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10:45:01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


背景技术:

2.颅内动脉瘤是一种高致残率和高致死率的脑血管疾病,是造成蛛网膜下腔出血的主要原因。颅内动脉瘤是颅内血管上薄弱处的异常突起,根据动脉瘤的生长位置可将动脉瘤分为侧壁部动脉瘤和分叉部动脉瘤。对于分叉部动脉瘤,单纯采用瘤内弹簧圈栓塞治疗时,弹簧圈易掉入载瘤动脉。
3.针对分叉部动脉瘤,很难通过单支架辅助完成栓塞,通常采用多支架辅助技术来对分叉部动脉瘤进行治疗,复杂的多支架辅助技术包括y型支架技术、x型支架技术、t型支架技术等,但是这些复杂技术仍存在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的缺点。
4.除了多支架辅助技术外,今年来研制出的颅内动脉瘤栓塞装置the woven endobridge(web),其特点在于,web通过微创介入方式植入动脉瘤后,植入物自动膨胀,有效地密封瘤颈,简化了治疗方式,实现了仅用单一器械就能安全有效的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目的,但是,web属于长期置于瘤内的装置,动脉瘤的形态和尺寸限制了web的应用。并且,web的适应症不包括体颈比(动脉瘤最大径与动脉瘤瘤颈宽度的比值)≤1的宽颈动脉瘤,减少了医生临床时的选择。
5.因此,需要提供一种针对上述现有技术不足的改进技术方案。


技术实现要素:

6.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以解决目前多支架治疗分叉部动脉瘤存在的技术复杂、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的缺点以及单支架不能治疗体颈比≤1的宽颈动脉瘤的问题。
7.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发明提供如下技术方案:
8.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所述装置包括:
9.支撑支架,所述支撑支架为网管状,释放后能贴附在血管的内壁;
10.回弹杆,所述回弹杆的一端与所述支撑支架的中间位置相连接,所述回弹杆的另一端于释放后可回弹至分叉部动脉瘤的瘤颈口处;
11.封堵密网,所述封堵密网附着在所述回弹杆上,可随所述回弹杆回弹至所述瘤颈口处并覆盖所述瘤颈口。
12.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为分体结构,包括近端支撑支架、远端支撑支架和连接件,所述连接件的两端分别连接于所述近端支撑支架和所述远端支撑支架,所述回弹杆的一端与所述远端支撑支架的近端相连接;
13.所述近端支撑支架和所述远端支撑支架均为网管状,释放后能分别贴附在分叉部动脉瘤处的两个分叉血管的内壁。
14.可选地,所述连接件为闭环结构,所述连接件位于所述支撑支架的中间位置。
15.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为整体结构,释放后能同时贴附在分叉部动脉瘤处的两个分叉血管的内壁,所述支撑支架上设置有与所述回弹杆对应的空余位置。
16.可选地,所述封堵密网的金属覆盖率为25%-40%。
17.可选地,所述封堵密网的材质为具有显影性的材料;所述支撑支架的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
18.可选地,定义所述回弹杆的轴线方向与所述支撑支架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15
°
≤a≤60
°

