预冷锁鲜,影响品质和口感。另,现有的冷链运输箱、冷藏车都是通过制冷机组供冷,而农产品的预冷需要大量的冷量,要求制冷机组的功率至少在80kw以上,基于目前的压缩机、发电机等,是无法实现预冷功能的。
5.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改进的移动式保鲜箱及冷链运输车。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移动式保鲜箱及具有其的冷链运载工具。
7.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之一,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移动式保鲜箱,包括需冷单元;储冷单元,用以容置固态和/或液态的储冷介质;供冷单元,将液态的储冷介质传输至需冷单元,并将与需冷单元热交换后的储冷介质传输至储冷单元。
9.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本体,或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本体和至少一个换热风机,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管,或所述换热器本体包括换热管和散热翅片。
10.进一步地,所述需冷单元包括储物室、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室的至少一个门体,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储物室的顶部,或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储物室远离所述门体的一侧,或所述换热器位于一个所述门体处。
11.进一步地,所述需冷单元包括储物室、打开或关闭所述储物室的至少一个门体,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储物室的顶部,或所述换热器位于所述储物室远离所述门体的一侧,或所述换热器位于一个所述门体处;所述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本体和至少一个换热风机,所述换热风机设置于所述换热器本体靠近所述门体的一侧。
12.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单元还包括储冷箱,所述储冷箱包括用于容纳固态和/ 或液态的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纳区、用以容纳液态的储冷介质的第二容纳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二容纳区连通,所述第二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一容纳区或所述第二容纳区连通。
13.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单元还包括储冷箱,所述储冷箱包括用于容纳固态和液态、或液态的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纳区;所述第一传输单元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均与所述第一容纳
区连通。
14.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的上方的回流管,所述回流管上设置有若干回流口。
15.进一步地,沿所述回流管自所述换热器向远离所述换热器的方向上,所述回流口的口径增大,和/或所述回流口的设置密度增大。
16.一种冷链运载工具,包括交通工具、位于所述交通工具上的如上所述的移动式保鲜箱。
17.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通过储冷单元加入固态的储冷介质,可以在短时间内存储大量的冷量,能够满足预冷和/或保鲜需求;并且将液态的储冷介质传输至需冷单元处,并且储冷介质为冷量的良好载体,能够保证单位时间内的供冷量。
附图说明
18.图1是本实用新型较佳实施例的移动式保鲜箱的立体图;
19.图2是图1于另一角度的示意图,为了显示内部结构省略了一个门体;
20.图3是图1去除箱体后的结构示意图;
21.图4是图3于另一角度的结构示意图;
22.图5是图2于另一角度示意图;
23.图6是图5局部放大图;
24.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25.图8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26.图9是图8沿a-a方向的截面图;
27.图10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28.图11是图10沿b-b方向的截面图;
29.图12是本方面另一实施例的水箱的结构示意图;
30.图13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本体和换热风机的示意图;
31.图14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本体和换热风机的示意图;
32.图15是本实用新型另一实施例中的换热器本体和换热风机的示意图;
33.图16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中安装换热器的示意图;
34.图17是本实用新型一实施例中储冷单元、供冷单元和排放单元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将结合附图所示的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描述。但该实施方式并不限制本实用新型,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根据该实施方式所做出的结构、方法、或功能上的变换均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内。
36.请参图1至图17所示,为本实用新型移动式保鲜箱100的较佳实施例。所述移动式保鲜箱100,用以冷链运输,可以给货物预冷和/或保鲜。
37.所述移动式保鲜箱100包括储物箱12需冷单元10、储冷单元20、需冷单元10、供冷单元30、排放单元40、加湿单元50和电控单元60。其中,所述移动式保鲜箱100可以为一个整体,也可以由各个独立的模块组装形成。
38.所述需冷单元10包括任意需要冷量的单元。所述需冷单元10为一个整体,或需冷单元10包括由至少一个分隔结构11分隔形成的若干子需冷单元,所述供冷单元将冷量传输至每一子需冷单元,且给其中至少一子需冷单元提供冷量是独立控制的,实现分块供冷,使用场景更灵活。
39.第一类实施例中,所述需冷单元10包括储物箱12、打开或关闭储物箱12 的至少一个门体13,所述储物箱12为保温箱体。所述储物箱12用以储存农产品,所述供冷单元30向储物箱12内提供冷量,给农产品进行预冷和/或保鲜。
