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残膜回收机防缠绕挑膜装置的制 一种秧草收获机用电力驱动行走机构

环境形成装置的制作方法

2022-11-30 06:40:26 来源:中国专利 TAG:


1.本发明涉及能够在物品配置室的内部形成所期待的环境的环境形成装置。


背景技术:

2.作为环境形成装置的一例,已知有环境试验装置。环境试验装置具有试验室(物品配置室),能够在试验室内人工地制造温度环境(例如高温以及低温)和湿度环境(例如高湿度以及低湿度)等规定的环境。
3.一般来说,环境试验装置具有门,由该门开闭试验室。然后打开门取放物品。
4.即,一般的环境试验装置具有主体部和门,试验室是由主体部和门包围的空间的一部分或全部。主体部至少将一面开放,在该开放部设置有门。
5.现有技术文献
6.专利文献
7.专利文献1:(日本)特开2014-66593号公报


技术实现要素:

8.发明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9.环境试验装置的试验室(物品配置室)一般被由隔热壁构成的主体部和门包围而构成。然而,主体部与门的交界部分在结构上有隔热性能比其他区域差的倾向。
10.因此,有时在位于门附近的主体部的一部分产生结露。例如,在将试验室内调节成高温高湿环境的情况下,主体部内的温度以及湿度比外部高。并且,因为主体部与门的交界部分的隔热性差,由于外部气温的影响,交界部分附近的主体部内壁的温度比其他区域低,交界部分的空气在交界部分附近的主体部内壁被冷却。其结果是,在主体部与门的交界部分附近的主体部内壁产生结露。
11.因此,在使用者开门时,具有水滴从试验室的顶棚掉落的情况,水滴碰到使用者,或水滴掉落在眼前,会给使用者带来不适感。另外,也有掉落的水滴溅到被试验物等物品上的情况。
12.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的上述技术问题,提供一种能够抑制在开门时水滴掉落的环境形成装置。
13.用于解决技术问题的手段
14.用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实施方式具有用于配置物品的物品配置室,所述物品配置室是被主体部和门包围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该环境形成装置能够将该物品配置室调节成规定的环境,其特征在于,具有安装在所述门上的刮出部件以及接露部件,所述刮出部件被配置成与所述主体部的顶棚以及/或附着于所述顶棚的水接触。
15.本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具有用于配置物品的物品配置室,能够将该物品配置室调整成规定的环境。
16.物品配置室是由主体部和门包围的区域的一部分或全部,可通过打开门使内部开
放。
17.本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在门上设置有刮出部件和接露部件。并且刮出部件以碰到主体部的顶棚或附着在顶棚上的水的方式配置。
18.因此,在打开门时,刮出部件与门一起移动,刮出部件擦拭顶棚或附着在顶棚上的水。其结果是,附着在顶棚上的水滴被刮出部件擦掉,进入接露部件。
19.在上述方式中,所述门优选为平开门。
20.在此,平开门是门摆动的构造。平开门是例如一边侧通过铰链等安装在主体部侧,另一端侧从主体部向接近、离开的方向移动的结构的门。
21.在上述各个方式中,所述接露部件优选具有跨过所述物品配置室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的长度。
22.根据本方式,能够接受附着在顶棚的整个宽度上的水滴。
23.在上述各个方式中,优选地,具有由所述接露部件和所述门形成的槽或由所述接露部件形成的槽,在所述门上具有向所述主体部的安装侧的边和自由端侧的边,所述槽的底是从所述自由端侧朝向所述安装侧向下方倾斜的姿势。
24.根据本方式,能够将收集的水滴(水)集中到门的安装侧进行排水。
25.门的安装侧,在开闭门时的移动量少,使用者注意的机会少。换言之,门的安装侧不显眼。本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能够不突出地排出结露水。
26.发明效果
27.本发明的环境形成装置能够防止在打开门时水滴掉落。
附图说明
28.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的立体图。
29.图2是概念性地示出图1的环境形成装置的物品配置室周边的剖视图。
30.图3是图2的a-a剖视图。
31.图4(a)是图1的环境形成装置的导水部件一部分的剖视立体图,图4(b)是其a方向的端面图。