19.可选地,所述回弹杆为多个,多个所述回弹杆间隔分布,且每个所述回弹杆的一端均与所述支撑支架相连接,另一端于释放后均可回弹至分叉部动脉瘤的瘤颈口处,所述封堵密网附着在多个所述回弹杆上。
20.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的近端和远端均呈外廓状;
21.所述支撑支架的近端部位和远端部位分别设置有第一显影点和第二显影点,所述回弹杆与所述支撑支架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点。
22.可选地,所述支撑支架与所述回弹杆为一体结构。
23.有益效果:
24.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包括支撑支架、回弹杆和封堵密网,支撑支架为网管状,释放后能贴附在血管的内壁,并锚定于血管内,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力;回弹杆的一端与支撑支架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于释放后可回弹至分叉部动脉瘤的瘤颈口处;封堵密网附着在回弹杆上,可随回弹杆回弹至瘤颈口处并覆盖瘤颈口,起到血流导向的作用。本发明的装置在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只需考虑分叉部动脉瘤的瘤颈口尺寸,选择合适尺寸的封堵密网能完全覆盖瘤颈口即可,无需考虑瘤体的尺寸和形态。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并且能够治疗包括体颈比≤1的所有类型分叉部动脉瘤。
附图说明
25.构成本发明的一部分的说明书附图用来提供对本发明的进一步理解,本发明的示意性实施例及其说明用于解释本发明,并不构成对本发明的不当限定。其中:
26.图1为本发明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27.图2为图1装置的连接方式示意图;
28.图3为图1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释放前的示意图;
29.图4为图1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释放30%后的示意图;
30.图5为图1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释放50%后的示意图;
31.图6为图1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释放100%后的示意图;
32.图7为图1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完全释放后的俯视示意图;
33.图8为本发明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另一个实施例的结构示意图;
34.图9为图8装置另一视角的局部结构示意图;
35.图10为图8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时释放100%后的示意图。
36.图中标号:1-支撑支架;11-近端支撑支架;12-远端支撑支架;13-连接件;14-空余位置;2-回弹杆;3-封堵密网;4-第一显影点;5-第二显影点;6-第三显影点;7-微导管;8-输
送导丝;9-分叉部动脉瘤;91-瘤颈口;92-输入血管;93-第一输出血管;94-第二输出血管。
具体实施方式
37.下面将对本发明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发明的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发明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发明保护的范围。
38.下面将结合实施例来详细说明本发明。需要说明的是,在不冲突的情况下,本发明中的实施例及实施例中的特征可以相互组合。
39.针对目前多支架治疗分叉部动脉瘤存在的技术复杂、手术难度高、并发症多、复发率较高的缺点以及单支架不能治疗体颈比≤1的宽颈动脉瘤的问题,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采用本发明的装置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手术操作较为简单,并发症较少,复发率较低,并且能够治疗包括体颈比≤1的所有类型分叉部动脉瘤。
40.如图1至图10所示,本发明的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的装置,包括支撑支架1、回弹杆2和封堵密网3,支撑支架1为网管状,释放后能贴附在血管的内壁,并锚定于血管内,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力;回弹杆2的一端与支撑支架1的中间位置相连接,另一端于释放后可回弹至分叉部动脉瘤9的瘤颈口91处;封堵密网3附着在回弹杆2上,可随回弹杆2回弹至瘤颈口91处并覆盖瘤颈口91,起到血流导向的作用。
41.本发明的装置在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9时,只需考虑分叉部动脉瘤9的瘤颈口91尺寸,选择合适尺寸的封堵密网3能完全覆盖瘤颈口91即可,无需考虑瘤体的尺寸和形态。在设计封堵密网3的尺寸时,封堵密网3的尺寸要比瘤颈口91的尺寸大10mm以上,以保证释放后能够完全覆盖瘤颈口91。
42.需要说明的是,文中所使用的术语“中间位置”应该被理解为:装置的非端部位置,并不要求一定在装置的正中间位置;所使用的术语“近端”或类似的描述应当被理解为:装置的靠近使用者或远离需要处理的血管的目标位置的一端;所使用的术语“远端”或类似的描述应当被理解为:装置的远离使用者或靠近需要处理的血管的目标位置的一端。
43.图3示出了分叉部动脉瘤9的结构,如图3所示,分叉部动脉瘤9处的血管包括输入血管92、第一输出血管93和第二输出血管94,分叉部动脉瘤9位于第一输出血管93和第二输出血管94的分叉处,来源于输入血管92近端的血流一部分流入第一输出血管93内,另一部分流入第二输出血管94内,同时,血流中的一部分会流入分叉部动脉瘤9内,在此冲击分叉部动脉瘤9的内壁,由此产生向外的压力并使分叉部动脉瘤9扩大。在此区域布置支架需要保证血流的畅通。
44.如图1和图2所示,在本发明的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支架1为分体结构,包括近端支撑支架11、远端支撑支架12和连接件13,连接件13的两端分别连接于近端支撑支架11和远端支撑支架12,回弹杆2的一端与远端支撑支架12的近端(即为连接件13与远端支撑支架12的连接处)相连接;其中,近端支撑支架11和远端支撑支架12均为网管状,释放后分别能贴附并锚定在分叉部动脉瘤9处的两个分叉血管(即为输入血管92和第一输出血管93)的内壁,并能锚定在相应的血管内,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力。
45.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回弹杆2可以通过热处理定型在远端支撑支架12与连接件13的连接处,且定型后,回弹杆2的轴线方向与支撑支架1的轴线方向之间的夹角为a,15
°