40.进一步地,所述子需冷单元为通过至少一个分隔结构11将所述储物箱12 分隔形成的若干储物区14。一方面,将货物装满一储物区14后,即可以将与该储物区14对应的分隔结构11关闭,启动供冷单元30给该储物区14供冷,给该储物区14内的货物进行预冷和/或保鲜;实现先装先预冷和/或保鲜。另一方面,在装货和卸货时,分隔结构11可有效阻止已进入预冷或冷藏或冷冻状态的储物区14的冷量泄露,降低能耗,同时可以直接从货源地装货,并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避免了传统冷链车中间周转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41.本实施例中,若干分隔结构11沿储物箱12纵长方向间隔设置,且分隔结构11与门体13大体上平行设置。从距门体13最远的储物区14开始逐个装满若干储物区14,且装满一个储物区14就开始预冷一个储物区14内的货物。当然在其他实施例中,所述门体13也可以设置于储物箱12的侧面,从而门体13 和分隔结构11呈垂直设置。
42.一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11为柔性分割结构,设置简单且柔性可变形,使用场景更优,例如门帘。为避免储物区14的冷量向外泄露,所述柔性分割结构沿上下方向的长度不小于优选大于储物箱12的高度;所述柔性分割结构的宽度不小于优选大于储物箱12的宽度,从而保证柔性分割结构的上下两侧和左右两侧均能够和储物箱12内壁配合密封以减小或密封柔性分割结构和储物箱12 之间的间隙,进而降低漏冷量。
43.进一步地,柔性分割结构沿上下方向的长度设置更长一些,当需要向储物区14放入的货物较多时,柔性分割结构的顶部向外倾斜,可暂时性增大储物区 14的空间。优选地,柔性分割结构沿上下方向的长度小于等于储物箱12的高度的1.5倍,过长会在底部堆叠,给装卸货带来不便,且货物的量超过了该扩容空间后的容积,应该将多出的部分放入下一储物区。更优选地,小于等于储物箱12的高度的(1 √2)/2倍,即柔性分割结构的上半部分呈45
°
向外倾斜。
44.为进一步降低漏冷风险,柔性分割结构的左右两侧可采用魔术贴或磁性贴的方式与储物箱12内壁固定。而柔性分割结构下方则无需与储物箱12底壁固定,柔性分割结构在自身重力作用下可以保证贴合至储物箱12底壁。
45.另外,所述分隔结构11的材质可以根据储物区14存放货物的种类选择是否采保温分隔结构11。若储物区14需要的温度较低,例如0℃及以下,优选分隔结构11。并且,当相邻的储物区14内的货物种类相同或需要的保藏温度相近时,无需采用分隔结构11,并且在装货完成时,相邻储物区14之间可以借助热交换迅速实现温度平衡。当相邻储物区14的货物不同时,对应的保藏温度也不同,采用分隔结构11,可以有效隔绝相邻储物区14之间的热传递,保证每一储物区14的温度稳定,实现多温区储货功能。
46.进一步地,为了自动化分区供冷,所述电控单元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储物区14是否处于封闭状态的传感器。具体地,所述分隔结构11具有打开所述储物区14的打开状态、封闭
所述储物区14的封闭状态,所述传感器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分隔结构11是否处于封闭状态的行程开关、光敏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红外传感器。
47.第二类实施例中,所述子需冷单元为相互独立设置的若干储物箱12,每一储物箱12均可以采用第一类实施例中的储物箱12,其内部可以分区或不分区。
48.所述储冷单元20是所述移动式保鲜箱100的冷量库。所述储冷单元20包括储冷箱201,所述储冷箱201用以装载储冷介质。
49.储冷箱201的结构和形状不限,用以收容所述储冷介质并对储冷介质起到保温的作用。储冷介质用以存储大量的冷量,并通过所述供冷单元30向所述需冷单元10提供冷量。
50.所述储冷介质既包括单组分储冷介质,例如水、醇等;也包括多组分的储冷介质,例如盐水系混合物、醇水系混合物、盐-醇-水系混合物。可以根据需要的冷量及其温度控制范围选择合适的储冷介质。
51.本实用新型中,所述储冷介质具有固态和液态。固态比液态稳定,既包括物理存储的形态稳定性,也包括能量上的低熵稳定,但固态不便于传输,液态的储冷介质方便传输至需冷单元10处直接向其提供冷量。固态储冷介质吸收热量发生相变成为液态时会吸收大量的热量,也即向外释放大量的冷量。
52.所述储冷箱201的材质不限,但优选强度高且不易被腐蚀的材质,例如不锈钢箱体、或pp材质箱体、或abs材质箱体、或玻璃钢材质箱体。
53.所述储冷箱201包括用以容纳固态和/或液态的储冷介质的第一容纳区202,固态储冷介质一段时间后会融化变成液态。优选地,所述储冷箱201还包括用以容纳液态的储冷介质的第二容纳区203,一定量的液态的储冷介质储存于第二容纳区203,以保证随时可以给需冷单元10提供冷量。
54.第一类储冷箱201中,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连通,液态的储冷介质可以在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之间流动。
55.第一种情况,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为一个储存容器内的两个区域,且所述第一容纳区202被设置为便于集聚液态的储冷介质。
56.优选地一类实施例中,所述储冷箱201包括将其划分为第一容纳区202和第二容纳区203的固液分离结构204。所述储冷箱201为水箱,或所述储冷箱 201内设有水箱时,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位于所述水箱内。
57.固液分离结构204用以防止固态的储冷介质进入到第二容纳区203。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固液分离结构也可为位于供冷单元30与储冷箱201 连接处的过滤网,该过滤网可以固定于储冷箱201上,也可以固定于供冷单元 30的端部,例如固定于第一传输单元31的端部。
58.具有固液分离结构204储冷箱201中,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的连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59.1)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上设有连通第一容纳区202和第二容纳区203 的连通口,供液态的储冷介质在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之间流动。
60.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沿水平方向排布,所述连通口205设置于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底部,根据连通器原理,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的高度一致,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内的液态的储冷
介质能够快速地流入第二容纳区203。