32.图5(a)~图5(c)是图1的环境形成装置的门和主体部的交界附近的剖视图,示出打开门时顶棚壁附近的情况。
33.图6(a)~图6(d)是导水部件的变形例的剖视图。
34.图7是从物品配置室侧观察本发明的其他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的主体部与门的交界部分所看到的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35.以下,对本发明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进行说明。具体而言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是环境试验装置。
36.如图1、图2、图3所示,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具有由隔热壁2形成的主体部3。主体部3具有顶棚壁5、底壁6、里壁7以及左侧壁8、右侧壁10,且前面侧开放。主体部3是在前面侧具有开口11的框体。
37.设置有覆盖主体部3的开口11的门15。门15也具有隔热性。
38.门15是四边形的平开门,如图1所示,一边侧经由铰链16支承于主体部3。门15的铰链16侧是安装侧边17,另一侧是自由端侧边18。门15的安装侧边17侧经由铰链16固定于主体部3,自由端侧边18侧大幅摆动。
39.在本实施方式中,通过主体部3以及门15形成隔热槽。在隔热槽的内部如图2所示地具有分隔壁20,通过分隔壁20隔热槽内分为物品配置室22和空调部25。需要注意的是,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作为环境试验装置使用,物品配置室22作为试验室使用。在物品配置室22载置有被试验物(物品)。
40.如图1、图3所示,在物品配置室22的底壁6、在门15的安装侧边17附近设置有排水孔40。
41.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主体部3和门15包围的区域的一部分是配置物品的物品配置室22。更具体地,在隔热槽内,门15与分隔壁20之间的空间是物品配置室22。
42.本发明并不限定于该结构,也可以为没有分隔壁20,主体部3和门15包围的区域的全部都是物品配置室。在该情况下,从其他的空调设备向物品配置室供给调节了温度等的空气。
43.在分隔壁20上,在上下的端部设置有开口。上部的开口作为空气吹出部26起作用,下部的开口作为空气导入部23起作用。
44.物品配置室22和空调部25在空气吹出部26和空气导入部23两处连通。
45.空调部25是与物品配置室22环状连通的空调通风路,在内部配置有空调设备(环境调整设备)27和送风机30。空调设备27由加湿装置(加湿加热器)31、冷却装置32以及加热装置33构成。
46.当起动送风机30时,物品配置室22内的空气从空气导入部23导入空调部25内。然后,空调部25成为通风状态,空气与空调设备27接触而进行热交换或湿度调整,再从空气吹出部26向物品配置室22内吹出调整后的空气。
47.另外,在空气吹出部26的附近设置有温度传感器37和湿度传感器38。
48.温度传感器37和湿度传感器38的信号被输入未图示的控制装置。然后,在控制装置中,比较温度传感器37和湿度传感器38的各检测值和各设定值。
49.在使用环境形成装置1时,驱动送风机30使空调部25内成为通风状态,以使温度传感器37以及湿度传感器38的检测值接近设定环境的温度以及湿度的方式控制空调设备27。
50.即,通过运转送风机30,物品配置室22内的空气从空气导入部23导入到空调部25,穿过空调部25内的空调设备27并调整温度和湿度。然后,调整了温度和湿度的空气从空气吹出部26返回到物品配置室22,在物品配置室22内形成所期望的温度和湿度的环境。
51.接着,说明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的特征结构。
52.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在门15的内面侧设置有导水部件50。
53.如图4所示,导水部件50由接露部件51和刮出部件52构成。
54.如图5所示,接露部件51接受并收集从顶棚落下的结露,是构成使水在门15的宽度方向上流动的槽70的部件,具有以安装姿势为基准成为垂直壁的纵壁53、与纵壁53连续且为水平壁的底壁55、与底壁55连续且为垂直壁的安装壁56。
55.如图4(a)所示,在接露部件51的长度方向的一端具有封锁壁57。如图4(b)所示,接露部件51的长度方向的另一端为开放部61。
56.接露部件51的全长l略短于主体部3的开口11的宽度wa(参照图1)。即,接露部件51具有跨过物品配置室22的宽度方向的大致整个区域的长度。接露部件51的全长l优选为主体部3的开口11的宽度wa(与物品配置室22的宽度相同)的80%以上,更优选为90%以上。
