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一种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08:09: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技术特征:
1.一种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包括固定架(13),其特征在于,包括卡环(19)、穿过所述卡环(19)的进液管(1)、与所述进液管(1)顶端连通的液杯本体,所述液杯本体设置在所述固定架(13)上,所述固定架(13)与外部的滴丸机连接;所述液杯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液杯上口(4)和进粒口(5),所述进液管(1)的顶端与底盘(16)的上端连通;所述液杯本体连接在所述滴丸制备结构上;所述液杯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所述底盘(16)、导流盘(2)、顶盘(17),所述导流盘(2)上设置有导流口(3),所述进液管(1)穿过所述底盘(16)并与所述底盘(16)和所述导流盘(2)之间的空腔一连通,所述液杯上口(4)和所述进粒口(5)均设置在所述顶盘(17)上;所述底盘(16)连接在杯座(14)上;所述滴丸制备结构包括竖直设置的出粒管(18)、设置在所述出粒管(18)底端的出粒口(12),所述出粒管(18)的顶端设置有所述进粒口(5),所述进粒口(5)的外侧设置有所述液杯上口(4),所述进粒口(5)和所述液杯上口(4)之间设置有间隙。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顶盘(17)上还设置有溢液槽(6),所述溢液槽(6)设置在所述液杯上口(4)的外侧。3.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液槽(6)与相互平行且竖直设置的若干溢液管(7)连通,若干所述溢液管(7)的底端设置有溢液总管(8),所述溢液总管(8)设置在所述杯座(14)上,所述溢液总管(8)的下端侧部设置有溢液出口(9);所述溢液总管(8)套设在所述出粒管(18)的外侧,所述溢液总管(8)和所述出粒管(18)的底端设置在连接块(15)上。4.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盘(2)通过支撑管(10)固定在所述底盘(16)上,所述支撑管(10)设置在所述溢液管(7)的外侧。5.根据权利要求2所述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进粒口(5)的上边沿低于所述液杯上口(4)的上边沿,所述液杯上口(4)的上边沿平面低于所述溢液槽(6)的上边沿。6.根据权利要求3所述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溢液槽(6)还与排气管(11)的一端连接,所述排气管(11)的顶端凸出所述溢液槽(6)并与大气连通,所述排气管(11)的另一端与所述溢液总管(8)连通。7.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导流口(3)具有三个。

技术总结
一种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涉及制药技术领域,包括固定架,包括卡环、穿过卡环的进液管、与进液管顶端连通的液杯本体,液杯本体设置在固定架上,固定架与外部的滴丸机连接;液杯本体的顶端设置有相互连通的液杯上口和进粒口,进液管的顶端与底盘的上端连通;液杯本体连接在滴丸制备结构上;液杯本体包括从下到上依次设置的底盘、导流盘、顶盘,导流盘上设置有导流口,进液管穿过底盘并与底盘和导流盘之间的空腔一连通,液杯上口和进粒口均设置在顶盘上;底盘连接在杯座上。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滴丸机用液体冷却装置,避免了由于液体流动的不均匀性,导致对滴丸的质量造成不利影响的问题,最终保证了滴丸成型的均匀性。最终保证了滴丸成型的均匀性。最终保证了滴丸成型的均匀性。


技术研发人员:王国胜 陈默 米寿胜 王玉乐
受保护的技术使用者:烟台博鑫制药机械有限公司
技术研发日:2022.10.17
技术公布日:2022/11/29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