61.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沿水平方向排布,所述连通口205设置于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中上部,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的高度到达所述连通口205时,才会流入到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内,使得液态的储冷介质与固态的储冷介质接触时间长,热交换效果好。
62.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沿高度方向排布,所述连通口开设于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上的任意位置处。优选地,第一容纳区202位于第二容纳区203的上方,液态的储冷介质在重力作用下流入到第二容纳区203内。或,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的下方,此时需要通过水管和水泵将液态的储冷介质抽入到第二容纳区203内。
63.2)在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上设置上述连通口或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 上不设置上述连通口的基础上,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还可以通过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边缘与所述储冷箱201之间的缝隙连通。
64.以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沿水平方向排布为例,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通过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底边缘或侧边缘与所述储冷箱201之间的缝隙连通;或者,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高度低于所述储冷箱201的高度,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和所述第二容纳区203通过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上方连通,也即液态的储冷介质自所述第一容纳区 202从所述固液分离结构204的上方流入到所述第二容纳区203。
65.优选地另一类实施例中,所述储冷箱201的底部设有与所述储冷箱一体设置或分体设置的若干凸起支撑部206、连通相邻凸起支撑部206之间的间隙207 的连通道208。所述凸起支撑部206一方面能够加强所述储冷箱201底部的强度,另一方面用以支撑固态的储冷介质,若干凸起支撑部206的上方构成所述第一容纳区202,若干凸起支撑部206之间的间隙207由所述通道连通构成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储冷箱201为水箱,或储冷箱201内设有水箱时,所述凸起支撑部206位于水箱的底部。
66.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凸起支撑部206为凸肋条,所述连通道208位于所述凸肋条的端部或中间部分,相邻所述凸肋条之间的间隙207与所述连通道208 共同构成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另一具体实施例中,所述凸起支撑部206为各自独立设置的凸块,相邻凸块之间的间隙207通过所述连通道208相互连通构成所述第二容纳区203。
67.优选地另一类实施例中,所述储冷箱201的底部具有至少一个洼部、连通所述至少一个洼部的连通道208,所述洼部的上方为第一容纳区202,至少一个所述洼部与所述连通道208构成所述第二容纳区203。所述储冷箱201为水箱,或所述储冷箱201内设有水箱时,洼部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底部;例如,所述水箱的底板呈波浪状。
68.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单元20还包括至少用以加入固态的储冷介质的加冷口 209、打开或关闭所述加冷口209的加冷盖。加冷口209优选地设置于储冷单元 20的顶部或侧部,便于快速装入固态的载冷介质,快速存入大量的冷量,满足农产品预冷过程的冷量需求。
69.一具体实施例中,以水作为储冷介质为例对本实用新型的储冷单元20进行描述,固态时为冰块、液态时为水。进行冷链运输前,根据需要的冷量多少,向储冷箱201内加入足够量的形态稳定的冰块,实现急速储冷;冰块吸热后温度升高或融化成水,水与冰块混合称
为冰水混合物,此时水的温度较低为0
°
左右的冷水;供冷单元30将冷水传输给需冷单元10,冷水与需冷单元10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升高,再回流到储冷箱201与冰块和/或冰水进行热交换。
70.需要注意的是,如果急速储冷后即需要给需冷单元10供冷,冰块来不及融化成足够的冷水,则在装冰块后还需要向储冷箱201内加入一部分水,然后将该部分水供给需冷单元10,温度较高的回水与冰块进行热交换,储冷箱201内的水会越来越多。如果急速储冷后,距将预冷保鲜箱运载至目的地装入农产品还有一定的时间,该时间段内,一部分冰块会融化成水形成冰水混合物,则不需要在开始时加入冷水。
71.更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单元20还设有用以固持固态储冷介质的固持结构 20a。所述固持结构20a为稳固架,用以卡箍固态储冷介质,防止固态的储冷介质在运输过程中晃动和倾倒。
72.具体地,所述固持结构20a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内,既可以对固态储冷介质进行稳固,还防止固态储冷介质直接撞击所述储冷箱。
73.或,所述储冷箱201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水箱,所述固持结构20a设置于所述水箱的外侧,且部分所述固持结构20a高于所述水箱,对位于水箱上方的固态储冷介质进行固定,同时能够增强水箱的强度,避免其破裂。
74.或,所述储冷箱201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水箱,所述固持结构20a设置于所述水箱的上方,相当于增高了水箱的壁,对位于水箱上方的固态储冷介质进行固定,而水箱的侧壁可以稳固水箱内的固态的储冷介质。
75.或,所述储冷箱201内设有向上开口的水箱,所述固持结构20a位于所述水箱内,且部分所述固持结构20a高于所述水箱,既可以对固态储冷介质进行稳固,还防止固态储冷介质直接撞击所述水箱。
76.基于上述所有实施例,所述固持结构20a优选为网格架,可以稳固固态的储冷介质,且不妨碍液态的储冷介质的流动,且重量轻、省材料、占用空间小。
77.进一步地,所述储冷单元20还包括位于所述储冷箱201的箱体壁内侧的缓冲结构(未图示),缓解固态储冷介质对箱体壁的撞击力度。所述缓冲结构包括缓冲垫、牵引结构、弹性结构中的至少一种。