57.刮出部件52是带状的部件。刮出部件52的全长与接露部件51的全长大致相等。刮出部件52的上端被设置成比接露部件51的上端更向上方突出。
58.虽然刮出部件52的材料不作限定,但优选为软质材料且不具有吸水性。本实施方式的刮出部件52由橡胶制成。
59.如图4(a)所示,刮出部件52固定在接露部件51的纵壁53上。刮出部件52沿着接露部件51的长度方向安装在纵壁53上。刮出部件52的一部分从接露部件51的纵壁53向上突出。刮出部件52的从接露部件51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的长度为接露部件51的上端与顶棚壁5的距离以上。
60.如图1、图2所示,导水部件50安装在门15的内壁60上。导水部件50以接露部件51的上端位于比主体部3的顶棚壁5稍低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门15的内壁60上。另外,导水部件50以刮出部件52的从接露部件51向上方突出的部分的上端侧为与主体部3的顶棚壁5相接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在门15的内壁60上。
61.另外,导水部件50的门15的宽度方向上的安装位置是在关闭门15时导水部件50进入主体部3的开口11内的位置。
62.因此,当关闭门15时,导水部件50进入主体部3内,由接露部件51以及门15的内壁60构成的槽70位于主体部3的顶棚壁5之下、开口11附近。
63.导水部件50以从自由端侧边18朝向安装侧边17侧微向下方倾斜的姿势安装。
64.在导水部件50安装在门15的内壁60上的状态下,如图5所示,通过门15的内壁60和导水部件50的底壁55以及纵壁53形成三面被覆盖的槽70。
65.具体地,导水部件50的安装壁56通过未图示的螺钉等固定在门15的内壁60上。由于在纵壁53和安装壁56之间具有与纵壁53和安装壁56正交的底壁55,故而纵壁53为夹着底壁55与门15的内壁60对置的平行姿势。
66.接露部件51的底壁55作为槽70的底壁起作用。
67.槽70在门15的内壁60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槽70的上面开放。
68.如上所述,导水部件50以从自由端侧边18朝向安装侧边17侧稍向下方倾斜的姿势安装,因此槽70为从自由端侧边18朝向安装侧边17侧稍向下方倾斜的姿势。换言之,槽70的底壁55为从自由端侧边18朝向安装侧边17侧稍向下方倾斜的姿势。因此,在接露部件51具有使水从门15的自由端侧朝向安装侧流动的斜度。
69.槽70在主体部3的顶棚壁5的宽度方向上延伸,槽70的开放面面向顶棚壁5。
70.刮出部件52为折曲状态或压缩状态,刮出部件52的上端侧与顶棚壁5相接。
71.为了在该状态下实施环境试验,将物品配置室22内调节成高温高湿环境。
72.如上所述,因为主体部3与门15的交界部分的隔热性差,所以由于外部气温的影响,物品配置室22的交界部分的内壁的温度降低,交界部分的空气被冷却。其结果,如图5(a)所示,在主体部3与门15的交界部分的顶棚壁5上产生结露100。
73.当结露100变大时,从顶棚壁5分离并落下,被下方的接露部件51构成的槽70捕捉。另外,变大后的结露100的一部分通过门15的内壁60被槽70捕捉。
74.当进行打开门15的动作时,如图5(b)所示,刮出部件52与门15一同向打开方向移动。在此,由于刮出部件52的上端与顶棚壁5相接,所以通过刮出部件52移动,擦拭顶棚壁5,附着在顶棚上的结露100的水滴被刮出部件52刮落。被刮落的水滴被下方的接露部件51构成的槽70捕捉。
75.如上所述,刮出部件52被配置成刮出部件52的上端侧成为与主体部3的顶棚壁5相接的位置。由于刮出部件52的上端侧与顶棚壁5相接,故而在刮出部件52上施加负荷。
76.在此,在本实施方式中,由于未从接露部件51突出的刮出部件52的下部区域由接露部件51的纵壁53支承,所以在刮出部件52的从接露部件51突出的部分施加有负荷。因此,在打开门时,刮出部件52的上端侧沿着顶棚壁5移动,从而刮出部件52能够刮取出附着在顶棚壁5上的结露100的水滴。
77.如图5(c)所示,当门15的打开动作进行时,开口11附近的顶棚壁5的结露100完全被擦掉,进入由接露部件51和门15构成的槽70中。
78.然后,水滴聚集的水101随着倾斜在槽70的长度方向上流动,到达门15的安装侧边17附近。接露部件51的安装侧边17侧的端部为开放部61。
79.因此,所汇集的水101的一部分从门15的安装侧边17侧流出,向下落下,由未图示的托盘等接收。未排水而残留的水101在门15关闭后,如图3所示地沿着主体部3的左侧壁8而向下流下。
80.需要注意的是,在门15被关闭的状态下汇集的水101如图3所示地沿着主体部3的左侧壁8向下流下。