a≤60
°
,比如a取15
°
、30
°
、45
°
、60
°
以及任意两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46.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远端支撑支架12、近端支撑支架11和回弹杆2的材质为形状记忆合金,例如镍钛系形状记忆合金。回弹杆2具有良好的回弹性能,在释放后具有回弹至上述角度的趋势,且能实现回弹至分叉部动脉瘤9的瘤颈口91处。
47.本发明的可选实施例中,连接件13为闭环结构,可以为远端支撑支架12和近端支撑支架11提供足够的连接力。
48.进一步地,连接件13位于支撑支架1的中间位置,以便于整个装置在迂曲的血管中输送。
49.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封堵密网3可以通过手编密网的方式,以回弹杆2为中心编织致密的网管;也可以使用机器编织网管,并通过焊接、胶水粘接等方式固定封堵密网3。同时,采用具有显影性质的材料(比如铂钨合金丝、镍钛合金丝等)进行编织成封堵密网3,使得封堵密网3通体显影,易于临床判断封堵密网3的打开状态。本发明封堵密网3的金属覆盖率为25%-40%(比如25%、30%、35%、40%以及任意两个端点值之间的区间值)。
50.进一步地,本发明可选实施例中,回弹杆2为多个,多个回弹杆2间隔分布,且每个回弹杆2的一端均与支撑支架1相连接,另一端于释放后均可回弹至分叉部动脉瘤9的瘤颈口91处,封堵密网3附着在多个回弹杆2上。回弹杆2的数量取决于装置的整体外径,外径越大,可设置的回弹杆2数量越多。
51.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近端支撑支架11、连接件13、远端支撑支架12和回弹杆2为一体结构,如此可以保证其整体稳固性和可靠性。
52.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近端支撑支架11的近端和远端支撑支架12的远端均呈外廓状,如此的结构设计,可以有效地保证释放后近端支撑支架11和远端支撑支架12能够较为牢固且稳定的锚定在相应的血管内。
53.本发明具体实施例中,近端支撑支架11的近端和远端支撑支架12的远端分别设置有第一显影点4和第二显影点5,以方便于在手术中能够实时观察其位置;回弹杆2与支撑支架1的连接处设置有第三显影点6,方便手术操作者更直观的观察判断其释放的位置。
54.如图3至图6所示,本发明实施例的装置用于治疗分叉部动脉瘤9的过程如下:进入血管之前,本发明的装置收入微导管7内,并在微导管7内穿设输送导丝8,微导管7从分叉部动脉瘤9处的输入血管92进入,输送导丝8辅助微导管7进入第一输出血管93中的目标位置后,开始缓慢回撤微导管7,缓慢释放远端支撑支架12,根据远端支撑支架12远端的第二显影点5,判断远端支撑支架12的释放位置是否正确,装置释放30%示意见图4。继续回撤微导管7,装置释放50%示意见图5,此阶段,回弹杆2和封堵密网3已经部分释放出微导管7,但是回弹杆2和支撑支架1仍然在微导管7的束缚下,此时可以根据判断结果来调整其位置。一旦回弹杆2及支撑支架1脱离微导管7,回弹杆2就继续形变恢复效应,在回弹杆2的远端被固定的情况下,回弹杆2的近端会缓慢上弹,在接触到瘤颈口91后停止运动,然后释放近端支撑支架11,完全释放后的状态见图6。释放后,远端支撑支架12和远端支撑支架12分别贴附在第一输出血管93和输入血管92的内壁,且其两端分别锚定于相应的血管内,以更好地固定整个装置。封堵密网3完全覆盖瘤颈口91,可以减少血流对分叉部动脉瘤9的冲击,起到治疗的效果。
55.如图7所示,释放后,封堵密封已经完全覆盖住瘤颈口91,起到血流导向的作用。
56.如图8、图9和图10所示,在本发明的另一个实施例中,支撑支架1为整体结构,释放后能同时贴附在分叉部动脉瘤9处的两个分叉血管的内壁,即释放后支撑支架1的远端部分贴附在第一输出血管93的内壁,近端部分贴附在输入血管92的内壁,以为整个装置提供支撑力;支撑支架1上设置有与回弹杆2对应的空余位置14,这样在装置收入微导管7内时,回弹杆2收入支撑支架1的空余位置14处。
57.本发明实施例中,通过改变支撑支架1的切割设计,仅空余处封堵密封为位置(即空余位置14),提升了装置的整体连接强度。回弹杆2和支撑支架1为一体结构,经过热处理定型后形成图8所示的状态。
58.本实施例装置的释放过程与上述实施例相同,完全释放后封堵密网3能够完全覆盖瘤颈口91(如图10所示),并且,本实施例的装置完全释放后的支撑支架1整体性更强。
59.需要说明的是,本实施例的装置与上述实施例的装置的区别仅仅在于,支撑支架1为整体结构,其他结构设置及结构材质均相同,在此不再一一赘述。
60.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不用于限制本发明,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本发明可以有各种更改和变化。凡在本发明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