78.第二种情况,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为两个储存容器,两者之间通过连通管连通。优选地,所述连通管上设有开关阀或液泵,驱动储冷介质在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之间循环流动。与第一类储冷箱201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容纳区的连通方式,其他不再赘述。
79.第二类储冷箱201,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独立设置,两者之间不连通,且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内的储冷介质直接或间接地向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内的储冷介质提供冷量。与第一类储冷箱201的区别主要在于两个容纳区内的储冷介质如何进行热传导,其他不再赘述。
80.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与嵌设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内,或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嵌设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内,或所述第二容纳区203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相邻设置,两者之间通过热辐射进行热传递。优选地,位于两个容纳区之间的间隔壁为金属壁等热传导性能较好的板材。
81.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储冷单元20还包括传热结构,一部分所述传热结构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且另外的一部分所述传热结构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所述传热结构包括但不限于传热棒、传热片、热管等。
82.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储冷单元20还包括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连通的旁通导热管、连接于所述旁通导热管上的旁通泵,所述旁通导热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内;或,所述储冷单元20还包括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连通的旁通导热管、连接于所述旁通导热管上的旁通泵,所述旁通导热管的一部分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内。旁通泵启动时,液态的储冷介质在所述旁通导热管内流动,并将第一容纳区202内的储冷介质的冷量传输给第二容纳区203 的储冷介质。
83.第二类储冷单元20,加入的所述储冷介质为液态,方便通过供冷单元30 向需冷单元10提供冷量。与第一类储冷单元20的区别仅在于上述第一容纳区 202和第二容纳区203为同一个容纳区,其他不再赘述。
84.基于上述储冷单元20,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了一种急速储冷系统,快速地将固态的储冷介质加入到储冷箱201中,即完成了快速充冷。相较于传统的通过制冷机组或充冷机将储冷介质从液态变为固态,本案的充冷速度快,且短时间内充冷量大,能够满足农产品的预冷需求。
85.所述供冷单元30是将储冷介质储存的冷量传输给需冷单元10的媒介。
86.第一类供冷单元30,适用于上述两类储冷单元20。所述供冷单元30用以将液态的储冷介质传输至需冷单元10直接给其提供冷量。
87.所述供冷单元30包括设置于需冷单元10处的换热器32、将液态的储冷介质传输至所述换热器32的第一传输单元31、驱动所述储冷介质传输的驱动泵。储冷介质于所述换热器32内与需冷单元10进行热交换,与需冷单元10无直接接触,为软式热传递,对需冷单元10无损伤。
88.优选地,所述供冷单元30还包括将储冷介质从换热器32传输至储冷单元 20的第二传输单元33。供冷单元30通过第一传输单元31将温度较低的液态的储冷介质传输至换热器32内,储冷介质于换热器32内与需冷单元10进行热交换后温度升高,通过第二传输单元33返回到储冷单元20;同时,供冷单元30 继续将温度较低的液态的储冷介质传输至换热器32,形成一个动态循环,持续给需冷单元10提供冷量。
89.所述换热器32可以为直冷式换热器,包括至少一个换热器本体321,所述换热器本体321包括换热管,优选地还包括散热翅片,增大换热面积。
90.所述换热器32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本体321,至少两个所述换热器本体321 沿上下方向和/或水平方向排布。其中,沿上下方向排布时,整个面上释放冷量较为均匀;沿水平方向排布时,便于沿水平方向分区供冷。为了方便,在描述换热风机322与换热器本体321的关系时,也可以将至少两个换热器本体321 作为一个整体描述为:所述换热器本体321包括沿水平方向和/或竖直方向分布的至少两个子换热器本体321。
91.所述换热器32也可以在直冷式换热器的基础上增加换热风机322。在需冷单元10需要大量冷量时,换热风机322启动,加快换热器32的热交换;在需冷单元10需要的较小的冷量时,换热风机322不启动。
92.本实用新型中,根据所述换热风机322的作用,将其分为两种:
93.第一种,所述换热器本体321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侧或吸风侧,需冷单元10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侧,所述换热风机322的目的是驱动需冷单元10处的空气与换热器本体321热交换,实质构成一种风冷式换热器,适用于不怕冷风吹的需冷单元10。
94.第二种,所述换热风机322的目的仅在于:扰动换热器32周围的空气加快其与换热器32的热交换,但是不希望冷风吹向需冷单元10,实质仍然为一种直冷式的换热器。
95.具体地,所述换热器本体321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吸风区域或出风区域,所述需冷单元10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非出风区域。风经过所述换热器 32,但是不吹向需冷单元10,或很少量的边缘风吹向需冷单元10,避免冷风直接吹向需冷单元10对其造成损伤。
96.一实施例中,所述换热风机322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与所述需冷单元 10之间,且换热器本体321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侧。例如,所述换热风机322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的下方并向正上方吹,所述需冷单元10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下方。