81.在本实施方式中,在物品配置室22的底壁6、且在门15的安装侧边17的附近设置有排水孔40。
82.从安装侧边17侧流出的水101中,沿着左侧壁8向下流动的水流落到排水孔40附近,从排水孔40排出。
83.根据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在打开门15时,开口11附近的顶棚壁5的结露被擦拭掉,从而抑制水滴掉落到使用者身上。另外,也抑制水溅到内部的物品上。
84.另外,一般来说,平开门的铰链侧难以被注意到。本实施方式的环境形成装置1将结露水汇集并落下到门15的安装侧边17侧,因此水不显眼。
85.在以上说明的导水部件50中,将门15的内壁60用作槽70的一部分,但如图6(a)所示,也可以仅通过接露部件构成槽70。
86.即,图6(a)所示的导水部件71具有第一纵壁72、底壁55和第二纵壁73,由此形成槽70。
87.在以上说明的导水部件50中,刮出部件52的形状是带状的。在导水部件50中,刮出部件52的抵接线是线状的,线状的部位与顶棚壁5相接从而除去结露100。
88.刮出部件52不一定是带状,也可以是梳状或刷状。
89.在图6(b)所示的导水部件75中,采用了刷状的刮出部件76。
90.在导水部件75中,多个纤维77与顶棚壁5相接从而除去结露100。另外,结露100通过分子间力克服重力而附着在顶棚壁5上,故而当纤维77接触结露100时,结露100被纤维77引导离开顶棚壁5,流入槽70。
91.槽70的截面形状不作限定,也可以是图6(c)那样的倾斜面。即,接露部件的底壁85
也可以形成为从纵壁53朝向门15的内壁60倾斜。
92.另外,槽70的截面形状也可以是图6(d)那样的阶梯状。即,接露部件的底壁86也可以从纵壁53朝向门15的内壁60阶梯状地形成。
93.在图6(c)、图6(d)所示的槽70中,由于捕捉到的水101被汇集到下部的截面面积窄的区域,所以水位变高,容易流动。
94.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倾斜姿势安装导水部件50、71、75,使槽70在门15的宽度方向上倾斜。
95.另一方面,优选刮出部件52、76在全长上其上端与顶棚壁5相接。在此,在槽70的倾斜角度大的情况下,在位于倾斜的上部侧的部分和位于下部侧的部分,有时刮出部件52与顶棚壁5的接触量过度不同。
96.在这种情况下,优选在长度方向上改变刮出部件52从接露部件51的伸出(突起量),使倾斜的下部侧的伸出大于上部侧的伸出。
97.或者,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改变刮出部件52、76自身的上下方向的宽度,使倾斜的下部侧的宽度大于上部侧的宽度。
98.或者,推荐采用通过经由在纵向长的长孔等安装刮出部件52、76等而能够调节刮出部件52从接露部件51的伸出(突出量)的结构。
99.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通过以倾斜姿势安装导水部件50、71、75从而使槽70倾斜,但导水部件50、71、75的底本身也可以在长度方向上倾斜。
100.接露部件51的全长l可以比主体部3的开口11的宽度wa短数mm到数十mm。
101.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的门15都是平开门,但是也能够通过对形状下功夫,应用拉门。
102.图7示出在拉门80上安装导水部件81的例子。
103.拉门80通过沿着未图示的轨道向箭头标记的方向移动,从而主体部3的开口打开。
104.导水部件81具有槽状的接露部件82,在该接露部件82的长度方向的端部设置有短的刮出部件83。
105.当使拉门80沿着箭头标记方向移动以打开拉门80时,刮出部件83直线地移动,除去顶棚壁5的结露。
106.在以上说明的实施方式中,刮出部件52、76、83与顶棚壁5接触从而除去结露,但本发明不限于该结构。也可以构成为以刮出部件52、76、83的上端侧处于与附着在顶棚壁5上的结露的水滴接触的位置的方式安装刮出部件,通过刮出部件与水滴接触,从而使水滴落下。
107.附图标记说明
108.1:环境形成装置;
109.2:隔热壁;
110.3:主体部;
111.5:顶棚壁;
112.11:开口;
113.15:门;
114.16:铰链;
115.17:安装侧边;
116.18:自由端侧边;
117.22:物品配置室;
118.40:排水孔;
119.50、71、75、81:导水部件;
120.51、82:接露部件;
121.52、76、83:刮出部件;
122.70:槽;
123.100:结露。
再多了解一些

本文用于创业者技术爱好者查询,仅供学习研究,如用于商业用途,请联系技术所有人。

发表评论 共有条评论
用户名: 密码:
验证码: 匿名发表

相关文献