97.另一实施例中,换热器本体321具有沿第一方向分布于换热器本体321两侧的第一侧和第二侧,所述需冷单元10位于所述第一侧,所述换热风机322 设置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沿与第一方向相垂直的第二方向上的一侧。例如,所述需冷单元10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的下方,换热风机322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水平方向的一侧,且其出水平吹向换热器本体321,避免经过换热器本体321的冷风直接吹向换热器本体321的下方,给需冷单元10造成伤害。
98.优选地,如图13~图15所示,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中线向第二侧倾斜设置。例如换热风机322的出风斜向上吹向所述换热器本体321,避免经过换热器本体321的冷风直接吹向换热器本体321的下方,给需冷单元10造成伤害。
99.优选地,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倾斜角度a为大于0
°
且小于90
°
;优选10
°
~80
°
之间,更优选30
°
~60
°
之间,更优选40
°
~50
°
之间,风经过换热器本体321的大多数区域,但不吹向需冷单元10。
100.进一步地,如图15所示,所述换热器32包括至少两个换热风机322,所述至少两个所述换热风机322分设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沿所述第二方向相对设置的两侧。从相对的两侧同时向换热器本体321吹风,提高了换热效率,同时两向的风在一定程度上相互抵消,避免冷风吹向换热器本体321的第一侧。
101.优选地,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中线向第二侧倾斜,且分设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相对设置的两侧的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中线的交叉点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上。
102.以所述换热器本体321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侧时,当分设于两侧的换热风机322对称设置时,上述交叉点可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内,换热器本体321的大部分区域都能吹到风;上述交叉点也可超出所述换热器本体321 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的第二侧,换热器本体321上部分区域吹不到风。
103.实用新型人进一步研究发现:以分设于换热器本体321两侧的换热风机322 连线作为基线,换热风机322的倾斜角度a越大,上述交叉点与该基线的距离越大;且换热风机322倾斜角度a越大,吹向需冷单元10的风越少,越接近直冷。因此,如图14所示,将所述换热风机322的出风中轴线自换热器本体321 沿第一侧向第二侧方向的中心向第一侧偏移,偏移距离为换热器本体321沿第一方向的宽度的1倍以内。优选地,所述换热器本体321位于所述换热风机322 的出风侧时,所述换热风机322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沿第一方向的中轴线
朝向所述第一侧的部分齐平。以第一侧为换热器本体321的下方,第二侧为换热器本体321的上方为例,换热风机322位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水平方向的一侧且与其下半部分齐平。
104.对应地,换热器本体321位于换热风机322的吸风侧时,换热风机322与换热器本体321沿第一方向的中轴线朝向第二侧的部分齐平,使得风尽量多的经过换热器本体321。
105.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描述的“需冷单元10”为实际接收冷量的部分,例如所述需冷单元10包括储物箱12和门体13,所述储物箱12内设有换热区与储物区14,所述换热器32设置于所述换热区,所述储物区14及位于其内的货物为真正的接收冷量的“需冷单元”。
106.优选地,所述换热区位于所述储物区14的上方,冷量自上向下供应,整个储物区14的温度相对均匀。或,所述换热区位于所述储物区14水平方向的一侧,不影响装卸货。或所述换热器32位于所述储物箱12远离所述门体13的一侧,避免漏冷。或所述换热器32位于一个所述门体13处,便于维修。
107.进一步地,所述换热器32包括至少一个换热风机322时,所述换热风机 322设置于所述换热器本体321靠近所述门体13的一侧,冷风吹向储物箱12 内,避免冷量外漏。
108.如上换热风机322与换热器本体321的位置关系,或换热风机322、换热器本体321与需冷单元10的位置关系,也适用于将上述换热器本体321替换为蓄冷组件、制冷机组的蒸发器等冷源。
109.优选将换热器32设置于所述储物箱12的顶部,换热器32通过固定结构固定于所述储物室12的顶壁、侧壁或底壁上;固定方式包括但不限于以下几种:
110.通过第一固定结构直接固定在所述储物箱的顶壁上。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固定钉,所述固定钉从所述换热器的底部向上穿过所述换热器固定于所述储物箱12的顶壁。或,所述第一固定结构为固定于所述储物箱的顶壁上的悬挂结构,所述换热器挂在所述悬挂结构上。
111.所述换热器32通过第二固定结构324间接地固定于储物箱内。
112.一实施例中,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24包括龙骨架、将所述龙骨架固定于所述储物箱内的固定架。所述龙骨架包括纵横交错的支架,承重力足够强,将所述换热器固定于所述龙骨架上。该固定方式可以通过固定钉固定在龙骨加上,或将换热器悬挂在龙骨架的悬挂结构上。
113.另一实施例中,如图16所示,所述第二固定结构324包括至少一个滑动架 3241、固定所述滑动架3241的固定架3242,所述换热器支撑在滑动架3241上,例如将换热器从滑动架3241的一端向另一端推动至合适位置处,安装轻松,且方便再同一组滑动架3241上安装多个换热器。
114.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移动式保鲜箱包括至少两个供冷单元,或所述供冷单元包括至少两个换热器,即储物箱的顶部固定多个换热器时,至少两个换热器固定于同一龙骨架或滑动架3241上,或不同的换热器固定于不同的龙骨架或滑动架3241上。
115.上述两个实施例中,所述固定架3242为将所述龙骨架或所述滑动架固定于所述储物箱的顶壁的至少一个吊架、或将所述龙骨架或所述滑动架固定于所述储物箱的侧壁的至少一个侧支架、或将所述龙骨架或所述滑动架固定于所述储物箱的底壁的至少两个支撑架。
116.优选地,所述支撑架贴近所述储物箱的侧壁设置。另一优选地实施例中,所述第二
固定结构324包括间隔设置的至少两个滑动架,每一滑动架由至少两个固定架固定。且延伸所述滑动架的延伸方向上,两个滑动架的固定架对齐或错位设置。
117.也可以将第一传输单元31称供液管,将第二传输单元33称回液管,液态储冷介质在驱动泵的作用下在储冷箱201和换热器32之间循环。以下将重点描述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与储冷单元20的连接关系。
118.与第一容纳区202与第二容纳区203连通的第一类储冷单元20连接方式为:一类优选的实施例中,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连通,保证有足够的液态的储冷介质流动,以防止驱动泵空转进入空气。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连通,返回的高温的储冷介质与第一容纳区202 内的固态和/或液态的储冷介质进行热交换。
119.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的回流口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的上方,回流的储冷介质从顶部向下进入到第一容纳区202,与固态和/或液态的储冷介质充分地进行热交换。当然,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的回流口也可以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的中下方。
120.进一步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包括位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302的上方的回流管331,所述回流管331上设置有若干回流口。优选地,沿所述回流管 331自所述换热器32向远离所述换热器32的方向上,所述回流口的口径增大,和/或所述回流口的设置密度增大。其中设置密度增大包括所述回流口的数量增多,所述回流口的间距减小等。如此设计,与回流管331内液态储冷介质的压力变化恰相反,可以使得回流的储冷介质均匀地进入到所述储冷箱201内。
121.当然,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也可以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连通。优选地,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的连接处高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 31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的连接处。
122.并且,第二传输单元33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的连通方式与上述第二传输单元33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的连通方式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123.与第一容纳区202与第二容纳区203不连通的第二类储冷单元20连接方式为:第一传输单元31、第二传输单元33均与第一容纳区202连通,且连通方式与上述第一类实施例中的连通方式相同,于此不再赘述。
124.基于上述供冷单元的描述,每一组第一传输单元31、第二传输单元33之间可以串联一个或多个换热器,串联的多个换热器32可以对一个储物区供冷也可以对多个不同的储物区供冷。优选的实施例中,每一储物区14由一组第一传输单元、第二传输单元供冷及连接于其中的一个或多个换热器独立控制供冷。
125.第二类供冷单元30,供冷单元30包括循环管路、流动于所述循环管路内的传冷介质、驱动所述传冷介质在循环管路内流动的驱动元件。传冷介质为液态时,所述驱动元件为水泵;所述传冷介质为气态时,所述驱动元件为风扇。
126.所述循环管路的一部分与储冷单元20热传导设置,例如所述循环管路的一部分位于所述储冷单元20内,并直接与储冷介质接触。所述循环管路的另一部分与需冷单元10热传导设置。
127.进一步地,所述供冷单元30还包括连接于所述循环管路上的换热器32,所述换热器32及其与需冷单元10热交换方式参考采用第一类供冷单元30,于此不再赘述。
128.优选地,所述预冷保鲜箱100至少包括上述任意两种所述供冷单元30,可以通过至
少两种供冷方式给需冷单元10提供冷量,一方面可以适应不同的需冷单元10;另一方面,可以在需冷单元10大量需要冷量时,开启至少两个供冷单元30,而在需冷单元10的需冷量不大时,择优选择其中一种提供冷量。
129.上述热传导设置、热传导连接指的是:两者能直接或间接地进行热交换。并且,上述任意一种储冷单元20可以与上述任意一种供冷单元30配合使用,组合成一储冷供冷系统。通过这种储冷供冷系统,给水果等农产品提供一种友好的低温环境,相当于把水果储存在冬天的环境中。
130.本实用新型通过向储冷箱201内加入固态的储冷介质实现急速储冷。货物加入储物箱12后,通过供冷单元30快速地将冷量供给储物箱12内实现预冷;待其温度降低至冷藏或冷冻温度时,预冷阶段结束,供冷单元30以第二供冷模式提供冷量,进入冷藏或冷冻阶段。其中,预冷阶段的供冷量大于冷藏或冷冻阶段的供冷量。
131.由上可知,本实用新型的移动式保鲜箱100可以通过车运输,只要有路就可以到达农产品基地,距离产品采摘地非常近。并且通过储冷单元20存储的大量冷量实现预冷,预冷过程不受产品基地是否有电源、是否有充冷机的限制,即可实现产地预冷。直接从货源地装货,并直接运送到目的地,避免了传统冷链车中间周转过程,极大地提高了运输效率。
132.农产品采摘后,可以在第一时间进入储物箱12内,货物装满关门后即开启供冷单元30进入预冷过程,即农产品无需拉到冷库排队预冷,在农产品基地即可实现装箱预冷,及时锁鲜,保证口感和品质。
133.农产品温度降低至冷藏或冷冻温度时,通过调节供冷的模式即可直接进入冷藏或冷冻阶段,即预冷后无需搬运即进入到冷藏或冷冻阶段,相较于传统冷链运输,无需多次搬运,减少对农产品的碰撞和挤压造成的损伤。
134.并且,货物装满关门后即可进入运输过程,预冷、保鲜等过程在运输途中进行,真正实现了装车即走、车载预冷、途中预冷的功能,因此产品从装箱开始到目的地卸货,仅一次搬运,对货物的碰撞造成的损伤率大大降低;且货物在预冷保鲜箱内完成预冷和冷藏/冷冻,全程处于供冷单元30提供的冷藏或冷冻环境中,保证全程冷链不断链;这是目前冷量运输中无法跨越也无法实现的。
135.实用新型人进一步研究发现:储冷单元20用以装入大量的固态的储冷介质,满足货物预冷的需求,但是该部分储冷介质会增加运输成本。并且,在上述放冷或供冷过程中,固态的储冷介质融化,液态储冷介质量越来越多,运输过程中容易晃动逸出。为此,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设置排放单元40向外排放液态的储冷介质,一方面可以减少一次性加入固态储冷介质的量,在其融化后排出,重新加入固态储冷介质,也即分批次加入固态储冷介质,减少储冷单元20容积或重量,增加载货量;另一方面,即使一次性加入固态充冷介质,通过排放出释放冷量后的液态的储冷介质,也可以减轻重量,降低运输成本。
136.其中,排放单元40为根据需要选加的单元,可以关闭,也可以去除。
137.一实施例中,所述排放单元40包括与所述储冷单元20连通的第一排放口 401,或,所述排放单元40包括与所述储冷单元20连通的第一排放口401、与所述第一排放口401连通的第一排放管402。
138.具体地,所述第一排放口401开设于所述储冷箱201上。当液态的储冷介质的液位达到第一排放口401的高度时,自动向外排放。优选地,第一排放口 401与所述储冷单元20
底部的高度差≥20公分,优选等于大于40公分,优选≥50 公分,优选≥60公分,优选≥50公分,优选≥80公分,优选≥90公分,优选≥100 公分,保证所述储冷单元20内具有足够的液态储冷介质,以免影响循环供冷。
139.基于上述储冷单元20,所述第一排放口401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连通,或所述第一排放口401与所述第二容纳区203连通。
140.或,排放单元40还包括开设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上的第一排放口401’;或,排放单元还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上的第一排放管402’。第一排放口401’、第一排放管402’还可以向外排污,或在运输结束后,向外排出已经释放冷量的储冷介质。
141.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单元40还包括打开或关闭所述第一排放口401/401’或所述第一排放管402/402’的第一排放阀。通过所述第一排放阀,使得排放在时间、空间、温度等方面可控。例如,可在预冷、冷藏或冷冻阶段中的至少一个进行排放,优选在预冷结束后,拉货物回程前排放,减少汽车动力消耗。或者,在荒郊野外排放,避开收费站、市区等区域排放。
142.另一实施例中,排放单元还包括开设于第二传输单元33上的第二排放口 403、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放口403的第二排放阀;或,排放单元还包括连接于第二传输单元33上的第二排放管404、打开或关闭第二排放管404的第二排放阀。
143.本实用新型优选地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处向外排放储冷介质,可以避免回流的储冷介质与固态的储冷介质热交换后再排放,避免冷量损失。
144.进一步地,所述排放单元还包括用以检测所述储物箱12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的量的传感器。当所述储冷箱201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的量达到最高线时,打开所述第二排放阀,全力向外排放储冷介质。当所述储冷箱201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的量达到中间线时,半打开所述第二排放阀,回流的储冷介质一部分向外排放,一部分回流到储冷单元20内,避免所述储冷箱201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急剧减少。当所述储冷箱201内的液态的储冷介质的量达到最低线时,关闭所述第二排放阀,储冷介质全部回流到储冷单元20中。
145.优选地实施例中,包括上述两种排放单元,并且排放单元还包括用以检测储冷单元20内的第二状态的储冷介质或第一传输单元31内的储冷介质的温度的第一传感器、用以检测第二传输单元33内的储冷介质或所述需冷单元处的温度的第二传感器,第一传感器测得的储冷介质的温度低,则打开第二排放阀;第一传感器测得的温度低,则打开第一排放阀,优先将温度高的储冷介质排除,避免冷量浪费。
146.另外,为方便组装,本实用新型将储冷单元20模块化设置称为储冷模块,储冷模块包括上述任一种储冷单元20,所述储冷模块还包括用以与供冷单元30 连接以供液态的储冷介质流出和回流的至少一组放冷接口端。此时,供冷单元包括与放冷接口端连接以将储冷介质的冷量传输至需冷单元10的供冷接口端。
147.供液态的储冷介质流出的所述放冷接口端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连通,且其与储冷箱201的连通方式与第一传输单元31与储冷箱201的连通方式相同。供液态的储冷介质回流的所述放冷接口端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连通,且其与储冷箱201的连通方式与第二传输单元33与储冷箱201的连通方式相同。
148.根据整体设置,所述储冷模块还可以包括至少一部分供冷单元30,例如将供冷单元30的回流管331及其设置于其上的回流口作为储冷模块的一部分。
149.所述储冷模块还可以包括上述任一种排放单元40。
150.所述储冷模块可以搭配至少一个需冷单元10、至少一个供冷单元30共同构成所述移动式保鲜箱。
151.所述供冷单元30与所述需冷单元10一一对应,每一所述供冷单元30给其对应的一个或多个需冷单元10提供冷量。
152.所述需冷单元10包括储物箱12,所述储物箱12内具有一个或多个储物区 14。在空间排布上,所有的所述储物区14位于所述储冷单元20的同一侧;或,所述储冷单元20位于所述至少一个储物区14中间。
153.例如一个储物箱12内具有多个储物区14,所述储冷单元20位于所述储物箱12的一侧,所有的储物区14位于其同一侧,或所述储冷单元20设置于该储物箱12的中间,向两侧的储物区14提供冷量。或例如,多个储物箱12排布于所述储冷单元20的周围。
154.进一步地,加冷口209设置于储冷单元20位于部分所述储物箱12内的壁上,或加冷口209设置于储冷单元20与部分所述储物箱12相邻或共用的壁上,此时所述加冷口209向该所述储物箱12内开放,可以避免不必要的冷量外漏,需要穿过所述储物箱12给所述储冷单元20加入储冷介质。或,加冷口209设置于储冷单元20暴露于所述移动式保鲜箱100外的壁上,可以在向所述储物箱 12内装卸货的同时加入储冷介质,还方便在中途补充储冷介质。
155.本实用新型的预冷-保鲜箱在运送水果、蔬菜等农产品时,由于水果、蔬菜等呼吸作用,运输过程中需要置换储物箱12内的空气。现有技术中,通常在储物箱12的前部设进风窗口,运输十个小时左右,打开所述进风窗口,让空气在运输过程中快速进入储物箱12内。一方面,运输十个小时左右,储物箱12内气体环境较差;另一方面,高温的气体穿过储物箱12,会使得储物箱12内温度升高,冷链运输断链。
156.为解决上述问题之一,所述预冷保鲜箱还包括换气组件,所述换气组件包括设置于所述预冷保鲜箱的储物箱12的前侧的第一敞开口、后侧的第二敞开口,运输过程中,新鲜的空气持续地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储物箱12中,并从所述第二敞开口排出,使得水果、蔬菜等农产品始终处于一个新鲜的气体环境中,保鲜效果好。
157.我们通过控制第一敞开口的面积控制进入到储物箱12内的空气的量,让进入箱内的气体自然地排放出去。所述第一敞开口被设置为:在60~90km/小时的移动速度下,每小时的进风量为移动式保鲜箱容积的0.2倍~2倍之间,或,每小时的进风量可以使得箱体内的空气置换0.3轮~5轮之间。例如,所述第一敞开口的面积等效为同等面积的圆时,直径为1~3公分。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以理解的是,装货越多,空间越小,同样面积的第一敞开口,空气置换次数越多。
158.优选地,所述第一敞开口的面积小于所述第二敞开口的面积,让空气可控地进入到箱体内,然后自然地向外排放。
159.进一步地,在所述储物箱12通过若干分隔结构11分割成若干储物区14 的实施例中,所述分隔结构11上设置有通风孔。优选地,靠近所述第一敞开口的分隔结构11上的通风孔小于靠近所述第二敞开口的分隔结构11上的通风孔。
160.优选地,还包括与通风孔相配合的遮挡部,所述遮挡部的面积大于通风孔的面积,且遮挡部上方为固定端,其余为自由端,从而在装货时,遮挡部可以在重力作用下遮挡通风孔,降低冷量从通风孔泄露的风险。在运输过程中,遮挡部被风吹起,方便空气流通。
161.进一步地,高温空气先降温后再进入到储物箱12的储物区14内,可以避免箱体内
的温度波动。
162.一实施例中,所述储冷单元20设置于所述储物箱12内的前侧,所述储物箱12与所述储冷单元20之间具有供空气流通的连通口,所述第一敞开口与所述储冷单元20连通。空气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后先经过储冷箱201,与储冷介质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到后面的储物箱12内,避免导致储物箱 12内的温度波动较大。
163.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储冷单元20设置于所述储物箱12外的前侧,且所述储冷单元20上设有供空气进入的进风通孔、供空气流出的出风通孔,所述出风通孔与所述第一敞开口连通,空气先进入储冷单元20,温度降低后再经第一敞开口进入到储物箱12内。
164.另一实施例中,进入的空气与供冷组件的一部分进行热交换,温度降低后再进入到后面的储物箱12内,避免导致储物箱12内的温度波动较大。
165.具体地,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热交换设置,和/或,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热交换设置;和/ 或,空气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并与至少部分所述换热器32热交换后再进入到储物箱12的储物区14。
166.优选地,换气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或所述第二传输单元 33上的新风换热器,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该新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167.另一实施例中,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排放单元40热交换后进入所述储物箱12。
168.具体地,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第一排放管402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热交换;和/或,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所述第二排放管404的至少一部分进行热交换。
169.或者,换气组件包括连接于所述第一排放管402或所述第二排放管404上的新风换热器,从所述第一敞开口进入的空气与该新风换热器进行热交换。
170.所述新风换热器至少包括换热管和换热翅片。
171.所述加湿单元50用以给农产品提供合适的湿度,其为非必要单元,可以选择去除该单元或关闭该单元。
172.所述加湿单元50优选非加热式加湿器,或称等温加湿器,例如超声波加湿器、高压泵喷射加湿器等。当然也可以采用其他加湿器。
173.所述加湿单元包括加湿器501、与加湿器501连通以向外排放水蒸气或水雾的加湿管503,通过加湿管503给储物箱12加湿。
174.具体地,所述加湿管延伸至储物箱12内,并在每一储物区143内设置至少一喷头504,给对应的储物区143进行加湿。优选地,喷头为电控喷头,可以单独控制给每一储物区143加湿。当然,也可以设置于加湿器连通的多个所述加湿管,每一个加湿管给一储物区加湿,湿度控制更精确。
175.进一步地,与加湿器的水箱连通的加水管502,向其中加水。优选地,所述储冷介质为水,通过储冷单元20或所述供冷单元30向其提供低温的水,以免加湿过程造成储物区14温度升高。
176.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水管502的另一端与所述储冷单元20连通,具体地,所述加水管502与所述第一容纳区202或所述第二容纳区203连通。
177.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水管502通过三通连接于所述供冷单元30的循环管路上,给
加湿器提供低温的水。例如,所述加水管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传输单元31或所述第二传输单元33连通。
178.另一实施例中,所述加水管502的另一端与所述排放单元10连通。具体地,加水管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一排放口401或所述第一排放管402连通;或,所述加水管502的另一端与所述第二排放口403或所述第二排放管404连通。
179.或者,所述加湿器501的水箱与所述储冷单元热交换设置,从储冷单元处获取冷量。具体地,可以将所述加湿器501的水箱嵌设于所述储冷单元20内;或,将所述加湿器501的水箱与所述储冷单元20相邻设置;或,所述加湿单元 50还包括传冷管、流动于所述传冷管内的传冷介质、驱动所述传冷介质在传冷管内流动的驱动元件,所述传冷管的一部分与储冷单元20热传导设置,例如一部分传冷管位于所述储冷单元20内,优选直接与储冷介质接触;所述传冷管的另一部分位于所述加湿器501的水箱内或缠绕于所述加湿器501的水箱上。
180.或者,加湿管503与第一传输单元31或换热器32或第二传输单元33相邻设置,喷出的水雾或湿气温度低。
181.另,所述加湿单元50还包括与加湿器501的水箱连通的溢水管505,所述溢水管505的另一端与所述储冷单元20连通,或所述溢水管505的另一端通向所述移动式保鲜箱100外。在水箱内水位线达到一定高度时,将水排出至储冷箱内。如此设置,无需电控加水,节约用电,且可靠性高。当然,也可以在加水管502上设置电动阀,根据水位仪等测试的加湿器水箱的水位控制是否加水。
182.进一步地,所述加湿单元50还包括位于储物箱12内的湿度传感器,所述加湿器、所述湿度传感器均与所述电控单元通讯连接,电控单元通过湿度传感器获得的湿度控制加湿单元的工作状态。
183.本实用新型还提供一种冷链运载工具,包括交通工具、位于所述交通工具上的上述任意一种移动式保鲜箱。所述交通工具包括车、船、飞机等。
184.以上实施例仅用以说明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而非限制,尽管参照较佳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说明,本领域的普通技术人员应当理解,可以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进行修改或者等同替换,而不脱离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精神和范围。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